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冬梅 《民航医学》1993,3(4):19-19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血液尿酸浓度增高所致。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的形成以及肾脏病变,并发肾石症等。本院1986-1991年5月收治原发性高尿酸血症12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痛风性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正> 病人,男,38岁。1988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无发热头痛及全身不适;行X线摄片检查示右膝关节未见异常,给予布洛芬0.2 g,3次/d口服,疼痛症状缓解。其间因行走不便右膝关节扭伤后出现肿胀。患者既往体健,无遗传家族病史,个人有饮酒嗜好。当时查体:右膝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生物力学分析不同步态急性痛风患者及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发病部位及超声特征,提高痛风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通过GaitWatch三维步态动作捕捉与训练系统测定的足偏角度将急性痛风组患者分为正常步态和外八字步态各50例,超声检查所有受累关节;另选取无症状HUA患者50例,超声检查其双侧肩、腕、掌指、膝、踝、足跖趾关节;分析各组超声下双轨征、痛风石、强回声沉积、骨侵蚀、滑膜增生及关节腔积液的发生率;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无症状HUA组和急性痛风组最常累及关节均为第一跖趾关节,急性痛风组中外八字步态患者外踝关节受累仅次于第一跖趾关节。无症状HUA组超声检查阴性比例高于急性痛风组,急性痛风组各超声特征发生率均高于无症状HUA组(均P<0.05)。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不同人群痛风的好发部位,通过超声筛查,可避免不典型痛风的漏诊。  相似文献   

5.
<正>病人,男,48岁。于20年前因吃海鲜,喝啤酒后出现双足跖趾关节红肿疼痛,经饮食调整后,症状缓解,之后多次发作,且双足跖趾关节及外踝处逐渐肿大,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诊为"痛风",未系统治疗。近来患者间断发热,体温最高达38℃。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9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5/100 mm Hg(1 mm Hg=0.133k Pa)。专科查体(图1、2):左足第1跖趾关节处肿大,约  相似文献   

6.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 ,以进一步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尿酸测定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6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 3 3例血尿酸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尿酸盐在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该病急性发作时常表现为关节及周围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势剧烈,可伴有头痛、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标志,痛风的发生与高尿酸血症持续时间有直接关系。高嘌呤饮食可使血尿酸浓度升高,甚至达到相当于痛风患者的水平。沿海地区从事海上作业人员食用含高嘌呤海产品较多,并有长期饮酒史,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较陆地饮食荤素搭配较合理的作业人员有日益增多的趋势。鉴于此,我们于2003年2月~2003年7月对山东省海阳市某海岛1455名男性居民进行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尿酸盐(MSU)沉积是判定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AH)进展为痛风性关节炎的金标准。如何无创性诊断关节及周围组织中存在的MSU沉积,在AH患者中筛查出早期关节病变患者,并为开始规范降尿酸治疗选择合适的时机,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骨与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结构,且对早期MSU沉积组织有特异性表现,相对其他影像学技术,对筛查AH早期关节病变有一定优势,现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孙昌友  柳青  李清  苏畅  李凯  王云 《武警医学》2018,29(11):1021-1023
 目的 探讨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非布司他治疗的效果及对生命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03至2018-03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110例进行对比调查,其中55例采用别嘌醇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55例采用非布司他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55例均达到有效及以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09%,治疗之前,两组患者在尿酸水平上进行对比并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尿酸平均水平为(352.26±5.47)μ/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25±5.46)μmol/L;观察组治疗期间仅有1例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对照组有8例发生转氨酶升高、肝功能异常、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5%;观察组QOL评分达到良好及较好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非布司他对于痛风伴随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别嘌呤醇,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命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12.
张振文  马洪杰  赵秀芳  沈权 《武警医学》2011,22(8):649-651,654
 目的 了解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点,分析与其相关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断以及预防痛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例初诊的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方式、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原发性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95例中,男性占97.4% (190/195),发病高峰在40~60岁(54.9%,107/195).最常见的首发部位为第一跖趾关节,占86.2% (168/195).单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1)原发性痛风的发生与高嘌呤饮食相关,与吸烟、饮酒无关,若患者生活中既饮酒又吸烟,痛风发生的危险性将明显增高;(2)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为原发性痛风的高危因素;(3)血脂组中:除载脂蛋白A(Apo -A)外,其余指标均与原发性痛风相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浓度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浓度的降低为痛风发病的高危因素.血清尿酸清除分数( FEuA)降低是痛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老年男性原发性痛风的发病率较高,原发性痛风的危险因素包括:高嘌呤饮食,饮酒合并吸烟,高BMI、高血压、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高血脂等.中国人存在多种原发痛风的危险因素,应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性关节炎实验与临床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关节炎是骨关节炎中的一种,本文就创伤性关节炎中的炎症及其与临床症状和其他病理,变化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现状以及创伤性关节炎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进展做一探讨,并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对老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服用氨氯地平降压治疗(5 mg/d,n=39),替米沙坦组单独服用替米沙坦(80 ms/d,n=38),联合治疗组同时服用替米沙坦(80 ms/d,n=36)与吲达帕胺(1.5 mg,n=36),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血压及空腹血尿酸(serum uric acid,BUA),分别评估对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及BUA影响.结果 治疗3个月后,共有113例具有完整的随访信息,3组SBP、DBP均较基线血压显著下降(P<0.01),联合治疗组SBP、DBP降幅均大于对照组及替米沙坦组(P<0.05).BUA水平,替米沙坦组较对照组下降(P<0.05),但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应用能显著增强降压作用;替米沙坦有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UA水平的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后减弱其降低BUA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寻常型和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利用全自动流式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关节病型银屑病(关节病型组)患者51例、寻常型银屑病(寻常型组)患者51例和正常对照者(对照组)51名外周静脉血中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结果①寻常型组红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和关节病型组(P=0.007);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和关节病型组(P<0.0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0),与关节病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②关节病型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和寻常型组(P=0.001);寻常型组血小板平均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0)和关节病型组(P=0.000),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0)和关节病型组(P=0.000)。结论银屑病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存在异常,关节病型与寻常型之间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核性变态反应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用回顾总结分析方法对63例结核性变态反应关节炎进行临床诊治分析.结果:该病误诊率为90.5%,主要是以关节和皮肤损害表现较为突出的结核病,多与活动及陈旧性结核病并存,尤其是肺结核;临床表现与结核病出现时间及活动程度并不完全相一致.结论:该病误诊率高,常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抗结核治疗后多数患者治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晚期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RA)和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8月经我院确诊的膝关节RA病人33例(共40个膝关节)和OA病人58例(共60个膝关节)行MRI检查并分组,统计RA组和OA组半月板、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病变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比较两组间统计学差异。结果 RA组内、外侧半月板各部位损伤程度均重于OA组(均P<0.05);RA组胫股外侧关节软骨病变程度重于OA组(股骨外侧髁和胫骨外侧平台的Z值分别为5.702和7.534,均P<0.05),两组的髌股关节及胫股内侧关节软骨病变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的胫股内、外侧关节软骨下骨病变程度重于OA组(股骨内、外侧髁的χ2值分别为6.730和23.938,胫骨内、外侧平台的χ2值分别为12.033和41.017;均P<0.05),两组的髌股关节软骨下骨病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膝关节共有97.5%(39/40个膝关节)的滑膜弥漫性增厚,其中半数(20个膝关节)有关节裸区骨质结构破坏;OA组共有21.7%(13/60个膝关节)的滑膜增厚,范围较局限,无一例关节裸区骨质结构破坏。结论膝关节RA可造成滑膜弥漫肥厚,易造成半月板弥漫破坏、关节软骨及骨质广泛受累。膝关节OA可造成滑膜局限增厚,病变易累及内侧半月板后角和体部、胫股内侧关节及髌股关节。  相似文献   

18.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接受子宫切除术的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阴式子宫切除术60例,腹式子宫切除术6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具有对患者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痛风性关节炎(GA )的M RI表现及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5例GA的M RI及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临床均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关节疼痛,11例同时伴有血清尿酸升高。15例中跖趾关节6例(5例发生于第1跖趾关节),踝关节4例,膝关节3例,肘关节及髋关节各1例,9例为2个以上关节受累。15例M RI均见受累关节软组织偏侧性肿胀及关节软骨程度不等的侵蚀,13例见关节面及邻近骨质不规则压迫、变薄或囊状、穿凿状破坏,并见邻近骨质及骨髓腔水肿、关节积液;11例显示结节状、条块状痛风结节,最大直径约3.5~56mm ,边界较清楚,位于关节滑膜、骨内或关节腔。痛风结节多数呈 T1 WI及 T2 WI较低信号,少部分呈 T1 WI较低T2 WI较高信号。12例伴有程度不等关节间隙狭窄、周边骨质增生硬化;5例出现关节明显畸形。结论 GA的影像学表现多样,M RI有利于显示痛风结节、早期的软组织病变及轻微软骨、骨质破坏,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if subjective symptoms, radiographic and especially MR parameters of cervical spine involvement, can predict neurologic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Sequential radiographs, MR imaging, and neurologic examination were performed yearly in 46 consecutive RA patients with symptoms indicative of cervical spine involvement. Radiographic parameters were erosions of the dens or intervertebral joints, disc-space narrow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tlantoaxial subluxation, subluxations below C2,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spinal canal. The MR features evaluated were presence of dens and atlas erosion, brainstem compression, subarachnoid space encroachment, pannus around the dens, abnormal fat body caudal to the clivus, cervicomedullary angle, and distance of the dens to the line of McRae. Muscle weakness was associated with a tenfold increased risk of neurologic dysfunction. Radiographic parameters were not associated. On MR images atlas erosion and a decreased distance of the dens to the line of McRae showed a fivefold increased risk of neurologic dysfunction. Subarachnoid space encroach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a 12-fold increased risk.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with muscle weakness and subarachnoid space encroachment of the entire cervical spine have a highly increased risk of developing neurologic dysfunction. Received: 31 December 1999 Revised: 30 May 2000 Accepted: 5 June 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