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病变首发于毛囊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以反复发作的痛性结节、脓肿、窦道、瘢痕形成为主要特点.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感染、内分泌、吸烟、肥胖等多种因素有关.以往,化脓性汗腺炎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激光治疗等,但效果都不尽理想.近年来,相关报道显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化脓性汗腺炎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肛肠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例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切开所有瘘管,彻底清除瘘管壁,术后给予抗炎、换药等治疗。手术时间(50±6)min,住院时间平均16.3 d,伤口愈合时间平均45.6 d。随访半年,1例患者4个月后局部复发再次入院,以同样手术方式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均治愈,未复发,无失禁,愈合后肛周切口形成瘢痕,无感染。结论肛周化脓性汗腺炎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检查,误诊率高,治疗以手术为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手术彻底,是治愈肛周化脓性汗腺炎、降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去顶开窗术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疗效。方法对12例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患者采用去顶开窗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术后平均6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痊愈。10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3个月,治疗部位无复发。结论去顶开窗手术是一种有效、简单、微创、保留组织的外科治疗技术,适用于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利用病变区域有活力的上皮组织,回植修复化脓性汗腺炎病变组织切除后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科室2002年1月-2019年3月的7例顽固性Ⅲ期化脓性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滚轴刀削取病变区较完整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皮片,清洗干净后回植到病变切除后的创面上,剩余创面以头皮刃厚皮片覆盖,加压包扎,创面规律换药,观察皮片成活情况。结果:本组共7例患者,创面植皮成活率高,创面经规律换药治疗后愈合良好。结论:利用病变区域刃厚皮片回植治疗顽固性化脓性汗腺炎切除后创面,减少了正常皮肤供皮区取皮量,可以一次性切除较大面积病变组织,有利于缩短治疗大面积顽固性化脓性汗腺炎的疗程,减少手术次数,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移植二期手术对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患者20例。在一期手术中,切除所有病变的皮肤以及表浅皮下脂肪组织,健康深层皮下脂肪组织予以保留。然后将人工真皮移植到保留的深层皮下组织上。2周后行二期手术,将中厚皮片移植到缺损皮肤。对患者移植物的成活、疾病复发以及术后9~28个月的随访表现进行评估。结果 19例患者病灶处的皮肤移植成功,仅有1例患者化脓性汗腺炎复发,这例患者再次手术后,外观恢复良好。结论人工真皮移植二期手术疗法对肛周化脓性汗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VSD﹚配合植皮治疗化脓性大汗腺炎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疮疡外科2016年3月—2018年8月,收治15例化脓性大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采用局部清创、VSD和植皮手术治疗,15例创面均愈合,愈合时间13~28 d,平均(19.18±1.60) d;住院时间15~25d,平均(15.55±3.04)d。随访12个月,15例无明显肢体挛缩,局部外形及功能较术前改善,无1例复发。结论:治疗化脓性大汗腺炎,以手术治疗为主,彻底切除病变皮肤可减少复发,配合应用VSD提高了植皮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化脓性汗腺炎是指皮肤大汗腺反复感染、化脓形成的慢性蜂窝组织炎样皮肤病,常发生于腋窝、会阴部及肛周等大汗腺丰富部位,常形成贯通性窦道,顽固难治,迁延不愈。2007年1月—2011年4月,我院共治疗6例化脓性汗腺炎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51岁,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脓性大汗腺炎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9月-2013年4月,笔者科室对6例8处化脓性大汗腺炎病变采用外科方法进行治疗,术前美蓝明确病变范围,切除标记范围内全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至深筋膜表面,术后直接缝合2处,游离植皮3处,皮瓣或肌皮瓣覆盖3处。结果:1处植皮区因皮片部分坏死行补充植皮,其余皮片、皮瓣均愈合良好。随访时间6~27个月,除1例术后3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外,其余均未见复发。结论: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是治疗进展期化脓性大汗腺炎的唯一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病灶切除后首选皮瓣或肌皮瓣修复,尤其对于外露或功能部位的创面。  相似文献   

9.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在皮肤科主要应用于治疗各种非黑素瘤皮肤肿瘤及其癌前病变,以及用于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嫩肤等,此外还可用于银屑病、扁平苔藓、硬化萎缩性苔藓、硬皮病、皮肤T淋巴细胞瘤、斑秃、寻常疣、Dariers病以及皮肤癣菌病等。本章主要介绍光动力疗法对银屑病、扁平苔藓、硬化萎缩性苔藓、慢性苔藓样糠疹等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反常性痤疮(Acne Inversa,AI),以往称为化脓性汗腺炎、毛囊闭锁三联征,是一种特殊的皮肤化脓性炎性反应,以反复发生皮肤脓肿、窦道及瘢痕形成为特征性表现.该病病因仍不明,发病有家族聚集性,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晚期患者多以瘢痕、挛缩等就诊于整形外科.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肩锁关节炎。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部肿痛、活动受限, 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局部组织细菌培养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经手术及抗感染后治愈。通过文献复习, 检索并分析了57篇文献的95例化脓性肩锁关节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6例(27%), 其中明确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菌1例);链球菌13例(14%);特殊病原体6例(6%), 包括副流感嗜血杆菌2例、念珠菌1例、人苍白杆菌1例、鸟分枝杆菌1例、多杀性巴氏杆菌1例;未明确报告具体感染病原体50例(53%)。化脓性肩锁关节炎具有早期诊断困难、病情进展迅速、破坏性强的特点, MRI和超声对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且超声可辅助获取关节液送检。尽早明确病原菌是该病的治疗关键, 在未明确病原菌前需谨慎使用抗生素, 确诊后应及时抗感染治疗, 必要时手术清创, 大多数患者在积极、规范治疗后可获得满意而确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是指肛门周围皮肤大汗腺反复感染化脓形成的慢性蜂窝组织炎样皮肤病,最终引起肛周、臀部、阴囊或骶尾部广泛复杂性窦道,中医又称为“蜂窝瘘”、“串臀瘘”。发病原因系由肛周大汗腺腺管阻塞,反复感染所致。本病与体内激素失衡、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3.
<正>反常性痤疮又称为毛囊闭锁三联征、Verneuil病、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类较少见的以反复发生的皮肤脓肿、结节伴窦道和瘢痕形成为特征的慢性化脓性皮肤附属器疾病[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采用中厚皮片移植术治愈1例HurleyⅢ级反常性痤疮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因"左臀多发脓肿和窦道5年,加重50 d"于2013年8月来我院就诊。2008年5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原发性化脓性脊柱炎(native vertebral osteomyelitis, NVO)与脊柱术后化脓性脊柱炎(postoperative vertebral osteomyelitis, PVO)的微生物学、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诊治化脓性脊柱炎4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 按发生原因分为NVO组和PVO组。NVO组30例, 男18例, 女12例;年龄(50.47±20.45)岁(范围15~73岁);病变位于腰椎23例(76.7%)、胸椎5例(16.7%)、颈椎2例(6.7%)。PVO组16例, 男10例, 女6例;年龄(52.13±18.80)岁(范围14~73岁);病变位于腰椎11例(68.8%)、胸椎5例(31.2%)。术前28例患者存在神经功能障碍, 按照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神经功能分级, D级25例(NVO组16例, PVO组9例), C级3例(NVO组1例, PVO组2例)。所有患者先予卧床、营养支持和抗生素治疗, 效...  相似文献   

15.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是肛门周围大汗腺慢性感染化脓性疾病,因皮肤内顶浆汗腺发生慢性、多发性和顽固性炎症,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可在肛门、会阴、臀部皮下造成范围较广的复杂性窦道,反复发作,广泛浸润.虽然该病发病率较低,但其临床表现与肛瘘较为相似,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6.
肝内胆管结石(hepatolithiasis)又称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 是肝胆外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 特别是并发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肝脓肿, 治疗十分棘手。"通畅引流、解除梗阻、去除结石"的外科治疗+抗生素治疗及生命支持治疗将是肝内胆管结石重症急性并发症治疗的重要方法。本文就肝内胆管结石重症急性并发症的综合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水泥体外成形诱导膜技术治疗化脓性腱鞘炎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外伤后化脓性腱鞘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采用一期彻底清创, 抗生素骨水泥体外成形包裹屈肌腱处理;3周后诱导膜形成, 二期行骨水泥取出, 修复创面。结果所有患者一期彻底清创后诱导膜形成良好, 二期骨水泥取出, 感染创面完全愈合, 术后均获得随访, 时间为2~3个月, 平均2.4个月, 感染无复发, 手指活动度按照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 TAM)评定标准评定:优12例, 良6例, 差2例。结论骨水泥体外成形诱导膜技术是治疗化脓性腱鞘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感染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脊柱感染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疾病,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明确感染类型十分重要。通过对脊柱结核与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 发现和归纳了一些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对脊柱结核和化脓性脊柱炎的诊断具有鉴别意义。病变部位为胸椎、骨破坏明显、后凸角度大、椎体内形成脓肿, 增强MR扫描显示椎体内局灶性混杂信号、椎旁形成光滑的薄壁脓肿、累及3个节段及以上者, 倾向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对于发生于腰椎、椎间盘内脓肿形成, MR增强扫描显示椎间盘周围强化、椎体均匀强化、关节突关节异常信号, 则更倾向于化脓性脊柱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脊柱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例脊柱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均给予抗生素治疗,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结果术后脊柱无后凸畸形,无出现排斥反应,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脊柱化脓性感染患者血沉较白细胞计数敏感,C-反应蛋白是判断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MRI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 二期后路内固定治疗颈椎化脓性脊柱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12月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联合二期后路内固定治疗颈椎化脓性脊柱炎2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 男14例, 女6例;年龄(60.2±12.6)岁(范围40~87岁)。术前均行血培养、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等实验室检查, 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指导抗生素选择及使用。术前、术后3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评估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a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Frankle神经功能分级, 并测量颈椎前凸Cobb角、病变节段角。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