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纵隔原发非畸胎瘤类生殖细胞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纵隔原发非畸胎瘤类生殖细胞瘤14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14例均为单发包块,10例位于前上纵隔左侧,4例位于前上纵隔右侧。9例呈分叶状,边缘不清楚;5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肿瘤最大直径5~16cm。11例CT平扫密度不均匀,其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粗斑点状钙化,增强后呈中度不均匀强化。3例精原细胞瘤CT平扫密度均匀,CT增强呈轻度均匀强化。6例见心包积液,5例显示胸腔积液,10例累及邻近的大血管。3例见肺转移。结论 CT对原发非畸胎瘤类生殖细胞瘤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5~50%有播散性恶性肿瘤病人的浆膜腔可发生液体蓄积。恶性心包积液特别重要,因本病发病时症状不显,并可造成致死的心包填塞的可能。产生心包积液的机制有:(1)肿瘤转移至浆膜面,造成液体渗出,(2)纵隔障或肺门肿瘤浸润阻塞淋巴管,引起心包囊内液体漏出。实验表明淋巴从心内膜流至心外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 患女性,39岁,15个月前因胸痛,气急伴左肩背部疼痛,经CT检查,诊断为纵隔肿瘤左胸腔转移,穿刺活检为胸腺癌。6个月因气急加重,经超声检查提示“心包腔内大量积液”即行左胸壁肿块切除、心包开窗术,术中见胸腔、心包分别有300、800毫升暗红色血性积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纵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纵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 病变位于前纵隔1例,中纵隔3例,后纵隔3例。螺旋CT像上均表现为实性肿块,前纵隔病变中病灶边界清晰;而中纵隔病例中3例则边界不清,其中2例侵犯气管壁,1例侵犯食管壁。后纵隔1例边界不清,侵犯相邻肋骨,余后纵隔2例边界清晰,其中1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呈轻度均匀强化1例,中度均匀强化4例,重度均匀强化2例。随访显示1例复发。结论 纵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螺旋CT表现为均匀密度软组织肿块,增强后呈轻度、中度均匀强化,部分病灶边缘清楚,部分不清楚。螺旋CT检查可显示肿瘤的范围及与相邻组织解剖关系,对确定手术的可切除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武汉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23年(1957~1979年)收治的111例SLE患者中,21例有肺、胸膜损害。其中,肺炎者14例,胸腔积液16例,合并心包积液8例。其胸部X线表现有:(1)胸膜、肺部、心包膜几种病变可先后或同时并存;(2)肺部点片状阴影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ulmonary 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PBML)的CT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PBML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分析病灶的大小、数目、部位、形态、边缘、内部结构及增强表现、CT伴随征象等。结果6例均为女性,有子宫肌瘤手术史。6例CT表现均是双肺多发散在随机分布结节,双肺下叶分布为著,结节可为实性结节、薄壁空洞型结节或结节伴空洞,所有结节边界清楚,可有分叶,无毛刺,内密度均匀或伴低密度液化坏死,无钙化及支气管充气征,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呈中重度强化。所有病例均未见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结论 PBML是一种罕见疾病,多有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史,CT扫描肺部出现多发边缘清楚的结节,同时不伴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时需考虑PBML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胸膜肺母细胞瘤(PPB)的CT图像特点。方法收集我院5例经针刺活检、手术病理确诊为PPB患儿的临床资料,所选患儿均行CT扫描,对其CT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均为单发,肿瘤位于右侧3例、左侧2例,Ⅱ型4例、Ⅲ型1例;CT平扫显示胸膜下团块状、不规则状或占据整个胸腔的巨大肿块。Ⅱ型密度不均匀,病灶中心可见液化坏死的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实性成分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囊性成分及液化坏死无强化。Ⅲ型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呈中度不均匀强化;病灶较大时压迫肺组织及纵隔,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相邻肋骨未见骨质破坏。结论儿童PPB发病率极低,恶性程度高,其CT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本病需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16-19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NSE、CYF21-1、CEA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经病理证实的2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资料与血清肿瘤标志物NSE、CYF21-1、CEA的浓度,将CT表现分型间肿瘤标志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密度均匀与密度不均(15/6)、有心包积液与无心包积液(3/18)者的血清CEA浓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血管包埋与无血管包埋(14/7)、有胸腔积液与无胸腔积液(10/11)、有胸膜转移与无胸膜转移(9/12)、有胸外转移与无胸外转移(8/13)患者NSE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强化与中度强化(13/8)、有胸外转移与无胸外转移(8/13)患者CYF21-1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LC的密度均匀与否与血清CEA浓度有一定相关性,强化程度与血清CYF2-11浓度有一定相关性,血管受累及胸膜转移与血清NSE浓度有一定相关性,胸外转移与NSE、CYF2-11血清浓度有一定相关性,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分别与血清NSE、CEA浓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尹燕  郑燕  陈超  鹿彩銮  徐凯  胡春峰 《当代医学》2011,17(30):31-33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前纵隔肿瘤的CT特征,以提高对原发前纵隔肿瘤的诊断。方法收集5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前纵隔肿瘤,全部患者行CT平扫,55例行增强检查,重点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密度、边缘、肿块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胸部继发改变。结果胸腺瘤34例,21例可见囊变、坏死区,呈轻一中度强化,畸胎瘤11例,均可见坏死、囊变区,10例可见脂肪成份,囊壁及实性成份强化较明显;淋巴瘤5例,4例可见坏死囊变区,均无钙化,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胸骨后甲状腺肿3例,均可见坏死囊变区,平扫密度较高,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心包囊肿2例,均位于右侧心膈角区,边界清晰,呈水样密度,无强化;滑膜肉瘤2例,1例可见坏死囊变区及同侧胸腔积液,1例可见钙化及胸膜转移。结论仔细观察前纵隔肿瘤本身部位、密度以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合患者年龄等特征,可提高对前纵隔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周涛  宋迪 《实用全科医学》2014,(5):801-803,F0003
目的分析和总结心包转移瘤的CT表现特征,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37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心包转移瘤的CT图像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有无心包增厚、心包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直接侵犯等。结果32例(86.5%)出现心包积液(其中轻度心包积液有2l例,中一重度积液为11例);28例(75.6%)有心包增厚或结节,其中弥漫性不均匀增厚者有15例,厚度为4~7mm;出现结节或肿块者13例,结节的直径为5—12mm,其中9例为实性结节、另4例为囊实性结节;15例(40.5%)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隆突下、主肺动脉窗和肺门等处)。共10例直接侵犯心包,表现为心包壁层被突破、肿块突入心包腔。结论心包转移癌在CT上多表现为心包积液、心包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心包直接受侵犯等。CT对心包转移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有帮助,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119-122+169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搜集2012年6月~2016年7月37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恶性占位性病变12例,4例分叶征;5例短毛刺征;3例胸膜凹陷征;3例支气管充气征;2例胸腔积液;6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7例明显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炎性假瘤5例,2例边缘小切迹及长索条;2例边缘光整,1例密不均胸膜局限性增厚粘连,3例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结核球18例,3例浅分叶长索条及点状钙化灶;11例卫星灶;9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并不同程度钙化;5例胸膜局限性增厚粘连并3例胸腔积液,14例无明显强化,2例边缘环状强化。错构瘤1例,边缘光整,无明显强化。肺部良性结节1例,边缘光整,轻度均匀强化。结论孤立性肺结节依据其特征性CT表现并密切结合临床多数可做出正确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胸内恶性淋巴瘤50例,均经病理证实。首发症状以颈部肿块最多见(27例),表浅淋巴结增大7例。X 线表现:两侧纵隔增宽21例,单侧纵隔增宽12例,肺部浸润4例,胸腔积液4例,肺门增大9例。特征性 X 线表现为:两侧纵隔对称性或非对称性膨胀增宽;两侧纵隔轻度增宽,右缘平直。其他不典型的纵隔及肺门改变应结合临床检查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动态增强CT扫描表现。结果15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中,肿块形成型12例,管壁浸润型1例,腔内生长型2例。肿块形成型CT平扫表现为肝内低密度肿块10例,等密度肿块2例;动态增强扫描7例动脉期肿块周边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增加;延迟期4例均匀性强化,2例不均匀性强化,1例肿块中央始终无强化。3例动脉期肿块呈轻度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时期进一步强化;2例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开始强化;延迟期增强。围管浸润型表现为胆管不规则的增厚;1例腔内生长型表现为扩张的胆管内强化结节;1例腔内生长型表现为胆管扩张,未见肿块。结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4.
纵隔胰腺异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17岁,胸痛 8个月、呼吸时加重,伴间断发作的胸闷、气短,无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改变,胰腺彩色多普勒无特殊所见。胸部正位X线片示,右心缘旁类圆形巨大肿块,外缘清楚,内缘以宽基底与纵隔相连,初步诊断为右中下纵隔占位性病变 (图 1)。CT平扫加增强扫描(纵隔窗)见,右侧前纵隔见一个大小为 12 5cm×12 0cm×4 5cm的囊肿样肿块,囊壁厚度均匀呈中等密度,囊腔内密度较低,CT值为 4 4HU,囊肿后缘与主动脉、上腔静脉及肺动脉主干均界限不清,主动脉受压后移,伴有双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图 2);增强扫描囊肿中心部无强化,囊…  相似文献   

15.
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儒正  吴朝光  朱艺  张红  洪萍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4):2231-2232
目的总结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8年3月我院52例接受心包剥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心包慢性炎症改变34例,结核增殖性肉芽组织形成或干酪样变18例。胸部X线诊断为肺结核15例;23例行胸部CT检查,其中诊断为肺内结核8例,双侧胸腔积液15例,心包积液3例,心包膜弥漫或局限性增厚23例(其中心包钙化4例),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42例可见不同程度的心包增厚、粘连、心搏减弱,6例有心包积液;心电图提示房颤11例,T波或ST段改变22例,窦性心动过速37例,QRS波低电压42例。常规颈内静脉置管测中心静脉压,全部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胸部正中切口行心包剥离术。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为1.9%。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心律失常4例及肺部感染3例。出院时心功能Ⅰ~Ⅱ级45例,Ⅲ级6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和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缩窄性心包炎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在胸部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60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胸部淋巴瘤患者的CT资料,探讨各型胸部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按侵犯部位,胸部淋巴瘤可分为4型:肺门纵隔型(27例)、肺型(15例)、胸膜心包型(7例)、混合型(8例).其侵犯纵隔和肺门主要表现为不对称性肿大的淋巴结并大多融合成块.侵犯肺组织的主要表现为:肺部肿块影、结节空洞影、渗出实变影.侵犯胸膜或心包的主要表现是: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较少有明显的胸膜增厚或心包增厚.结论:胸部淋巴瘤具有较明显的CT特点,CT在胸部淋巴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纵隔淋巴瘤及恶性胸腺瘤的影像学差异,以提高其鉴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纵隔淋巴瘤24例及恶性胸腺瘤28例,观察各自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4例恶性胸腺瘤中,多局限于前纵隔或延伸至中纵隔,偏向纵隔一侧者20例;密度欠均匀,多发囊变坏死者22例,钙化者6例;胸膜结节状增厚者5例;均未见浅表淋巴结肿大;而24例淋巴瘤中,累及胸部多组淋巴结,跨越纵隔两侧生长;密度多均匀,囊变坏死者7例,钙化者1例;无胸膜增厚;浅表淋巴结肿大者5例,以上几点与恶性胸腺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8例恶性胸腺瘤中,邻近心脏及大血管受侵者14例,大血管结构受推移者8例;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者12例;24例淋巴瘤组,邻近心脏及大血管受侵者16例,大血管结构受推移者8例;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者6例,以上两点与恶性胸腺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纵隔淋巴瘤与恶性胸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CT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9年3月收治的50例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占收治结核病患者的1.28% ,占结核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4.73%.病变部位以胸腔积液合并腹腔积液病例为多(36%),其次为胸腔积液合并心包、腹腔积液(26%),再其次为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22%)、心包积液合并腹腔积液(14%).积液均以中量为主,大量积液较为少见.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病例往往存在血型播散性结核和浸润型结核,或并发有肺外结核,结核中毒症状较为明显.结论 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多是重症结核的表现,但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故易误诊,在积极正规抗痨治疗基础上,抽液引流和早期常规应用激素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正> 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淋与急非淋,并发少量心包积液并不罕见,但以心包积液为前期症状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则非常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范××,男,17岁.因咳嗽、左侧胸痛、低热20天,夜间不能平卧3天,于1984年6月23日入院.体温37.8℃,脉博112次,呼吸18次,血压110/70.自动体位,皮肤未见淤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胸骨无压痛,心界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0.5Cm,未闻心包摩攘音.肺部检查正常,腹平坦,肝脏于肋缘下3cm.剑突下7cm,有压痛,肝颈反流阳性,脾于左肋缘下刚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1 0年来我院在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透 )患者中对 42例并有浆膜腔积液 (腹腔或胸腔或心包腔 )。采用简易高钠透析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无需特殊设备 ,只需一般普通血液透析机 ,定时定量静脉注入高渗氯化钠观察疗效。在 42例病历中 ,有 2 0例大量腹水 ;5例心包积液 ;1 2例胸水 ;同时合并 :胸腹水 2例 ,腹水及心包积液 1例 ,胸水腹水心包积液三腔均有者 2例。结果 :经高钠透析治疗后的 42例病历 ,88%的 CRF合并浆膜腔积液 (腹水、胸水或心包积液 )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解除了患者症状 ,提高了生活质量。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