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简述美罗培南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基本特点,介绍群体药动学研究基本理论,重点阐述美罗培南的群体药动/药效学研究状况。方法:查阅近年关于美罗培南群体药动/药效学文献,提取最终模型以及给药方案,分析归纳并综述。结果:美罗培南的药动学特征是二房室模型,药效学考察% T>MIC。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给药方案需要调整,未来的研究将关注肾功能特殊的患者以及体液体积大的患者。结论:需要研究正常脂肪体重(NFM)与美罗培南的群体药动/药效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美罗培南在老年人体中生理药动学模型,为老年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获得美罗培南的药物理化性质及吸收、分配、代谢和排泄等特异参数,及健康成人和老年人美罗培南静脉注射PK研究数据。利用PK-Sim®软件建立成人生理药动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并外推至老年人群体。采用平均折叠错误(mean fold error,MFE)法比较CmaxTmax、AUC0-∞预测与实测值之间差异,以评估PBPK模型的准确性,并模拟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群PK研究进行剂量推荐。结果:建立的美罗培南成人PBPK模型,其AUC和Cmax的MFE值皆在0.5和2以内。所有老年人PBPK模型符合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美罗培南成人PBPK模型可以外推至老年人群体,为老年人临床个性化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美罗培南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181例美罗培南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1例美罗培南ADR报告中,13例(7.2%)为已知严重报告;168例(92.8%)为已知一般报告。发生ADR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0.41±24.13)岁,最常见的ADR累及器官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1.1%(86/209)、肝胆损害11.0%(23/209)、血液及循环系统损害10.5%(22/209)、消化系统害9.6%(20/209)、全身系统损害9.6%(20/209)。提及联合用药的有74例,其中34例与万古霉素联用。结论:用药过程需重视和持续关注美罗培南引起的ADR,临床应严格按照适应证及用法用量,合理选择和使用药品以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4.
癫痫为多种原因导致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脑内兴奋递质过多或抑制性递质过少,及使用兴奋与抑制失衡的药物均可引起癫痫发作.据统计[1,2]诱发癫痫的抗菌药物以氟喹诺酮类及碳青霉烯类(主要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居多,故临床在选用药物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病史,权衡利弊.笔者以临床实践中癫痫合并感染患者为例,针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与癫痫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单次静脉美罗培南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单剂量美罗培南静脉制剂药代动力学,为临床提供合理给药方案。方法 中国健康受试者10名随机分组交叉给药,30 min内静脉点滴美罗培南500,1 000mg,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0.25,0.5,0.75,1,1.5,2,3,4,5,6,8 h取血,并于0~2,2-6,6~12,12—24 h留取尿样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罗培南血药浓度及尿药浓度。结果 血药浓度数据经3P97程序分析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为二室模型,静脉点滴500,1 000 mg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23.08±4.00,48.19±9.78 mg·L-1,AUC分别为27.47±3.80,55.56±6.72 mg·h·L-1,,tl/2B分别为1.08±0.19,1.15±0.15 h,CL分别为18.91±2.48,18.68±2.32L·h-1,Vd分别为13.48±2.94,13.93±2.40L。12 h原形药物在尿中累积排泄百分率分别为(60.11±5.20)%与(61.23±9.81)%。结论 美罗培南单次给药在中国健康人体耐受良好,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美罗培南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住院患者中使用美罗培南病例142份,填写调查表,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2例中合理与基本合理用药占88.73%,不合理用药占11.27%。结论该院临床上对美罗培南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患者费用负担较大等问题,应从严掌握该类药物的使用相关规定,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减少经验用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旋光法测定注射用美罗培南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果  李玉兰  邓颖  陈美 《医药导报》2004,23(11):0865-0866
目的:建立旋光法测定注射用美罗培南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甲醇为溶剂,采用旋光法测定注射用美罗培南的含量。结果:美罗培南浓度在2.5~12.5 mg·mL 1范围内与其旋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9.2%,RSD为0.7 %(n=5)。结论:该法简便、快捷、准确,适用于注射用美罗培南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美罗培南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用国产美罗培南治疗,对照组26例用进口美罗培南治疗,给药方案均为每次给药0.5g,静脉滴注,每8h一次,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3%和92.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6.9%和8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和7.7%。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和进口美罗培南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均有效、安全,国产品可以替代进口品,用于临床严重感染痰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美罗培南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注射用美罗培南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使用不同厂家鲎试剂对注射用美罗培南进行干扰实验.结果:用稀释法进行稀释,证明最大有效稀释倍数下即C=3.3 mg·ml-1无干扰作用.结论:注射用美罗培南可用BET法取代热原法进行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相似文献   

10.
老年心衰患者口服地高辛群体药动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计算国人老年心衰患者口服地高辛(digxion)群体药动学参数,以促进个体化给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84例老年患者120例次地高辛的血清浓度并收集相关临床指标,运用NONMEM软件建立群体药动学模型。结果:地高辛的药动学符合一室线性开放模型,固定效应参数中,体质量、剂量、血肌酐及尿素氮对参数有影响。最终回归模型中地高辛血药浓度估算值与实测浓度间线性关系良好。结论:用群体药动学模型分析常规监测数据可为老年患者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例老年女性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接受美罗培南、低分子肝素治疗1 d后出现黑便、血小板减少.停用低分子肝素后,黑便好转,但血小板进一步减少,停用美罗培南后血小板逐步恢复.考虑为美罗培南引起血小板减少,联合低分子肝素导致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改善注射用美罗培南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度及峰型问题。方法 色谱柱Waters XBridge C8(4.6 mm×250 mm,5μm),以0.1%三乙胺溶液[量取三乙胺1.0 ml,加水900 ml,用磷酸溶液(1→10)调节p H为5.0,加水稀释至1 000 ml]-乙腈(94.5:5.5)为流动相,流速1.5 ml/min,波长:220 nm。结果 在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下,主成分与各已知杂质分离度良好,美罗培南开环物及二聚体峰型有所改善。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注射用美罗培南的有关物质测定。  相似文献   

13.
孙宜坤  孔薇 《海峡药学》2021,(1):203-204
目的 对1例癫痫患者联合使用美罗培南和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导致癫痫复发进行相关用药分析,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整个治疗过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际,分析患者癫痫复发的原因,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癫痫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VPA血药浓度,避免联合...  相似文献   

14.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8岁.因"外伤致腹痛、伤口出血2h"于2020年9月24日收入我院普外科,诊断:①腹部开放性损伤:胃破裂?肠破裂?胰腺破裂?腹腔异物残留,腹腔内脏器损伤待排;②急性弥漫性腹膜炎;③胸部开放性损伤:左侧肋骨多发骨折、双肺挫伤,其他脏器损伤待排;④脂肪肝.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  相似文献   

15.
16.
美罗培南及注射用美罗培南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红莲  江霞  邓颖 《中国药师》2010,13(8):1133-1135
目的:优化关罗培南及注射用美罗培南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方法:以0.1%三乙胺溶液.乙腈(93.5:6.5)为流动相;以0.1%三乙胺溶液为溶剂;色谱柱为C18,柱温30℃;系统适用性检测波长220nm,检测波长300nm;调整美罗培南主峰保留时间为5—7min,流速1.0ml·min^-1。结果:美罗培南的线性范围为50.11—751.68μg·ml^-1(r=0.9999);美罗培南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1.0%,n=9);注射用关罗培南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1.0%,n=9)。结论:本方法灵敏、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关罗培南及注射用美罗培南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注射用美罗培南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收集我院相关病例资料及查阅美罗培南与丙戊酸钠药物相互作用的相关文献报道,归纳总结美罗培南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本组共收集到23例注射用美罗培南与丙戊酸钠联合使用的病例,美罗培南使用后引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明显降低(P<0.05),丙戊酸的血药浓度从(35.74±2.3)mg/L下降到(2.97±1.3)mg/L。其作用机制为合用美罗培南抑制丙戊酸钠的吸收,使丙戊酸钠向红细胞转运加强,抑制葡萄糖醛酸丙戊酸分解为游离型丙戊酸。结论在临床上要尽量避免美罗培南与丙戊酸钠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的相互作用是不能通过改变丙戊酸钠的剂量而缓解的,临床上在使用丙戊酸钠时必须要用美罗培南时可改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等药物替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已报道的蒙特卡洛模拟(MCS)优化美罗培南治疗不同病原菌下患者的给药方案,探索上述方案在真实世界中有效性,获得临床应用的参考数据。方法 以2016年01月01日~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贵航贵阳医院使用美罗培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统计并分析不同病原菌下给药方案的有效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61份病例,其中致病菌最多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于未达到多重耐药的病原菌,美罗培南1 g q8h输注30 min以上对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治疗有效,美罗培南1 g q8h输注1 h以上对铜绿假单胞菌治疗有效。当病原菌为多重耐药时,美罗培南1 g q8h输注2 h以上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治疗有效,美罗培南1 g q6h输注3 h对肺炎克雷伯菌治疗有效。结论 除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及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外,余病原菌均与已报导的基于MCS推测治疗效果一致。当病原菌为多重耐药菌或MIC值较高时,需增加输注时间或(和)给药频次才能达到有效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实验对单用美罗培南与联用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治疗重症院内感染进行对照研究,单独治疗组(48例)给予美罗培南1.0g,每日3次静脉注射;联合治疗组(47例),给予头孢他啶1.0g,每日3次静脉注射,阿米卡星0.5g,每日2次静脉注射,疗程5-14d。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药动学模型联合蒙特卡罗模拟来完善老年类鼻疽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方案。方法 以美罗培南的药动学/药效学模型为基础,通过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模拟各种不同剂量美罗培南的临床用药方法,根据模拟结果明确最为理想的给药方式。结果 经过实验数据发现,初步预测AUC0-24 h/MIC>400的百分比随着美罗培南剂量的增大而上升。当MIC的值为0.5 mg·L–1,且美罗培南的使用剂量为25 mg·kg–1·d–1时,AUC0-24 h/MIC>400的比例为99.43%。而MIC的值为1 mg·L–1,且美罗培南的剂量为35 mg·kg–1·d–1时,AUC0-24 h/MIC>400的比例为97.57%。当MIC值≥2 mg·L–1时,美罗培南的剂量均无法满足AUC0-24 h/MIC>400标准。结论 当MIC达到0.5 mg·L–1时,临床使用美罗培南的给药剂量应> 25 mg·kg–1·d–1,而当MIC达到1 mg·L–1时,美罗培南的使用剂量应>35 mg·kg–1·d–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