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时机的选择对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入的46例(46眼)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伤后2~4 d手术)25例,对照组(伤后10~14 d手术)21例,纳入病例均由同一医师实施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有13例视力获得明显提高,10例稍有改善,1例无提高,1例手术失败;对照组中有2例视力明显提高,10例稍有改善,5例无提高,4例手术失败。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有助于术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试验组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术。两组患者术后采用相同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眼压情况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恢复及眼压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大量出血、医源性裂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复更换显微器械的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具有与传统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可以恢复患者视力,平稳眼压,但具有较少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9月—2014年4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的患者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视力提高(0.16±0.05),明显高于对照组视力提高的(0.05±0.0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原发性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4%和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34%和3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先天性视网膜劈裂,能够有效的组织破裂症进一步恶化,利于改善患者的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抗新生血管药物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措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联合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眼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7 d眼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率(96.7%)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眼球破裂伤的疗效.方法 对19例(19眼)严重眼球破裂伤(包括无光感5眼)患者在理想时机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随诊6~48个月,平均24个月,观察其疗效.并与同期吉林地区二级以上医院濒危眼外伤平均救治结果比较.结果 在19例眼外伤中,5例无光感眼中3例达到了光感以上的视力,其中1例眼球萎缩行眼球摘除,14例有光感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球摘除率及眼球萎缩明显少于同期吉林地区二级以上医院濒危眼外伤救治结果.结论 严重眼外伤患者经过及时正确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大部分患者能获得一定视力,其中包括无光感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复杂眼外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患者65例(92眼)的临床资料,其中仅接受玻璃体切割术30例(42眼)为对照组,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的35例(50眼)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睫状体复位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视力均比术前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恢复至0.05~<0.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睫状体复位良好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的5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比,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复杂眼外伤患者疗效更佳,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视力,促使睫状体复位,且术后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右江医学》2017,(3):340-342
目的探究非接触式广角镜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复杂视网膜脱离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切割系统手术,观察组采用非接触式广角镜联合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切割系统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用时对照组为(79.83±4.53)min,观察组为(61.79±3.29)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成功率观察组为100.00%(47/47),对照组为87.23%(41/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0.64%(5/47),对照组为27.66%(13/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接触式广角镜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患者效果显著,能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用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在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视网膜脱离患者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视网膜复位率、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记录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均全部复位。观察组的视力恢复率(87.50%)较对照组(68.75%)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和玻璃体切割术均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都能够使视网膜复位、视力提高,但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并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周静  李姗  王秀兰 《中外医疗》2014,(32):59-60
目的比较严重眼后段外伤Ⅰ、Ⅱ期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疗效。方法将38眼严重眼后段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后选择不同时机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随诊3-24个月,伤后24 h-7 d内进行Ⅰ期玻璃体手术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率86.9%,7-10 d进行Ⅱ期玻璃体手术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率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05)。两组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221.500,P〉0.05)。结论对于严重眼后段外伤,Ⅰ、Ⅱ期玻璃体切割手术均可达到治疗目的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传统20G与微创23G玻璃体切除术式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视力情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20G玻璃体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微创23G玻璃体手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变化情况,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d、3d、7d观察组眼压分别为(10.7±4.2)mmHg、(11.4±4.7)mmHg、(11.7±4.8)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7.3)mmHg、(15.6±5.4)mmHg、(14.9±5.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上升率为53.66%(22/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27%(12/41),而视力下降率为4.88%(2/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1%(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7.3±7.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3±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低眼压发生率为14.63%(6/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4%(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23G玻璃体切除术式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了术后眼压上升的风险,但术后早期低眼压是该治疗术式的主要并发症,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詹邶  薛敏  姜丽丽  乔灵飞 《安徽医学》2022,43(5):549-552
目的 分析小剂量曲安奈德在合并视网膜脱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开放性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48人(4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人(25眼)与对照组23人(23眼)。观察组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术毕注入曲安奈德1 mg/0.05 mL于玻璃体腔;对照组患者不使用曲安奈德。比较术后12周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脱离复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及药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BCVA及眼损伤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周,观察组BCVA(LogMAR视力)为(0.60±0.24),观察组BCVA(LogMAR视力)为(0.8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8,P=0.004)。观察组视网膜脱离复位24眼,未复位1眼。对照组视网膜复位17眼,未复位6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1,P=0.030)。观察组PVR发生5眼,未发生20眼,对照组PVR发生12眼,未发生11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1,P=0.020)。两组患者术后一月内最高眼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1,P=0.428)。结论 小剂量曲安奈德在开放性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除手术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患者应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确诊MT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TM的发展阶段将其分为早期组与后期组,均为25例(26眼),同时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比较术后患者视力改善情况、黄斑形态以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早期组患者26只眼视力改善率100.0%,后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为61.5%,显著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视网膜复位Ⅰ、Ⅱ分别为100.0%,0.0%,与后期组的92.3%、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形态分级早期组25例患者26只眼均为Ⅰ级,占100.0%,后期组Ⅰ、Ⅱ、Ⅲ分别为19.2%、57.7%、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在阻止MTM患者黄斑裂孔形成方面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于复杂性眼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复杂性眼外伤并在该院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301例(301眼)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随访4~8个月,平均随访10.3个月.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视力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分级,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功能痊愈243眼(占80.7%),解剖痊愈47眼(占15.6%),未痊愈有11眼(占3.7%),术后患者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于复杂性眼外伤的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时间越早者预后越佳.  相似文献   

14.
李晓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16-116
目的:评价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眼外伤无光感眼的效果。方法:对11例(11只眼)外伤的无光感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观察其疗效。随诊6~24个月,平均发展速度11个月。结果:11例外伤后无感眼中,7例恢复了观感或光感以上的视力。4例仍无光感,其中1例进行眼球摘除。眼外伤后无光感的主要原因为严重的屈光间质混浊、破损及脉络膜水肿。结论:部分眼外伤后无光感眼经及时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可获得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15.
欧志勇 《当代医学》2021,27(11):137-138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76例(81眼),随机编号利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8,40眼)与实验组(n=38,41眼)。对照组给予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眼压、裸眼视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成功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术前,两组患者眼压、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较周围虹膜切除术更利于促进患者眼压恢复,提高患者视力水平,手术成功率高且并发症率低,高效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接受20G和23G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恢复情况及眼压变化,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末次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最终视网膜复位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86.67%(39/4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视力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3月两组间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两组患者术后眼压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可安全、有效地运用于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且术中损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患者更舒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复杂性眼外伤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的差异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讨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出现青光眼、角膜变性、视神经萎缩等并发症的概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发生青光眼、角膜变性、视神经萎缩等并发症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玻璃体视网膜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疗效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致盲率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张键  蔡方荣 《河北医学》2015,(3):359-362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放液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寻找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前房穿刺放液,对照组引流视网膜下液,应用巩膜外垫压手术复位。结果: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12个月,对照组患者视网膜复位36眼,失败4眼,手术成功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视网膜复位38眼,失败2只眼,手术成功率为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视力进步34眼(85.00%)、视力保持不变4眼(10.00%)和视力下降2眼(5.00%);对照组患者视力进步25眼(62.50%)、视力保持不变8眼(20.00%)和视力下降7眼(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术中采用前房穿刺放液代替引流视网膜下液降低眼压,安全可靠、简便快捷、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9,(5):671-674
目的:调查1年内机械性开放性眼外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机械性开放性眼外伤住院患者532例(550眼)的临床资料,对致伤原因、受伤类型及视力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32例患者中男453例,女79例,男女比例5.73∶1。年龄为1~81岁,平均(40.77±0.49)岁,25~55岁者最多,计356例,占总例数的66.92%。每月平均接诊眼外伤(47.34±9.51)例,受伤人数最多月份为9月61例(11.47%)。职业以农民工人最多,205例(38.53%)。工地施工场所215例(40.41%),受伤原因中有铁屑、铁片、铁丝、钢筋致伤98例(18.42%),铁棍、扳手致伤57例(10.71%),砂轮皮条致伤45例(8.46%)。受伤类型中眼球破裂伤248例(46.62%),穿通伤174例(32.71%)。分别比较各类开放性眼外伤入院和出院时视力,眼球破裂伤和球内异物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力≥0.01的穿通伤和其他眼外伤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致盲率下降。结论:在全年眼外伤患者中,以男性为主,多为青壮年。眼外伤多发生在9月份。患者多为农民工人。受伤类型以眼球破裂伤为主。积极手术治疗后视力能够提高。  相似文献   

20.
阳晻  陈光胜  李欢 《广西医学》2010,32(5):579-581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球破裂伤的疗效。方法对15例(15眼)眼球破裂伤患者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眼内光凝或冷凝术,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术后11例视力提高,4例视力无改善,手术后成功保存眼球。结论眼球破裂伤初次缝合后早期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利于视功能的恢复和保持眼球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