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并检测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干预组给予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系统干预,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药物、戒烟等6个方面。共干预6 个月,在干预3、6个月时,分别对两组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有利于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
曾建  陈晓军 《武警医学》2015,26(1):44-46
 目的 观察沙格列汀改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压的效果, 并探讨其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选取血糖控制不佳而血压控制平稳的T2DM 7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5例, 两组在原有口服药物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沙格列汀, 对照组增加原有药物剂量或加用其他降糖药。治疗3个月后,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及血压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glucose, PPG)、HbA1c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收缩压(SBP)[ (133.9±16.5) mmHg vs (125.2±13.4) mmHg, P<0.01]、24 h平均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125.2±11.7) mmHg vs(116.6±8.6)mmHg, P<0.01], 但对照组以上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组血压下降与空腹、餐后血糖及HbA1c下降均无关。结论 沙格列汀不仅能降低T2DM患者血糖, 而且对血压也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蕊  金晓娜  张党锋 《武警医学》2019,30(6):499-502
 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03至2018-07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8)与联合治疗组(n=79),对照组采取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药(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组HbA1c达标率和控制理想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OMA-β、VASPIN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的血糖和VASPIN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二甲双胍组35例,艾塞那肽组33例。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体重指数,以及血糖波动指标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的变化。结果 治疗12 周后,两组FBG、2 h PG、HbA1c、血糖波动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二甲双胍组(1.88±0.57)mmol/L,艾塞那肽组(1.58±0.21)mmol/L,相比二甲双胍组,艾塞那肽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体重指数艾塞那肽组治疗前体重(25.14±2.21)kg/m2,治疗后(23.16±1.46)kg/m2,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效果具有同等的疗效,艾塞那肽在降低三酰甘油及体重方面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胡宝春  李伟 《武警医学》2013,24(10):875-878
 目的 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六味能消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老年糖尿病胃轻瘫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3例。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和六味能消胶囊,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六味能消胶囊0.9 g,均3次/d,餐前30 min服用,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上腹不适/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主要糖尿病胃轻瘫症状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体疗效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明显改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六味能消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胃轻瘫疗效优于单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OSAHS及正常人各50例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 h胰岛素。结果OSAHS组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与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OSAHS可引起糖代谢异常,从而诱发和(或)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OSAHS的治疗应作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项常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肖磊  刘晓敏  姚丽  高雅辉  艾星 《武警医学》2020,31(10):885-887
 目的 分析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对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住院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空腹血糖≥8 mmmol/L或餐后2 h 血糖≥12 mmmol/L。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依据FGM实时葡萄糖值及图谱每日多次调整胰岛素量,对照组每日多次指血糖监测(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MMB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和术后第1、2、3天达标率。结果 观察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未完成观察。观察组日人均调整血糖次数(2.20±0.77)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0±0.45)次。两组术后第1、2天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血糖达标时间[(4.72±2.39)d、(2.59±1.1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21±2.46)d、(3.57±1.23)d],术后第1、2日观察组血糖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2、3天血糖达标率(48.3%、7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9%、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M对围术期应用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MMBG,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高原地区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OSAHS患者及正常人各50例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结果:OSAHS组空腹及餐后2h的血糖与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OSAHS可引起糖代谢异常,尤其是在高原地区,因为缺氧,诱发和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OSAHS的治疗应作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项常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9.
徐景杰  王丽华  张嫱  陈卓 《武警医学》2019,30(5):373-374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06至2017-06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收治的8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皮下注射优泌林N治疗,观察组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糖达标率为79.55%(35/44),高于对照组59.09%(2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9.33±1.74)d]比对照组短[(11.25±2.05)d],且胰岛素用量[(16.25±3.24)U]少于对照组[(26.35±7.54)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FPG、HbA1c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后,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改善母婴结局,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和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心理干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和自尊水平(Rosenberg自尊量表)。结果: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比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8月医院门诊和住院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72例,入组前均未诊治。随访7年。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6周后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比较治疗期间视网膜发生变化情况,并比较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血脂、血压等指标。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T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年后低于治疗前,治疗7年后又高于治疗5年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G治疗后7年略有升高,而观察组TG治疗5年、7年后均有降低,且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治疗7年后的FPG、HbA1c、血压同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DR发生率均逐渐增高,治疗7年后观察组发生率(9.6%)低于对照组(3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患者治疗7年后与本组治疗5年后比较DR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延缓DR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经三腔喂养管给予通腑胰胆汤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A组(n=22)、B组(n=21)和C 组(n=21)。在给予重症监护、抗感染、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液体复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早期经胃管给予通腑胰胆汤、B组早期经三腔喂养管给予通腑胰胆汤、C组为对照组,经胃管给予乳果糖。分别检测各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点的APACHEII评分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经不同途径给予中药或乳果糖时患者耐受程度、肠道动力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A组和B组在入院后第7天APACHEII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组(5.30±2.15 vs 6.95±2.25, P<0.05; 5.45±1.80 vs 6.95±2.25,P<0.05)。早期经三腔喂养管给予通腑胰胆汤治疗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加重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胃管途径给药组(14.3% vs 45.5%,P<0.05),且该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经胃管给药组[(6.67±1.49)d vs (8.36±2.54)d, P<0.05]。两种途径给予通腑胰胆汤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乳果糖治疗组[(15.73±2.68)d vs (19.24±6.42)d, P<0.05;(14.86±2.86)d vs (19.24±6.42)d, P<0.05]。结论 早期经三腔喂养管给予此中药能明显提高给药依从性,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使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高磷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05至2018-01陆军总医院MHD合并高磷血症患者共8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应用碳酸司维拉姆(n=39)和醋酸钙(n=42)进行治疗,观察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血磷、血钙、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1)试验组治疗后2、4、6个月血清磷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4、6个月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对比,试验组在治疗2个月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治疗2、4、6个月时血清钙水平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4、6个月时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试验组在治疗6个月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在治疗2、4、6个月后钙磷乘积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在治疗6个月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后iPT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5)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在治疗6个月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无明显变化。(6)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碳酸司维拉姆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并且在降低钙磷乘积和低密度脂蛋白方面和醋酸钙相比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短期运动干预方案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住院患者外科术前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08至2018-06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合并T2DM拟实施手术的住院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强度间歇运动组、低强度持续运动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对运动组患者进行为期3~5 d不同强度和方式的运动干预;相同条件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术前基础护理和常规宣教。随即通过生化检查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干预前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敏感指数自然对数(lnIS)以观察患者短期内血糖管控情况。结果 (1)运动组患者经过3 d运动干预后,中强度运动组血糖整体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的血糖指标中除FPG外,其余各项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中强度间歇运动较低强度持续运动在患者PPG改善方面效果更为显著(P<0.05)。(2)运动干预方案实施5 d后,低强度持续运动组患者血糖指标中PPG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强度间歇运动组患者除FPG外,其余各项血糖指标较对照组均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运动干预方案对2型糖尿病术前血糖调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盐酸司维拉姆与低钙透析液联合应用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血磷、血清钙磷乘积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01至2018-01肾内科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试验组选用盐酸司维拉姆与低钙透析液进行联合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脂质代谢指标变化(TC、TG、LDL-C、HDL-C)、血钙、血磷、血清钙磷乘积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测得其血钙浓度并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钙(2.75±0.35)mmol/L 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TC(4.12±0.86) mmol/L、TG(1.21±0.64) mmol/L、LDL-C(2.14±0.38 mmol/L)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HDL-C水平(1.54±0.2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 采取盐酸司维拉姆与低钙透析液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血磷、血清钙磷乘积水平,疗效显著,且基本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杨林辉  郭志娟  向姝 《武警医学》2021,32(5):389-392
 目的 探讨聚普瑞锌颗粒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 BRG)伴肠化生的临床疗效及对胃黏膜肠化生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武警重庆总队医院治疗的BRG伴肠化生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聚普瑞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胃镜评分、胃黏膜慢性炎性反应病理组织学评分、肠化生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胃镜评分、胃黏膜慢性炎性反应病理组织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化生病理组织学评分[(1.41±0.63)分]与对照组[(1.79±0.5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化生改善率为5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普瑞锌颗粒联合铝碳酸镁片能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形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应用螺内酯对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01至2018-01接收的慢性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采取维持透析治疗的方法,在透析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口服安慰剂,观察组则给予口服螺内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血管功能变化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功能相关指标均改善,同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7%(P<0.05)。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口服螺内酯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降低透析治疗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血清硫氧还蛋白1 (thioredoxin 1,Trx1)水平同脑外伤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84例脑外伤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将其分为A组(重度,GCS为3~8分,n=29)、B组(中度,GCS为9~12分,n=31)、C组(轻度,GCS为13~15分,n=24),所有患者随访后均按照死亡和持续性神经退行性病变发生情况分为D组和E组,分别在入院时、30 d后测量患者的脑白质FA值和血清Trx1指标,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分析血清Trx1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C组入院时的血清Trx1水平、脑白质各区FA值均比A组、B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0 d后各组的脑白质各区FA值均比入院时明显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组30 d后的脑白质各区FA值和血清Trx1水平均比A组、B组明显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血清Trx1水平比E组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rx1水平同患者死亡和持续性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发生相关(r=0.824,P<0.05);Trx1水平同患者右侧扣带束、右侧内囊前肢、左侧扣带束、胼胝体压部FA值相关(r分别为0.841,0.759,0.710,0.708,P<0.05)。结论 Trx1同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预测患者脑白质的恢复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