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 目的 比较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肝疫苗接种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对血清HBsAg阳性或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分别按标准方法接种乙肝疫苗或者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接种,比较儿童HBV感染率情况。结果 在110例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10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出生和6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28.2%和10.9%,与240例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240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分别为39.6%和24.2%)比,无显著性相差(P>0.05);在150例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50例接种乙肝疫苗联合HBIG儿童中,出生和6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17.3%和3.3%,与100例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100例新生儿(分别为25.0%和11.0%)比,也无显著性相差(P>0.05),但无论在血清HBsAg阳性还是血清HBsAg/HBeAg阳性母亲,联合接种儿童HBV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只接种乙肝疫苗者(P<0.05)。结论 采取乙肝疫苗联合HBIG接种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母亲所生儿童的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替比夫定联合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HBV感染孕妇197例中,92例在孕7月时开始口服替比夫定至分娩后3个月,两组新生儿均接受标准HBIG和乙肝疫苗接种。随访12个月。结果 研究组孕妇分娩时血清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24 h和出生1个月宫内感染率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6%和22.8%,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12个月后HBsAg阳性率和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5.7%和0.9%,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6%和9.8%,P<0.05),血清抗-HBs阳性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8%(P<0.05)。结论 应用替比夫定联合HBIG和乙肝疫苗能够有效抑制孕妇HBV DNA复制,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提高抗-HBs阳性率,对新生儿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不同接种方法阻断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疗效。我们对83名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的孕妇随机分A组:妊娠28周和32周时各注射一次乙肝疫苗20μg,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ml,并于分娩后对新生儿进行全程乙肝疫苗注射,同时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2月龄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ml/;B组:只在分娩后对新生儿进行全程乙肝疫苗注射,同时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2月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ml。孕妇和新生儿均接受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后,表面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免疫失败率明显减低。孕妇、新生儿均接受免疫接种组预防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组。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为全球性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普通人群中HBsAg阳性率达10%左右[1],其中母婴传播是其最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采用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产前孕妇、产后婴儿双重免疫,并实施剖宫产分娩术阻断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1对象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院采用乙肝疫苗及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应用替比夫定治疗HBsAg阳性妊娠中晚期孕妇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其对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应答的影响。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接诊的100例HBsAg阳性孕妇和100例她们的新生儿,41例孕妇妊娠28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另59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对新生儿行标准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并随访至12月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10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婴儿对乙肝疫苗接种应答的因素。结果 抗病毒组孕妇分娩后血清HBV DNA载量为(2.0±1.3) lg IU/ml,显著低于未抗病毒组【(7.1±1.6)lg IU/ml,P<0.05】;抗病毒组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分别为29.3%、12.2%、4.9%和9.8%,与未抗病毒组的30.5%、11.9%、5.1%和8.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后随访1年,在41例抗病毒组孕妇分娩的婴儿中无一例血清HBsAg呈阳性,而在59例未抗病毒组婴儿中6例(10.2%)血清HBsAg阳性(x2=4.436,P=0.035);50例血清IFN-γ和IL-10高水平组婴儿对乙肝疫苗接种强应答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新生儿血清IFN-γ和IL-10高水平是婴儿对乙肝疫苗接种强应答的保护因素。结论 在妊娠中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可以阻断血清HBsAg阳性母亲HBV母婴传播,且对乙肝疫苗接种应答无明显影响,检测新生儿血清IFN-γ和IL-10水平有助于判断乙肝疫苗接种应答结果,而对可能弱或低水平应答者早期做出补种计划。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阻断血清HBsAg阳性母亲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在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712例新生儿中,356例接受标准乙肝疫苗,另356例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接受HBIG接种,比较1~10岁儿童接种成功率和HB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率。结果在56例1~2岁、234例3-4岁、249例5-6岁、135例7-8岁和38例9-10岁年龄组儿童,血清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9.3%、87.6%、81.1%、83.7%和76.3%,HBsAg阳性率分别为0.0%、0.4%、0.4%、1.5%和2.6%,各年龄组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0.05);联合接种与乙肝疫苗接种组血清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4.3%和64.3%,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3.1%和15.2%,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血清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儿童,246例联合接种组血清HBsAg阳性率为1.6%,显著低于162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组的11.7%(P0.05),而在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儿童,110例联合接种与194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组比,血清HBs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2.7%对6.2%,P0.05)。结论对血清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给予乙肝疫苗联合HBIG接种可能更有效地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8.
黄章 《内科》2008,3(5):685-686
目的观察HBsAg(+)孕妇在孕期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后,其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情况,评价HBI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338例HBsAg(+)孕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即HBIG组),分别在孕32周、36周和40周时肌注HBIG200IU;另一组为对照组,孕期未注射HBIG。两组孕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均取外周血测HBsAg和HBVDNA,均进行乙肝主被动免疫。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率为5.3%,对照组宫内感染率为14.5%(X^2=10.675,P〈0.01)。结论HBsAg(+)孕妇孕期注射HBIG能有效减少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血源乙肝疫苗单独或加用HBIG免疫HBsAg阳性无症状携带者(ASC)母亲的新生儿。经5年随访,63例儿童中受到保护者60例(95.2%),3例儿童HBsAg转阳;抗-HBs持续阳性者50例(79.4%)。免疫接种后抗-HBs的有效保护水平以第一年为最高,以后抗-HBs滴度逐年下降。乙肝疫苗加用HBIG组在第4或第5年时给予加强针较为适宜;单独注射乙肝疫苗组于第3年时给予加强接种。经加强注射后大部分儿童抗-HBs转阳率及滴度仍可上升。本组对免疫接种无反应者约占16%,对他们每年给予注射乙肝疫苗一次,HBsAg在随访期一直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疗效 ;将 2 6 3例无症状携带HBsAg的孕妇分成两组 ,治疗组产前三个月每月注射 1次HBIG ,每次 2 0 0Iu ,未注射HBIG者为对照组 ,所生婴儿满周岁时抽血检测 ;治疗组和对照组所生婴儿的乙肝病毒感染分别是 6 0 1% ,16 33% (x2 =7 2 83,P <0 0 5 ) ;结论 :产前多次肌注HBIG可减少无症状HBsAg携带孕妇所生婴儿宫内感染 ,HBIG联合乙肝疫苗能增强阻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应用替诺福韦酯联合双重免疫方案处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对母婴病毒传播阻断的效果.方法 2016年12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HBV携带孕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孕妇未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孕妇在孕26~28个月时开始口服替诺福韦酯,治疗至分娩.所有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应用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通辽市传染病医院孕检的慢性HBV携带孕妇77例,在妊娠的24~28周时,按照孕妇的意愿,43例接受替诺福韦酯治疗,34例接受替比夫定治疗,在分娩后停止治疗.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6...  相似文献   

13.
庄辉 《肝脏》2016,(12):1013-1015
母婴传播是HBV的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高地方性流行地区。婴儿出生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并随后完成全程接种,可预防约95%HBsAg阳性母亲将HBV传播给其婴儿,但仍可有5%~10%高水平病毒血症母亲的婴儿为免疫预防失败。现已证明,在孕晚期给予高病毒载量孕妇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可进一步降低HBV母婴传播。本文讨论了抗病毒治疗预防母婴传播的标准,包括孕妇HBV DNA的阈值、开始治疗时间、停药时间、用药种类,以及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途径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GRADE中国中心最近发布了《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该指南存在参考文献引用不当,对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部分关键策略缺乏推荐意见,部分推荐意见证据不足或缺乏证据等问题。本着学术争鸣原则,现对该指南提出一些管见,愿与作者和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15.
《Digestive and liver disease》2018,50(10):1076-1080
Aims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esarean section (CS) on the 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MTCT)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among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positive pregnant women.Method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performed on HBsAg-positive pregnant women who delivered from June 2012 to March 2017 at Wuhan Medical Care Center for Women and Children in Wuhan, Chin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mode of delivery and the presence of HBV MTCT.ResultsA total of 1384 women paired with 1407 infants were enrolled. Our study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HBV MTCT was 1.0% (14/1407) in infants born to HBsAg-positive pregnant women. We observed that the infants born by CS had a smaller percentage of HBV infection than those born by vaginal delivery (VD) (0.5% vs 1.7%, P = 0.043). In the fully adjusted model, C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d risk of HBV MTCT (OR = 0.26; 95% CI: 0.07–0.95; P = 0.042).ConclusionOur data confirmed that CS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early MTCT of HBV. CS for HBeAg-positive mothers with high viral load could reduce risk of MTCT and may become a new preventive measure of HBV MTCT through research on its risk-benefit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综合评价妊娠期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在数据库中系统检索相关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从中选择符合条件的8篇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 共检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共678例.替比夫定组婴儿在出生时HBsAg阳性率和HBV DNA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7,95%CI (0.17,0.43),P<0.00001 ; OR=0.14,95% CI (0.06,0.32),P<0.00001];婴儿随访6个月时HBsAg阳性率和HBV DNA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06,95% CI (0.02,0.22),P< 0.00001 ; OR=0.05,95% CI (0.01,0.25),P=0.0003];婴儿随访12个月时HBsAg阳性率和HBV DNA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3,95% CI (0.03,0.56),P=0.007;OR=0.08,95% CI (0.02,0.37),P=0.001];替比夫定治疗前两组孕妇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12,95% CI (0.00,0.24),P=0.04],分娩前替比夫定组孕妇HBV 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92,95% CI(-4.90,-2.95),P<0.00001];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孕妇在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婴儿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2,95% CI (0.68,4.38),P=0.25;OR=0.69,95%CI(0.04,11.24),P=0.80].结论 高HBV病毒载量的孕妇服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应用替比夫定(LdT)和替诺福韦(TDF)治疗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酸(DNA)高载量孕妇,阻断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方法 2017年7月~2019年6月我科诊治的血清HBV DNA高载量(>1×106 IU/mL)孕妇8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孕28周时接受LdT治疗(n=43)或TDF治疗(n=42)至分娩结束。新生儿出生时规范接受乙肝疫苗和人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接种,新生儿或婴儿血清HBV DNA>5×102 copies/mL或HBsAg阳性,视为HBV感染。结果 在分娩结束时,LdT治疗组妇女血清HBV DNA和HBeAg水平分别为(2.9±0.6)lg IU/mL和(939.5±286.6)S/CO,与TDF治疗组的【(3.1±0.7)lg IU/mL和(940.7±285.6)S/CO,P>0.05】比,无显著差异,两组血清HBsAg、ALT和AST水平均无显著变化; LdT治疗组妇女所生新生儿出生胎龄为(39.4±1.2)w,身长为(50.9±2.8)cm,头围为(33.8±1.3)cm,体质量为(3087.9±471.5)g,Apgar评分为(9.5±0.4)分,与TDF治疗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9.6±1.1)w、(51.2±3.1)cm、(33.9±1.5)cm、(3112.9±464.9)g和(9.6±0.6)分,P>0.05】;随访婴儿至12个月,两组分别有1例(2.3%对2.4%)幼儿发生HBV感染。结论 应用LdT或TDF治疗孕晚期血清高HBV DNA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均可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肯定,值得临床开展大规模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