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替加环素致铜绿假单胞菌二重感染五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替加环素的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二重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3年1-5月住院期间应用替加环素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原发感染灶、预后、细菌培养结果、所用抗菌药物种类及应用替加环素后出现铜绿假单胞菌二重感染的部位和类型及替加环素用药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出现铜绿假单胞菌二重感染5例(41.7%);应用替加环素后至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的时间平均为20 d。结论在应用替加环素的过程中需警惕有无铜绿假单胞菌二重感染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相应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接诊的200例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进行研究。将200例患者按照是否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100例患者均在治疗过程中发生铜绿假单胞菌,对照组患者未出现铜绿假单胞菌。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与对照组垆〈0.01);实验组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和机械通气的病例数明显多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亚胺培南、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使用的病例数明显多与对照组(P〈0.01)。结论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和机械通气的病例数及亚胺培南、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使用,需采取恰当的护理应对措施才能减少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临床控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舟山地区3家三级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114例,从其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共计114株,分析菌株耐药特征及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多样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以同期住院的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10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14株铜绿假单胞菌均对多黏菌素B敏感,对其他9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其产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以IMP、VIM基因为主。长时间住院、机械通气、之前使用过亚胺培南及早期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是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结论:舟山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避免长时间住院、早期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等可降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邴宇红  邵宏伟  仇威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444-1445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铜绿假单胞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7月~2005年7月鞍钢总医院收治的铜绿假单胞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101例,38例产ESBLs铜绿假单胞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作为观察组,63例非产ESBLs铜绿假单胞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作为对照组。对产ESBLs肺炎铜绿假单胞杆菌病例的危险因素进行对照研究。结果:ES-BLs阳性组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远远高于ESBLs阴性组。单因素分析发现住院时间大于20天、入住重症监护病房(1CU)、气管插管或切开、留置导管、机械通气、头孢噻肟的使用是产ESBLs肺炎铜绿假单胞杆菌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头孢噻肟的使用是产ESBLs肺炎医院获得铜绿假单胞杆菌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时间长、入住ICU等是ESBLs铜绿假单胞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尤以头孢噻肟的使用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8,(5):667-670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结局,为预防和治疗CRPA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我院2013-2016年CRPA与碳青霉烯类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SPA)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来判断CRPA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判断CRPA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556例,其中CRPA感染病例96例,占17.3%。对CRPA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前入住重症监护室(ICU)>3 d[OR=2.691,95%CI(1.348,5.373),P=0.005]、使用第三或四代头孢菌素[OR=0.386,95%CI(0.200,0.742),P=0.004]、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OR=1.892,95%CI(1.132,3.164),P=0.015]、联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OR=5.631,95%CI(2.556,12.407),P=0.000]为CRPA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结局分析,CRPA组的死亡率为12.5%,显著高于CSPA组的死亡率(2.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率[OR=5.003,95%CI(1.975,12.675),P=0.001]与CRPA医院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预防CRPA医院感染,应降低患者入住ICU时间,根据患者病原菌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CRPA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了解替加环素(200 mg·d-1)在心脏外科术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感染中的使用情况。方法:调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监护病房使用替加环素的病例,对感染部位、致病菌及药敏情况,以及替加环素给药方案、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集到相关病例共50例,其中肺部感染46例,血流感染4例。治疗方案分别为替加环素联合含舒巴坦制剂(36例)和替加环素联合碳青霉烯类药物(14例)。50例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60.0%(30/50),细菌清除率为46.0%(23/50);替加环素+含舒巴坦制剂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优于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组(P<0.05)。共发生替加环素相关不良反应10例,包括肝功能损害5例,以胆汁淤积型为主,其次是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2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和胰腺炎1例。结论:治疗心脏外科手术后XDRAB感染,替加环素(200 mg·d-1)联合含舒巴坦制剂方案有效性优于联合碳青霉烯方案;替加环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高度警惕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胰腺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胶南市人民医院ICU97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ICU发生的97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观察资料,评估感染高危因素;以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药敏实验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药性。结果胶南市人民医院ICU发生的97例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具有多重耐药性,以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的抗菌活性最好。结论 ICU内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临床用药时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尽可能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对临床常见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替加环素等14种药物对近2年本院临床标本中所分离的400株菌进行MIC测定,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MIC测定结果显示:替加环素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A)和肠球菌显示了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中有3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对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显示敏感;对革兰阴性菌中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MIC90均为1μg.mL-1,仅次于或低于美罗培南;本研究中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MIC90(2μg.mL-1)在所有检测抗菌药物中最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90值为16μg.mL-1。结论替加环素对临床常见病原菌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严重的院内感染中的一种,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患者,最为常见,是院内感染死亡、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1])。目前VAP的主要致病菌包括: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替加环素能够克服或限制多种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替加环素局部给药治疗颅内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PubMed检索替加环素脑室内或鞘内注射治疗颅内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相关文献,对15例病例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15例颅内感染者,经替加环素局部给药后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14例,脑脊液常规明显改善1例。结论 替加环素局部给药用于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可能是一种不错的替代治疗方案,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更多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在某医院耐药情况,旨在警示广大医疗工作者提高对细菌耐药性的重视程度,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了某三甲医院2012—2015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及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根据药物流行病学原理,选取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变化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变化为对象,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皮尔森线性回归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相关程度的比较。结果:头孢他啶用药频度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呈正相关(r=0.956,P=0.044)。头孢他啶、异帕米星、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交叉耐药率影响较大。这几种药物使用量增加时,铜绿假单胞菌对其同类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抗菌药的使用情况与细菌耐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需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某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使用强度(AUD)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和统计2012-2017年某院住院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迁情况,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AU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52.00%)、伤口分泌物(14.84%)和气管抽吸物(12.60%)等标本。其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由2012年的8.8%下降至2017年的2.3%,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1);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的AUD呈正相关(r=0.984,P<0.01;r=0.885,P<0.05);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的AUD呈正相关(r=0.940,P<0.01;r=0.985,P<0.01),但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的AUD呈负相关(r=-0.872,P<0.05;r=-0.898,P<0.05);对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与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的AUD呈正相关(r=0.890,P<0.05;r=0.943,P<0.01),但与亚胺培南的AUD呈负相关(r=-0.849,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AUD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耐药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标本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以及2种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相关性,认识细菌耐药性变化与抗菌药物使用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某医院2009年至2013年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2种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相关性。结果:细菌耐药率与多种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关系较为复杂,但存在相关性。结论:所研究医院的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于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并与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有一定关系。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严谨的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抗菌药物的用量,从而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气道支架置入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为并发肺部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气道支架置入术后肺部感染的5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培养的病原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共分离处5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1.57%,革兰阴性杆菌占70.59%,真菌占7.84%。分离率较高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1.37%、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 2例)19.61%、肺炎克雷伯菌属7.84%、流感嗜血杆菌5.88%、大肠埃希菌5.88%和白色假丝酵母菌5.88%。结论:气道支架置入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经验性治疗应主要覆盖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属,并结合患者生理病理状态,优化气道支架置入术后相关肺部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氨曲南与阿奇霉素联用,对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和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作用效果。方法:利用肉汤稀释法、微量棋盘法、时间杀菌曲线等分别测定氨曲南、阿奇霉素单用及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断两药联合作用效果。结果:氨曲南与阿奇霉素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43.75%为协同作用,37.5%为相加作用,18.75%为无关作用,无拮抗作用。结论: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作用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亚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Sub-MBC)环丙沙星体外诱导对铜绿假单胞菌MIC值影响,为防止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细菌耐药性,提供新思路。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ATCC27853为研究对象,以环丙沙星为诱导耐药抗菌药物,用微量稀释法首先测定其MBC值,然后用1/2MBC值环丙沙星浓度进行体外诱导培养,每天观察其MBC值变化,及时调整诱导浓度为变化后MBC值的1/2,直到诱导菌株MBC值升高到原始MBC值的64倍时,停止诱导,并记录诱导天数;诱导出的耐药菌株传代3 d,再采用微量稀释法对其MBC进行测定,并通过全自动微生物药敏仪对其进行耐药性鉴定。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质控菌株的环丙沙星MBC值为0.5μg·ml-1;采用0.25μg·ml-1环丙沙星浓度体外诱导7 dMBC值明显升高,诱导30 d升高至原始菌株MBC的64倍;诱导出的铜绿假单胞菌针对环丙沙星的耐药菌株,经3 d传代后,微量稀释法测定其MBC仍为原始菌株的64倍,全自动药敏分析仪鉴定为环丙沙星耐药菌。结论:亚最低杀菌浓度环丙沙星可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质控菌株出现耐药,且耐药性随亚最低杀菌浓度诱导时间延长而增加,诱导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株的耐药性能稳定传代,提示低剂量使用抗菌药物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毒力基因exoS、exoU的分布特征及耐药特点,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临床送检标本,分离鉴定铜绿假单胞菌,液体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技术检测分离菌株exoS、exoU基因,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xoS、exoU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5.71%(54/63)、65.08%(41/63)。4种基因型exoS+/exoU+、exoS+/exoU-、exoS-/exoU+和exoS-/exoU-的阳性率分别为53.97%、31.75%、11.11%和3.17%。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的基因型是exoS+/exoU+(60.87%),泌尿道以exoS+/exoU-为主(57.14%)。多重耐药菌exoS、exoU阳性率为80.95%、76.19%,非多重耐药菌阳性率为88.10%、59.5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xoS+/exoU+基因型菌株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和左氧氟沙星耐药性明显高于其他菌株(p<0.05)。结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exoS、exoU携带率较高,以exoS+/exoU+基因型为主,基因型表达存在感染部位差异。多重耐药菌与非多重耐药菌基因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但同时携带两种毒力基因菌株耐药性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2种方法建立大鼠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慢性肺部感染模型,并根据细菌学及病理学等指标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价。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D 4组,A组采用经口腔气管插管方法,C组采用滴鼻吸入方法;B、D组给予生理盐水藻酸盐包被体作为插管对照组和滴鼻对照组。在接种感染后,观察大鼠的生理状态并进行细菌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接种感染后,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生理状态差,肺组织匀浆检出PA且出现肺部病理学改变;模型组C组中部分大鼠及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匀浆未见PA生长。结论:经口腔气管插管接种PA藻酸盐包被体,可成功建立大鼠PA慢性肺部感染模型。该法造模成功率高,适合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对687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体外抗菌活性,为抗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IC法测定同一株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对细菌的耐药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0株大肠埃希菌、245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3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菌株之比是146:147、233:232和24:22,经χ2检验 P>0.05,两药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高于亚胺培南(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小于20%。结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仍保持高活性有同样有效,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美罗培南体外试验有着较高抗菌活性。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鲍氏不动杆菌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某院烧伤医疗中心耐药菌的变迁,以期为临床耐药菌的治疗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烧伤医疗中心送检的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实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烧伤医疗中心近十二年检出菌株数排名前三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近六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上升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前四年呈下降趋势,近两年呈上升趋势。近六年前后三年相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上升趋势(P<0.05);多重耐药/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XDR-Pae)有明显上升趋势(P<0.01);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a)有明显下降趋势(P<0.01)。2003-2014年前后六年相比较,MRSA对呋喃妥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MDR/XDR-Pae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明显增加,XDR-Ab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明显增加。结论:在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下,MRSA、MDR/XDR-Pae、XDR-Aba成为近年来该院烧伤医疗中心最常见的多重/泛耐药致病菌。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的产生及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