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的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酪氨酸抑制剂,已被证实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靶向药物.本研究旨在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三线及三线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2015-02-10-2016-06-10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三线及三线以上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500 mg/d,4周后开始疗效评价.结果 4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0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9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 19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12例,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22.5%(9/4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0.0% (28/40).Ki-67表达水平与ORR相关,x2=11.335,P=0.003;同时Ki-67表达水平与DCR相关,x2=6.427,P=0.04.单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0~1与PS评分≥2比较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疗效评价PR、SD、PD 3组间比较中位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PS评分0~1、疗效评价PR可以作为PFS延长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度高血压、蛋白尿和口腔黏膜炎.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索阿帕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62例本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接受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NSCLC患者,分析其疗效及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三线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5年06月至2017年06月给予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2例,服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两周期后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部分缓解率(PR)9.1%,疾病稳定率(SD)36.4%;常见的阿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乏力36.4%,高血压27.3%,口腔黏膜炎 9.1%,且基本为1-2级不良反应。结论:阿帕替尼联合三线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甲磺酸阿帕替尼,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强效抑制内皮细胞新生血管生成。阿帕替尼是在中国获得批准的第一代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晚期胃癌标准化疗失败的后续治疗。目前阿帕替尼单药或者联合其他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临床研究正在积极开展,多数均显示一定生存获益。本文详细介绍近年阿帕替尼在晚期NSCLC中的研究现状,为后期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尤其是肺癌.随着对肺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以及相关靶向药物的开发,靶向治疗已经改变了晚期肺癌的治疗格局.目前肺癌靶向治疗耐药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报道1 例阿帕替尼逆转经阿法替尼治疗耐药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放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25/30),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HIF-1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VEGF、HIF-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10/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NSCLC具有协同作用,通过下调VEGF、HIF-1α的表达改善肿瘤微环境的乏氧状态,增强放疗敏感性,提高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二者联合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
金钊  宋蕾  崔建琦  赵艳滨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24):1256-1259
  目的  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多线治疗失败的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41例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口服阿帕替尼250~500 mg/d,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不可耐受。分析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及不良反应。  结果  41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2.19%,DCR为80.48%,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4.1个月。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为1~3级的高血压和手足综合征,其次为Ⅰ~Ⅱ组蛋白尿和疲乏等,多无需特殊处理,大部分不良反应可通过减少药物剂量得到缓解。  结论  对有条件接受靶向治疗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能获得生存期延长。阿帕替尼治疗多线治疗失败的小细胞肺癌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阿帕替尼对比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明确阿帕替尼能否延迟吉非替尼的耐药时间。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观察组:吉非替尼(0.25 g,口服,1次/日)联合阿帕替尼(0.5 g,口服,1次/日);对照组:吉非替尼(0.25 g,口服,1次/日)。评价无进展生存时间、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6.0%、68.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6%、92%。观察组的近期疗效似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位PFS为14.3个月(95%CI 11.3~17.2),对照组中位PFS为10.3个月(95%CI 8.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年的PFS率为64%,95%CI为44.4%~83.6%;对照组为20%,95%CI为4.3%~35.6%。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高血压、蛋白尿、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征、肝酶升高、间质性肺炎以及乏力,最为突出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观察组发生率为88%,对照组为84%(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有统计学差异的为1-4度的高血压(P=0.004)、蛋白尿(P=0.027)、手足综合征(P=0.040),但严重不良反应(3-4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吉非替尼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似乎是一种有效且耐受良好的治疗策略,可能延迟吉非替尼的耐药时间,还需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探索疗效预测指标。方法:2018年11月-2020年5月住院的一线治疗失败的67例Ⅲb/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化疗方案采用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单药,观察组联合安罗替尼治疗。观察肿瘤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并探索性观察CEA、VEGF及CT碘基值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38.2%和27.2%(P=0.339),DCR分别为82.4%和57.6%(P=0.027)。两组mPFS分别为6.4个月和4.5个月(P=0.029),mOS分别为11.2个月和9.2个月(P=0.056)。两组常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乏力、厌食、中性粒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多属1-2级,3级发生率低,未出现药物相关死亡。在CEA、VEGF、CT碘基值方面,观察组治疗前与2周期治疗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为CR/PR患者中下降最为显著(P<0.001)。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NSCLC疗效和生存优于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单药,且不良反应可控;CEA、VEGF、CT碘基值有预测疗效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RT)在局部复发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5年收治的120例NSCLC放疗后复发患者,再程放疗使用SRT,处方剂量为50%剂量曲线包绕靶区,总剂量40~50 Gy,4~5 Gy/次,共8~12次。放疗后每2个月复查胸部CT,评价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记录放疗前后KP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变化。结果 1例患者因3级急性放射性肺炎终止放疗,其余119例完全缓解(CR)占21.0%(25/119)、部分缓解(PR)占51.3%(61/119)、稳定(SD)占16.0%(19/119)、进展(PD)占11.8%(14/119),客观有效(CR+PR)率为72.3%(86/119),疾病控制(CR+PR+SD)率为88.2%(105/119)。放射性肺炎31例,放射性骨髓抑制23例,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1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KPS从疗前68.16±15.22提高至疗后78.39±11.50(P<0.05);QOL从疗前27.58±5.37提高至疗后38.16±8.39(P<0.01)。结论 SRT局部复发的NSCLC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控、患者可耐受,并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后没有进展的患者,维持治疗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明显获益。传统上对于没有检测到驱动基因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仅能接受化疗,其有效性低,且副作用大,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随着新药的层出不穷,本文对如何优化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维持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生存期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张依  杜维桓  纪红 《现代肿瘤医学》2021,(11):1903-1907
目的:本研究阐明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其细胞系内基因长链非编码RNA00673(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LincRNA00673)的表达水平,以及Linc00673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的实验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00例中晚期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N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康莱特注射液,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效果、免疫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随访3年,观察两组中位生存期及3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有效率及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NK细胞、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能提高中晚期NSCLC患者的化疗疗效和免疫功能,并且与NP化疗方案联用可起到增效减毒作用,在中晚期NSCLC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ddition of vindesine to a cyclophosphamide-epirubicin-cisplatin (CAP) regimen for treating the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From May 1994to August 1998, 59 previously untreated patients with stage Ⅲa and Ⅲb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trial. Patients characteristics were the following: the median age was 52 years; the median performance status was 1; there were 19 stage Ⅲa and 40 stage Ⅲb; there were 47 adenocarcinoma, 10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2 large cell carcinoma.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vindesine (2 mg/m2, on day 1and day 8), cyclophosphamide (0.6/m2, on day 1),epirubicin (40 mg/m2, on day 1) and cisplatin (60 mg/m2,on day 1) every 3 or 4 weeks. Results: Four achieved a complete response (6.8%), 29 achieved a partial response (49.2%), 15 had stable disease, and 10 had progressive disease. A clinical improvement was in 45 of 59 patients (76.3%). The most frequent major toxic effects were myelosuppression, nausea and vomiting.Conclusion: The vindesine with CAP regimen was active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SCLC accompanied by the limited side effec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对预测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5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与化疗疗效、化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与不同化疗方案、化疗前纤维蛋白原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化疗前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女性(P=0.001),ECOG 1分的患者化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ECOG 0分的患者(P=0.000、P=0.002)。化疗前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153例患者化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降低(P=0.004),在这部分人群中,疾病部分缓解(PR)组、疾病稳定(SD)组和疾病进展(PD)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3、P=0.033)。总体人群化疗前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在PD组明显升高(P=0.016)。不同化疗方案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不相关(P=0.545)。高纤维蛋白原组、低纤维蛋白原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42天和204天,中位OS分别为317天和42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且两组患者中位PFS及中位OS在DP、TP和GP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ECOG 1分及纤维蛋白原升高是影响PFS和OS的独立因素。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相关,高纤维蛋白原水平是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异长春花碱(NVB)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 共治疗52例晚期NSCLC患者:NVB25mg/m^2静滴,第1、8天,DDP80mg/m^2,第1天,同时水化3天。21天为一周期,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化疗期间记录毒副反应。结果 本组52例患者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6例,稳定(SD)17例,进展(PD)7例,总有效率(CR PR)为53.8%,NVB限制性毒性为自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及静脉炎。结论 以NVB和DDP联合化疗NSCLC有效率较高,毒副反应易耐受,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异长春花硷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2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观察异长春花硷(NVB)联合顺铂(PDD)组成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NP方案联合治疗3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男25例,女7例;Ⅲ期23例,Ⅳ期9例。用药方法为,NVB25mg/m^2,iv.d1,d8;PDD80mg/m^2,iv,d1每21天重复。结果:全组32例中CR1例,PR16例,SD12例,PD3例,总有效率为53.1%。NVB限制性毒性为白细胞下降(96.8%),其中Ⅲ、Ⅳ度为56.0%;静脉炎发生率为40.6%。结论:以NVB和PDD联合治疗NSCLC有效率较高,是一个较好的抗肺癌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细胞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通过切割活化后的GSDMD、GSDME、GSDMB等Gasdermin家族蛋白在质膜上成孔,释放IL-18和IL-1β等促炎因子,具有比凋亡更快的细胞杀伤作用,在肿瘤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焦亡可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影响NSCLC的发生发展,也可以通过调节抗肿瘤免疫影响NSCLC的治疗预后。一些中医药、化疗药、免疫治疗可通过细胞焦亡发挥抗肿瘤作用,增强细胞焦亡后也可以提高这些药物敏感性;但细胞焦亡过强会损伤正常组织,是一些药物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因。本文通过探讨细胞焦亡在NSCLC发生发展、治疗预后中的作用,为NSCLC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