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硕士研究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在校硕士研究生的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孤独感量表(UCLA)对太原市3所大学的300名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人际信任(t=4.221,P0.001)和支持的利用度(t=-3.375,P=0.001)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观支持(t=2.268,P0.05)、社会支持总分(t=2.292,P0.05)在是否婚恋上存在差异;孤独感在年级上存在差异(F=3.17,P0.05);②人际信任总分和社会支持得分存在负相关(R=-0.21,P0.05),和孤独感得分呈正相关(R=0.32,P0.05),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R=-0.51,P0.001);③通过逐步回归,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孤独感29.6%的变化量。结论研究生的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两两呈显著相关,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预测孤独感。  相似文献   

2.
探究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孤独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提高个人自尊,降低孤独感提供实证依据。采用社交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285名在校全日制大学生进行测量。本研究发现:1社交焦虑、自尊、孤独感水平在性别、年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自尊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P<0.01);自尊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0.01);社交焦虑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0.01)。3自尊、孤独感水平对社交焦虑有良好的预测作用。本研究认为社交焦虑与自尊、孤独感水平有紧密联系,并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社会支持、孤独感和社会幸福感的关系,了解社会幸福感形成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孤独感量表、社会幸福感量表对50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社会支持和社会幸福感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108,0.391,0.433;P0.05),社交网站真实自我呈现、社会支持和社会幸福感两两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r=0.226,0.371,0.433;P0.05),而社会支持、社会幸福感和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407,-0.381;P0.01);②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均可以直接影响社会幸福感(β=0.92,1.18;P0.001),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两条间接路径对社会幸福感产生影响,且社交网站真实自我呈现还可通过第三条间接路径即孤独感的独立中介作用对社会幸福感产生影响(β=0.17;P0.05)。结论:社交网站自我呈现对社会幸福感有重要影响,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在两者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初中生成就动机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河北省两所初级中学316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1追求成功与自尊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352,P0.01);回避失败与自尊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254,P0.01);合成动机与自尊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385,P0.01);2父母的温暖理解、父亲过分干涉与追求成功呈正相关(r=0.371,0.269,0.153,P0.01),母亲的严厉惩罚与追求成功呈负相关(r=-0.123,P0.05);父母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保护与避免失败呈正相关(r=0.166,0.163,0.125,0.112,P0.01或P0.05);父母温暖与合成动机呈正相关(r=0.275,0.195,P0.01),父母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与合成动机呈负相关(r=0.-0.190,-0.202,-0.175,-0.160,P0.01)。父母温暖与自尊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315,-0.286,P0.01),父母的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与自尊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223,0.248,0.148,0.165,P0.01);3父亲温暖、自尊、父亲过分干涉对追求成功有明显的预测作用(P0.01);自尊、母亲严厉惩罚对回避失败动机有明显的预测作用(P0.01);自尊、父亲温暖、母亲严厉惩罚对合成动机有明显地预测作用(P0.01)。结论自尊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子女成就动机间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退休人员社会支持、自尊及心理健康的现状为基础,分析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老年抑郁量表、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对北京市城区550名退休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社会支持、自尊、抑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检验自尊在社会支持与抑郁、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社会支持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24,P0.01),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29,P0.01),自尊在社会支持与抑郁、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社会支持是维持退休人员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提升自尊,进而有助于提升主观幸福感、降低抑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爱与归属感在大学生安全感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恋爱状态在这三者关系模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安全感量表、情感和社交孤寂量表以及幸福感指数量表调查1177名大一学生。结果恋爱组的人际安全因子得分高于非恋爱组,而非恋爱组情感孤寂与社交孤寂上的得分均高于恋爱组(均P0.05);安全感的两个因子(即人际安全和控制感)和幸福感呈正相关(r=0.50,0.49;P0.01);爱与归属感的两个因子(即情感孤寂和社交孤寂)与安全感的两个因子呈负相关(-0.55≤r≤-0.31,P0.01),与幸福感呈负相关(r=-0.34,-0.50;P0.01)。爱与归属感在安全感与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45,P0.01)。恋爱状态在爱与归属感到幸福感这一路径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r恋爱组=-0.22,r未恋爱组=-0.40;P0.01)。结论安全感既可直接影响幸福感,也可通过爱与归属感来影响幸福感;恋爱状态在这三者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4~6年级小学生自尊、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某城镇小学4~6年级385名在校学生实施问卷调查,采用自尊量表(SES)、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儿童孤独量表(CLS)对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焦虑及两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481,0.400,0.378;P均0.01),与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00,P0.01);2自尊在害怕否定评价和孤独感间起到了中介调节作用。结论:自尊可以部分调节4~6年级小学生在体验到社交焦虑时产生孤独感后的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自尊、主观应激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用主观幸福感量表,自尊量表和主观应激量表对1~2年级46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对自尊、主观应激和主观幸福感差异无显著性(P0.05),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尊与积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尊与消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P0.01),自尊与幸福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尊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自尊与主观应激呈负相关(P0.01)。主观应激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主观应激与积极情绪呈负相关(P0.01),主观应激与消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P0.01),主观应激与幸福度呈负相关(P0.01);主观应激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自尊和主观应激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结论应重视大学生自尊心和主观应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残疾人与正常群体心理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残疾人心理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各维度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宁波市某社区居民135名,分别用人脸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自尊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信赖他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①残疾人在抑郁、焦虑、敌对和人际敏感4个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t=3.148,3.807,3.088,4.155;P<0.01),而在生活满意度因子上,残疾人得分显著低于正常人(t=-3.943,P<0.01);②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P<0.01)、信赖他人(P<0.05)呈正相关,而与焦虑、敌对和人际敏感呈负相关(P<0.01);生活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呈正相关(P<0.05),与抑郁(P<0.01)、焦虑(P<0.01)、敌对(P<0.05)和人际敏感(P<0.05)呈负相关;自我价值感与抑郁(P<0.05)、人际敏感(P<0.01)呈负相关,与信赖他人呈正相关(P<0.01)。结论与正常人群体相比,残疾人心理生活质量整体较差;残疾人的幸福感、自我价值感、情绪状况及人际关系各维度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哈萨克族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接纳与自尊间的关系,为哈萨克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在新疆4所高校随机抽取1006名哈萨克族大学生采用自我接纳问卷、自尊量表和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哈萨克族大学男生的自我接纳和自尊得分高于女生,并且存在统计学差异(t=3.569,4.267;P0.01)。社交苦恼、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总分男生均低于女生,并且也存在统计学差异(t=-2.162,-2.258,-2.417;P0.01)。城市哈萨克族大学生自尊得分低于农村学生,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总分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得分,并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t=-8.49,-2.58;P0.05)。年级方面除了自尊不同年级学生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外(t=10.99,P0.01),其他方面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哈萨克族大学生自我接纳与自尊存在正相关关系(r=0.593,P0.01);社交苦恼和社交焦虑总分与社交回避呈现正相关关系(r=0.692,0.918;P0.01)。回归方程显示,自尊在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总分及各维度间存在中介作用。结论:哈萨克族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接纳、自尊间存在密切联系,并且自尊在社交焦虑和自我接纳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现状,探讨高中生人际信任和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孤独感量表(UCLA)对23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高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偏低,ITS平均得分为(74.96±14.36);女生显著高于男生(t=-10.37,P<0.01);来自城镇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为初中生孤独感的干预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对765名初中生施测。结果初中生心理韧性的人际协助和情绪控制在性别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家庭氛围对初中生的孤独感和心理韧性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01);初中生孤独感与心理韧性各个维度及总分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心理韧性个人力方面(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能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的孤独程度,其中情绪控制对孤独感的预测力最高(β=-9.43,P0.01);心理韧性支持力方面(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也能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的孤独程度,其中人际协助对孤独感的预测力最高(β=-10.57,P0.01)。结论心理韧性可能是影响初中生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价值观、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价值观研究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山东某高校28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主观幸福感总分与宗教型价值观呈显著负相关(r=-0.16,P0.01),其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人际关系和精力维度与经济型价值观呈显著正相关(r=0.12~0.16,P0.05);②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r=0.15~0.16,P0.05),与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呈显著负相关(r=-0.14~-0.35,P0.05)。结论持经济型价值观的大学生,其主观幸福感不一定高,但生活满意度较高;父母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而采用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保护及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研究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云南155名研究生进行集体测查.结果 ①研究生社会支持总分在不同学校(F=4.161,P<0.01)和专业(F=2.644,P<0.01)之间差异显著;人际信任度在各个...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缺陷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116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9例社区正常对照组的共情能力进行比较,并应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德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TSBI)、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量表(SSPI)等进行评定,分析患者共情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IRI-C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97,P0.01),且总分离散度大于对照组。患者的受教育程度、阴性症状与患者共情能力有相关性(r=0.115,-0.459;P0.05);IRI-C总分与SES总分、TSBI总分呈正相关(r=0.386,0.541,P0.01),并且TSBI总分进入回归模型,Beta值为0.417,与ESLI总分无相关性,但与社交孤立因子、社交孤独因子相关(r=-0.256,0.327;P0.05),且社交孤立、社交孤独因子全部进入回归模型,Beta值分别为-0.258,0.523。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缺陷,并且阴性症状明显、自尊水平低、缺乏自信心、支配性差、社会退缩、社交孤独,共情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主要探讨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友谊质量问卷对某市一所小学3~6年级187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孤独感水平在性别(t=2.523,P0.05)、年级(F=2.924,P0.05)、是否独生子女(t=-2.554,P0.05)和生源地上(t=-2.534,P0.05)存在显著差异;儿童积极友谊在性别上(t=-4.002,P0.01)存在显著差异,而儿童积极友谊与消极友谊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儿童孤独感与友谊之间有显著负相关(r=-0.352,P0.01),即儿童孤独感程度越高,友谊关系质量越低;儿童孤独感程度越低,友谊关系质量越高。结论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同伴接纳是影响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人格特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中介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分析社会支持及人际信任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 Short Scale)、牛津幸福量表(OH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信任他人量表(TIPS)对375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社会支持(效应值分别为0.26和0.14,P0.001)、人际信任(效应值均为0.39,P0.001)在两种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间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②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水平高于社会支持。结论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均在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具有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网络人际信任问卷"和"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对34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在性别变量上,男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t=2.315,P<0.05)和网络社会支持(t=4.414,P<0.01)得分均高于女大学生;在网龄变量上,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得分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职业中专学生的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179名职中生(研究组)及58名普通高中生(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研究。结果 1研究组的人际信任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690,P0.0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消极应对"得分略高,"积极应对"得分略低,且均无显著差异(P0.05);2职中生的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状况,在性别和生源地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3职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与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呈显著的负相关(r=-0.214,P0.01),与"积极应对"呈不显著的正相关(r=0.039,P0.05)。结论职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低于普通高中生且相对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越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学生,其人际信任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