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杰  杨永宏  楼肃亮  张冬生 《中医正骨》2011,23(3):70-71,73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少见。其发病率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1%~11%[1]。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包括椎间孔型、椎间孔外型及其混合型,因其解剖的特殊性,临床上常因漏诊、误诊而导致腰椎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回波稳态进动磁共振序列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示情况及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MRI常规序列和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的图像,评价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由于腰椎MRI矢状位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不敏感,造成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影像诊断上的误诊和漏诊;而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在这9例患者的图像中明确显示L4-5腰椎间盘突出5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4例;其中左侧突出7例,右侧突出2例.结论:双回波稳态进动磁共振序列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扫描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突出椎间盘与腰骶部脊神经根的卡压情况,提高了对于该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在术中的定位起到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o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FLLDG)是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比较少见.作者自1998~2003年间共诊治此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3%,经采用加压骶管神经阻滞术配合三维正脊疗法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T引导胶原酶注射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35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小关节内外侧入路联合注射胶原酶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术后3个月、6个月、3 a随访,优良率分别为83.43%,89.05%,92.13%。结论 CT引导下经小关节内外侧入路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成功率高,可避开小关节阻挡的死角,药物渗透充分,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CT引导胶原酶注射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35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小关节内外侧入路联合注射胶原酶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术后3个月、6个月、3 a随访,优良率分别为83.43%,89.05%,92.13%。结论 CT引导下经小关节内外侧入路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成功率高,可避开小关节阻挡的死角,药物渗透充分,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特殊类型。术前未发现该病变是行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而应用常规椎间盘摘除途径不易暴露如此外侧病变。2000年4月—2004年5月,笔者采用单侧小关节突全切除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疗效满意,随访2-3a,根痛症状完全消失,腰背痛症状大部分缓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腰麻下大推拿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采用该手法治疗的25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3周随访观察,并对其疗效与突出部位、突出性质、突出方向、突出大小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次复位手法治疗总有效率达84.66%.其中L4-5椎间盘突出者有效率明显高于L5S1椎间盘突出者(P<0.01);腰椎CT显示椎间盘膨出者有效率明显高于腰椎间盘脱出者(P<0.01);中央偏一侧型突出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央型和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P<0.01);而中央型突出有效率又明显高于极外侧型突出(P<0.01),极外侧型突出疗效最差;椎间盘突出小于5mm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椎间盘突出大于5mm者(P<0.01).表明腰麻下大推拿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并与突出性质、部位、方向、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8.
由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剧烈,突出组织接近椎间孔等问题,传统推拿手法往往难达到好的疗效。笔者从中西医对该病发病过程的生物力学改变的认识,侧卧定点踩跷法的操作技巧及生物力学、神经效应等角度出发,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治疗思路及相关临床应用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位于椎间孔和/或椎间孔外,机械性压迫或炎性刺激神经根,造成同序数的神经根支配区剧烈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合并腰骶部疼痛,同时伴有受损神经根支配区不同程度的皮肤感觉或运动功能损伤.本病首先由Abdullah等于1974年报道,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少见,其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约为全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11.7%,多见于L4/5间隙,约30%的病例首次被误诊,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中医综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怒虎  蔡平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50-2050
目的观察疏筋活血汤加减配合骨盆牵引、推拿手法综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予以疏筋活血汤加减配合牵引推拿,对照组单予骨盆牵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疏筋活血汤加减配合骨盆牵引、推拿手法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指导治疗。方法:把我院诊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射频臭氧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经横突间入路开放手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臭氧联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明  汪青春  何国超 《陕西中医》2011,32(6):743-745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骶管疗法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髓核突出CT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突出位置、大小及形态在CT影像学上的不同表现,回顾性分析13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穴位注射联合骶管疗法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参照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定标准,临床资料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Ridi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穴位注射联合骶管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髓核突出位置、大小及形态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髓核突出位置及形态密切相关(r>0.5)。中央型组与偏侧型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效均优于侧隐窝型组与极外侧型组,极外侧型组治疗效果最差;突出髓核矢状径指数在Ⅰ级和Ⅱ级组的患者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效果优于Ⅲ级组;髓核突出形态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凸起型组治疗效果好,破裂型组效果次之,游离型组效果最差。结论:穴位注射联合骶管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髓核突出的大小、位置及形态密切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可以为其判断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比较少见。是指腰椎间盘突出在椎间孔内或椎间孔外缘,压迫相应节段神经根而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作者自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共诊治此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经采用相应节段腰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就近十年来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报告进行整理,对旁中央型、中央型、外侧型、极外侧型4种分型的治疗进行归纳论述,并提出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为以后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分型制定合适的针刀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自2010年3月~2012年11月间共收治24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应用大牵扳加药物治疗。结果: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本组24例患者中优16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到91.5%。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大牵扳加药物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关键技术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48例)和B组(37例),A组施以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关键技术方案,B组施以针刺推拿为主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58%VS 62.16%,χ~2=0.053,P=0.818);针刀治疗疗程结束后,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87.50%VS 70.27%,χ~2=3.877,P=0.049);总疗程结束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B组(97.92%VS 86.49%,χ~2=4.161,P=0.041)。结论: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关键技术方案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系指腰椎间盘突出物位于侧窝外侧及椎间孔处,压迫了自同一椎间盘水平发现的神经根所致的一系列症侯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自1998-2000年,我科共收治该症11例,经采用加压注水配合腰椎定点斜搬法为主的非手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辛陆军 《中医正骨》2011,23(7):55-56,58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herniation,FLLDH)指椎间盘突出物压迫了自同一椎间隙水平发出的神经根,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数的1%~11.7%[1]。其治疗方法各家不一致,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9.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突出物位于椎间孔及椎间孔外 ,压迫同节段神经根 ,产生相应临床表现的病症〔1~ 4〕。其发病率较低 ,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例的 9.9% 〔5〕。自1997~ 1999年 5月 ,我院先后收治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8例 ,为提高对该损伤的认识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年龄 42~ 75岁 ,平均 5 3岁。病程 15天~ 2 2个月 ,平均 13个月。 8例均行腰椎正侧位片及CT检查 ,结果示L3~ 4 椎间盘突出 1例 ,L4~ 5椎间盘突出 4例 ,L5S1椎间盘突出 3例 ;椎间盘向后外侧突出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与临床症状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CT表现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符合程度。结果:150例患者中,腰椎间盘突出部位正中型83例,后外侧型20例,外侧型17例,韧带下型15例,游离型8例,椎体后缘软骨结节7例;有136例患者表现为腰腿痛,一侧或双侧放射性下肢痛伴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符合率为90.7%。结论: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与CT诊断不符,说明其仍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