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调查某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某院2013年4~6月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历共1 678份,填写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处方登记表,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用药不合理共1 636频次,占总用药频次比例为55.0%,不合理用药情况有: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和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结论:某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现象多见,应针对不合理用药原因采取干预措施,使临床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2.
中药注射剂治疗脑梗死的合理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治疗脑梗死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其院2010年2月至5月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脑梗死病历150份,对其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溶媒选择、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脑梗死的中药注射剂15个品种,平均用药10.9d,适应证符合率85.3%,联合用药的占26.0%,超出说明书规定用量的占22.7%,溶媒选用正确率79.3%。结论: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脑梗死存在不合理现象,提示临床医师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规范用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熟悉药品的药性及适应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尝试开展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HIS)调取我院2013年全年中药注射剂在门急诊部和住院部的用药数据,列表排序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等距离随机抽样方法从我院2013年归档处方中抽取2 000张处方(第一季度抽取门急诊部处方、第二季度抽取内科病区处方、第三季度抽取外科病区处方、第四季度抽取ICU病区处方各500张),选出含有批准文号以“Z”开头的注射剂处方,即为中药注射剂处方,并参考《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第二部分第十条“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制定“中药注射剂处方专项点评工作表”进行专项点评。统计中成药使用率、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比例等,并从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溶媒选择、配伍及联用、换药或停药等方面分析处方用药的合理性。结果:我院中成药使用率70.25%,中药注射剂使用率53.00%,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比例69.06%;中药注射剂处方存在的不合理项目主要是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或配伍禁忌。结论:加强医师、药师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学习培训,严格辨证施治,是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等中成药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合理性,考察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某院2010年7-12月120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出院患者设为非干预组,2011年7-12月131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出院患者设为干预组,对比2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该院中药注射剂在用药指征、用法用量、溶媒选择、稀释比例等方面的合理性显著提高,不合理使用总比例下降了9.59%,使用平均疗程缩短了2.53 d,两联使用率下降了7.01%,无三联使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明显降低。结论:实施的干预措施对促进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有效、合理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需加强管理,以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周淑娟 《安徽医药》2018,22(9):1844-1846
目的 了解该院临床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1~12月中药注射液剂住院处方360张,即每季度抽取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历90张,对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95张(54.17%),主要表现在使用前后未冲管72张(36.92%)、用法用量不适宜58张(29.74%)、适应证不适宜25张(12.82%).结论 该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广泛,不合理使用比例较高,应加大中药注射剂的培训、监管力度,促进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某院2020年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及分析其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患者所使用的1 532份中药注射剂医嘱,记录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说明书内容,对使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并记录某院使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某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说明书均标识了溶媒、混合配伍,有43.48%的说明书标识了注射剂的滴速或滴注时长,有47.83%的使用说明书标识了注射剂的稳定性;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包括适应证不适宜、重复给药、用法或用量不适宜以及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某院住院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7例,使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出现不良反应5例,使用生脉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4例,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舒血宁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和康艾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均为2例,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肾康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和参芪扶正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均为1例。不良反应组患者适应证不适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不良反应组(P <0.05)。结论 某院2020年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主要包括适应证不适宜、重复给药、用法或用量不适宜和遴...  相似文献   

7.
目的:点评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干预,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大通临床用药决策支持软件每月随机抽取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进行专项点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7-2018年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较少,仅有热毒宁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两个品种,根据点评抽样要求,2017-2018年共点评739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科室主要为呼吸内科(25.30%)、神经内科(20.70%)、感染性疾病科(15.02%);91例(12.31%)患儿存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为用法用量及疗程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通过及时干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逐渐改善。结论:通过专项点评,我院能够及时了解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再通过有效的干预,能逐渐改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专项点评某三甲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调阅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住院患者的病历,每月抽取1个病区住院患者病历,对使用中药注射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科室的使用率、合理使用率,并对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在每月全院医师大会上进行反馈。结果:经过专项点评发现内科干部病房、心内1科、心内2科中药注射剂使用率最高占100%,小儿科合理率100%;外科中骨科中药注射剂使用率最高占96%,妇产科、眼科未使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包括用药无指征,用法用量不适宜,溶媒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适宜;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最多。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干预规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某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管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7年5月1日-2017年11月30日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病例333份,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品种、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5岁,共涉及6种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合格率为94.44%,溶媒选择的合格率是96.30%,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疗程多集中在10~14 d,占55.60%。结论: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使用的不合理问题较少,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病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加强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统计2019年1-6月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病区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品种、使用频次、溶媒选用、用法用量、超适应证用药、重复给药和混合配伍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该院病区中药注射剂点评合格率较低,以溶媒选用不...  相似文献   

11.
贺筱彬 《中国药房》2012,(30):2801-2803
目的:评价专项整治前、后我院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实施专项整治前、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法用量、用药频度、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后,我院的用药结构较整治前有所改善,其中抗菌药物种类、品种数分别下降至2类和10个;抗菌药物平均用药时间从整治前的(5.79±1.48)d下降至整治后的(5.03±1.45)d,下降率为13.13%;三联用药率显著下降,由18.67%下降至2.86%。结论: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我院抗菌药物品种控制情况好转,但仍存在用药时机不当、用药疗程过长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水平和监督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调查潼南县人民医院抗茵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不同时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总结用药经验,促进该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4~10月(整治前期)、2012年4~10月(整治中期)、2013年4~10月(整治后期)三个阶段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I类切13'手术预防性抗茵药物使用率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期较整治前期和整治中期患者抗茵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下降58.66%和31.45%,I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下降48.61%和32.38%,特殊使用级抗茵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下降77.96%和39.71%,上述指标后期与前、中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整治后期抗茵药物使用率较整治中期下降12.24%,两阶段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该院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明显。整治活动结束时达到了预期目标.促进了该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该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应用逐年增加,其销售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14.82%和25.34%,DDDs年增长率分别为12.05%和26.30%;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DDDs在各年度排序位居首位;痰热清注射剂的DDDs增长最快,2012年位居首位,参麦注射剂与苦碟子注射剂各年度DDDs均位于前3位;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DDC较高,其中以康莱特注射剂最高。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基本合理,呈不断增长趋势,部分中药注射剂可能存在过度使用。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监管,确保其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江莉  罗晓红  李渊 《中国当代医药》2014,(18):140-142,147
目的:评价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本院会阴侧切术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2010年10~12月)、后(2013年10~12月)会阴侧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本院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会阴侧切术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率由整治前的51.0%下降至整治后的25.2%;以预防用药为目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48.6%下降至整治后的22.6%;单药应用率由整治前的50.4%下降至整治后的25.0%;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50.6%降至24.2%(P<0.05);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0.4%升至1.0%;二联用药率由整治前的0.6%下降至整治后的0.2%(P>0.0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本院会阴侧切术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明显促进作用,会阴侧切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分析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概况,包括品种分布、国家收载及药品不良反应或事件情况。方法:通过查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库,系统梳理了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分布情况;详细分析了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在国家法典和相关目录中的收载情况;通过查阅历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及近13年国内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文献,全面总结了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或事件报道情况。结果: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通用名称共134个,涉及批准文号923个,生产厂家216家;有冻干粉品种7个,独家品种74个;以清热剂、理血剂、祛湿剂、补益剂和抗肿瘤剂品种为主;给药途径主要有肌肉注射、静脉滴注、静脉推注、特殊方式、皮下注射、穴位注射及腱鞘注射7种,其中单一给药方式有94个品种,混合给药方式40个品种。历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注射剂品种不同但趋于理性,历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中药注射剂品种基本保持不变,而历版《国家基本保险目录》收载中药注射剂品种则在逐渐增加。历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或事件报道病历数量及比例越来越高;国内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显示有关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或事件文献报道亦越来越多,尤其是进入2009年后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或事件文献报道数量进入高峰平台期。结论: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分析报告可为后续开展中药注射剂系统研究,尤其是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咸阳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2016 2018年咸阳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数据,对中药注射剂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销售金额排序(B)和DDDs排序(A)的比值(B/A)进行统计、排序和分析。结果 2016 2018年咸阳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逐年递减,品种构成相对稳定,以理血剂最多,其次为抗肿瘤类,其销售金额连续3年居于前2位;具体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前10位的多为理血剂和抗肿瘤类药物,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销售金额连续3年居于首位;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醒脑静注射液的DDDs连续3年居于前3位;在DDDs排名前10位的中药注射剂中,大多数品种的DDC在100元以下;大多数中药注射剂品种的B/A接近1,用药同步性较好。结论 咸阳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须继续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7.
赵稳华  舒鹤  张莉  郭晋敏 《中国药师》2014,(11):1906-1909
目的:通过对比专项整治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情况,考察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使用改进情况。方法:从整治前2011年5-12月、整治中2012年5-12月和整治后2013年5-12月中每月随机抽取100份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对抗菌药预防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专项整治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性使用率从100%下降至28%,其中卫计委强调的7类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骨肿物切除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术)抗菌药预防性使用率降至11%,抗菌药选用更加合理,药物使用时机时程、用法用量不合理率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现象显著减少。结论:专项整治成效显著,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合理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陈果林  蓝雪容  欧伟红 《中国药师》2014,(11):1898-1900
目的:探讨开展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妇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比较2011年4-9月(整治前)及2013年4-9月(整治后)妇科Ⅱ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种类及用药频度(DDDs)、金额、用药时机、用量、疗程、联合用药情况。结果:整治后,总DDDs从1 564.5降至419.3,抗菌药费用和总药品费用分别从(297.5±47.1)元、(806.4±63.1)元降至(108.3±29.6)元、(498.1±70.2)元,抗菌药构成比从(36.9±9.1)%降至(21.7±6.8)%,术后疗程从(3.7±1.4)d降至(1.5±0.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时机合理率、用量合理率、联合用药合理率分别从67.7%、81.5%、41.1%增至98.6%、100.0%和80.7%(P〈0.05)。结论:开展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可明显提高我院妇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我院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期间不同阶段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12年5—7月(整治前期),2012年8-10月(整治中期),2012年11月-2013年1月(整治后期)抗菌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抗菌药物的DDDs较整治前期分别下降19.83%和15.54%,AUD下降了17.54%和14.15%。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由903.52元下降到843.65元,人均下降59.87元。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整治前期下降了17.60%和8.75%。分级管理制度被严格执行后,我院特殊级抗菌药物管理成效明显,其中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的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整治前期下降了49.06%和40.17%,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下降了20.08%和12.95%。I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从整治前期22.22%下降到整治中期的16.67%和整治后期的14.58%,均符合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30%的规定。整治期间,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未见明显变化,且检出阳性率较低。结论:本次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有助于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但是要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水平,还必须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