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2.
目的评估蒂珂(Dermal Quotient,D-Q)清痘净颜护肤品联合红蓝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痤疮治疗仪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Ⅰ~Ⅲ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Q-LED组给予D-Q清痘净颜护肤品联合红蓝光治疗,LED组仅予红蓝光治疗。每周照射2次,治疗间隔3天,连续治疗4周。在第4周和第8周分别评估其疗效。结果第4周时,DQ-LED组和LED组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DQLED组和LED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5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DQ-LED组PillsburyⅠ级痤疮患者全部痊愈或显效,PillsburyⅡ级患者痊愈或显效的例数增加。结论 D-Q清痘净颜护肤品联合红蓝光照射是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D-Q清痘净颜护肤品对于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更佳,痤疮好转后继续使用D-Q清痘净颜护肤品有助于维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痤疮是一种涉及多种因素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学认为痤疮的病因病机多因肺胃蕴热、熏蒸肌肤或过食辛辣油腻之品,以致体内生湿生热而致[1]。我们收集中重度痤疮患者136例,采用自制中药面膜联合红蓝光治疗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果酸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并对该方法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我院选取了时间段从2015年9月到2016年11月的24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果酸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果酸联合红蓝光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果酸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中、重度痤疮患者采取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确诊为中、重度痤疮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接受单纯红蓝光治疗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治疗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访1~3个月,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96%(48/4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55%(38/49),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中、重度痤疮患者的治疗,采取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酒渣鼻,是一种发生于局部位于面部中央部分的慢性皮肤疾病,早期表现为局部弥漫性皮肤潮红,伴发丘疹、脓疮及毛细血管扩张损害,晚期形成鼻赘,病因尚未明确[1]。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笔者对药物联合红蓝光治疗酒渣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传统的药物治疗起效慢,同时副作用较多,患者依从性差。因此寻找高效且副作用小的方法成为痤疮治疗的热点。我科于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应用欧美娜红蓝光治疗仪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痤疮7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斑秃是现代医学皮肤疾病的常见病,属祖国医学的“油风”范畴,俗称“鬼剃头”,属损容性皮肤疾病。患者易由此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交。斑秃在临床上常采用口服养血生发胶囊、斑秃丸等传统中成药物结合各种物理疗法,但疗效不太理想。近年来,我们采取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胱氨酸片的方法治疗斑秃患者,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420nm强脉冲光及红蓝光治疗炎症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炎症性痤疮患者60例,分为两组:A组30例患者,采用420nm强脉冲光治疗;B组30例患者,采用红蓝光治疗。每周治疗2次,治疗4周后评价总疗效。结果治疗后4周,A组有效率为96.7%,B组有效率为73.3%,经χ2检验,A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420nm强脉冲光在治疗炎症性痤疮方面比红蓝光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12.
陈伟  侯海利  弈凤云 《武警医学》2011,22(8):673-675,678
 目的 观察清肺解毒消痤方加减口服和面膜外用并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脓疱型痤疮的效果.方法 将88例脓疱型痤疮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6例,予以清肺解毒消痤方加减口服和面膜外用并联合红、蓝光照射;对照组42例,仅予以清肺解毒消痤方加减口服和面膜外用,6周后进行疗效评定与对比.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80.43%,总有效率93.47%;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52%,78.57%.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61,P<o.05;x2=4.14,P< 0.05).结论 清肺解毒消痤方加减口服和面膜外用并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脓疱型痤疮有较好疗效,且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斑秃(AA)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依据严重程度可分为斑秃、全秃(AD和普秃(AU)。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为生长期毛囊免疫耐受丧失,T细胞介导的对毛囊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很多,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研究LED蓝光治疗创伤性感染伤口的疗效。在常规清创换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蓝光照射治疗10d为1个疗程,照射1~2个疗程。照射1个疗程后,观察组转阴率明显升高,并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效果明显;伤口面积缩小,伤口愈合时间平均缩短6~7d,所有病例未出现伤口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斑秃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观察和试验性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斑秃患者脱发与甲襞微循环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来院门诊的32例斑秃患者作甲襞微循环观察组,并采用山莨菪碱(654-2)进行试验治疗,选择血库献血正常人24例作对照组。结果 32例斑秃患者甲襞微循环的视野能见度稍有下降。异形管襻比正常人增多,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流态的改变为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有轻、中度聚集,部分患者有轻度襻周渗出,少数患者有襻顶出血斑,甲襞汗腺导管多于正常人,且全秃患者比一般斑秃患者多,以上各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斑秃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654-2有改善睡眠和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并且新生长的毛发不易脱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斑秃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对照组加例采用单纯卤米松乳膏治疗,比效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痊愈27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40例患者,痊愈6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5例。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斑秃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研究益生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年0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归为对照组(n=30,采用蓝光照射干预),研究组(n=30,采用益生菌+蓝光照射干预),比较各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更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LED红蓝混合光质对螺旋藻生长和光合放氧能力的影响,为我国受控生态生保系统中微藻生物部件优化培养方法的建立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法在6种不同配比的LED红蓝混合光质处理下进行钝顶螺旋藻培养,对其形态建成、生长速率、光合色素组成、放氧能力等指标进行测量与综合分析。结果与单独红光相比,低剂量蓝光的混合光质可以诱导藻丝体长度缩短和螺旋收紧度减小,提高叶绿素a、藻蓝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促进螺旋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其光合放氧能力。结论8R2B是促进螺旋藻生长和放氧的高效光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红药膏治疗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 观察800例烧伤患者创面使用红药膏治疗与用普通常用药换药治疗烧伤创面80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其创面平均愈合天数、治愈率、好转率等情况。结果 红药膏组800例中,768例(96%)治愈,32例好转(4%)无1例无效或恶化,治愈率为96%,有效率为100%;使用普通常用药治疗烧伤创面的80例患者中,63例治愈(治愈78.7%),16例好转(20%),恶化1例(1.25%)。经Ridit分析,P〈0.01。结论 本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药组,红药膏具有与伤口不发生粘连,换药无痛和免除组织损伤,此外,还具有很强的抗菌、促进伤口生长作用和缩短愈合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