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近年来,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理念的推广使其成为国际军事医学聚焦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军的培训热点.目的 探讨国内CNKI数据库战伤救治的研究现状、热点及未来趋势.方法 检索CNKI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收录的战伤救治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5.6.R4软件进行国内战伤救治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1058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个别小型合作团体相对独立,机构间缺乏沟通交流.关键词以"战伤救治""战伤""卫勤保障"等为主,并形成18个聚类,近年来研究热点以"战术战伤救治""模拟培训""应急医学救援""机动卫勤力量"等为主.结论 国内战伤救治研究团体、机构的沟通交流有待提升,下一步发展趋势可能是应急医学救援、机动卫勤力量、伤病康复、信息化救援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残酷性、现代化武器的巨大杀伤力、伤情种类的复杂性,对我军战时救治和卫勤保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建立与现代作战相匹配的卫勤保障模式,提高防护救治本领,是部队医疗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这里通过对美军战场卫勤保障任务.机制及其特点的分析,探索现代战场卫勤保障的有效模式。提高我军战时防护救治本领和卫勤保障能力,以期对我们有所启示。方法从我军战场卫勤保障实际出发,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透析美军战场卫勤保障。针对高新技术局部战争带来各种战伤多元化的特点,为了提高战场救护能力,美军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着眼未来战争需要,大力开展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的战伤特点和紧急救治的科学研究,深入探索战伤的致伤因素、发生规律和战伤特点,加强有关伤病的救治技术训练,研究确立并熟练掌握各类战伤及战伤并发症的分类、救冶标准、抢救方案等。为适应信息战争的需要,美军还大力发展卫生装备器材,现在美军卫生装备已经在向“快速救护”和“远程医疗”方向发展。根据美军的设想,未来的战场上负伤的士兵将依靠数字化技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拯救自己的生命。结果美军战场卫勤保障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已经形成了信息化的卫勤保障观念,初步建立了适应信息化战场需要的卫勤保障机制,为我军信息化战场卫勤保障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怡  龚娜  桂莉  师文文 《海军医学杂志》2022,(3):279-282+286
目的 以案例形式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制定基于战术战伤救治案例考核模式的评分标准,考核学员贴近实战训练成果。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初步制定战术战伤救治技能考核评分表,组织专家会议对考核表内容和各条目分值进行讨论,通过2轮专家会议确定考核表内各项条目设置及相应分值标准。结果 考核表包括3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均考核个人技能和团队配合能力。个人考核项目分为必须掌握、非必须掌握和干扰项目。必须掌握项目制定满分为2、3、5或10分,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扣分;非必须掌握项目制定基础分值0分,完成此项目可加1~2分;干扰条目设置基础分值0分,实施此项目需减1~5分。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评分表具有弹性化的评分模式,更贴合实战环境下战伤战术救治技能的考核,并为考核工作提供了便捷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当前战伤救治教学方式单一、内容固化的问题,作者单位采用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法的方式,探讨提高我军卫勤队员战伤救治水平的教学新方法.方法 将参与2021年空军军医大学举办的战救技能培训班的两队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队员采用相同训练大纲进行理论学习,对照组采用传统战伤救治理论授课的模式进行授课,实验组采用课下视频教学,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授课,培训后所有队员再次参加综合技能考核评估学员战伤救治技能掌握情况.最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情况.结果 ①实验组战伤救治综合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在课程内容设计难易程度方面、课程对于工作实际需求方面、课程涉及的救治技术掌握程度方面、课程趣味性方面以及课程对于提升综合救治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战伤救治教学可以帮助学员加速融入课堂,提升自主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战伤救治能力.应用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关于提高海军医务人员战伤救治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战伤救治是医务人员应用医药卫生技术手段对伤员实施的诊断、分类、治疗、护理和后送的过程 ,是战时卫勤保障的基础性工作。海军医务人员是实施海上军事斗争卫勤保障的骨干力量 ,其战伤救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卫勤保障质量 ,甚至会影响到战役的进程。因此 ,加强海军医务人员平时的战伤救治训练 ,提高战伤救治能力 ,意义十分重大。1 致伤特点及对医务人员的要求未来海上高技术局部战争呈大纵深、高立体、宽正面、非线性、非接触、非对称、远程精确打击的作战模式 ,将对参战人员产生一系列新的致伤特点。一是常规武器加大了科技含量 ,杀伤…  相似文献   

6.
谢勇  欧崇阳  陈华 《海军医学杂志》2022,(11):1179-1183
海上卫勤保障既是战场全局需要关注的关键,也是卫勤保障组织实施的重难点。其主要特点有:保障对象多元、涉及部门众多,卫勤组织指挥难度大;救治环境特殊、伤情复杂,救治技术要求高;战场条件恶劣、致病因素多,卫生防病任务重;伤员分布区域广、后送困难,对保障平台依赖性强。为了实施整体、精确、灵活、高效的海上卫勤保障,必须建立精干的卫勤组织指挥体制,形成海陆空一体的立体医疗后送体系,合理部署和灵活使用海上卫勤保障力量。近年来,海上卫勤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还存在一些制约保障能力提升的瓶颈因素。必须瞄准短板弱项,尽快明确和固化海上卫勤组织指挥协同机制,加快海上医疗后送平台研发配备力度,着力提升海上卫勤保障队伍救治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常态开展海上一体化联合演练,有针对性地拓展军事斗争卫勤准备。  相似文献   

7.
贲敏  杨媛媛  张义  薛晨 《海军医学杂志》2022,(10):1062-1065
近年来,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在军事、教育、医疗等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笔者针对当前水面舰艇部队在战伤救治训练中存在的训练环境不真实、舰船战损状态难呈现、训练内容海军特色不明显、火线伤员急救动作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运用AR构建水面舰艇战伤救治技能训练系统,该训练系统由基础硬件平台、训练通用软件和数据共享平台、技能训练应用平台三部分构成,能够为受训人员提供“虚-实”结合的复杂战场环境,可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和团队战救训练,使部队官兵熟练战场伤员救治勤务流程,提高心理素质和临机处置能力,促进战伤救治训练从训练场走向战场,提升水面舰艇部队战伤救治技能训练“实战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和卫勤保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有其特殊的特点和规律,它对战伤和卫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特征、作战理论的变化、战场和现代战伤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同时,又对军队如何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组建卓有成效的卫勤保障体系以及如何提高军队在三防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救治能力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中,战伤一线救治新理论和新技术正在实战中研究和应用,并呈现出突出和明确的发展趋势。战伤一线救治新理论主要包括聚焦后勤与全谱卫勤、一体化卫勤与模块化、卫勤信息化、伤病员分级分类与时效、伤病员立体后送和持续作战能力等。战伤一线救治新技术概述了常见伤情出血、急性失能性组织损伤、疼痛、休克、神经损伤和低体温等救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野战卫生装备与信息技术在救治中的运用,并从救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和未来发展前景两个方面描述了战伤一线救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沈岳  肖南  宗兆文 《医学教育探索》2009,8(9):1143-1145
培养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战伤救治人才是我军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满足卫勤保障的重要环节。在此介绍了俄军现代野战外科人才培养的模式,结合战伤救治训练情况,提出适合野战外科医师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军队卫勤人员能力培养途径。方法着眼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特点,探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军队卫勤人员能力培养及注意事项。结果通过灾害医学教育、卫生防疫教育、信息技能教育提升军队卫勤人员的卫勤机动能力、综合救治能力、心理救援能力、装备使用能力和联合指挥能力。结论军队卫勤人员要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特点与规律,坚持以任务保障为牵引,立足实际,全面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两栖登陆作战卫勤保障特点及难点,笔者通过文献查阅、基层调研、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总结归纳等手段,探索其方式方法。从建立高效卫勤指挥、医疗后送体系、现代化卫勤机动分队和医疗救治模块,加强群众性战伤救治技术训练,加快医疗后送运输装备研发和卫勤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从理论层面解决两栖登陆作战医疗后送组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提升两栖登陆作战卫勤保障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高南海应急卫勤保障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求提升南战区南海海战战时卫勤保障能力的途径。方法理论循证与实践分析。结果提出了围绕南海海上作战与海战伤特点的战区卫勤保障科研、训练思路。结论针对南海战时特点,增强南战区的使命意识、注重实战演练、完善制度规范、加强装备科研、强化技能训练,是提升南战区海战战时卫勤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合成营卫生排是军队改革后的新编成,是一线救治的主体和关键.伤票作为卫生排战场救护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卫生排救护时效性及一线救治能力至关重要.伤票是随伤员后送的载体,简要记录战时伤病员身份信息、伤情及救治情况[1].正确规范地填写伤票,能够保证伤员后续治疗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而且是战伤减员卫勤统计的重要依据[2].2019版战伤救治规则结合新形势下的卫勤保障需求,对伤票的内容及格式进行了较大调整,在基本信息处置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填充,然而新版伤票仍然存在伤情信息易混淆等问题.本文结合《战伤救治规则(2019试行版)》对新版伤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合成营卫生排需求对伤票提出建议,为提高卫生排医疗文书记录的时效性以及一线救治能力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军队医院在承担平时战备训练、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还担负着战时卫勤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救援等任务,工作性质和任务特点决定了其必须适应多样化任务需要,注重加强机动卫勤保障能力建设。野战医疗所是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力量主要组成部分,是战时执行早期治疗和部分专科治疗的重要力量。高技术战争战创伤突发性、多元性、残酷性等特点,对其护理队伍环境适应能力、战伤救护能力、心理干预能力提出了全方位的更高要求。自2010年以来,笔者所在医院对野战医疗所护理骨干进行了“一专多能”培训,现将培训方法与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西北医学教育》2016,(1):145-148
目的结合模拟医学教学模式,对传统战伤救治教学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按照战伤救治培训教学大纲要求,将2014年度36名参加战伤救治技能培训班的基层卫生员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将2015年度37名参加战伤救治技能培训的基层卫生员作为实验组,采用理论授课结合模拟医学教学模式教学。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基层卫生人员进行战伤救治培训课程中应用理论授课结合模拟医学教学模式,能提高战伤救治培训质量,促使基层卫生人员熟练掌握战伤救治技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岛礁卫勤保障护士的适岗培训现状与需求,为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加强驻岛护士适岗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驻某岛礁卫勤保障护士74名为调查对象(辅助征询同期执行医疗保障任务医生的意见),采用自制适岗培训需求问卷进行调查,分别收回护士及医生有效问卷74份与81份资料纳入数据分析.结果 72.97% 的护士认为,临床护士转岗为卫勤保障护士存在适应困难,主要原因在于相关理论知识不足、岗位职能不了解和战救技能欠缺.护士适岗培训内容需求注重于战救与急救技能、战场救护理论、实战协作能力、战后心理创伤疏导、军事体能素养等内容.结论 建立规范的卫勤保障护士培训体系,加强任务的岗前培训,有助于快速提高护士的岗位适应力,提升驻岛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和综合卫勤保障力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战伤套餐医嘱,提高战伤救治标准化程度,提高救治效率,同时便于指导精准化卫勤保障,支撑卫勤决策。方法 以前期战伤编码研究成果为基础,根据PRISMA标准构建循证策略,利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建立证据等级结构,遵循我军现行医疗后送体制和救治能级,构建套餐医嘱。结果 基于86种四肢伤战伤编码,设计了每种伤情的在不同救治机构和救治能级中的套餐医嘱,涵盖分类、伤势定级、急救措施、手术、用药、检查、后送以及信息填写不同技术类别,共974条。结论 套餐医嘱及编码的构建能够实现战伤信息与药品器材信息的耦合,为卫勤保障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奠定了标准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野战综合手术队建设模式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野战综合手术队是从医院抽组的担负手术治疗支援保障任务的机动卫勤分队。作者探索联勤保障体制下综合野战手术队组织建设、装备配备、救治范围、训练考核方法等,以加强综合手术队建设,提高战伤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20.
邢斌 《海军医学杂志》2002,23(2):142-143
登陆作战突击上陆阶段具有战斗区域狭窄、人员集中及环境特殊的特点。据预测 ,高技术条件下渡海登陆作战第一梯队战斗减员率将高达 35 %~4 0 % ,其中抢滩登陆战斗中减员占减员总数的5 0 %。探讨登陆作战突击上陆阶段的卫勤保障模式 ,对于进一步做好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登陆作战卫勤保障准备 ,加强卫勤战备建设 ,具有重要意义。1 登陆作战卫勤保障的特点1.1 各级卫勤机构不能预先展开 ,影响伤员及时救治 登陆作战突击上陆是一种进攻战斗 ,在大多数情况下 ,各级卫勤机构不可能预先展开 ,而只能是跟进保障 ,在运动中逐渐展开。战场情况的多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