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给予盐酸阿扎司琼对于腹腔镜下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病人的止呕作用。方法120例拟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进行腹腔镜下腹部外科手术并行术后芬太尼镇痛的患者,根据使用静脉注射盐酸阿扎司琼的时间不同,患者被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是于麻醉前用药,B组是术毕即时用药,C组是术后首次出现恶心、呕吐时用药。观察术后0-8小时,8—16小时,16—24小时,24—48小时4时间段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间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没有显著性;C组恶心呕吐总发生率较A、B两组高但16—48小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较C组低,且C组人均止呕药花费最少。结论盐酸阿扎司琼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恶心、呕吐,以术后首次出现恶心、呕吐时静注盐酸阿扎司琼效价比最高。  相似文献   

2.
阿扎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应用阿扎司琼和格拉司琼预防腹腔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ASAⅠ~Ⅲ级择期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 0例)、格拉司琼组(B组3 0例)和阿扎司琼组(C组3 0例) ,三组病人在手术结束前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格拉司琼3mg ,阿扎司琼10mg ,观察术后12h、2 4h、48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阿扎司琼组和格拉司琼组恶心呕吐或恶心伴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 ,阿扎司琼组恶心呕吐或恶心伴呕吐发生率低于格拉司琼组(P <0 .0 5 )。结论:阿扎司琼和格拉司琼均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全身麻醉术后的恶心、呕吐,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洛诺司琼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为临床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的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拟行结直肠腹腔镜手术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各组术后行同配方的静脉镇痛。A组手术结束前1 h静推托烷司琼6 mg;B组手术结束前1 h静推帕洛诺司琼0.25 mg;C组手术结束前1 h静推帕洛诺司琼0.25 mg,静脉镇痛泵中静脉泵注帕洛诺司琼0.25 mg/72 h。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下床天数、出院时间。 结果B组和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较之A组、B组在术后24 h后PONV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5.165,P=0.023、0.023);C组、B组较之A组术后镇痛24 h内除PONV外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后除PONV外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6.275,P=0.033、0.012);C组较之A组、B组术后下床天数(t=3.718、2.975,P<0.001、0.004)、出院时间(t=6.650、5.440,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帕洛诺司琼持续用药效果更稳定,可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在胆囊腹腔镜手术中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阿扎司琼的临床效果.方法 45例择期行胆囊腹腔镜手术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根据辅助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三组: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阿扎司琼组(FA组,n=15);氟比洛芬酯组(F组,n=15);阿扎司琼组(A组,n=15).FA组与F组诱导前和手术结束前15min分别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 ms/ks,另外FA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给予阿扎司琼10 mg:A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给予阿扎司琼10 mg.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患者完全清醒时,术后0.5、2、6、12、24 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术后咽喉部疼痛不适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FA组和F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A组,FA组和A组术后恶心呕吐率明显低于F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阿扎司琼联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在较长时间内明显改善术后的疼痛和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昂丹司琼与氟哌利多在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防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镇痛泵中加入昂丹司琼8 mg,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B组镇痛泵中加入氟哌利多5 mg;C组不加昂丹司琼与氟哌利多。记录各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应用止吐药的例数。结果A组恶心4例,呕吐2例;B组恶心16例,呕吐8例;C组恶心24例,呕吐16例,三组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与氟哌利多均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昂丹司琼的预防效果优于氟哌利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应用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全身麻醉后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妇科手术120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40例。在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预防恶心呕吐的药物。A组:帕洛诺司琼0.075mg,复合地塞米松5mg。B组:帕洛诺司琼。C组:生理盐水10 m L。观察术后48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A、B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C显著降低,其中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B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用于预防妇科老年患者手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用药方式对中枢性镇吐药昂丹司琼预防术后镇痛治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疗效差异。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120例按昂丹司琼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四组镇痛泵联合静脉用药组(A组)、镇痛泵用药组(B组)、静脉用药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30例。记录手术结束后的不同时间点(0、1、3、6、12和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不同时间段内(0~1h、1~3h、3~6h、6~12h、12~24h)恶心、呕吐发生例数。结果不同时间点组内和组间VAS差异无显著意义。恶心、呕吐发生率在A组和C组间以及B组和D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而A组和B组间以及C组和D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较其他用药方式可明显减少术后镇痛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几种药物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格拉司琼、氟哌利多、地塞米松单用或合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60例,于麻醉前随机分为四组,静脉注入各预防性药物,A组:地塞米松10mg;B组:氟哌利多2.5mg;C组:氟哌利多2.5mg+地塞米松10mg;D组:格拉司琼3mg。观察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四组术后24h恶心呕吐总发生率分别为78%、63%、25%、28%,C组和D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1),而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格拉司琼、氟哌利多、地塞米松都有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但以格拉司琼和氟哌利多+地塞米松效果显著,而且氟哌利多+地塞米松更显示其性价比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复合阿扎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吐效果.方法随机将ASAⅠ~Ⅱ15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3组(各50例):地塞米松复合阿扎司琼组(D A组)于术毕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和阿扎司琼10 mg;阿扎司琼组(A组)于术毕时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 mg;对照组(C组)则于术毕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观察术后24 h内患者的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D A组恶心发生率为4%(2/50),明显低于A组(16%,8/50)和C组(34%,17/50)(χ2=4.00,14.62;P=0.046,0.000).D A组呕吐发生率为2%(1/50),明显低于A组(14%,7/50)和C组(32%,16/50)(χ2=4.89,15.95;P=0.027,0.000).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亦明显低于C组(χ2=4.32,4.57;P=0.038,0.033).结论地塞米松复合阿扎司琼控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阿扎司琼.  相似文献   

10.
不同止吐药预防曲马多静脉镇痛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各种止吐药预防妇科手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PCIA)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病人106例,术毕行曲马多PCIA.随机分成五组:C组(对照组),不给止吐药;M组,甲氧氯普胺10 mg;O组,恩丹西酮8 mg;N组,欧必亭5 mg;A组,阿扎司琼10 mg,观察术后12、24、36 h病人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N组术后12、24和36 h止恶心呕吐作用均明显优于其他四组;各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在术后12及24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N组术后12、24、36 h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欧必亭与恩丹西酮、甲氧氯普胺及阿扎司琼比较,能更有效地防治妇科手术后曲马多PCIA引起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穴位按压腕带联合托烷司琼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以及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75例,年龄35~68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穴位按压腕带组(A组,25例)、托烷司琼组(B组,25例)、穴位按压腕带联合托烷司琼组(C组,25例)。A组:麻醉诱导前30 min,患者双侧前臂内关穴放置穴位按压腕带直至术后24 h。B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托烷司琼6 mg。C组:麻醉诱导前30 min,患者双侧前臂内关穴放置穴位按压腕带直至术后24 h;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托烷司琼6 mg。三组均接受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拔管即刻、拔管即刻~术后6 h、术后6~24 h时间段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采用Qo R-40量表对患者进行分项评估。结果与A、B组比较,C组拔管即刻~术后6 h PONV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24 h恶心呕吐分级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 C组身体舒适度评分、情绪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5或P0.01),Qo R-40总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1)。结论穴位按压腕带联合托烷司琼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昂丹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剖宫产术后曲马多持续镇痛所致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防治效果.方法 8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昂丹司琼8 mg加入曲马多镇痛泵持续输注;B组昂丹司琼8 mg在胎儿娩出后缓慢静注;C组昂丹司琼4 mg胎儿娩出后单次静注并4 mg镇痛泵持续输注;D组胎儿娩出后静注生理盐水4 ml,所有患者均行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四组术后1、6、8、12、24 h时PONV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结果 四组间不同时点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6、8、12、24 PONV评分A、B、C组明显低于D组(P<0.01),C组明显低于A、B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6h比较,术后1hA组及术后12、24hA、B后PONV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昂丹司琼可有效预防曲马多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但在胎儿娩出后单次静注昂丹司琼4mg,并4mg于PCA中持续输注,其预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用小剂量地塞米松对减少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恶心呕吐及术后早期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拟行 TKA 患者随机分为 A 组(45例)与 B 组(45例)。A 组患者于术前1 h 静推地塞米松10 mg,手术完成后立即静推0.3 mg 雷莫司琼;B 组患者仅术后静推同等剂量的雷莫司琼。观察记录:患者术后6、24、48、72 h 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严重程度、是否完全缓解,患者术后6、24、48、72h VAS 评分及术后3、6、12个月 KSS 评分,术后手术切口情况及1年内假体感染等并发症。结果A 组患者术后3 d 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0~6 h 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时间段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术后24、48 h VAS 评分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KSS 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值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术后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年均未发生关节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单侧 TKA 患者术前预防性静推小剂量地塞米松及术后联合雷莫司琼可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及早期疼痛,并不增加手术后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观察昂丹司琼配伍地塞米松预防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应用.方法:收集11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空白组)、B(单用昂丹司琼组)、C组(昂丹司琼+地塞米松组)、D组(昂丹司琼+氟哌利多组),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术后6h和24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B、C、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5),其中C、D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昂丹司琼联合用药是预防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PONV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格拉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120例ASAⅠ-Ⅱ级LC,随机分为A、B、C组,双盲法于手术结束后分别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A组)、6mg(B组)和生理盐水6ml(C组),观察3组病入手术结束后0~4h、4~8h、8-24h、24~48h恶心、呕吐、头痛、头昏情况。结果A、B组术后各时段恶心、呕吐发生率比C组明显减少(Y=4.021,P=0.045;x^2=4.267,P=0.039),A、B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头痛、头昏发生率B组显著高于A组(x^2=4.021,P=0.045;x^2=4.267,P=0.039),B组头痛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2.813,P=0.094),B组头昏发生率高于C组(x^2=4.267,P=0.039)。结论静注3mg或6mg格拉司琼能明显减少LC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剂量增大会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和评价帕洛诺司琼对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并术后接受硬膜外吗啡镇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洛诺司琼组(P组)和托烷司琼组(T组).手术结束前30 min,P组患者缓慢静注帕洛诺司琼0.25 mg,T组患者缓慢静注托烷司琼6 mg.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 VAS及Ramsay评分、恶心呕吐的程度,计算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同时记录患者腹胀、头痛、椎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 h及48 h的VAS及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患者术后24 h的恶心及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80.0%和73.3%,T组分别为63.3%和60.0%;P组患者术后48 h的恶心及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0.0%和93.3%,T组分别为66.6%和63.3%.两组患者术后24 h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患者术后48 h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明显优于T组患者(P 〈 0.05).帕洛诺司琼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结论 腹部手术后24 h内,帕洛诺司琼预防吗啡硬膜外镇痛所致的恶心呕吐的效果与托烷司琼相当,但术后48 h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优于托烷司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较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禁饮方案对眼科日间全麻手术患儿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眼科日间手术患儿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三组麻醉前均禁食8h,A组麻醉前禁饮6h;B、C组在常规禁饮基础上,麻醉前2h分别口服10%葡萄糖溶液及多维饮料(术能),剂量为5mL/kg。结果三组入手术室后镇静评分及诱导时面罩接受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均P0.05;三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125)。结论术前2h口服清饮可降低眼科日间全麻手术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10%葡萄糖溶液与术能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昂丹司琼对术后PCA曲马多镇痛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比较使用昂丹司琼预防术后PCA曲马多镇痛时恶心呕吐对曲马多镇痛疗效的影响 ,观察昂丹司琼与曲马多合用于PCA是否会降低曲马多的镇痛疗效。方法 选择 80例择期中上腹部手术病人 ,ASAⅠ~Ⅲ级。手术结束后 ,选择曲马多PCA镇痛。分四组 :A组 ,病人用生理盐水加曲马多 ;B组 ,病人 (对照组 )用昂丹司琼加曲马多 ;C组 ,给予曲马多加安慰药和氟哌利多 ;D组 ,给予曲马多加昂丹司琼和氟哌利多。观察 4、8、1 2、2 4h的曲马多用量、疼痛视觉评分、镇静评分、恶心呕吐评级。结果 B组的恶心、呕吐、镇静、疼痛评分值均小于A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B组的 4h曲马多用量为 (4 92± 1 0 3)mg ,明显高于A组 (390± 83)mg(P <0 0 5 ) ,且 8、1 2、2 4h的曲马多用量也多于A组 ,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C组与D组比较 ,恶心、呕吐、镇静、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昂丹司琼可降低术后曲马多PCA的镇痛疗效  相似文献   

19.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及复合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或贲门癌手术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B组于手术开始时及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两组PCIA配方均为氟比洛芬酯150 mg加芬太尼0.5~0.6 mg;C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PCIA配方为芬太尼0.8~1.0 mg.记录术后0、4、8、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记录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及芬太尼使用量.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各时点SBP、DBP、HR、SpO2、安静和活动时的VAS评分、镇静评分、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组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1).A、B组术后24 h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的患者例数少于C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PCIA镇痛效果好,能减少术后芬太尼的用量,降低芬太尼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术前单次注射帕洛诺司琼或托烷司琼对预防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选择Apfel评分≥3分,择期全麻下行妇科大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洛诺司琼组(P组)和托烷司琼组(T组),每组30例。麻醉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前分别单次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或托烷司琼5 mg,术后使用氢吗啡酮自控镇痛,随访72 h。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程度,并计算完全有效率(CR)和完全控制率(CC)。结果 P组患者术后0~24 h及24~48 h恶心呕吐程度均明显低于T组(P0.05),48~72 h恶心呕吐程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共5例(17%)发生呕吐,治疗失效时间为(19.6±9.4)h,无一例补救治疗;T组共19例(63%)发生呕吐,治疗失效时间(20.6±4.5)h,补救治疗3例次。术后0~24 h、24~48 h和0~72 h P组CR和CC明显高于T组(P0.05),而术后48~72 h两组CR和C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单次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预防妇科手术PONV的疗效在术后48 h内明显优于单次注射托烷司琼5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