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吕艳红  张冬  郭慧 《现代肿瘤医学》2022,(12):2177-2180
目的:观察达可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纳的44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资料,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接受达可替尼一线治疗患者22例设为达可替尼组,接受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患者22例设为吉非替尼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消化道不良反应、甲沟炎、痤疮、口腔炎和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评价患者远期疗效。结果:达可替尼组DCR为86.4%,显著优于吉非替尼组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可替尼组ORR为45.5%优于吉非替尼组31.8%,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达可替尼组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患者较多,且Ⅲ、Ⅳ度痤疮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增加,与吉非替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可替尼组患者中位PFS为13.0个月,吉非替尼组患者中位PFS为9.6个月,两组间PFS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可替尼组患者中位OS为32.5个月,吉非替尼组患者中位OS为23.5个月,两组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可替尼可作为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重要选择,相较于吉非替尼,其近期疗效理想,PFS也更有优势,但其消化道和皮肤的毒性反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与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情况,比较二者对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一线化疗治疗失败后的105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吉非替尼组和培美曲塞组,分别接受吉非替尼与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近期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吉非替尼组和培美曲塞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24.0%和29.1%(P=0.987),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4.0%和70.9%(P=0.776);吉非替尼组和培美曲塞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5.2个月和4.1个月(P=0.026),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7.9个月和6.7个月(P=0.031),吉非替尼组PFS和OS均优于培美曲塞组。吉非替尼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非血液学毒性,培美曲塞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结论吉非替尼及培美曲塞均可用于晚期NSCLC患者的二线治疗,疗效相当,但二者的不良反应各异,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择优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天(吉非替尼组,n=38)或厄洛替尼150 mg/天(厄洛替尼组,n=29),直至发生颅内病变进展、死亡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疗效分析采用RECIST 1.1版标准,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 全组颅内病变的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4.8%和92.5%,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分别为42.1%、92.1%和48.3%、93.1%(P=0.881)。颅外病变的RR和DCR分别为53.7%和95.5%,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分别为52.6%、94.7%和55.2%、96.6%(P=0.932)。全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10.8个月和15.3个月,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分别为10.6个月、14.8个月和11.7个月、15.7个月(P=0.720,P=0.569)。结论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对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作为脑转移患者的治疗选择,两种药物在脑转移瘤的疗效及患者的预后等方面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阿帕替尼对比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明确阿帕替尼能否延迟吉非替尼的耐药时间。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观察组:吉非替尼(0.25 g,口服,1次/日)联合阿帕替尼(0.5 g,口服,1次/日);对照组:吉非替尼(0.25 g,口服,1次/日)。评价无进展生存时间、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6.0%、68.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6%、92%。观察组的近期疗效似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位PFS为14.3个月(95%CI 11.3~17.2),对照组中位PFS为10.3个月(95%CI 8.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年的PFS率为64%,95%CI为44.4%~83.6%;对照组为20%,95%CI为4.3%~35.6%。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高血压、蛋白尿、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征、肝酶升高、间质性肺炎以及乏力,最为突出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观察组发生率为88%,对照组为84%(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有统计学差异的为1-4度的高血压(P=0.004)、蛋白尿(P=0.027)、手足综合征(P=0.040),但严重不良反应(3-4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吉非替尼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似乎是一种有效且耐受良好的治疗策略,可能延迟吉非替尼的耐药时间,还需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疗交替靶向药物治疗对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FS及OS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为吉西他滨+顺铂/卡铂化疗交替吉非替尼组,B组为单用吉非替尼组。比较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耐受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总缓解率( ORR);对比A、B组患者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 PFS)、总生存期( OS)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QoL)。结果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A组5例患者因无法耐受不良反应而退出,B组4例患者退出。 A组患者ORR为68.89%,B组ORR为4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的PFS、OS和QoL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化疗交替靶向药物在晚期EGFR突变阳性的NSCLC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梁媛  马锐 《陕西肿瘤医学》2014,(9):2091-2094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一线或二线治疗对患者近期疗效及生存期的影响,分析吉非替尼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6l例EGFR突变型(外显子19或2l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病历和随访资料,其中3l例患者接受吉非替尼一线治疗,30例患者接受吉非替尼二线治疗;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P=0.717)、年龄(P=0.849)、吸烟史(P=0.173)、病理类型(P=0.573)和临床分期(P=0.66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吉非替尼一线较二线治疗EGFR突变型NSCLC的近期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明显提高(RR:64.5%VS23.3%,P=0.001;DCR:87.1%VS60.0%,P=0.016)。吉非替尼一线和二线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6和6.4个月(P=0.392),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6.0和17.6个月(P=0.606)。另外,在最终获得疾病控制的患者中,吉非替尼一线治疗组为27例,二线治疗组为18例,2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也无明显差异(PFS:8.0VS9.7个月,P=0.777;OS:17.0VS20.0个月,P=0.196)。结论:吉非替尼用于EGFR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一线较二线治疗的近期疗效明显提高,但生存获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蔡宏凤  徐宏斌 《癌症进展》2021,19(13):1338-1340,1344
目的 探讨二线吉非替尼对不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点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晚期NSCLC患者,按照不同EGFR突变点位分为两组,EGFR19外显子缺失35例为观察组,EGFR21外显子缺失3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二线吉非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62.86%(22/35)、60.00%(21/35),均高于对照组的37.84%(14/37)、35.14%(1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4.462,P=0.034、0.03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8.00个月(95%CI:17.60~38.40),优于对照组的13.00个月(95%CI:8.25~1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3,P=0.04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8.00个月(95%CI:20.55~35.45),优于对照组的15.00个月(95%CI:10.23~1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9,P=0.036).结论 二线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显著,与EG-FR21外显子缺失相比,EGFR19外显子缺失治疗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OS、PFS更优.EGFR突变状态有助于预测晚期NSCLC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效果及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常规剂量继发性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高剂量相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脉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42例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常规治疗1年后出现耐药的NSCLC患者,其中吉非替尼组29例,一次性给予相应4倍剂量的吉非替尼(1000 mg/次),4天为1个周期;厄洛替尼组13例,一次性给予相应3倍剂量的厄洛替尼(450 mg/次),3天为1个周期。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的近期疗效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42例初始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1年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中位PFS为30个月;其中,吉非替尼组为31个月,厄洛替尼组为24 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高剂量EGFR TKI脉冲治疗后,全组获PR 8例、SD 11例、PD 23例,有效率(RR)为19.0%,疾病控制率(DCR)为 45.2%,中位PFS为6个月。其中吉非替尼组获PR 6例、SD 9例、PD 14例,中位PFS为8个月;厄洛替尼组获PR 2例、SD 2例、PD 9例,中位PFS为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EGFR外显子突变情况分组,Exon 19突变组获PR 4例、SD 6例、PD 17例,Exon 21突变组获PR 4例、SD 5例、PD 6例;两组中位PFS分别为6个月和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均为1~2级,主要表现为皮疹、乏力、纳差和皮肤干燥等,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常规剂量治疗后出现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高剂量EGFR-TKI脉冲治疗能使部分患者再次获益,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比较埃克替尼联合胸部放疗与单独埃克替尼治疗Ⅲ/Ⅳ期EGFR突变阳性NSCLC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首次采用埃克替尼联合胸部放疗或单独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比较两种治疗模式在胸部原发灶的近期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埃克替尼耐药时间及毒副反应发生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各临床因素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76例患者,其中埃克替尼联合胸部放疗组28例,单药埃克替尼组48例。两组比较,近期疗效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9),特别是ORR方面埃克替尼+TRT组显著优于单独埃克替尼组(P=0.002);生存情况方面,1、2年PFS和OS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中位OS(40.3个月 vs 25.7个月)和中位PFS(34.2个月 vs 19.9个月)方面,埃克替尼+TRT组均优于单独埃克替尼组;多因素分析显示,埃克替尼耐药时间及总应用时间与PFS和OS均成正相关(P=0.000),患者近期疗效与患者PFS和OS也密切相关(P=0.000)。毒副反应方面,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埃克替尼+TRT组高于单独埃克替尼组;而埃克替尼相关的皮疹、腹泻、口腔溃疡、肝功能异常、血栓形成以及贫血、血小板减少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克替尼联合胸部放疗与单独埃克替尼比较在治疗局部晚期或晚期EGFR突变阳性NSCLC中,能提高肺部原发灶的近期缓解率,改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且未增加TKI药物相关的毒副反应发生,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与吉非替尼单药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为NSCLC的二线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人组标准的83例患者随机分成培美曲塞组(41例)和吉非替尼组(42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吸烟史等方面大致平衡。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生存时间(MST)和不良反应。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PFS、中位OS、肿瘤分期、一线接受化疗方案个数等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吉非替尼组的血液学毒性明显低于培美曲塞组(P〈0.05),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培美曲塞组(P〈0.05)。结论在标准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中,培美曲塞和吉非替尼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率相近,但吉非替尼不良反应轻微,对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单用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或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标准一线化疗后复发的晚期NSCLC患者112例,其中联合治疗组52例接受培美曲塞/顺铂及吉非替尼治疗,化疗组60例仅采用培美曲塞和顺铂化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36.5%,高于化疗组的18.3%(P=0.030);两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71.2%和55.0%(P=0.035);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8.7个月和6.7个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7),但两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6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均明显下降,但联合组的CEA和CYFRA21-1水平比化疗组更低(P<0.05)。联合组皮疹和腹泻的发生率高于化疗组(P<0.05),两组之间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失败后,采用培美曲塞/顺铂化疗联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较单用化疗显示出更高的ORR和中位PFS,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射波刀行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联合化疗治疗中央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A-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估射波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探索最佳的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科接受射波刀联合化疗的中央型LA-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检验和Cox多元回归模型。结果:共有5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局部控制率(local control,LC)分别为25.4%和20.3%。与BED≤80 Gy组相比,BED>80 Gy组患者LC明显更好(P=0.008)且OS有延长的趋势(P=0.083)。≥3级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6%。结论:射波刀联合化疗治疗中央型LA-NSCLC有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第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后继续口服EGFR-TKI并联合局部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本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接受第一代EGFR-TKI联合局部放疗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分析其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纳入了64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患者,继续口服原EGFR-TKIs并联合局部放疗的平均PFS为(5.48±3.85)个月。PFS与患者进展病灶不同数量相关,出现1、2、3个病灶进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60个月、5.17个月和 2.82个月,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6)。继续口服原EGFR-TKIs并联合局部放疗总体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9%。结论:第一代EGFR-TKI联合局部放疗是EGFR-TKI治疗晚期肺腺癌后局部进展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国内仿制吉非替尼与原研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到2017年7月之间在吉林省内5家医院就诊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阳性患者(使用仿制吉非替尼)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间段内在相同医院就诊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阳性患者(使用原研吉非替尼)作为对照组,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完成3个月治疗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中,各项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程度比较,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为9.98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0.973个月;对照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1.98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0.969个月,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花费为(7 070.69±536.89)元/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花费为(4 860.53±322.81)元/月,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国内仿制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阳性患者,可以取得与原研药较为类似的近期与远期治疗效果,但是患者的花费降低,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用于治疗三线及以上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自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肿瘤科进行诊治的118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分为安罗替尼组(n=59)和联合治疗组(n=59),分别采用安罗替尼单药,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进行治疗,采用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放射,计算机断层扫描,骨扫描等检测患者肿瘤进展,治疗前后采用TDL生命质量测定表(TDL-QOLAS)反映患者生命质量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血液肿瘤标志物水平,此外,在随访截至时使用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评估所有患者服药依从性,通过Kaplan-Meier曲线描述两组患者的PFS(无病进展期)和OS(总生存期),并观察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的ORR、PFS和OS均明显高于安罗替尼组,分别为23.7% vs 10.2%、6.9个月vs 4.7个月、15.7个月vs 9.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学分析显示,联合治疗与安罗替尼单用均可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而联合治疗效果更佳(P<0.05),此外,相较于安罗替尼单药组,联合治疗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具有良好的用药依从性(P<0.05),且联合治疗组未明显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未发生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的事件,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三线及以上肺腺癌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良好的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国产吉非替尼与原研吉非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 B、Ⅳ期)一线治疗中的效果差异。 方法:选取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治疗的91例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4例)...  相似文献   

17.
To define the efficacy of gefitinib in chemotherapy-na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 carried out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Medline, Embase, the 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 and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were searched. Seven trials were identified, covering a total of 4656 subjects. As compared with chemotherapy, gefitinib was effective in the selected patients: the corresponding summary hazard ratios (gefitinib versus chemotherapy) fo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were 0.43 (0.32, 0.58) (P < 0.001) for the subgroup of patients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mutant treated with gefitinib monotherapy, 0.71 (0.60, 0.83) (P < 0.001) for the subgroup of patients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 but was detrimental for the patients without EGFR mutant treated by gefitinib monotherapy [hazard ratio = 2.16 (1.17, 3.99), P = 0.01].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urvival was found in the gefitinib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in the subgroup of patients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 [hazard ratio = 0.89 (0.81, 0.99); P = 0.03], but not found in the subgroup of patients with EGFR mutant [hazard ratio = 0.87 (0.68, 1.12); P = 0.28]. In conclusion, first-line treatment with gefitinib conferred prolonge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han treatment with systemic chemotherapy in a molecularly or histologically defined pop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improved survival in the subgroup of patients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