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者的视网膜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于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NPDR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降血糖,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降血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mo糖化血红蛋白、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P-VEP)的P100波幅值和P100潜伏期、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full field electroretinogram,F-ERG)的震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总波幅值和明、暗适应3.0的a波、b波的振幅变化。 结果:治疗后6mo,试验组和对照组Ops总波幅值较治疗前均增加(均P<0.01),试验组Ops总波幅较对照组高(P=0.049)。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明、暗适应3.0的b波振幅较对照组高(P=0.001、0.014); 但是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暗适应3.0的a波振幅无差异(P=0.505、0.441、0.193)。治疗后试验组明、暗适应3.0的b波振幅较治疗前增加(P<0.01、P=0.019),明、暗适应的a波振幅较治疗前增加,然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0.147)。 结论:利拉鲁肽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轻、中度NPDR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功能,对DR的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振荡电位(OPs)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阶段的表现,探讨DR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并为DR国内分期提供功能学信息。方法 选择83名糖尿病患者、155眼,进行眼底检查、眼底摄像;按国内DR分期将患眼分成眼底无改变、1期、2期、3期、4期但无玻璃体出血等5组,对所有患眼按国际标准化方法进行OPs检测。选择43只正常眼作对照。结果 OPs总和振幅、OP2振幅在眼底无改变时下降,在1期时进一步下降;OP3振幅在1期时较对照下降,OP1振幅在2期对较对照和无改变组下降,OP4在3期时较对照下降,4期的OP2振幅以及3期和4期的OPs总振幅分别与0期、1期和对照组的相应指标有差异。结论 OPs和OP2振幅在DR临床前期下降,是DR早期诊断的敏感与客观性指标;OPs及其子波振幅在DR早期和病变分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振荡电位 (OPs)是视网膜电流图的亚成分 ,在脊椎动物和人中 ,它通常由叠加在 b波上升相的 4~ 6个小波组成 ,它能敏感地反映视网膜的循环状态 ,是客观检测视网膜神经网络功能的记录方法。 OPs对许多视网膜疾病 ,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的发病机制研究、诊断、随访、预后估计及疗效判断方面有重要作用 [1 ] 。1 视网膜振荡电位的起源195 3年 Cobb和 Morton首先在人眼记录到 b波上升相的一系列小波 ,后来被 Yunem ura于 196 2年命名为振荡电位 ,认为其有独特性 ,是视网膜电流图的独立成分。尽管至今已从海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 ,ERG)振荡电位 (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和色觉监测的指标。方法 尚无 DR改变 (DR0期 )的糖尿病患者和DR1期患者共 70例 (134眼 )分别用 Neuropack- 电生理仪测试 ERG OPs及用 FM- 10 0 Hue色相子排列法检查色觉 ,并与 30例 (5 9眼 )正常人的测试结果相比较。两种检查的测试结果亦作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 OPs各小波潜伏期延长 ,振幅及各子波振幅总和下降 (P <0 .0 5 ) ,异常率为 40 .3%。除 OP3振幅外 ,DR1期组各波振幅及振幅总和低于 0期组 (P <0 .0 5 )。色觉异常率为 39.6 % ,轴向分析表明全部为蓝色觉异常 ,1期患者比 0期的平均错误分高 (P <0 .0 5 )。二者检查结果有良好一致性 (x2 =12 .1,P <0 .0 0 5 ) ,但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x2 =0 ,P >0 .0 5 )。结论 ERG OPs和色觉检查可作为评价患者视功能及 DR进展的指标 ,有利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及 DR的早期防治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 的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和图形视网膜电图(Pettern electroretinogram,P-ERG)的变化特点,借以早期诊断DR。方法:对20例(40眼)正常和50例(113眼)糖尿病病人进行OPs和P-ERG检测。结果:当糖尿病病人眼底尚未出现改变时,P-ERG的b波波幅和OPs各子波波幅及总波幅已降低。随着DR的发展,各参数的异常率逐渐上升,各波波幅也随之下降,潜伏期延长。OPs的O3波波幅和总波幅以及P-ERG的b波波幅较其它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中O3波波幅为最敏感的指标。结论:OPs的O3波波幅和总波幅等参数能够作为视觉电生理的功能性指标预测DR的发生,在DR的早期诊断和评价DM的疗效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时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及视网膜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的动态变化。方法: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检眼镜检查进行筛选,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进行明确分期,对各期患者在3a内定期行HbA1c测定6次,行Op检查2次,最后1次检测配合FFA检查,统计分析结果。结果:HbA1c水平控制在4.99%±0.58%为预防DR发生发展的安全参考值;HbA1c水平持续在9.77%±1.57%时,DR进展明显加快;Op总波幅下降副度<10.6±4.9μV可作为预测视网膜病变未进展的参考值;Op总波幅下降幅度>31.6±9.7μV,则可作为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或DR发生进展的依据。结论:HbA1c,OP结合,能预测DR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和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OPs)各参数的变化特点,寻找反映早期DR的敏感指标。方法 对16例(32只眼)正常人进行OPs和F-ERG检测。对27例(53只眼)糖尿病病人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OPs和F—ERG检测。结果 OPs中Os波幅、O4波幅、OPs总波幅及F-ERG中b波峰潜时较其他指标敏感,其中O4波幅和b波峰潜时为最敏感指标,但均不能反映早期DR的严重程度。结论 OPs的O4波幅和F—ERG的b波峰潜时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photocoagulation,PR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及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行PRP治疗的120例(120眼)DR患者,其中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NPDR)60例(NPDR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60例(PDR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60例(60眼)正常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PRP手术前后使用OCT横向扫描视盘旁RNFL厚度和黄斑区,将视盘旁RNFL和黄斑区分为上方、鼻侧、下方和颞侧4个象限进行扫描,获取各象限及全周平均视盘旁RNFL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PDR和PDR组PRP前视盘上方、下方、鼻侧象限、全周平均RNFL厚度均降低(均为P<0.05),但颞侧象限RNFL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PDR组和PDR组PRP前不同象限及全周平均RNFL厚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PRP前相比,NPDR、PDR组PRP后各象限及全周平均RNFL厚度均变薄,但只有上方、下方及全周平均RNFL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NPDR组相比,PDR组上方、下方、鼻侧及全周平均RNFL厚度变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PDR和PDR组PRP前各象限及平均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PDR组较NPDR组增加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PRP前相比,NPDR、PDR组PRP后各象限及平均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PDR较NPDR组增加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PRP对DR患者RNFL有一定损伤,应选择适当的激光能量与曝光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对RNFL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国产羟苯磺酸钙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视力、视网膜振荡电位(retina oscillatory potentials,OP)的影响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国产羟苯磺酸钙胶囊(多贝斯)500mg,3次/d;对照组口服进口羟苯磺酸钙胶囊(导升明)500mg,3次/d,连续服用6mo。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衡性好。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查患者的视力、OP,根据治疗前后两者的变化进行评分。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评分的差异。结果:国产羟苯磺酸钙胶囊对DR患者的视力、OP的影响结果与进口产品导升明相似,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羟苯磺酸钙胶囊多贝斯可以改善DR患者的血管功能、改善患者视力,是治疗DR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及早期治疗的意义。方法 采用矫正视力、散瞳查眼底、眼底照相等方法对54例(108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根据结果进行早期治疗。结果 14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患者继续内分泌科治疗,2年后复查1次。DR1期12例患者眼科随访观察,每年筛查1次。DR2期10例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筛查1次。DR3~6期18例患者转上级医院激光治疗并长期随访。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应成为治疗糖尿病常规的一部分。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盲目地发生。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etinal thickness analzer,RTA)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可以早期发现视网膜细微病变,对异常区域明确定位,对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定量分析,有助于疾病的诊治。RTA已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P)的病程观察和疗效评价,本文就RTA的原理、在眼科及DRP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血浆内皮素-1(ET1)与糖尿病视网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我们用放射免疫法对确诊的糖尿病视网病变患者44例,糖尿病无视网病变患者12例以及下沉对照组30例血浆ET1水平进行了检测及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ET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糖多病变组又明显高于糖再会我视网的变组,其中以增型糖尿 病视网膜病变组血浆ET1浓度最高。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血浆中ET1浓度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早期发现,有效监测,阻止或降低致盲率,我们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diabeticmelitus,DM)检测了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ernvisualevokedpotentia...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联系。方法:对25例怀孕的糖尿病患者及按年龄、种族、胎儿期和妊娠期相匹配的25例怀孕的非糖尿病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怀孕的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怀孕的非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相比明显升高,24wk分别是366±199μg/L和184±89μg/L(P=0.0001),32wk分别是535±251μg/L和356±89μg/L(P=0.007)。36wk分别是404±166μg/L和264±113μg/L(P=0.003)。在妊娠的28,32,36wk,有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怀孕的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有明显的升高。在整个妊娠期怀孕的伴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比那些不伴有视网膜病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在妊娠期提高血清IGF-1水平可能增加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内皮素-1的变化及意义何剑峰鲍连云仇宜解为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发生的相关因素,我们对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无明显视力下降的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04/2019-06在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无明显视力下降(最佳矫正视力≥0.8)的患者40例79眼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64例119眼为对照组。采用3D OCT获得两组受检者黄斑区9个区域平均视网膜厚度和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平均视网膜厚度(ART)及视网膜体积(TV),并分析两组受检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CRT、ART、TV(193.99±14.58μm、291.07±12.24μm、8.22±0.35mm 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检者(187.38±12.24μm、280.54±8.71μm、7.92±0.25mm 3),且观察组患者黄斑区9个区域平均视网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明显视力下降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体积较正常人增加。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电图是一项评价视网膜功能的客观检查,适用于评价多种眼科疾病的视网膜功能情况。近年研究发现,在早期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电图能够发现先于眼底视网膜形态学改变的功能变化,这一点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机制研究、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思路,进而可能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新途径。我们就运用视网膜电图诊断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20a里,虽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认可,但很多通过人或动物的研究都表明,C肽在防止和逆转糖尿病的某些并发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综述的目的就是简要介绍C肽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详细介绍目前有关C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