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PCa)、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xl的表达情况;通过检测Caspase-3蛋白在PCa、BPH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BPH和35例不同病理分级的PCa组织切片Bcl-xl、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BPH组、PCa组Bcl-xl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88.6%;BPH组、PCa组Caspase-3阳性表达率为60.0%、17.1%,差异有显著性(P0.05)。PCa组织中Bcl-xl、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术前PSA、是否有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等临床资料无关(P0.05)。在PCa组织中Bcl-xl的表达与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rs=-0.748,P0.05)。结论:PCa组织中Bcl-xl高表达,Caspase-3低表达;Bcl-xl和Caspase-3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14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9例PCa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CD146、VEGF的表达情况,并检测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PCa组织中CD146的阳性表达率(82.05%)明显高于BPH组织(15.00%,P<0.05),其表达与PCa的病理分级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PCa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74.36%)明显高于BPH组织(10.00%,P<0.05),其表达与PCa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PCa中MVD(37.41±7.95)显著高于BPH(17.62±2.40,P<0.05),MVD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PCa中CD146阳性组及VEGF阳性组MVD(39.73±6.68、40.79±6.03)均高于CD146阴性组及VEGF阴性组(26.83±3.24、27.62±3.24,均P<0.05),CD146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3,P<0.05)。结论 CD146、VEGF在PCa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CD146、VEGF表达和微血管的形成在PCa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Ca组织中前列腺癌抗原-1(PCA-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5例PCa组织、30例前列腺高分级上皮样内瘤样病变组织(HG-PIN)、43例BPH组织和39例其他肿瘤组织标本中PCA-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前列腺组织中PCA-1蛋白的表达。结果:PCa与HG-PIN组织标本中PCA-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36/45)和60.0%(18/30),BPH组织及其他肿瘤组织中均未见PCA-1 mRNA的表达。PCA-1 mRNA表达与PCa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与HG-PIN组织标本中PC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34/45)和50.0%(15/30),BPH组织及其他肿瘤组织中未见PCA-1蛋白阳性表达。结论:PCA-1仅在PCa组织中表达,且与PCa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有可能作为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对PCa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查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c-k it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分析其与BPH的发生和PCa间的关系,特别是其与PCa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和治疗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40例BPH和40例PCa组织中HSP27和c-k it的表达。结果:BPH组织标本中HSP27的反应表现为腺上皮的强阳性表达,同时间质也呈阳性表达。PCa组织标本中HSP27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腺上皮细胞胞质,PCa组织中HSP27的表达强度高于BPH组织(P<0.05)。BPH标本中c-k it蛋白主要分布于平滑肌细胞的胞质。PCa标本中c-k it蛋白主要表达于腺上皮。PCa组织中c-k it蛋白的表达强度低于BPH组织(P<0.05)。HSP27和c-k it的表达均与肿瘤分级呈负相关(P<0.05),HSP27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c-k it表达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HSP27和c-k it的表达水平与BPH向PCa的发展、转化过程,以及PCa的分级分期关系密切,HSP27和c-k it在PCa组织中的表达,可以判断其恶性程度,为临床判断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组织EGFR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良、恶性组织中EGFR、PCNA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36例前列腺癌(PCa),2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EGFR、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BPH组EGFR阳性表达率高于PCa组(45%vs17%,P<0.25);PCa组比BPH组细胞增生活跃(P<0.01)。EGFR阳性表达的前列腺癌比EGFR阴性者细胞增殖活跃(P<0.05)。PCNA阳性表达随肿瘤分级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 EGFR可能参与BPH的增生过程,而PCNA则是判断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状态、恶性度的指标,在前列腺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nail、PDEF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8例PCa组织及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Snail、PDEF的表达,分析两者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PCa组织中Snail、PDE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8%、60.5%,BPH组织分别为20%和25%。两种蛋白在PCa和BPH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PDEF表达的升高与PCa不同分化程度、侵袭转移、临床分期和PSAD有关(P〈0.05)。Snail、PDEF两种蛋白在PCa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正性相关。结论Snail、PDEF与PCa发生、演进及转移相关。联合检测Snail、PDEF及PSAD可以作为PCa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Snail和PDEF的高表达可能是PCa侵袭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黏附蛋白E-cd及α-Cat在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能否作为判定前列腺癌(PCa)预后的标志物。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10例前列腺增生(BPH)和45例PCa患者组织标本中E-cd及α-Cat表达,并探讨E-cd及α-Cat的表达与PCa分级、分期、术前PSA、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①E-cd表达情况:在PCa和BPH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6.7%和10.0%,差异有显著性(P<0.05);PCa中转移和未转移组、Gleason评分≤7和Gleason评分>7组E-cd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5.0%和87.5%,100.0%和86.7%,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SA≤10μg/L和PSA>10μg/L的PCa中E-cd异常表达率分别为40.0%和97.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内分泌治疗有效与无效组中E-cd异常表达率分别为93.8%和72.7%,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α-Cat表达情况:PCa和BPH中α-Cat异常表达率分别为93.3%和30.0%,差异有显著性(P<0.05);PCa中转移和未转移组、Gleason评分>7和Gleason评分≤7组α-Cat异常表达率为90.0%和100.0%,90.0%和100.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SA≤10μg/L和PSA>10μg/L的PCa中α-Ca异常表达率为40.0%和94.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内分泌治疗有效与无效组中α-Cat异常表达率表达分别为100.0%和81.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cd和α-Cat的表达与前列腺组织良恶性有关,与PCa转移性无关,在PCa中E-cd和α-Cat表达与PSA值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 1)在前列腺癌(PCa)PC-3细胞和前列腺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ERCC 1在转染PC-3细胞后ERCC 1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免疫组化(IHC)检测80例PCa组织及3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ERCC 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ERCC 1与PCa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关系。结果 siRNA ERCC 1质粒转染PC-3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证实ERCC 1表达水平明显减低。Transwell试验结果显示siRNA干扰表达ERCC 1后PC-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C结果提示ERCC 1在PCa样本中阳性表达率为71.3%(57/80),高表达率为23.8%(19/80,IRS≥6);在BPH样本中阳性表达率为10%(3/30),均为低表达(IRS<6)。ERCC 1表达与PCa患者术前PSA值,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pT),淋巴...  相似文献   

9.
探讨双头框蛋白N2(FOXN2)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PCa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5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PCa患者的标本及癌旁组织,通过RT-q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PCa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FOXN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Ca组织中FOXN2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RT-qPCR实验检测正常前列腺细胞RWPE-1、PCa细胞PC-3、DU145、LNCaP中FOXN2 mRNA的表达水平。选取PC-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FOXN2过表达组、空载体对照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情况以及相关蛋白Bax、CyclinD1、MMP-2的表达量。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FOX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TCGA数据库中结果一致。FOXN2低表达与PCa患者淋巴转移、TNM分期以及Gleason评分有关(P=0.003、0.005、0.002)。与人正常前列腺细胞RWPE-1相比,FOXN2在PCa细胞PC-3、DU145、LNCaP中均呈现低表达(P<0.05),其中PC-3细胞中表达量最低。与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相比,FOXN2过表达组的PC-3细胞在作用24 、48 、72 h后增殖能力显著下降(F=290.400、57.735、113.014,P<0.05),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C-3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5),MM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FOXN2在PCa组织及细胞中低表达,过表达FOXN2可抑制PC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癌中PIM-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PIM-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5例前列腺癌(PCa)组织标本中PIM-1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BPH、20例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和42例PCa组织标本中PIM-1蛋白表达水平,染色结果分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结果 5例PCa组织PIM-1mRNA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63、0.55、0.42、0.91、0.76,2例BPH中其相对值为0.26、0.27。BPH、HGPIN和PCa组织中PIM-1蛋白阴性表达率分别为60%(12/20)、20%(4/20)和2%(1/42),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12)、20%(4/20)和12%(5/42),阳性列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60%(12/20)和86%(36/42),PCa中PIM-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HGPIN和BPH(P值均〈0.05)。PIM-1蛋白表达水平随PCa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增高而增强,在有和没有淋巴结转移PCa组织中PIM-1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10)、25%(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M-1高表达可能与PCa发生和发展相关,PIM-1表达水平与PCa分期、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可能成为PCa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s,PARP]亚型PARP1及其活性产物聚腺苷二磷酸核糖[Poly(ADP—ribose),PAR]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并比较PARP1和PAR在19例前列腺增生和38例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高分化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6分)和低分化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9分)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前列腺增生相比,PARP-1和PAR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在高分化与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阳性率明显低于高分化前列腺癌(P〈0.05)。结论PARP-1和PAR存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明显增加,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提供了参考,其与前列腺癌进展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BPH及PCa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及其与内皮素-1(ET-1)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对44例前列腺癌和36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VEGF和ET-1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在光镜下判断染色部位和染色强度。结果:VEGF在BPH和PCa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和80.9%;阳染部位主要位于肿瘤和增生的腺上皮细胞,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均强阳性;比较BPH和PCa的VEGF表达强度,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分化PCa的ET-1表达强度显著高于中、低分化PCa(P<0.01);在骨转移(BM)PCa中VEGF表达强度显著高于非骨转移(non-BM)癌(P<0.01)。VEGF与ET-1的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s=0.780,P<0.01)。结论:VEGF与PCa的发生发展有关,其过度表达可能在PCa的骨转移中起重要作用。VEGF与ET-1可能共同参与了PCa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间隙连接蛋白家族中Cx26、Cx32、Cx43在前列腺癌(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与PCa生物学行为关系,探索其在P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PCa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收集我院近4年存档的PCa石蜡标本31例、BPH 23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回顾性研究Cx26、Cx32、Cx43在PCa和BPH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半定量研究Cx26、Cx32、Cx43的表达与PCa、BPH的临床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①Cx26、Cx32、Cx43在BPH、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6%与74.2%(χ2=0.541,P0.05)、78.3%与61.3%(χ2=1.763,P0.05)和87.0%与38.7%(χ2=12.730,P0.01),Cx43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BPH中显著降低。②Cx26、Cx43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r Cx26=-0.476,P0.01;r Cx43=-0.484,P0.01);Cx32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无相关性(r=-0.242,P0.05)。③3种Cx表达与年龄、血清PSA浓度及组织中PSA表达强度无相关性,且3种Cx间的表达亦无相关性。结论:Cx26、Cx32、Cx43在BPH和PCa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Cx43在PCa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也许可作为PCa除PSA外的另一标志物以及PCa生物治疗的新靶点,Cx26在PCa进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但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PSCA)在国人前列腺癌 (PCa)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IHC)和核酸原位杂交 (ISH)方法检测 4 0例PCa、2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 2 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 (PIN)组织标本PSCA蛋白和mRNA表达 ,半定量法计算PSCA阳性表达细胞百分数和阳性表达强度 ,比较各组织间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PCa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 结果 PCa、BPH、PIN组织PSCA中度阳性到强阳性表达分别为 85 % (34/ 4 0 )、2 0 % (4/ 2 0 )和35 % (7/ 2 0 ) ;PCa组织PSCA表达水平与BPH和P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BPH与P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PCa组织PSCA表达水平随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 结论 人PCa组织有PSCA蛋白质和mRNA的过表达 ,且与PCa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可能对PCa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LC3A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C3A在54例前列腺癌和1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表达状况。结果:LC3A蛋白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在前列腺癌中胞质强阳性率为90.7%,在BPH中的胞质强阳性率为1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发现前列腺癌中22例核着色(40.7%),LC3A胞质表达与细胞核表达无相关性(P0.05)。LC3A表达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胞质r=0.297,P=0.029;胞核r=0.288,P=0.034)。LC3A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年龄、雄激素受体(AR)及术前患者血清PSA及结合PSA(cPSA)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LC3A在前列腺癌及BPH组织间质中的纤维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也见着色。AR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为74.1%(40/54),在BPH的阳性率为64.3%(9/14)。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C3A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分化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EGFR和ABS在前列腺增生和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14例正常前列腺、60例前殓腺增生和33例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生长因子受体和雄激素结合位点的表达。结果显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ECF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前列腺癌中ABS的阳必明显高于增生和正常组织,而增生组织中,ABS强阳性率又明显高于正常组织。EGFR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而与ABS表达无相关。EGF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D5在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EnVision法对12例正常前列腺、22例前列腺增生及22例不同病理分级的PCa组织切片进行PDCD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人工阅片评分及计算机辅助染色强度判定2种方法对PDCD5在相应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PDCD5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分析显示:正常前列腺与BPH组织中PDCD5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低危组PCa(Glesaon评分≤7)及高危组PCa(Glesaon评分〉7)组织中PD—CD5表达与正常前列腺与BPH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两组间PDCD5表达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DCD5在正常前列腺及BPH组织中近似地呈现较强的阳性表达。PDCD5在PCa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及BPH均有显著下降,并且随着PCa恶性程度上升,PDCD5的表达进一步下调,提示PDCD5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PCa发生、发展过程中腺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核干因子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核干因子(NS)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对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组织中NS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探讨NS蛋白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中NS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PH中的表达水平,NS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强阳性、阳性及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8%、36.6%及12.2%,在BPH中分别为4.0%、32.0%及56.0%,在HGPIN中分别为5.0%、25.0%及60.0%,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PH及HGPIN中的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基因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细胞分化程度越差,NS基因表达水平越高。结论:前列腺癌中高表达NS基因,NS基因在前列腺癌的不良分化和恶性增殖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组织内皮素-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在BPH及P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对36例BPH和44例PCa组织中ET-1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在光镜下判断染色部位和染色强度。结果:ET-1在BPH和PCa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阳性染色部位主要位于肿瘤和增生的腺上皮的胞质,以及间质平滑肌细胞胞质;间质血管内皮细胞染色均为阳性;比较BPH和PCa的ET-1表达强度,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分化PCa的ET-1表达强度显著高于高、中分化PCa(P<0.01);在骨转移(BM)PCa和非骨转移(non-BM)癌之间,ET-1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T-1在BPH和PCa组织中均有高比例的表达,且两者的表达定位相同。ET-1与BPH和PCa的发生发展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