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究血清microRNA-329水平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对2009~2011年200例鼻咽癌患者的血清进行采集,并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200例正常人的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microRNA芯片技术对两组的血清microRNA水平进行检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性分析的方式对microRNA-329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检验。本研究同时对组织中的microRNA-329的表达进行检测,与血清microRNA-329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相比于正常体检人群,鼻咽癌患者的血清microRNA-329水平相对表达率为(18.01±2.2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呈现明显的低表达。鼻咽癌患者血清microRNA-329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发生转移、肿瘤分期及5年内复发与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低血清microRNA-329水平、是否发生转移、5年内复发均为鼻咽癌患者较差预后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大于1。在鼻咽癌患者的鼻咽癌组织中microRNA-329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 中的microRNA-329水平,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清microRNA-329的低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血清microRNA-329可以作为一种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效果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鼻咽癌患者唾液、血清及外周血白细胞中的EBV-DNA进行检测,分析唾液、血清、外周血白细胞中EB病毒的DNA含量与鼻咽癌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唾液、血清及外周血白细胞中的EBV-DNA进行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结果EBV-DNA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检出率为67.5%,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中的EBV-DNA检出率2%(χ2=44.48,P<0.001);鼻咽癌患者的唾液、外周血白细胞EBV-DNA检出率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鼻咽癌患者和正常人的唾液EBV-DNA拷贝数与外周血白细胞EBV-DNA拷贝数呈正相关性;鼻咽癌患者血清EBV-DNA拷贝数与TNM分级有关,分级越晚含量越高。结论 EB病毒长期存在于多数人的唾液中,也可存在于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血清EBV-DNA检测在鼻咽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血清EBV-DNA拷贝数与TNM分级有关,可在分子水平对鼻咽癌的TNM分级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中miR-1181表达水平与鼻咽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因鼻咽癌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体检正常体检,一般资料与观察组均衡的72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检测两组的血清miR-1181水平。用卡方检验miR-1181表达与多种临床病理资料间的相关;采用Kaplan-Meier对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无转移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3.56±1.04)与对照组(6.57±2.21)对比,miR-118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181低表达与鼻咽癌患者淋巴结转移(P=0.002)、肿瘤分期(P=0.009)以及临床分期(P=0.001)密切相关;miR-1181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5年DSS(r=0.854,P=0.003)、Me FS(r=0.851,P=0.005)及LRFS(r=0.862,P=0.002)呈正相关;多变量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iR-1181低表达是鼻咽癌的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预示着咽癌患者的DSS(P=0.031,HR=2.154)、Me FS(P=0.027,HR=2.365)及LRFS(P=0.033,HR=2.368)较差。结论 miR-1181低表达与鼻咽癌患者预后优劣呈正相关,可能为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P16和nm23-H1基因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p16、nm23-H1基因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状态,探讨其与NPC转移及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NPC初诊患者癌组织中p16、nm23-H1,并检测治疗前患者外周血T-AgNORs含量.结果p16阳性表达率为24.6%(16/65),nm23-H1为61.5%(40/65).其中,p16表达与T分期及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及放疗后远处转移无相关,(P>0.05);而nm23-H1蛋白在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率为51.2%(21/41),低于无颈淋巴结转移者79.2%(19/24),P<0.05,随访中15例发生远处转移,其nm23-H1表达率为33.3%(5/15),显著低于无转移者的70.0%(35/50),P<0.01,但其表达水平与T分期无相关.p1 6、nm23-H1表达阳性患者外周血T-AgNORs含量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p16、nm23-H1基因的表达不仅可能涉及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可能与机体的免疫调节机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鼻咽癌患者及其健康者不同临床分期系统性免疫-炎症反应指标特征。方法 在鼻咽癌高发地区广东省中山市分析287例鼻咽癌患者、1497例健康对照组的系统性免疫-炎症反应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SII),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NLR、PLR、SII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鼻咽癌患者外周血LMR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NLR、PLR、SII、LMR在鼻咽癌临床TNM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及病理分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免疫-炎症反应指标NLR、PLR、SII在鼻咽癌中存在升高表现,LMR存在降低表现,在鼻咽癌分期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 银染法对 42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鼻咽部正常粘膜和 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血清VCA/IgA检测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鼻咽部正常粘膜和鼻咽癌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 2 0 %和 88.1% ,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端粒酶阳性率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35 ) ,临床晚期 (III、IV)端粒酶阳性率高于临床早期 (I、II) (P=0 .0 48) ,而端粒酶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远处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VCA/IgA阳性率明显高于鼻咽粘膜正常者 (P <0 .0 0 1)。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鼻咽癌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结合血清EB病毒抗体的检测有利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VEGF、EGFR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浸润和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了38例鼻咽癌和43例鼻咽炎症黏膜组织中VEGF、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VEGF、EGFR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鼻咽炎症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VEGF、EGFR蛋白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VEGF、EGFR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即有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中VEGF、EGFR表达率明显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VEGF、EGFR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有关,检测VEGF、EGFR蛋白可为了解鼻咽癌生物学特性及判断其预后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血浆EB病毒DNA含量定量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浆EB病毒DNA定量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03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初诊鼻咽癌患者100例,放疗后鼻咽癌患者106例,以及健康对照者40例,分别采集血浆标本,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EB病毒DNA含量,比较健康者和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转移或复发及持续临床缓解鼻咽癌患者的血浆EB病毒DNA拷贝数差异.结果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转移和复发鼻咽癌患者的血浆中游离EB病毒DNA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0.7%(97/100),96.5%(27/28)和100.0%(18/1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5%(3/40),持续临床缓解鼻咽癌患者的10.0%(6/60)和其他肿瘤患者的阳性检出率(P<0.001).血浆EB病毒DNA定量检测对初诊鼻咽癌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97.0%,特异性为92.0%.另有3例持续临床缓解而血浆EB病毒DNA水平升高的鼻咽癌患者,在随后的6个月随访中,最终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血浆EB病毒DNA定量检测是一种敏感而可靠的实验方法,对鼻咽癌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鼻咽癌染色体脆性部位FRA3B区域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情况,并探讨LOH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FRA3B区域的8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对40例鼻咽癌组织进行LOH分析。结果 77.5%(31/40)的鼻咽癌在FRA3B脆性部位出现LOH,丢失频率较高的2个位点是D3S1300(55.6%)和D3S2757(50.0%),其共同缺失区为D3S4103-D3S4260。LOH与鼻咽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T分期、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复发情况及EBV壳抗原IgA抗体滴度)相关,临床Ⅲ~Ⅳ期、低分化鳞癌、肿瘤复发和抗体滴度≥1:40者LOH频率明显高于临床Ⅰ~Ⅱ期、中分化鳞癌、无肿瘤复发及抗体滴度〈1:40者(P〈0.05)。结论 FRA3B脆性部位的LOH为鼻咽癌的频发事件,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共同缺失区D3S4103-D3S4260可能是其优先作用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研究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内源性NO浓度的变化,旨在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与NO的关系。方法 运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2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及放疗结束时、放疗后1年以上者和2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NO的浓度。结果 ①鼻咽癌患者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②鼻咽癌放疗结束时血清NO含量比放疗前明显降低(P〈0.01)。③鼻咽癌患者放疗后1年以上血清NO含量较健康者及放疗结束时高(P〈0.01),而远未达到放疗前的水平(P〈0.05)。结论 内源性NO在分子水平上可能参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监测血清NO水平的变化,对评估鼻咽癌患者病情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鼻咽癌中血管内皮生成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探讨鼻咽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鼻咽癌和20例鼻咽部炎性反应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并用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LYVE-1行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肿瘤内ML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组和炎性反应对照组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5%(49/58)和15.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32.309,P〈0.01)。鼻咽癌组织MLVD为(28.6&#177;6.2)个/视野,鼻咽炎性反应组为(10.5&#177;3.0)个/视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91,P〈0.01)。鼻咽癌组织中,有淋巴转移组VEGF.C阳性表达率(87.8%)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组(76.5%);有淋巴转移组MLVD(30.2&#177;6.4)个/视野高于无淋巴转移组(24.8&#177;3.6)个/视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59,P〈0.01)。VEGF—C的表达与MLVD(t=3.512,P〈0.01)、淋巴转移(χ^2=7.715,P〈0.01)、临床分期(χ^2=4.250,P〈0.05),与病理分化程度无关(χ^2=0.000,P〉0.05)。VEGF-C的表达与MLVD(t=3.512,P〈0.01)、淋巴转移(χ^2=7.715,P〈0.01,r=0.712)、临床分期(χ^2=4.250,P〈0.05,r=0.481)相关,与病理分化程度无关(χ^2=0.000,P〉0.05)。结论在鼻咽癌组织中VEGF-C呈高表达,VEGF-C表达与鼻咽癌组织MLVD、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VEGF-C可能参与了鼻咽癌发生、浸润和转移的过程。VEGF-C与肿瘤组织微淋巴管密切相关,在鼻咽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酪氨酸激酶B(TrKB)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分析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经活检确诊为NPC的患者55例及鼻咽炎组织30例中VEGF、TrKB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二两者表达差异。根据患者年龄和性别、肿瘤临床分型、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远处转移将病例分组,应用双变量相关Pearson检验分析研究VEGF、TrKB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VEGF蛋白于肿瘤细胞浆及血管内皮细胞浆中均表达,TrKB蛋白阳性表达绝大多数位于细胞浆内。在55例NPC患者中,45例TrKB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1.8%;47例VEGF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5.4%。30例鼻咽炎中,只有3例TrKB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5例VEGF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6.7%。肿瘤组织中TrKB、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鼻咽炎组织(P<0.05),NPC组织中VEGF与TrKB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0.716,P<0.01);②VEGF蛋白表达与NPC的临床分期(P=0.002)、肿瘤的直径大小(P=0.009)及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1)明显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远处转移无关(P>0.05)。TrKB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P=0.00)、肿瘤的直径大小(P=0.00)、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6)明显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VEGF、TrKB在NPC组织中表达增加,可能与NPC的发生发展有关。TrKB可能与NPC血管形成有关。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鼻咽癌(n a s o p h a r y n g e a l carcinoma,NPC)患者肿瘤组织中前列腺癌非编码RNA1(prostate cancer non-coding RNA1,LncRNA PRNCR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24例为研究组,选取慢性鼻咽炎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利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中LncRNA PRNCR1表达水平。结果 研究组肿瘤组织LncRNA PRNCR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组织(t =20.425,P<.05);NPC肿瘤组织LncRNA PRNCR1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无关(t =1.760,P =0.081),与临床分期、T分级、N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t =32.892、9.514、23.896、1.539,P 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LncRNA PRNCR1高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LncRNA PRNCR1低表达者(t =8.105,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高临床分期、高T分级、高N分级、LncRNA PRNCR1高表达,均是影响NPC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高临床分级、高T分级、LncRNA PRNCR1高表达是影响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PC患者肿瘤组织LncRNA PRNCR1表达上调,对NPC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与患者临床分期、T分级、N分级、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情况有关,可能作为NPC预后不良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新蝶呤与鼻咽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竞争法检测 5 4例初治鼻咽低分化鳞癌 (鼻咽癌组 )治疗前、后及 32例健康成人 (对照组 )的血清新蝶呤水平。结果 :鼻咽癌组新蝶呤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各 TNM分期之间新蝶呤水平无差异 (P >0 .0 5 )。无淋巴结转移者血清新蝶呤浓度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治疗后新蝶呤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 ,但仍比对照组高 (P <0 .0 1) ;治疗后 6个月病灶全消者新蝶呤水平仍维持较低水平而病灶部分残留者复又上升 (P <0 .0 1)。结论 :鼻咽癌病理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巨噬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激或免疫应答异常 ;血清新蝶呤水平动态观察可作为鼻咽癌病情评估和疗效监测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nm23-H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鼻咽癌患者鼻咽部组织中nm23-H1蛋白的表达,分析鼻咽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及鼻咽癌是否伴有淋巴转移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的差异;同期选取17例慢性鼻咽炎患者鼻咽部组织作为对照。结果鼻咽癌组织中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3.4%,慢性鼻咽炎组织中nm-23H1阳性率为88.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Ⅰ-Ⅱ期组织中阳性率为88.2%,Ⅲ-Ⅳ期组织中阳性率为30.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和不伴有淋巴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38.5%、76.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癌基因nm23-H1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与鼻咽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清EBV-DNA数量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关系,评估EBV-DNA水平在鼻咽癌病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初诊鼻咽癌患者127例,其中1期17例,Ⅱ期23例,Ⅲ期45例,Ⅳ期42例.抽取血清样品,应用巢式荧光定PCR技术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清EBV-DNA的拷贝数,分析其数量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鼻咽癌患者血清EBV-DNA的检出率为97.6%(124/127),EBV-DNA拷贝数的中位数为8 897 400 copies/μ1(0~221 667 600 copies/μ1).l、Ⅱ、Ⅲ、Ⅳ期患者DNA拷贝数分别为(4.34±1.04)×103,(4.34±0.79)×104,(8.77±1.74)×105,(8.09±1.74)×106,依病情进展而显示了逐步升高的趋势(P<0.05),呈正相关性(r=0.687,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血清EBV-DNA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提示EBV-DNA水平与鼻咽癌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485-5p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检测76例鼻咽癌和28例鼻咽部黏膜组织中miR-485-5p的表达,并结合临床信息,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miR-485-5p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较鼻咽部黏膜组织显著下降(P<0.05);同时miR-485-5p低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01),而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T分级和TNM分期无明显相关(P> 0.05)。结论本研究表明miR-485-5p为转移相关基因,可能在鼻咽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CK18和CK19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和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判断其是否可以作为鼻咽癌的肿瘤标志物辅助诊断鼻咽癌。方法:分别提取45例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样本中的有核细胞和癌组织细胞中的mRNA,逆转为cDNA,设计CK18、CK19和GAPDH引物进行RT-PCR,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在不同性别、年龄以及转移与否的鼻咽癌患者癌组织细胞中CK18和CK19基因的表达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病理分期的鼻咽癌患者癌组织细胞中,CK18和CK19基因表达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中的CK18和CK19基因检出率结果显示,CK18的检出率为64%,CK19的检出率75%,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检出率高于年龄小于60岁的,随着病理检测其恶性程度的增高,CK18和CK19的检出率也相应增高,鼻咽癌转移的患者血液中CK18和CK19的检出率远高于非转移患者。结论:CK18和CK19是可能有潜力作为鼻咽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血管和淋巴管密度在鼻咽癌中的分布特点,探讨其对鼻咽癌复发转移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对106例鼻咽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微血管和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CD34和D2-40同期进行免疫组化检测,通过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肿瘤周边及中心区域微血管和淋巴管分布状况,跟踪随访36~45个月,分析其与鼻咽癌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06例鼻咽癌患者组织标本中,微血管和淋巴管染色均呈阳性表达,瘤周微血管和淋巴管密度均大于瘤内。单因素分析显示瘤内微血管密度、瘤内和瘤周淋巴管密度与鼻咽癌复发转移相关(P<0.05),而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以及瘤周微血管密度与之不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瘤内微血管密度和瘤周淋巴管密度是鼻咽癌复发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瘤内微血管密度高表达与鼻咽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微血管和淋巴管密度高表达是评估鼻咽癌预后不良的指标。瘤内和瘤周微血管、淋巴管在肿瘤复发转移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瘤内微血管和癌周淋巴管应成为鼻咽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