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隐匿胸腔瘘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40例行胸内胃食管吻合术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资料.40例患者出现高热、白细胞升高等脓毒血症表现,早期均无造影剂渗漏,但CT显示吻合口或胃残端周围出现散在小气泡、少量包裹性积液,存在吻合口或胃残端早期微小瘘口的可能,定义为隐匿胸腔瘘.20例按隐匿胸腔瘘处理,给予禁食、抗感染治疗、保持胃肠减压通畅、鼻肠管肠内营养等治疗;另20例按术后未出现胸腔瘘进行常规治疗,给予降温及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胸腔瘘发生情况,总结泛影葡胺食管造影及胸部CT扫描隐匿胸腔瘘的特点.结果 按吻合口瘘处理的20例患者泛影葡胺食管造影及胸部CT扫描显示,有2例(10%)发展为较小的吻合口瘘,未按胸腔瘘处理的20例患者中有17例(85%)发展为胸腔瘘,6例并发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出现脓毒血症表现,泛影葡胺食管造影及胸部CT扫描显示吻合口或胃残端周围有小气泡、不规则包裹性积液为隐匿胸腔瘘的特异性征象,应按胸腔瘘处理.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及胸胃瘘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和胸胃瘘的原因、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6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11例食管癌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和胸胃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内镜检查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发生瘘的时间为术后2~12 d,中位数为9 d.临床表现主要为低热、进食后胸痛、胸闷、气促.胸内吻合口瘘7例,胸胃瘘4例.上消化道造影确诊7例,胃镜确诊4例.保守治疗9例(其中1例死亡),手术修补2例(成功1例,再发瘘1例).治愈时间8~137 d,中位数为38d.结论 电子内镜与上消化道造影互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胸内吻合口和胸胃瘘的诊断率;治疗上首选积极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月至2008年7月1677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发生吻合口瘘后的治疗措施。[结果]共有44例患者(2.6%)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其诊断发生吻合口瘘的中位时间为术后第6d。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小于7cm、术前肠道梗阻为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现吻合口瘘后,有9例患者采取了保守治疗,19例患者立刻采取了积极手术治疗,另有16例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明显疗效后采取了手术治疗。[结论]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小于7cm、术前肠道梗阻的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易出现吻合口瘘,治疗方式应根据病人临床状况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管状成形加颈部吻合术在下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4例下段食管癌患者分别予以胃管状成形加颈部吻合术(72例)、胃管状成形加胸腔内吻合术(72例)。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72例行胃管状成形加颈部吻合术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瘘4例,术后肺部感染5例,后期吻合口狭窄9例,轻度夜间返流4例,ARDS 2例;72例行胃管状成形加胸腔内吻合术患者术后吻合瘘14例,肺部感染7例,后期吻合口狭窄11例,轻度夜间返流5例,ARDS 3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2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胃管状成形加颈部吻合术使吻合瘘发生率及其危害降低,利于愈合,为下段食管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术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位胸腔冲洗在治疗胸部肿瘤术后脓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和3例肺癌肿瘤行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所导致的脓胸患者行高位胸腔冲洗治疗。结果 3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全部治愈,16例胸内吻合口瘘患者治愈13例。治愈率为81.25%,平均住院日为46天,1例治疗中死于大呕血,1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循环衰竭,另1例放弃治疗出院。结论 高位冲洗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食管、贲门癌术后酷似吻合口瘘的正常吻合口影像,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方法常规行术后12~16d正常进食后吻合口造影检查。观察有无吻合口瘘。结果发现27例轻型吻合口瘘,并与吻合口瘘相鉴别。结论术后吻合口造影若发现造影剂溢出,要观察其走行,有无盲端,局部是否形成包裹,与胸腔包裹积液是否相连通、有无广泛性胸膜反应等征象,结合临床症状,以此与吻合口瘘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食管贲门癌切除吻合方式与吻合口并发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降低食管、贲门癌切除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的方法 :方法 :对 12 6例病人采用Gambee氏单层吻合 ,并与同期 78例传统双层套入式食管、胃吻合患者比较。结果 :Gambee氏单层吻合发生吻合口瘘 1例 (1 12 6) ,发生率 0 8% ,无吻合口狭窄 ;对照组吻合口瘘 4例 (4 78) ,发生率为 5 1% ,吻合口狭窄 7例 (7 78) ,发生率 9%。结论 :Gambee氏单层吻合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的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VI瘘的影响因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直肠癌患者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VI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56例直肠癌患者均行前切除术,发生吻合口瘘24例,其中行保守治疗8例(7例治愈,1例转手术治疗后治愈);行末端回肠造瘘术11例,横结肠造瘘术5例,均治愈。单因素分析显示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患者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肠梗阻、肿瘤与肛缘距离、肿瘤的分期等因素有关(P〈O.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肠梗阻、肿瘤分期、肿瘤与肛缘距离为吻合口瘘发生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手术操作,正确的治疗措施,是减少吻合口瘘发生,减轻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其相关的防治与护理措施,以提高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愈率。方法:分析362例食管癌术后9例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总结7例采取保守治疗,2例行二次手术的经验教训。结果:9例吻合口瘘患者治愈8例,死亡1例,治愈率88.9%,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尽早发现吻合口瘘症状,为治疗赢得时间,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正确采用保守或再次手术治疗,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近13年来收治的514例直肠癌行TM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4例直肠癌共发生吻合口瘘43例,发生率为8.3%。其中男性患者,吸烟酗酒者,贫血低蛋白者,糖尿病及伴有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者,肿瘤距肛门距离小于7cm者,肿唐直径〉4cm者,术前放、化疗患者及手工吻合者易发生吻合口瘘;而不同的肿瘤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吻合口瘘的发生无明显不同。结论:直肠癌行TME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患者自身因素、肿瘤本身、手术者的操作技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结肠代食管术在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中,8例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3例为食管癌既往有胃大部切除病史,1例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放置支架后吻合口气管瘘.9例采用横结肠加部分降结肠代食管,左结肠动脉为供血血管,顺蠕动吻合;3例采用横结肠加部分升结肠代食管,中结肠动脉为供血血管,逆蠕动吻合.结果 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在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收治的60例行胃癌D2根治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应用FTS理念分为FTS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结果:FTS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53±0.57) d]少于对照组[(4.58±0.90) d](P<0.01),FTS组术后住院时间[(9.67±1.32) d]少于对照组[(13.77±1.78) d](P<0.01),及FTS组住院费用[(48 817.98±4 574.59)元]少于对照组[(63 275.03±5 681.49)元](P<0.01);FTS组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咽喉炎、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吻合口瘘、腹腔积液、心肝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均无再住院病例。结论:胃癌根治术病人应用FTS理念能加快患者肠道排气、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咽喉炎、尿路感染发生率;术后吻合口瘘、腹腔积液、心肝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增加。FTS理念应用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是安全、可行、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
吕强  姜协  颜荣林 《中国癌症杂志》2017,27(11):903-907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是临床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使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使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前切除术的患者,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细胞分化程度、吻合口部位、TNM分期、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术前贫血及是否进行术前新辅助放疗的单因素分析,旨在进一步判断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风险。结果:150例患者中共7例发生吻合口瘘,其中3例行二次手术回肠造瘘,4例保守治疗后愈合。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证实,吻合口距肛距离、术前新辅助放疗是影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使用双吻合器技术进行直肠前切除的吻合其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相对较低,吻合口距肛距离、术前新辅助放疗是影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吻合口瘘的高危患者可以考虑选择性的进行保护性小肠造口。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吻合口瘘为直肠癌保肛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增加和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已经发展为主流术式,因此研究此术式下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吻合口瘘的防治办法,以期提高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综合效果,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01—2015-06-30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性别、年龄、伴有糖尿病、体质量指数、肿瘤最大直径、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白蛋白、病理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离断血管水平、预防性造口、手术方式、肿瘤下极距齿状线距离和新辅助放化疗的情况,统计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和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处理措施和效果。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75%(14/160)。单因素分析显示,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组与未发生瘘组在患者体质量指数(χ2=4.974,P =0.026)、术前白蛋白水平(χ2=5.749,P =0.016)、超低位保肛(χ2=8.270,P =0.004)、手术方式(χ2=10.27,P =0.001)和新辅助放化疗(χ2=7.540,P =0.006)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OR=22.156)、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OR=9.742)、手术方式(OR=6.161)和新辅助放化疗(OR=19.045)是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子。经采取充分引流、静脉使用生长抑素、双套管冲洗及回肠或横结肠造口等方法进行处理后,吻合口瘘均痊愈。结论体质量指数、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手术方式和新辅助放化疗等是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伴有独立危险因子病例采取预防性造口,可以降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概率,减轻瘘的程度,缩短瘘的愈合时间。围手术期采取适当措施,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CT在胃癌局部复发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CT检查在胃癌局部复发诊断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 :2组胃癌术后患者接受了CT检查 ,对照组 15例 ,胃镜和病理未见异常 ,用于测量吻合口胃壁厚度 ,观察胃癌术后吻合口CT表现。胃癌术后复发组36例 ,CT诊断为胃癌术后复发 ,经纤维胃镜和 /或外科手术和病理 ,临床化验检查诊断。男 2 1例 ,女 15例。年龄2 2~ 6 5岁 ,平均 5 3岁。CT检查过程中采用多次服水和低张技术 ,CT增强使用动态或螺旋CT多期扫描的检查方法。结果 :残胃吻合口胃壁厚度为 (0 6 5± 0 16 )cm。胃癌局部复发CT表现为胃壁增厚 (14 / 32 ) ,软组织肿块 (6 /32 ) ,混合性病变 (9/ 32 )。病灶在动脉期不均匀强化 2 1例 ,门脉期渐进性显著强化 2 6例 ,平衡期病灶延迟强化 2 8例。 90 19% (46 / 5 1)吻合口得到良好显示 ,CT检出 32个病灶 ,2 9个病例得到正确诊断 ,漏诊 4例 ,误诊 3例。结论 :采用多次服水、低张 ,CT多期扫描或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CT可以良好的显示残胃及吻合口 ,提高残胃吻合口局部复发的显示能力 ,可以总体的提高CT在胃癌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对直肠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直肠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对48例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48例患者中,37例局部复发的CT表现为吻合口区肠壁不规则结节状、新月状软组织密度影,向腔内或肌层生长;其中16例伴侵犯邻近组织器官,(6例侵犯膀胱、前列腺、一侧或两侧精囊腺,3例侵犯子宫、阴道,7例侵犯骶骨及骶骨前软组织、直肠浆膜外脂肪层).19例为远处转移(伴局部复发8例),多见于肝脏.结论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对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TME后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5月间接受TME治疗的461例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影响吻合口瘘发生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术前是否合并肠梗阻、是否合并糖尿病、肿瘤肛缘距离、手术时长、有无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吻合方式等。结果 461例患者中,32例患者(6.9%)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术前合并肠梗阻、病理类型、肿瘤肛缘距离和手术时长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吻合方式等因素无关(P>0.05)。32例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中,24例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7例行横结肠造口后治愈,1例死亡。结论病理类型、术前合并肠梗阻、肿瘤肛缘距离和手术时长等因素是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这对临床预测及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昂  周毕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9,(19):3468-3471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437例,均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法。分析影响老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肠梗阻、Dukes分期、BMI、出血量、血管侵犯和神经侵犯。结果: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9例,发生率为6.64%。经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性别、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Dukes分期、BMI、出血量和神经侵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瘘组术前白蛋白≤35 g/L、手术时间>3 h、吻合距肛缘距离≤7 cm、肠梗阻、血管侵犯人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白蛋白≤35 g/L、手术时间>3 h、吻合距肛缘距离≤7 cm、肠梗阻和血管侵犯为影响术后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受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吻合距肛缘距离、肠梗阻和血管侵犯影响,为降低术后吻合口瘘,需按照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腹部来源不明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来源不明肿瘤患者122例,术中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42例(良性组)和恶性肿瘤80例(恶性组),所有患者都给予64层螺旋CT三维扫描与重建,记录影像学特征,判断诊断效果。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的CT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3.89±0.45)分和(4.54±0.3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恶性组平扫期、动脉期、门脉期的CT值都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在122例患者中,以CPR/MPR/VR/MIP显示肿瘤供血动脉100例,占比82.0%。恶性组中79例中显示供血动脉,良性肿瘤中21例显示供血动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判断恶性肿瘤79例,良性肿瘤43例,对腹部来源不明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8.8%和100.0%。结论:腹部肿瘤来源不同,特别增大时诊断困难;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可立体、直观地显示肿瘤形态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而且可以显示肿瘤血供,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AR)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接受AR治疗的35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结果 350例患者中,3例(0.9%)发生吻合口大出血,11例(3.1%)发生吻合口狭窄,9例(5.6%)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瘘的发生与男性、手工吻合、手术前中重度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相关(P<0.05)。350例患者均经严密治疗和护理后痊愈。结论 AR后可发生吻合口大出血、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做好手术前准备,手术中及手术后严密观察,以便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