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维持治疗及方案与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的联系,为临床指导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3月至2020年0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所有MM患者,总结其随访结果,分析是否维持治疗以及维持治疗方案对PFS以及OS的影响。结果:维持治疗的患者PFS与OS均优于不维持治疗者(P=0.000,P=0.002)。以来那度胺为主的维持治疗方案疗效最佳(PFS:P=0.000,OS:P=0.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M ISS分期与PFS有关(P=0.040),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MM ISS分期和是否维持治疗及维持治疗方案均对PFS有显著影响(P=0.033,P=0.017,P=0.027),是否维持治疗对OS有影响(P=0.016)。结论:维持治疗有利于MM患者生存。以来那度胺为主的维持治疗方案疗效佳,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MM)多发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约60岁.初诊老年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提高治疗反应、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老年患者延长治疗时间或行维持治疗能够提高缓解质量及维持时间,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尽管新药的使用使老年MM患者生存期延长,但新药能否改善遗传学高危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待进一步研究.老年高危患者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3.
自体干细胞移植(ASC T)在传统化疗时代已成为65岁以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的标准一线治疗。随着新型靶向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在诱导、巩固和维持治疗阶段的广泛应用,MM的缓解率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是否需要ASCT成为了新药时代关注的焦点。目前现有的资料仍然支持ASCT是符合条件的初诊MM患者的一线治疗,新药作为ASCT前诱导治疗以及ASCT后巩固、维持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缓解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但今后仍需要开展更多前瞻性临床试验进一步明确ASCT在MM中的作用、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以期实现MM治愈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雷利度胺为主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雷利度胺为主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MM患者25例,其中5例为初治患者,13例为含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后难治、复发患者,7例为治疗后达平台期维持治疗患者。初治MM患者均采用R-PAD方案,难治、复发患者选用R-MD方案,维持治疗MM患者由于出现Ⅱ级伴疼痛以上的周围神经炎(PN),采用雷利度胺单药治疗。结果 初治组5例,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均达到完全缓解(CR)(100 %);难治、复发组13例,CR率为23.08 %(3/13),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为15.38 %(2/13),部分缓解(PR)率为38.46 %(5/13),总反应率(ORR)为76.92 %(10/13);其余3例无反应患者中,2例疾病稳定(SD),1例疾病进展(PD)。维持治疗组7例在平均38周的随访期内均维持缓解;改用雷利度胺后,PN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对于初治MM患者,R-PAD方案缓解率高,起效快;对于难治、复发患者,特别是伴严重PN的MM患者,R-MD是值得选择的方案;雷利度胺还可用于伴PN的MM患者的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亚砷酸(ATO)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5例难治性复发性MM患者,给予ATO(10 mg/d)及维生素C(2 g/d)静脉滴注,连续应用14 d,每28 d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沙利度胺口服,起始剂量为50 mg/d,1周后逐步加量并调整至100~150 mg/d,长期维持。连续应用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有效患者继续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并随访观察无进展生存(PFS)。采用参照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小组骨髓瘤疗效判定标准判定疗效,并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判定不良反应。结果 ATO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复发性MM总有效率71.43 %(25/35),完全缓解2例(5.71 %),部分缓解12例(34.29 %),微小反应 11例(31.43 %),无效10例(28.57 %)。25例患者进入维持治疗后,中位随访期为11个月(2~31个月),中位PFS 9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手足麻木等,不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结论 ATO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复发性MM有效、可行,并有较好的治疗顺从性。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瘤,至今无法治愈。在过去的20年中,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 hibitors,PIs)硼替佐米和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IMiD)来那度胺显著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时间。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具有较好的抗MM活性,可以显著提高MM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延长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而对既往应用IMiD或PIs耐药的患者,HDACis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HDACis作用于MM细胞的杀伤机制以及临床中对MM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发生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自1999年Singhal等[1]首先报道了沙利度胺(反应停)治疗难治性MM取得较好的疗效以来,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已成为临床治疗MM的常用方法[2],最近Kagoya等[3]的Meta分析提示该治疗能够提高MM患者的生存期。沙利度胺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致畸作用,以及各种[4-6]  相似文献   

8.
沙利度胺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药物,其抗MM治疗的合适剂量尚未完全确定,且无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该药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超低剂量沙利度胺(25mg/d,T25)可使大多数患者耐受,并在单用或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小剂量地塞米松)时显示有效。尤其适用于老年、体衰和不耐受的患者,并提供更长时间的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化疗相比,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缓解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是治疗MM的一线方案。但近年来,基于新型药物的联合诱导、巩固和维持治疗提高了MM的治疗效果,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地位构成了挑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具有治愈MM的潜能,但移植相关死亡率高,患者的总体生存并未获益。而减低剂量预处理异基因移植虽降低了移植相关死亡率,具有一定的移植物抗骨髓瘤作用,但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高。文章总结了MM干细胞移植相关的临床试验结果,旨在定义新药时代造血干细胞移植在MM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沙利度胺进行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以延长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方法:32例完成规定周期化疗的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应用沙利度胺100mg/d,连续口服,21天为1疗程,治疗至少2个疗程,对照组定期复查随访。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PFS分别为4.86个月和4.20个月,两组有明显差异(P=0.044)。结论:沙利度胺可延长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后没有进展的患者,维持治疗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明显获益。传统上对于没有检测到驱动基因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仅能接受化疗,其有效性低,且副作用大,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随着新药的层出不穷,本文对如何优化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维持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生存期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奥布替尼的维持治疗在老年或体弱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CNSL)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8例CNSL患者,接受基于奥布替尼方案的维持治疗,观察其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结果:在1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中,中位维持治疗5(IQR 2.3~8.5)个月后,6个月、12个月PFS率分别为63.6%、50.9%。在7例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患者中,中位维持治疗7.7(IQR 5~9)个月后,6个月、12个月PFS率分别为100%、75%。在7例经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的患者中,经过中位7.7(IQR 5~9.5)个月维持治疗后,6个月、12个月PFS率均为100%。有8例患者报告了3或4级不良反应。结论:基于奥布替尼方案的维持治疗在老年或体弱CNSL患者中是安全且有效的,可以有效延长其PFS,是一种新的维持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在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是高发肿瘤。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及调强放疗技术的推广,鼻咽癌局部控制有了明显提高,其治疗失败主要原因为远处转移。而转移性鼻咽癌以全身姑息化疗为主,预后差,治疗目标为改善生存质量,尽可能延长生存时间。因此探讨新的治疗模式势在必行。维持治疗模式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近年来已有众多学者对转移性鼻咽癌维持治疗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主要对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维持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阐述,并进一步展望转移性鼻咽癌维持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奥沙利铂、5-FU类制剂、伊立替康、VEGF抗体、EGFR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延长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持治疗是指对一线治疗后获益的患者,停用某些毒副反应较大的药物,保留低毒性药物继续治疗的一种治疗模式。因此,一些临床研究评估了上述药物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获益后的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就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全面地了解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5.
研究证明生物节律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理过程,如细胞周期和激素分泌。近年来生物节律已逐渐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将生物时间节律与放射治疗结合的治疗方式称之为时辰放疗。该治疗的方式是以生物节律为基础,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最佳时机给予放疗以达到不减低疗效的情况下降低毒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时辰放疗是否在增加放疗敏感性、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疗效及生存率等方面优越于常规放疗?相关研究国内外较少报道,本文就时辰放疗在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为时辰放疗这种治疗方式是否能作为恶性肿瘤更有效的放射治疗模式提供研究数据及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吉奥在晚期鼻咽癌患者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晚期鼻咽癌患者,以上患者在一线姑息化疗4~6个疗程中获得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替吉奥维持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以临床观察为主。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4.8个月(95%置信区间为3.8~5.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3个月(95%置信区间为8.7~15.9个月);观察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9.6个月(95%置信区间为8.5~10.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8.8个月(95%置信区间为15.7~21.9个月),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患者能耐受。结论:晚期鼻咽癌患者在一线治疗结束后给予替吉奥维持治疗,能够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death in the industrialized world, and survival rates for advanced disease remain low with standard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One treatment strategy that has been investigated extensively in NSCLC is that of “maintenance” therapy. Options for maintenance include maintaining response to initial therapy by continuing the initial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regimen, continuing only single agent chemotherapy, or by introducing a new agent. Treatments that have been studied in randomized trials to date include chemotherapy, molecularly targeted agents, and immunotherapy approaches.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new agents that show activity in NSCLC and have a tolerable side effect profile,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interest recently in this treatment strategy.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the evolution of this strategy by reviewing trials investigating the main treatment paradigms used in maintenance therapy for NSCLC.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与转移性鼻咽癌进展后二线治疗模式的生存预后比较,明确转移性鼻咽癌一线治疗后替吉奥(S-1)维持干预治疗的时机优势。方法:一线化疗临床获益的转移性鼻咽癌患者,1∶2分层随机为研究组(维持干预组,S-1维持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和对照组(延迟干预组),评价S-1及时维持干预在改善转移性鼻咽癌整体预后中的时机优势。结果:至2019年5月入组157例患者,中位随访20.2月(8.0~53.1月)。可评价病例143例:维持干预组51例,延迟干预组92例。与延迟干预组比较,S-1维持干预提高转移性鼻咽癌一线化疗后的中位首次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fPFS)(8.4月vs 16.0月,P<0.001)及全程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tPFS)(14.8月vs 16.0月,P=0.006);并显著改善患者中位总生存(mOS)(21.1月vs 27.5月,P=0.003);亚组分析,转移性鼻咽癌一线化疗后及时的S-1维持干预与延迟干预比较,S-1维持干预显著延长mtPFS(16.0月vs 14.8月、13.3月,P=0.004)及mOS(27.5月vs 23.4月、19.6月,P<0.001)。维持干预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1级的皮肤色素沉着、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恶心等,经过方案调整或短期治疗延迟(<2周),患者均可耐受。结论:转移性鼻咽癌一线化疗后及时进行替吉奥维持干预比延迟干预明显改善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生存预后,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胆管上皮来源的一种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手术切除是唯一治愈手段,但早期症状隐匿,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只有少数患者可完成根治性切除。大多数CCA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全身治疗仍然是CCA主要治疗手段,化疗带来的生存获益有限,晚期CCA预后很差。对于局部晚期的患者,新辅助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新辅助治疗缩瘤完成二次切除使得患者获得了更长的生存期。随着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到来,为晚期CCA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本文系统回顾了晚期CCA的全身治疗及最新进展,包括术后辅助治疗、晚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新辅助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