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少女崩漏属现代医学所指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范畴。其发病机制与肾气盛衰至关密切。盖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纳气,内寄真阴真阳,《内经》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焉。”子宫属肾所主,是肾脏藏精之所。而少女肾气未充,发育未臻完善,封藏之能未固,所以影响子宫的正常功能,偶见经行如崩。若因肾阴不足,相火内扰冲任,迫血妄行,亦可致经行淋沥难净。故有“少女崩漏,责之于肾”之说,故益肾固冲为少女崩漏常用之治法。其具体治法又分为4种。  相似文献   

2.
猪蹄甲粉治疗崩漏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漏为妇科常见病,西医称之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量过多。其病因多责之于思虑伤脾,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热盛迫血妄行;肾气不固或大病久病伤其阴血,而致肝肾阴虚,冲任不能固摄而出血。余在临床实践中对该病采用猪蹄甲粉佐以贯众煎水送服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中药防治运动性疲劳,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中医防治运动性疲劳的应用理论 1.1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相对平衡的有机整体,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体力的产生是以气血阴阳为基础,通过脏腑的协调表现于外,气根结于丹田,渥漩于中州,散发于上焦。因此,气的释放与脾、肝、肺的功能活动及协调作用有密切的关系,精(津)为体力产生的物质基础,它的化生与心、肝、脾、肾有密切的关系。汗为津液,在运动时,汗水淋漓耗伤津液,导致气失其依附引起气虚;津液大量耗伤则致脉内津液不足而气虚;气虚则血无以化生,推动温煦作用减弱致血瘀不畅;血为气之母,血瘀则气滞。  相似文献   

4.
胸痹本虚标实,其本虚多以心气亏虚为主,或累及心阳、心阴、心血。《素问·平人气象论》亦云:“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液之所以能够在脉管中正常运行,全赖心气之推动。脉管是血液运行之通道,为血之府,通于心。其通畅与否,主要取决于心气之盛衰。《灵枢·经脉篇》云:“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  相似文献   

5.
<正> 五、概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答:五脏是指肝、心、脾、肺、肾五个脏器,总的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神等生命物质,也是官窍、肌肤、筋骨的支配者,故《素问、五藏别论》说:“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崩漏是以妇女非经期的阴道流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也是妇科临床的急症之一,本病有阴道骤然大量下血,来势之急,犹如雪山之崩,常常可导致气随血脱,如不及时抢救可危急生命。由于自己在临床中不断学习,下面谈谈我对崩漏病症的一点浅表认识及体会。  相似文献   

7.
<正>一般的贫血多表现出乏力、出血等症状,易发生外感。中医认为以气、血、阴阳虚损为主,其脏腑涉及肺、脾、心、肝、肾。肺主气,气为血帅,脾运化生血,血为气母,肝藏血,心主血脉,肾主精,精化血,血亦填精,因而贫血病离不开五脏及气、血、精的变化。现结合临床经验进行以下论述。1气虚型气虚包括肺气虚、脾气虚、心气虚,以乏力为主要表现,肺气虚者以气短为主要症状,脾气虚者伴消化系症状,心气虚者伴心悸症状。还多见头晕、眼花、耳鸣、自汗、食欲不振或便溏、腹泻、  相似文献   

8.
酉时(17—19点),足少阴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有利于储存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相似文献   

9.
戴媺  陈志雄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0):121-122
肾为五脏之本,性命之根,主骨、藏精、生髓,藏元阴寄元阳.肾气(肾精所化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主司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内经》中已有指出"血"与"骨"、"骨髓"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云:"肾生骨髓,髓生肝";《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骨髓坚固,气血皆从";还有"血存于骨,而行于脉";《增广补黄帝内经素问》中唐·王冰注释云:"肾之精气,生养骨髓".这些都提示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江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18-2319
崩漏证是中医妇科疑难危重病症之一,笔者试从子宫之藏泻功能对崩漏病机作一粗浅探讨,以就利于同道。1经失其常,暴崩漏下崩漏证病因繁冗,病症纷杂,传统的认识为凡阴道下血证,血势如崩似漏者皆属崩漏范围;有指崩漏为"经乱之甚";《中医妇科学》进一步明确指出:"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症,是指经血非时而下。"表明崩漏与月经病的隶属关  相似文献   

11.
梅建定 《自我药疗》2012,(12):64-65
中医认为,肾乃先天之本,生命之源。秋冬滋补关键是补肾、养肾,养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肾阴、肾阳的充足与平衡。只有当肾藏之精充足,肾之“元阳”或“真火”才能发挥温润营养全身各部组织器官和衍生后代的作用。一旦肾虚了,就会累及身体,健康就出现问题,正所谓“肾虚是百病之源”。肾虚是指肾的精、气、阴、阳虚衰不足,可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肾阴虚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肾阳虚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肾阴阳两虚表现为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遗精失眠、多梦。人体五脏六腑和谐平衡才能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进入冬季不论怎么滋补都需以“肾”为中心方可!本文着重介绍几味冬季常用滋补药材:  相似文献   

12.
血症病情复杂 ,除有寒热虚实之分外 ,还有轻重急缓之别。瘀血不去 ,则血不归经 ;而出血不止 ,便血尿血崩漏。崩漏之病乃冲任二脉受损 ,血液离经妄行 ,漏下不止。为阴虚阳搏所致 ,络伤必致血益。引起出血不止的原因主要为内热急崩暴下 ,多为实热或气机逆乱 ,使血不循经。长时间经血不止 ,阴血必亏损 ,实为虚热 ,而此时之病与肾、肝脾三脏均有关联。病因虽多 ,但主要表现在出血不止 ,既然血流不按规序而行 ,就要截流止血 ,扶正固阳使之归经。若不急止其血 ,势必越下愈多 ,阴亏更甚。临床上“黑色”炭类之药应为首选 ,尤以血余炭、地俞炭、杜仲…  相似文献   

13.
“散者收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指某些疾病出现“散”的症候时,应采用“收”的治疗法则。这是临床使用收敛固涩法的理论依据。 “散”者耗散不固也。凡人体气、血、精、津液等生命物质出现过度消耗,又不能及时补充,以至于出现滑脱散失的病症,都属于“散”的范围。如自汗盗汗、肺虚久咳、遗精滑泄、小便失禁、久泄久痢和崩漏带下等症。  相似文献   

14.
加减安老汤治疗崩漏25例小结李雪梅(河南省新乡市公费医疗医院新乡市453O00)安老汤为《付青主女科》中验方之一。他运用了祖国医学的脏腑学说,使肝脾肾三脏得补,冲任通调,气足生血而摄血归经。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妇女崩漏2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鹿茸,为梅花鹿或马鹿等雄鹿头上尚未骨化的幼角。古代医家认为,鹿所致的精气全在于角,鹿茸为角所致的嫩芽,气全而未发泄,故补阳益血之功最胜,为冬令进补之佳品。中医认为,鹿茸甘、咸而温,入肾、肝经,可补肾益髓,壮阳健骨,治疗肾阳不足,精髓亏损所致的男子虚劳精衰、精血两虚、腰膝酸痛、畏寒乏力、筋弱神疲、滑精阳萎、眩晕耳鸣、遗尿尿频、小儿发育不良及妇女崩漏带下等。《大明本草》言其"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  相似文献   

16.
<正>股骨头坏死为多种原因引起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最后造成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发病率较高,从儿童到老年人均可发病。股骨头坏死在我国中医中称为骨蚀",认为其主要由意外的创伤、慢性劳损、七情内郁、六淫之邪侵袭、饮食不节所致内损或用伐损之药所致。病变涉及肾、肝、脾。其中,"肾为先天之本",在体内合骨,生髓通脑,肾精充足,则骨髓的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充分滋养而坚固有力;反之,则不能营养骨骼,使之出现骨骼脆弱无力。肝主筋藏血与肾同源,二者荣衰与共,若肝脏受累、藏血失司,则肝脏所储藏的血液输布外周,血量不能得以正常调节,血液营运不周,营养难  相似文献   

17.
林民生 《海峡药学》1997,9(3):84-85
白细胞减少症(以下简称“白减”)系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9/L,者,是目前内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中药对本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性治疗和研究,取得可喜的成就,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研究:祖国医学无此病之病名,因患者有头晕乏力,腰膝酸软等虚证症状,将其归属于“虚荣”、“血虚”等病范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清属虚证,是由于心、脾、肝、肾亏损所致,且和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医认为“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脚”,若脾虚则血生化无源。“肾主骨,藏精,生髓”,“血为精所代’,若肾虚则髓不…  相似文献   

18.
萎缩性鼻炎,中医称鼻藁。是因肺、脾、肾三脏亏虚,而致阴津不足所致的鼻病。肺虚则气津不足,无以上输,鼻失濡养,易为邪毒所犯,滞留鼻窍,瘀塞脉络,熏蒸鼻窍,久则耗伤阴津,蚀及肌膜,以到鼻内干燥,肌膜焦萎。脾土为肺金之母,主运化水谷精致.脾虚肺亦虚;又脾主肌肉,若脾虚肌膜失于濡养;兼以脾不化湿.湿热熏灼,肌膜渐渐干萎。肾为水脏,寓真阴真阳,藏精生髓养骨,肾虚则津涸骨萎。  相似文献   

19.
庄洁 《天坛药讯》2004,16(3):23-26
妊娠禁忌药,主要是禁忌“祛瘀、破气、走窜、过寒、过热、下行、滑利、有毒”之品,因“祛瘀”会致胚胎流产,如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类药;“破气、气窜”则气乱,气不统血而血下溢,如行气破滞、芳香开窍类药;“过寒”则宫冷胎萎,如清热类药;“过热”则血沸妄行,如温中、补阳类等辛热药;“下行、滑利”可使胎气下陷,如泻下、利湿类药;“有毒则毒胎”。这些药均可犯胎而致阴道下血、堕胎、小产。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脂肪及糖、蛋白质代谢紊乱而致体内血糖增高及排泄糖尿的一种慢性、代谢性、有遗传倾向的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症状,即“三多一少”。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疑为消渴病的根本病因在肾虚。五脏之中,肾主精液、肾藏精,五脏之精皆藏于肾,五脏六腑之津赖气温煦。若先天不足,禀赋赢弱,则肾精亏虚,五脏失于肾精濡养而柔弱,气血两虚。  蚂蚁为血肉有情之品,是传统的补肾强壮药,明李时珍称玄驹,《本草纲目》云:“古人食之,故内则周官馈食之豆有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