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功勤  张洋  郭慧  欧阳洋 《肿瘤防治研究》2021,48(12):1108-1112
目的 研究不同新辅助治疗方案对直肠癌患者肿瘤消退、手术并发症和低位前切除术综合征(LARS)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27名为研究对象。长程同步放化疗组42例,短程放疗+化疗组39例,化疗46例。收集患者病理学结果、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选取其中可能对于直肠癌术后肿瘤退缩、手术并发症及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多组单项有序资料使用Ridit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pCR率分别为:28.51%、10.3%和8.6%。三组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患者分别为14例(33.33%)、9例(23.07%)、10例(21.74%)。91例纳入研究,出现LARS症状者49例(53.84%),其中重度LARS患者17例(18.68%)。三组出现LARS症状者分别为27例(重度13例)、 12例(重度2例)和9例(重度2例)。结论 三种新辅助治疗方案均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长程同步放化疗和短程放疗+化疗在肿瘤退缩方面均有优势,但长程同步放化疗更容易引起LARS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排便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单纯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新辅助放化疗结合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结果新辅助放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距齿状线距离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排便异常存在显著差异,P<0.05;年龄,行辅助放化疗和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是大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能达到提高肿瘤切除率和提高保肛成功率的目的,虽然对术后患者排便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01月至2019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6例cT3-4期和(或)N1-2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上述患者先行新辅助放化疗6~8周后行LAR术,所有肿瘤患者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根治性切除、低位保肛手术。根据收集的临床数据对比分析各组患者全身一般情况、肿瘤特征、检查指标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后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结果:新辅助放化疗后的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整体吻合口漏发生率为 10.3%。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发现吻合口漏的发生在糖尿病、BMI、术前白蛋白、预防性回肠造口、保留左结肠血管、侧方淋巴结清扫不同的分组中存在差异(P均<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BMI(OR=1.172,95%CI:1.012~1.357,P=0.034),术前白蛋白(OR=1.883,95%CI:1.001~3.993,P=0.037),侧方淋巴结清扫(OR=10.353,95%CI:1.513~70.846,P=0.017)是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后低位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与患者的血糖水平、BMI指数、白蛋白、预防性回肠造口、保留左结肠血管、侧方淋巴结清扫等因素相关。对于肥胖、低蛋白血症、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等危险因素的患者而言,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风险将增高;行预防性回肠造口、保留左结肠血管的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可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应用疗效。方法选取45例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组患者在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同步新辅助放化疗,比较联合组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肿瘤分期(TNM)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及术后3个月保肛率、复发率、转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新辅助治疗后联合组TNM分期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242(CA24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转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保肛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可以有效提高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保肛率,降低复发率,改善肿瘤TNM分期,降低CEA、CA19-9、CA242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辅助下TaTME术治疗的6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辅助TaT-ME术后排便功能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64例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40例(62.50%);...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直肠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ERUS)对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浸润分期的评估价值及其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确诊的Ⅱ、Ⅲ期低位直肠癌患者38例,局部 T3/ T4期,均进行新辅助放化疗。ERUS 评价放疗前后局部病灶改变情况,与病理 T 分期比较,评价 ERUS 新辅助治疗后再分期的准确性,进行准确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与新辅助放化疗前比较 ERUS 显示治疗后病灶内部血流分布明显减少(P <0.05),病灶纵轴最大长度及最大厚度降低(t =2.093, P <0.05;t =6.498,P <0.01),uT 分期新辅助放化疗后降低(P <0.05)。与术后病理比较,ERUS 在 T1分期准确率为11.11%,T2分期准确率为28.57%,T3分期准确率为27.27%,T4分期准确率为100%。单因素分析显示,复查 ERUS 时间、术后 T 分期及 Wheeler 直肠癌消退分级是 ERUS 对低位直肠癌再分期准确性的影响因素(P =0.043;P =0.004;P =0.017)。结论:ERUS 对 T4再分期准确性较高,在辅助放化疗结束6周后复查ERUS 及消退较差的肿瘤中准确性较高,对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疗效评估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并分析21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症状评分将患者分为LARS组和无LARS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筛选出的LARS独立危险因素引入R软件,构建LARS发生概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收集模型建立后的病例81例,采用时段验证法进行外部验证;模型的区分度通过计算C-index评价;模型的一致性通过计算校正后的C-index,并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新辅助治疗、体质量指数(BMI)、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吻合口瘘与术后发生LARS相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新辅助治疗(P=0.003)、BMI≥30 kg·m-2(P=0.035)、肿瘤下缘距肛缘<5 cm(P<0.001)和吻合口瘘(P=0.007)是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模型C-index为0.808,校正后C-index为0.794;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预测模型与实际观察值之间无差异(χ2=3.368 1,P=0.909 2)。结论:肥胖、低位肿瘤,术前新辅助治疗,存在吻合口瘘的患者发生LARS的风险较高。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对术后发生LARS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讨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及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行taTME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EORTC评分、泌尿功能变化情况、LARS发生情况及LARS相关症状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直肠癌taTME术后LARS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1个月,患者躯体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均<0.05);术后6个月,患者角色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手术前后,患者轻度、中重度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及轻度LAR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无LARS比例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6个月重度LARS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1个月肛门排气失禁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P<0.05);术后6个月肛门排气失禁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液体排便失禁、排便次数异常、排粪聚集及急迫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肛门手术时间与直肠癌taTME术后LARS发生风险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经肛门手术时间不是直肠癌taTME术后LARS发生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0,95%CI:0.78~1.96,P=0.27)。[结论] 直肠癌taTME术后早期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但随时间延长明显改善;术后LARS具有发生率高和短期无法缓解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直肠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急性不良反应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79例。观察同步放化疗期间出现的急性不良反应。用Sigma Plot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是血液系统毒性(P=0.001)、消化道毒性(P=0.015)、皮肤反应(P=0.006)的影响因素。放疗方式是消化道毒性的影响因素(P=0.012)。年龄是急性皮肤反应的影响因素(P=0.012)。女性较男性血液系统毒性发生概率性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4)。常规3野放疗较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P=0.003)急性消化系统发生率高,有统计学差异。女性较男性(P=0.009)、年龄≥55岁较<55岁(P=0.004)急性皮肤反应严重。结论:在直肠癌术后辅助放化疗中女性急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急性消化道反应及急性皮肤反应均较重;年龄越大皮肤反应越重,3D-CRT及IMRT所致急性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均低于常规3野放疗。  相似文献   

10.
柴宇啸  曲兴龙  王奕静  韩毓  张怡  王洪林 《肿瘤》2011,31(7):658-661
目的:探讨同步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9月-2011年2月30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Ⅱ期(T3-4N0M0)14例,Ⅲ期(T1-4N1-2M0)16例]接受了术前同步新辅助放化疗(术前放疗总剂量为45~50Gy,1.8Gy/次;化疗方案为FOLFOX4,化疗2个周期)。同步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4~6周行手术治疗,遵循TME原则。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同步新辅助放化疗,CR5例、PR18例、SD7例,有23例(76.7%)患者的临床TNM分期下降。同步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4~6周,除1例CR患者拒绝手术外,2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3例行低位或超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6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保肛率为80.0%(24/30)。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0.7%(6/29)。结论:同步新辅助放化疗联合TME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安全而有效,可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肿瘤切除率和保肛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 GNRI)对新辅助治疗后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393例新辅助治疗后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393例患者按照术前GNRI水平分为正常GNRI水平组和低GNRI水平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s match, PSM)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1∶1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术后短期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辅助治疗后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Ⅱ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过PSM,两组各114例纳入配对研究。术前低GNRI水平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正常GNRI组(31.6%vs 17.5%,P=0.014)。术前低GNRI水平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总花费显著高于术前正常GNRI组(8.4万元vs 7.4万元,P=0.0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术前GNRI水平(<9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相关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的生存分析。结果:235例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24.3个月,其中早期复发145例(≤2年),晚期复发90例(>2年)。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肿瘤大小、脉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术后化疗与早期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1)、淋巴结转移(P=0.007)、术后化疗(P=0.011)是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3)、TNM分期(P<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是胃癌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且预后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影响保肛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保肛的相关因素并比较39例患者行新辅助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4.521,P=0.033)、肿瘤距肛缘的距离(t=36.131,P<0.001)、肿瘤直径(t=7.235,P=0.007)、局部浸润深度(χ2=17.531,P<0.001)和是否行新辅助治疗(χ2=4.366,P=0.037)是影响保肛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 47.59,95%CI 2.262~1001.326,P=0.013)、肿瘤距肛缘的距离(OR 539.28,95%CI 15.165~19177.534,P=0.001)、局部浸润深度(OR 0.005,95%CI 0.000~0.124,P=0.001)和是否行新辅助治疗(OR 0.019,95%CI 0.001~0.601,P=0.024)是影响保肛的关键因素。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后对比治疗前:肿瘤直径缩小(P<0.001)、肿瘤距肛缘的距离增大(P<0.001)、局部浸润深度降低(P<0.001)、淋巴结阳性率下降(P=0.020)。结论性别、肿瘤距肛缘的距离、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是否行新辅助治疗是影响腹腔镜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因素。新辅助治疗能够使肿瘤降期,提高保肛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顺铂同期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患者耐受性。方法:对68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不能手术选择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5例给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诱导化疗2周期后,从第3周期第1天开始施行同步放化疗,放疗期间继续原方案化疗2周期。B组33例给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第1周期化疗第1天开始实行放疗,放疗期间化疗2周期,同步放化疗结束后即第3周期开始予原方案巩固化疗2周期。两组化疗方案均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长春瑞滨25mg/m2,第l、8天;顺铂25mg/m2,第1、2、3天,28天重复)。放疗采用6MV—X射线,前程普通照射,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剂量分割,普通外照射DT40Gy后缩野,改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追加剂量至DT60—66Gy。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A组有效率48.6%(CR3例,PR18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51.4%和34.3%;B组有效率75.8%(CR5例,PRl9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78.8%和65.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放射性食道炎及肺炎。发生率以诱导化疗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严重不良反应少。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理想,不良反应轻,患者能耐受。同步放化疗后巩固化疗效果较诱导化疗后同步放化疗提高了生存率,两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无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化疗对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瘤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78例行肺癌根治术的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研究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无瘤生存的影响;以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血管侵袭、脏层胸膜侵袭危险因素将患者进行分层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b期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行术后辅助化疗组无瘤生存期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危险因素的分层分析显示:对于肿瘤分化程度低和肿瘤直径>4 cm的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组与观察组的无瘤生存期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因素:肿瘤分化程度低(OR=23.983,P=0.005)、血管侵袭(OR=15.411,P=0.027)OR>1,为危险因素;术后辅助化疗(OR=0.040,P=0.007)OR<1,为保护因素。结论:对肿瘤分化程度低或肿瘤直径>4 cm的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建议使用术后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是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可降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肾上腺皮质癌(adrenal cortical carcinoma,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情况,寻找其预后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例A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2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0.59±10.62)岁(27~73岁),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19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21例患者接受辅助性治疗。相较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临床分期晚(III期及IV期)、Ki-67指数高(≥1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及P=0.018)。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预后情况:接受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远期预后显著优于未接受手术者(P=0.006)。对于接受NCCN指南推荐治疗方案的患者,II期-III期ACC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优于IV期患者(P<0.001);而Ki-67指数<20%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优于Ki-67指数≥20%的患者(P=0.011)。肿瘤体积、是否存在钙化等特征与预后无关。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发现临床分期晚(P=0.006)和高Ki-67指数(≥20%,P=0.025)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C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完整切除病灶可提高生存率。IV期与高Ki-67指数(≥20%)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