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目的根据"5+3"模式实施中发现的诸多值得探讨和摸索的问题,探讨微课在"5+3"培养模式下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互联网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分析"5+3"培养模式下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的难点及微课运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课程的可行性。结果微课具有碎片化、结构化、可视化、非线性等特征,其运用是"5+3"培养模式课程设计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现阶段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具有高度可行性。结论医学微课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及选择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微课的实施必然给"5+3"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起到良好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现行的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缺点日益显现,制约了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探索一种高效、可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实行导师团队模式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趋势,提高导师团队科研素质,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科研领域表现得尤为重要。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导师团队,为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驱动创新"。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关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大局。当前,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注重传统知识教学,而忽视了研究生科研素质及创新精神的培养,研究生缺乏规范化学术训练,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偏低。其中,研究生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管理办法的不足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瓶颈所在。因此,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办法的创新,强化完善研究生导师责任制、导师培训制,是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增强医学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在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背景下,如何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锦州医科大学为例,介绍了学校近几年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探索构建以综合能力为导向的培养体系的经验和体会,旨在寻求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又有利于培养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最佳培养模式,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完成热爱医疗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临床医师培养目标,本项目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设计一套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效衔接与实施"的培养模式,釆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三种质与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结果显示培养管理系统、基于"互联网+"的医学案例分析题库、系统性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对比传统的培养模式具有显著优势,提高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提升了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6.
"四证合一"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同,与研究生毕业后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密切相关。我院在认真分析此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实落实导师负责制及学校、医院在完成培养计划中实行全程细节监管、督导的重要性。本文就导师负责制在"四证合一"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健康”背景下,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医学研究生岗位胜任力,滨州医学院紧紧围绕“岗位胜任力”的核心,从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两个“经度”入手,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交叉思维和国际视野4个“纬度”,实施培养模式改革。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经度,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分类遴选考核体系,构建“四位一体” +“思政贯通”的导师培训体系,开展“医学+X”交叉融合工程,组建国际化导师队伍,全面提高研究生导师岗位胜任力。在研究生培养经度,构建科学学位科研素养全周期覆盖、专业学位 “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建立“医学+X”医学研究生交叉培养体系和“S-P-R-I国际化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学科交叉能力,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自新模式实施以来,切实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交叉思维和国际视野,岗位胜任力显著提高,深受就业单位欢迎,就业率近100%,均从事医学科研或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8.
"5+3"一体化培养模式是对原有七年制临床专业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超声医学科作为在临床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与临床各专业关系密切,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都对超声医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超声医师诊疗水平的培养不容忽视。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逐渐完善,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对于超声科专业医师的培养需求,"5+3"一体化培养模式势在必行,研究生培养与规范化培训"双轨并行",联合了多种培养模式,既是对新型培养模式的探索,又是对传统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培养高素质综合性超声专业医师奠定了基础。本文旨在表述七年制研究生对于"5+3"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随着临床医学"5+3"培养模式的提出和全国推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越来越受重视。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建立"5+3"模式下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现有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和监测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健全完善的医疗人才输出体系是保证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持久运行的基础。重庆医科大学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儿科人才培养基地,一直致力于探索儿科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创新改进措施,笔者从本校儿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出发,经过实际探索,通过多方的考察调研,探讨"5+3"背景下当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个人、医院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具体培养办法和质量检验尚未形成综合性评价标准,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原因是:(1)学生自身动力不足;(2)导师培养制度的不完善;(3)研究生培养模式老化,制度不健全。因此,应采取与社会接轨,帮助学生做切合实际的规划,多开展创新实践比赛,合理安排个性化学习课程,组建“多导师模式”下的导师团队并设立监督职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医患矛盾等措施以加强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遵循医学人才培养规律,规范医学人才培养体制,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探索符合我国实际需求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140所高等医学院校进行调查,并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86.96%的高校对统一规范为"5+3"一体化为主体,同时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合格者授予医学博士(MD)学...  相似文献   

12.
推进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在医教协同背景下,构建我国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做好原有7年制医学教育与“5+3”临床医学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构建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创新体系显得至关重要。考虑社会和广大医学生的需求,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在医学教育领域积极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使得医学教育系统机制更加高效,加快合格医学人才的成材率并迅速提升紧缺人才的培养速度,奋力推动建设健康中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文章通过讨论与积极探索,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对该培养体系进行初步思考、展望并不断优化,以期提高医学人才职业素养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医教协同”模式强调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以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5年制本科医学教育作为“5+3”医学教育连续体的第一阶段,在临床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通过围绕如何提高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质量,从统一思想认识、注重顶层设计、夯实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条件、加强督导考评等方面,持续强化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医科教育对医学院校的课程资源质量和供给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分析医学MOOC质量问题,解决医学MOOC供需矛盾,将MOOC对学习者的适用性和改变情况作为MOOC质量的主要判定依据,通过调查国内5个MOOC平台的1 118门医学课程,组织了12门医学MOOC的学习实验,面向1 114名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抽样访谈,发现医学MOOC存在着定位不清晰、分布不均衡、内容不完善和学习支持服务不精准等质量问题。从学习者的身份特征、知识结构、年龄分布、学习时间4个方面分析了医学MOOC学习者群体的学习需要,从内部和外部学习动机两个方面分析学习者群体的学习期望。根据期望模型,从需求调研、学习者分析、制定课程规范、师生互动反馈和技术支持服务5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校临床医学留学生的内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和效果,探讨提升教学质量的途径.方法 采用自制的内科临床见习教学评价问卷,在2020年1—2月对2015级73名临床医学六年制留学生开展线上调研,评教对象为2019年全年内科临床见习课程,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本次调研回收有效问卷58份.内科见习中常...  相似文献   

16.
医教协同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随着医教协同的推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迎来了以“5+3”为主体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并轨衔接。与此同时,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表现出科研能力不足的现况,而传统的“单导师制”教育模式可能难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双导师制”教育模式有望补偿这一局限,有助于提升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深化医教协同的重要教育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医教协同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双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及优势,并阐述了“双导师制”的构建与实施策略,旨在推动“双导师制”在医教协同背景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某高校临床医学“5+3”专业学生《医学统计学》考试试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善试卷质量,为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教育测量学的原理与方法对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Cronbach α 系数)和覆盖度及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结果 147 名八年制临床医学学生《医学统计学》试卷的平均成绩为78.25±11.70 分,最低分为42.5 分,最高分为98.5 分,及格率为91.2%;选择题平均得分率85%,名词解释题平均得分率87.2%,填空题平均得分率78%,简答题平均得分率74.1%,计算题平均得分率76.3%;试卷难度系数为0.22,区分度为0.28,;试卷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46,题目间的相关系数< 0.2的占89%。结论 本次考试学生成绩优良;试卷难度稍显偏低,总体区分度一般,信度良好,试题覆盖面较广,试卷整体质量优良,能够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今后的教学中应开展多元统计相关知识及统计软件的操作,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BL)联合问题—讨论—指导(PDG)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系高年级医学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临床医学系高年级医学生134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7例)与研究组(67例),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组学生采用PBL联合PDG教学模式,比...  相似文献   

19.
“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学教育各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教育改革和创新,对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型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新医科”背景下课程体系的建设核心是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和创新。在基础课程融合和创新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教育,形成以“医科+X”的新的基础课程体系,同时建立新型整合医学课程,并探索新型理工课程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修的整合医学课程和辅修的“理、工、文、商”科课程的教学时程要相辅相成,同时完成医学院内部和校内不同院系间多方协同参与的教师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最终完成“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创新型和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模拟门诊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皮肤见习课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参与2019年3—5月临床见习的本科生86人,按班级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4),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见习教学,试验组除了给予常规的见习教学外,额外应用模拟门诊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分别于见习课前、学期末,通过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及同学互评三种评分方式,评价学生接诊患者的能力,以评定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随后,通过理论课考核成绩、问卷调查等方式,获知学生对教师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见习课前,两组学生接诊患者能力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习课后,相比对照组,试验组学生获得更高的教师评分、学生自评及同学互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试验组学生的评分优于见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对照组学生的评分则未见显著性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学期末的理论考试成绩,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试验组的课堂活跃度、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