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的特点和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同性恋态度等因素对艾滋病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艾滋病态度量表、艾滋病知识量表、同性恋态度问卷、对HIV高危人群态度量表、对同伴艾滋病态度的觉察问卷、艾滋病易感性和严重性觉察问卷对北京、南昌、怀化三地11所高校1067名大学生施测。结果:(1)来自于城市的大学生较来自农村的大学生(99.5±8.1/93.0±7.6,t=4.18,P<0.01)、汉族大学生较少数民族大学生(93.3±7.9/91.0±8.0,t=3.13,P<0.01)对艾滋病态度量表得分高;医学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量表得分高于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科专业学生(96.3±8.8,92.6±7.5、92.9±8.3,F=6.56,P<0.01);北京大学生艾滋病态度得分高于南昌、怀化大学生(94.3±8.2,91.0±6.4,91.9±7.9,F=16.26,P<0.01);(2)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和对性工作者的态度、对同伴艾滋病态度的觉察、对艾滋病易感性的觉察和艾滋病知识能显著预测其对艾滋病的态度(β=0.26、0.09、0.25、0.11、0.09)。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量表得分在专业、地区和部分人口学变量上有差异;同性恋态度和艾滋病知识等因素影响大学生艾滋病态度。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对自杀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自杀态度是指个体对自杀行为、自杀者等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倾向。国外的研究表明 ,不同人群对自杀的态度因文化传统、习俗、宗教、法律的不同而相差甚远 [1 ]。我国对自杀态度的调查研究还相对滞后 ,研究对象多限于医务人员群体 [2 ,3 ]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生自杀态度的调查研究 ,为大学生自杀的研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采用《自杀态度调查表》[4,5]  在杭州市四所高校利用晚自修时间 ,简单随机选取教室发放问卷 ,当场收回 ,发放问卷 80 0份 ,回收 80 0份问卷 ,有效问卷753份 (占 94% ) ,年龄 1 7~ 2 6岁 ,其中男 37…  相似文献   

3.
刘心煜 《校园心理》2020,(2):121-122
本研究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理论参考。对224名大学生采用Herek编制的男女同性恋态度量表(ATLG)的修订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男同性恋者比女同性恋者的态度更严格,而男生比女生在同性恋态度方面表现更为负面;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年级;接触过同性恋的大学生比没接触过的更容易包容同性恋。因此,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存在性别、年级以及认知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影响,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金钱态度量表(MAS)和自编的家庭背景调查问卷对中国19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来自不同居住地区的大学生在金钱态度中权力名望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差异(F=3.348,P<0.05),而不同家庭形态和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大学生在金钱态度各维度上的得分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F=0.096~2.785,P>0.05)。结论居住地区是影响大学生金钱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家庭形态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失恋对大学生恋爱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恋爱、失恋对大学生恋爱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恋爱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恋爱态度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恋爱经历的22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结果有无失恋的大学生在恋爱态度上有明显差异(t=0.134,P=0.00);失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无失恋大学生(t=2.796,P〈0.01),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差异显著,失恋后又重新恋爱的大学生在敌对倾向上有所缓解,无恋爱大学生与初恋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结论恋爱和失恋明显影响大学生恋爱态度的现实性,失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长沙市两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方法:采用由Herek编制的男、女同性恋态度量表(the Attitudes Toward Lesbians and Gay Men Scale,ATLG)中文版对长沙市两所高校共13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409名学生接受10天后重测.结果:大学生对男同性恋的态度比对女同性恋的态度更严厉,而男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较女生更严厉:本科院校的学生对同性恋更加宽容,而专科院校的学生则相对比较保守;来自农村的学生对女同性恋的态度相对城市学生而言比较严厉.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性别、学历和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性态度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十所大学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性态度中的性责任性存在性别、年级、性经验的交互作用;性别、大学前性教育、性知识对自我中心取向的性态度有预测作用,而年级、性知识对关系取向的性态度有预测作用。结论:低年级有性经验的男生性责任感最低,大学期间性教育的效果不如大学前性教育。  相似文献   

8.
理工科与医科大学生对自杀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旨在了解我国大学生的自杀倾向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取样,用设计好的“自杀态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包括对自杀行为性质、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和安乐死态度的多角度多侧面的自杀态度研究,每一条目从完全赞同到完全不赞同按1-5级评分,每一因子以2.5和3.5分为两个分界值将对自杀的态度划分为3种,即对自杀持肯定、认可、宽容、理解的态度,矛盾或中立态度以及否定,排斥、歧视3种态度。结果 共完成调查243例,其中理工科大学生91例,医科大学生152例,两组之间对自杀的态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性大学生感知到的父亲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对其自身求助态度的影响,检验父亲依恋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问卷对781名男性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男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态度与其父亲的心理求助态度呈中等程度显著正相关,与父亲依恋的焦虑、回避两维度均显著负相关;2对男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逐步回归发现,依恋焦虑与父亲求助态度的交互作用显著,依恋回避与父亲求助态度的交互作用不显著;3父亲依恋的低焦虑组中,男大学生自身的求助态度与其父亲的求助态度有较高一致性,而高焦虑组中两者的一致性较低。结论:父亲依恋焦虑在父亲求助态度对男大学生自身求助态度的影响中起显著调节作用,而依恋回避无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媒体自杀报道对象对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针对当前媒体对自杀新闻报道比较混乱的社会现象,考察明星与大学生自杀新闻报道对大学生对自杀事件态度的影响。方法158名大学生(明星组50名,大学生组53名,对照组54名)阅读明星自杀报道、大学生自杀报道和不阅读任何报道,再针对报道中的自杀事件进行态度测评(对照组只进行态度测评)。结果大学生对三类自杀事件的总体态度有显著差异(F(2,157)=7.49,P=0.001),较为接纳明星自杀事件,排斥大学生自杀事件,一般态度则在两者之间;其中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有显著差异(F(2,157)=15.47,P=0.000),对不同身份自杀者的态度有差异显著(F(2,157)=10.00,P=0.000),均为最接纳明星,最排斥大学生,而对自杀者亲属的态度则差异不显著(F(2,157)=0.03,P=0.968)。结论报道对象的特殊身份会影响大学生自杀态度,大学生在媒体信息的影响下对不同自杀主体的自杀事件态度存在偏差,以此警醒相关媒体慎重或正确报道自杀事件,改善当今社会对与自杀现象的不适宜的态度,以正确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编制大学生流言蜚语态度问卷。方法随机抽取993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初始问卷的预测和正式施测,编制了大学生流言蜚语态度问卷。结果①大学生流言蜚语态度问卷含有2个因子,分别是社会价值、道德价值;②问卷模型拟合指数RM SEA=0.041,NNF I=0.97,CF I=0.98,GF I=0.97,拟合良好。结论大学生流言蜚语态度问卷是一个信效度较好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吸烟态度和吸烟意愿的关系,从而为纠正其不良吸烟意愿提供一定借鉴的依据。方法: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吸烟态度问卷以及中国青年吸烟问卷调查表中关于吸烟意愿的题目为工具对22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在健康适应(F=9.58,P0.01)、人际关系(F=5.06,P0.01)、受惩罚(F=8.77,P0.01)和其他(F=13.648,P0.001)4个因子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年级差异上,学习压力因子存在显著差异(F=7.019,P0.001),大三学生学习压力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和大四;2人际关系和其他因子与吸烟态度呈显著相关(P0.05);3吸烟意愿与吸烟态度呈极其显著的相关(P0.001);4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适应以及其他4个因子与吸烟意愿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吸烟态度对其吸烟意愿的预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贵州省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开发方案对于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以积极心理资本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结果:1实验组一与对照组一、实验组二与对照组二的前测结果差异不显著;2实验组一与对照组一、实验组二与对照组二的后测结果差异显著,实验组一在积极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希望、乐观3个维度(t=10.279,5.962,3.177,2.165;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一,实验组二在积极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希望、乐观(t=5.354,4.067,4.232,4.426;P0.001)3个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二;3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结果增量差异显著,实验组一在积极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t=13.04,4.70;P0.001)维度的增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一,实验组二在积极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希望、乐观(t=7.12,3.75,5.27,4.04;P0.01)3个维度的增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二;4将前测结果作为协变量进行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一与对照组一、实验组二与对照组二的组间差异显著,其中实验组一在积极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希望、乐观(F=309.87,35.97;P0.001;F=9.43,P0.01;F=4.56,P0.05)3个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一,实验组二在积极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希望、乐观(F=49.27,17.20,24.57,22.04;P0.001)3个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二。结论:研究设计的贵州省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开发方案对提升贵州省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效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证了解网络心理咨询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并调查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这一新心理咨询方式的态度,从而为学校网络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心理咨询公选课的92名在校本科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态度量表测查。结果1咨询与未咨询组在人际敏感和其他这2项因子上有显著差异(t=2.64和3.30,P0.05);2咨询组后测成绩在人际关系和恐惧这2项因子上与前测有显著差异(t=2.27和2.73,P0.05);3调查中,仅1.8%的学生认为网络心理咨询有效,18.2%的学生愿意尝试网络心理咨询,没有人认为网络心理咨询值得在高校推广。结论网络心理咨询对大学生降低人际敏感和恐惧有帮助,但是大部分大学生不认可网络心理咨询有效,网络心理咨询现如今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尚待考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性。方法将26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者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生物反馈的干预训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估。结果经6周训练后,实验组被试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比控制组有所提高,其中在人际关系因子(z=-2.16,P〈0.05)和强迫因子上(z=-2.39,P〈0.05)的改善效果明显;心理健康水平正常的被试组大多数因子改善效果均好于心理健康水平偏低的被试组;同时,生物反馈训练在脑电口波的训练具有显著效果(Z=-2.37,P〈0.05),且心理健康水平正常的被试组表现更明显。结论生物反馈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出一套心理教育、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方案,并考察其对学习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0名存在学习倦怠的大学生进行干预实验,采用李永鑫等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自编《干预效果反馈表》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后测在情绪耗竭(t=2.465,P〈0.05)、成就感低(t=3.161,P〈0.05)上低于前测,追测在情绪耗竭(t=2.313,P〈0.05)、成就感低(t=2.555,P〈0.05)上低于前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前测中不存在差异,但两组的后测在情绪耗竭(t=-2.422,P〈0.05)、成就感低(t=-2.746,P〈0.05)上,追测在情绪耗竭(t=-2.149,P〈0.05)、成就感低(t=-2.337,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被试对干预的主观评价较好。结论干预方案较为有效,但尚需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医学院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公开招募方式,对23名大学生进行连续6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同时选择另外24名被试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均使用中文版韧性量表进行测量。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心理韧性没有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差异显著(t=5.838,P0.001);2实验组被试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心理韧性总分和各分量表分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医学院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显著效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对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方法采用教育现场实验并结合访谈、量表测试等。结果①开展合作学习实验后,在成就动机的总体得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差异显著(t=-2.00,P<0.001);②在追求成功倾向的得分上,实验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t=-5.38,P<0.001);③在避免失败动机倾向的得分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极其显著(t=6.92,P<0.001)。结论①在大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的提高;②在大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倾向;③在大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大学生降低避免失败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音乐疗法对缓解大学生考研焦虑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缓解大学生考研焦虑的作用。方法选取参加2011年研究生考试的117名大学生,采用考试焦虑测验量表(TAI)进行施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每周1次、每次20分钟,总计6周的音乐放松治疗,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6周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采用TAI进行后测;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考试焦虑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0.66,P>0.05);2实验组干预后,考试焦虑水平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t=4.37,P<0.001);3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考试焦虑水平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F=380.903,P<0.001)。结论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缓解大学生考研焦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同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方法1317名中北大学本科生参与本研究。对所有被试施测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使用SPSS13.0和Lisret8.53对施测结果进行相关和路经分析。结果路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对男女大学生而言,父母教养方式特别是父亲的教养方式均会影响其网络成瘾行为。结论在探究学生上网成瘾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其家庭因素,特别是父亲的教养方式,强调与其父母特别是父亲的沟通,找出网络成瘾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