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创面修复领域中, 无瘢痕愈合以及完整重建皮肤功能是临床及基础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 已有多种人工真皮支架被用于临床创面修复, 以解决组织缺损导致的皮肤结构失调等问题。皮肤组织工程研究中用于制作人工真皮支架的生物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生物材料、生物合成材料以及有机高分子材料这3类。该文综述了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可降解性及生物材料对创面愈合的作用, 并概述了基于生物材料、创面愈合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人工真皮支架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
急慢性创面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创面修复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材料学与组织工程的发展, 越来越多由天然成分制备的生物材料被用于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 此类材料可作为创面组织再生的模板, 诱导自体细胞黏附、迁移, 促进细胞外基质沉积,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对创面修复领域中目前研究热门的天然生物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旨在为新型创面敷料及组织工程皮肤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创面修复是临床中常见难题,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也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基于水凝胶开发的多功能敷料在治疗急性和慢性创面中显示了较强的潜力。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除具备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细胞黏附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势外, 还因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理化性质可调节、临床应用广泛等而备受关注。该文介绍了GelMA水凝胶的特征及其在创面修复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并对用于治疗创面的多功能GelMA水凝胶敷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创面修复是一个由多种细胞、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等共同参与、高度协调又相互调控的复杂过程。多种生长因子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而实现生长因子有效递送和功能持续发挥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 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显示出巨大潜力, 生物材料对生长因子的有效递送也日益受到关注。基于此, 该文介绍了相关生长因子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并重点讨论了生物材料递送生长因子加速创面愈合的最新进展, 以期为临床上创面治疗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急性或慢性创面是常见的临床问题。胶原蛋白因具有来源丰富、生物相容性良好、免疫原性低以及可生物降解等诸多优点, 被广泛用于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简要回顾胶原蛋白在创面愈合相关的不同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 对胶原蛋白的来源进行了概述;此外, 该文还总结了基于胶原蛋白的创面敷料在创面修复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胶原蛋白水凝胶是一种新型创面敷料, 胶原蛋白和水凝胶的优势相结合, 可有效发挥二者各自在创面修复再生中的优势。近年来, 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对胶原蛋白水凝胶的机械特性和生物功能等进行完善, 使其更适用于创面环境, 已成为科研与临床的研究热点。该文系统回顾了胶原蛋白水凝胶在创面修复中的理论基础、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分析了其当前的优势、局限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以期为胶原蛋白水凝胶的研制及其在创面修复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 电流刺激、超声波、光治疗等已经成为促进创面愈合的有效方法, 其中红外光应用最为广泛, 是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方法之一。红外光对创面的治疗作用与光生物调节作用对皮肤表面细胞分子的影响有关, 但红外光的光生物调节作用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因此, 有必要研究红外光的作用特点及其光生物调节作用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该文从不同类型红外光对创面愈合的效果和红外光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2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表皮干细胞在皮肤自我更新、创面修复、再上皮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单细胞测序、基因敲除等新技术新理念的出现进一步揭示了表皮干细胞维持表皮自我更新、参与创面修复的新机制, 为创面修复提供了新思路。该文回顾了近年来关于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的机制, 通过对表皮干细胞异质性与可塑性相关研究的分析, 进一步加深对表皮干细胞生理功能的理解;结合表皮干细胞在创面修复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为从事创面修复相关工作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胶原蛋白是一种构成动物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的高分子蛋白质, 在生物医学、组织工程、食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胶原蛋白由于来源丰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与可降解性等优点, 可被用作敷料或组织工程支架用于创面修复。根据材料来源, 胶原蛋白可被分为天然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 天然胶原蛋白主要是从哺乳动物和鱼类中直接提取的;而重组胶原蛋白是基于基因工程技术得到的, 来源包括微生物、动物或植物重组表达体系。该文总结了胶原蛋白的来源及不同来源的胶原蛋白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及其优点、不足等, 胶原蛋白结合三维打印技术用于创面修复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以及中国胶原蛋白产业的市场规范对创面修复领域的影响, 并对研发胶原蛋白相关产品的注意事项等做了进一步说明, 旨在为选择合适来源的胶原蛋白进行创面修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皮肤创面是临床最常见病症之一, 如何快速、高质量修复各种皮肤创面仍面临许多挑战。随着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交叉融合, 水凝胶可通过灵活的结构修饰、联合不同功能成分等, 集多种优良性能于一体, 并被广泛应用于创面治疗与研究。该文分别从水凝胶的基质材料、特殊结构、复合特殊功能等方面阐述其对创面修复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创面是烧伤最根本的问题, 其修复不仅依赖有效的创面处理, 还依赖患者良好的营养状态。营养支持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手段, 如何使之与烧伤创面的代谢相匹配是营养治疗的难点。该文从分析烧伤创面愈合中不同阶段的代谢特征入手, 着重论述了葡萄糖、蛋白质与谷氨酰胺在这些阶段的代谢特点, 提出了与创面愈合相适应的营养策略, 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营养治疗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局部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是创面修复的重要环节, 决定着创面修复进程、结局与质量。活性氧是反映机体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被认为是创面炎症调控的理想靶标。近年来, 随着纳米医学的快速发展, 通过学科间交叉融合, 本课题组和其他课题组成功研制出多种活性氧诊疗制剂, 以实时监测和调控创面活性氧水平, 最终达到提高创面修复速度、改善创面修复质量的目的, 从而为创面局部炎症反应诊疗提供新策略和新方向。该文分别就活性氧作为创面局部炎症反应的调控靶标、活性氧的原位监测及活性氧的精准调控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3.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家族成员之一, 具有广泛地促进胚胎发育、创面愈合、血管再生、神经损伤修复, 以及调控免疫代谢的作用。创面愈合包含了炎症反应、新生血管形成、修复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胶原等ECM的沉积等病理生理过程。该文在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围绕aFGF在传导生物信号、调节细胞生长、参与组织修复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并从临床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角度, 对aFGF的当前研究热点和未来临床应用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创面修复异常所导致的慢性难愈性创面及瘢痕严重损害了患者身体健康, 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且目前缺乏简单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脂肪干细胞(ASC)作为一种拥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 已经被多项体内、体外研究证实可以通过促上皮化、促血管生成、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机制促进创面愈合。ASC及其衍生物已被用于治疗由烧伤、糖尿病和放射性损伤等导致的难愈性创面并取得良好效果, 且其成为创面修复新材料的潜力也得到了证实。该文就ASC促进创面修复的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并对其研究方向与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关节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关节疾病, 也是造成关节组织退行性改变的始动因素。关节软骨难以实现自我修复, 尽管已采取关节镜下清理、微骨折、骨软骨移植和软骨细胞移植等手段开展治疗, 但临床疗效仍不满意。随着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伴随一系列功能性生物材料的创新应用, 为解决软骨修复难题带来希望。细胞来源脱细胞基质(C-dECM)是一类具有天然三维网络结构的生物材料, 区别于组织来源的脱细胞基质, 主要利用离体细胞分泌沉积后获得, 不仅能为细胞提供类似原始微环境的结构支持, 还具有调节细胞黏附、迁移、增殖和分化等行为的生物活性, 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软骨损伤修复领域并获得了良好修复效果。本文主要围绕近年来C-dECM促进软骨损伤修复的主要来源、制备方法和应用形式进行综述, 并聚焦C-dECM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给社会和公共卫生系统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 国内外关于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慢性创面的研究越来越多, 治疗理念和方法也不断更新。该文就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概况、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机制及应用新进展等进行综述, 为糖尿病足溃疡修复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氧气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 超过97%的慢性创面处于缺氧状态, 这是导致创面迁延不愈的关键因素之一。局部氧疗是一种不依赖受损的脉管系统直接向创面供氧的治疗方式, 即通过特定的装置或制剂将充足的氧气传输到创面, 有效促进慢性创面愈合。血红蛋白喷剂是局部氧疗的一种新形式, 具有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及成本低等优势。该文就血红蛋白喷剂的发展、组成成分、安全性、供氧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为慢性创面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患者创面愈合困难是临床各科室医师均有可能遇到的难题, 目前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 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及促进血管新生等作用, 是潜在的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然而, 白藜芦醇因生物利用度不高等原因, 临床应用受限。该文对白藜芦醇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创面治疗中的给药方式进行综述, 以期为该药的重新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修复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 涉及创面愈合的各个阶段。近年来干细胞及组织工程为修复慢性难愈合创面带来了希望。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和旁分泌作用;多种组织工程策略有修复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潜力, 还可以提高干细胞的递送效率。该文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病理特征、用于修复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干细胞、基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创面修复策略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和羟基氟他胺(以下称为DH)最佳配比, 构建雄激素及其拮抗剂双重释放系统, 分析该系统在小鼠Ⅲ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取HaCaT细胞,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空白组(不加药物培养)、低基线组、中基线组、高基线组, 对后3组细胞均分别加用3种配比的DH培养。中配比下, 从低到高3个基线组中双氢睾酮质量依次为1.4、2.8、4.0 μg, 羟基氟他胺质量依次为1.2、1.6、2.0 μg, 以此为基准, 小配比下, 双氢睾酮质量减少1/2, 羟基氟他胺质量增加1/2;大配比下, 双氢睾酮质量增加1/2, 羟基氟他胺质量减少1/2。培养2 d,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水平(样本数为4)。取16只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 于其背部制备Ⅲ度烧伤创面后, 分为空白组、小配比组、中配比组和大配比组(每组4只小鼠), 伤后7 d于后3组小鼠创面局部滴加含不同配比DH的生理盐水[从小到大3个配比组中DH总量分别为127.5、165.0、202.5 μg, 双氢睾酮与羟基氟他胺质量比(以下称为药物质量比)分别为8∶9、8∶3、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