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南省有史以来都是疟疾流行的高发区,1953年报告的疟疾发病率为237.96/万,2001—2010年报告疟疾病例93 745例。自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云南省消除疟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2010—2016年,云南省疟疾发病数从2 112例,降到 331例,发病数减少了84.5%,发病率从4.63/10万下降到0.70/10万,发病率下降了84.88%。有本地疟疾病例的县(区)从39个缩小到1个,本地感染病例从2010年的729例减少到2016年的2例。至2016年底,全省16个州(市)已经完成10个省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129个县(区)已完成114个州(市)级消除疟疾考核,建立了68个边境咨询站和疟疾三道边境防线等。但仍存在多种传疟媒介、流动人口管理困难、恶性疟抗药性影响、临床医生诊治能力和检验人员镜检技能不足等问题。做好监测,提高诊疗水平和镜检技能以及开展重点人群宣传教育等是顺利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重要措施 。  相似文献   

2.
林其汉  蔡和宋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52-1354,1362
-目的通过对2006~2012年三明市麻疹流行特征及麻疹防控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三明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2年三明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399例,年平均发病率2.17/10万。〈15岁病例占58.90%,年龄别发病率以0岁最高,为21.85/10万;9岁、10~14岁次之,发病率分别为10.38/10万、10.13/10万;病例以学生、散居儿童、农民居多。399例病例中,无免疫史80.20%,免疫史不详5.51%。2009年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措施后,人群IgG抗体阳性率、GMT水平显著升高,麻疹年平均发病率较强化前下降97.83%。2006—2012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排除发病率由0.91/10万上升2.48/10万,血清标本采集率由33.03%上升100%,实验室确诊比例由16.49%上升100%。结论扩大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了解保定市2013-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麻疹监测信息管理报告系统的数据,对保定市2013-2014年麻疹流行特征及为消除麻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保定市2011-2012年麻疹疫情防控取得了麻疹专项监测以来的最好成绩,发病率分别为0.07/10万、0.04/10万;2013-2014年疫情出现反弹,麻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0.45/10万、3.98/10万,2013年比2012年上升10.50倍,2014年比2013年上升7.94倍。2013年3~5月、2014年1~5月为发病高峰,其中2014年2月发病数为全年峰值;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保定市区以北、总人口在50万以上的县(涿州市、定兴县、徐水县、易县);年龄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和20~岁组人群,分别占2013-2014年总病例数的50.54%、44.23%,其中<8月龄、8月龄~2岁组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7.02%、23.53%。2013-2014年8月龄~14岁组麻疹病例65.00%无麻疹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ine,MCV)免疫史,其中8月龄79.31%接种不及时。结论保定市消除麻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免疫人群仍存在免疫空白和及时率低等问题。有效控制麻疹疫情,推进消除麻疹进程,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消除麻疹所制定的各项防控措施;并关注小年龄组和成人易感者在麻疹病毒传播中的作用,探讨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何剑 《中国热带医学》2019,19(8):794-797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从1989年世界卫生大会首次提出全球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以来,世界各国在消除麻疹工作中不断探索,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经验总结,世界卫生组织(WHO)各区主要采取了以开展加强免疫和监测的策略来消除麻疹,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提高麻疹类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开展高质量的初始和后续免疫、建立敏感的麻疹病例监测运转系统等方法,在控制麻疹发病率和降低死亡率方面取得巨大进步。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国内外消除麻疹的经验与进展情况,为今后海南省制定科学合理的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聊城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麻疹消除阶段防控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聊城市2004-2010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聊城市2004-2010年累计确诊麻疹病例1 99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97/10万,相对高发年为2008年和2010年;发病呈局部高发和高度散发状态;冬末至夏季为流行季节,其中4月和5月各出现两次发病高峰;年龄主要集中在0~2岁年龄组(占47.71%)和≥15岁年龄组(占25.51%);职业以散居儿童(占58.36%)和农民(占15.02%)为主;1岁以下散居儿童发病呈上升趋势(P<0.05),6~14岁学生发病呈下降趋势(P<0.05)。2009-2010年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是麻疹病例高发人群。结论全面实施以提高MV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病例监测工作、预防医院内感染和适时开展重点人群MV强化免疫等综合性防控策略是最终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海南地处热带地区,曾是全国疟疾流行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瘴疬之地”,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海南的疟疾经历了调查研究、重点防治、大规模抗疟、试点防治等阶段,疟疾发病得到有效控制,疟疾流行区大幅减少,特别是建省后,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省卫生厅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省几代疾控人员的艰苦努力和几十年的科学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海南疟疾流行面积大幅缩小,高度疟区、超高度疟区已不存在,疟疾流行只局限分布在岛中南部个别市县的偏僻山林区。为切实保障全省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海南省从2010年开始全面开展消除疟疾行动,海南的疟疾从此走上消除阶段,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要求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工作,血检发现的疟疾病例均及时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病例诊断后24 h网络直报率达到100%;所有病例均进行了抗疟疾治疗,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为100%。对所有报告的疟疾病例开展了3 d内病原学确认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病例分类,特别是对输入性病例进行甄别,并以此为线索,在7 d内对疫点进行传染源与传播媒介调查和疫点分类,并根据疫点分类,科学采取包括传染源控制、传播媒介控制和健康教育等措施。另外加强了媒介的监测工作。全省疟疾从有较全面疫情报告的1955年82 447例,死亡47例,到2005年 4 512例,死亡0,从此再无本地疟疾死亡病例,到2010年实现了无本地感染恶性疟目标,至2012年实现了无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的目标,海南省历史上第一次呈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情况,除了2015年有几例来源不明的三日疟病例外,海南省已连续7年无本地感染的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例,实现了消除疟疾的目标。建国70年来,海南的疟疾从肆虐走向消除,这一伟大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得益于几代疟疾防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腾冲市历年疟疾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评估腾冲市疟疾防治工作成效,为指导疟疾消除后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腾冲市1950—2017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防治措施和相关文件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腾冲市1950—2017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04 067例,死亡2 904例,病死率2.79%,1951年发病率最高,为4 817.12/10万,2017年发病率最低,为5.46/10万,1950—1989年以本地感染病例为主,1990年后输入性病例逐渐增多,2006年输入性病例达最高峰,随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17年降至最低。2012—2013年捕获按蚊12种,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全市均有分布,其次是昆明按蚊,主要分布于北部乡镇,微小按蚊在南部乡镇散在分布。防治工作经历控制疟疾流行(1950—1985年)、消除前阶段(1986—2009年)和消除疟疾(2010—2017年)3个阶段,2012年10月发现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2013—2017年连续5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2017年11月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论 腾冲市疟疾防治成效显著,达到了消除疟疾标准,但存在中华按蚊、昆明按蚊、微小按蚊等疟疾传播媒介,下一步应加强监测,防止发生本地传播及输入病例继发传播,巩固消除疟疾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河南省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并总结全省消除麻疹工作进展状况.方法对全省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2011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18/10万,较2010年下降92.41%,为历史最低水平.许昌、郑州、信阳、漯河、平顶山5个地市病例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62.13%.年龄别发病率以<1岁组最高(6.57/10万),其次是1岁组、6岁组、4岁组和2岁组.全省2011年麻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0.69/10万,疑似麻疹病例48h内完整调查率98.12%,散发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采集率96.96%,血清学检测结果7日内报告率99.23%,麻疹暴发2起,其血清学确诊率和采集病原学标本的起数占暴发总起数的百分比均为100%.结论全省消除麻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应继续做好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和重点地区集中查漏补种,切实提高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做好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相似文献   

9.
潘程程  邓云  吴波 《中国热带医学》2018,18(10):1043-1046
目的 分析重庆市万州区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7年万州区肺结核患者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7年共登记肺结核患者8 420例,年均肺结核登记率为75.51/10万,登记率从2011年的81.95/10万下降到2017年的63.16/10万,肺结核疫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P=0.000)。男性患者年均登记率为106.33/10万,女性患者年均登记率为44.51/10万,男女性别比为2.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5~64岁的中年人群,占53.4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9.30%,农村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率高于城镇,分别为115.84/10万和48.2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重庆市万州区肺结核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防治重点人群为中年、男性、农民,重点防控地区为农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辽宁省老年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符合我省老年肺结核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辽宁省2013—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年龄≥60岁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登记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辽宁省累计登记肺结核患者121 053例,年均登记率为55.26/10万,登记率整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69.940,P<0.001),老年肺结核累计登记29 415例,登记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90.056,P<0.001),老年肺结核患者占全省肺结核患者的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512.160,P<0.001),老年涂阳肺结核患者占全省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08.286,P<0.001);2013—2017年登记的老年患者数各年龄组相比,60~<65岁老年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最高,≥85岁老年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最低,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9.06%;从时间上看,以3—5月份登记的病人数最多,共8 329例,占患者总数的28.36%;从地区分布看,老年肺结核登记率以本溪市(19.48/10万)、葫芦岛市(19.06/10万)最高,大连市(10.89/10万)最低;老年肺结核病患者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为主,占62.28%。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已成为肺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其发病呈现男性、农民、春季多发的特点。应关注老年人群,开展对老年肺结核病的主动筛查工作,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泉州市麻疹在“消除阶段”(2006—2011年)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麻疹防制对策,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发病监测资料和防制对策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1年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晋江(6/10万),最低的是永春(O.16/10万)。发病高峰后移或消平。病例主要以外地户籍人口为主,占56%。发病年龄有呈双向位移的趋势,〈8月龄组和≥15岁组的人群所占比例增高。无麻疹疫苗免疫史的是发病的主体。发病前7~21d去过医院的病例占57%。结论通过消除麻疹免疫空白人群,强化麻疹疫情应急处理能力.控制医院感染等综合防控措施,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950年以来江苏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江苏省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从自然感染,麻疹疫苗广泛应用,到计划免疫再到扩大免疫规划的50年间,江苏省麻疹整体发病率持续下降,维持在3/10万以下,但2005年发病率显著回升,至2009年年平均发病率达到了7.7/10万?同时发病年龄构成改变,< 1岁和20~39岁病例年龄平均构成比分别上升为22.69%和32.71%,< 1 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高发地区也由苏北转向苏南?冬春季流行季节性高峰改变不明显?麻疹病毒H1型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仍然是麻疹流行的绝对优势本土基因型?在2007~2010年3次8月龄至14周岁儿童的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MV)强化免疫后,2010年发病率降为0.95/10万,已逼近历史最低水平?结论:江苏省控制麻疹成绩显著?MV强化免疫能迅速控制麻疹流行,减少麻疹发病,是消除麻疹的一项重要策略?根据现阶段麻疹流行特征,提高8月龄婴儿MV第1剂及时接种率?适龄儿童2剂次常规免疫接种率和成人麻疹病例周围的应急接种率,落实儿童入托入学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麻疹监测及高质量地运转麻疹实验室网络,对江苏省监测消除麻疹进程并最终接近消除麻疹目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控制麻疹进展及麻疹流行特点,对2004-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04-2009年6年间三门峡市麻疹疫情的特点。结果:2004-2009年三门峡市共报告麻疹1613例,平均年发病率14.35/10万,<1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逐年增加,从2004年0%,上升到2009年42.60%。≥15岁人群麻疹发病构成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分别为28.57%、15.55%、16.17%、14.81%、13.45%、15.20%。结论:三门峡市麻疹疫情在时间分布上与全国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1-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麻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的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共报告麻疹122例,麻疹发病率逐年上升,分别为0.07/10万、1.82/10万和5.34/10万。5-8月为麻疹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54.1%。发病率呈北部高发的态势,大石街、洛浦街、钟村街和南村镇发病率较高。5岁以下散居儿童是发病主体,占病例总数的59.02%。所有麻疹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110例,占病例总数的90.16%。结论番禺区麻疹发病年龄构成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应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7—2017年河南省永城市疟疾疫情特征,总结疟疾防控经验,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方法 收集2007—2017年永城市的疟疾疫情数据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7年,永城市共发现疟疾病例3 749例,其中间日疟3 743例,恶性疟5例,卵形疟1例,平均年发病率为3.0/万。2007—2011年的发病数分别为1 592例、1 321例、550例、222例、58例,其中仅1例为输入性病例,2012年以后报告的6例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马桥镇(1210例)、李寨乡(722例)、裴桥镇(368例)、双桥乡(259例);发病高峰集中在7—10月;人群分布以男性为主(2 133例,占56.91%),主要集中在50~60岁年龄组(973例,占25.95%),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占病例总数的78.23%。结论 永城市的疟疾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传疟媒介依然存在,应当进一步加强监测和管理,防止引起本地继发传播,以巩固疟疾消除成果。  相似文献   

16.
河源市2001-2006年麻疹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源市麻疹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防治对策,以降低发病率,保护易感人群。方法对2001—2006年河源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源市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周期性,2—7月份发病例数占全年总数的74.22%,流行模式为散发和暴发并存,以散发为主,但局部麻疹暴发影响全市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后移,2001年以来麻疹年平均接种率为95%,人群抗体保护率达到了91.2%。结论河源自2001年以来,麻疹免疫预防接种率比较高,麻疹发病率多年控制在较低水平,长时期的高保护率导致易感人群积累,发病率有回升可能。当前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仍然是以麻疹疫苗接种为主导措施,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加强麻疹疫情监测管理和分析,完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减少免疫空白,保护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兰州市1990-2009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免疫和监测策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兰州市1990-2009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兰州市1990-2009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 120例,平均发病率为5.25/10万,4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7~15岁和20岁以上成人为主,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近年成人麻疹发病突增。结论各类学校仍是麻疹控制和监测的重点区域,成人麻疹特别是流动人员麻疹病例的增加给消除麻疹带来挑战,因此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的同时,应加强成人麻疹监测和免疫,这对消除麻疹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