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驾驶员的情绪特征对驾驶决策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爱荷华赌博任务对驾驶员进行决策类型的分类,情绪状态量表测量驾驶员的情绪状态,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情绪状态对不同决策类型驾驶员的影响。结果①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对不同类型的驾驶决策具有预测作用(χ2=50.639,df=2,P0.05);②驾龄、性别作为调节变量对不同类型驾驶决策具有预测作用(χ2=23.811,df=8,P0.01)。结论①在情绪状态量表中,积极情绪状态得分越高,消极情绪状态得分越低的驾驶员,决策类型是勇于冒险的可能性更大;②当考虑到性别与驾龄时,决策类型更多的受到新手消极情绪状态和女性积极情绪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咨询师的决策风格与其伦理决策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高校心理咨询师89名,采用一般决策风格问卷(GDMS)调查咨询师的决策风格、自编伦理情境问卷(包括胜任力与无伤害、保密与青少年伦理、双重关系与避免非法利用、知情同意、隐私权与保密性、价值中立6个情景)调查咨询师的伦理决策行为。结果:咨询师GDMS的4个维度得分依次为理智型(20.2±2.8)、依赖型(16.3±3.9)、直觉-冲动型(14.2±2.6)和逃避型(11.9±4.4)。咨询师对“保密与青少年伦理”、“双重关系与避免非法利用”、“隐私权与保密性”、“价值中立”4个情境的态度较一致(同意或不同意比例为71.9%~98.9%),“胜任力与无伤害”、“知情同意”2个情境的态度差异较大(同意比例分别为46.1%和56.2%)。年龄与理智型、依赖型和逃避型得分呈负相关(r=-0.27、-0.29、-0.29,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依赖型在“胜任力与无伤害”、“保密与青少年伦理”、“隐私权与保密性”3个情境正向预测咨询师的态度(OR=0.84、0.72、0.81,均P<0.05)。结论:对于伦理情境的决策,咨询师表现出较强的伦理意识和较为一致的伦理态度;依赖型得分高的咨询师更容易受他人意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驾驶员人格对驾驶愤怒的影响。方法:采用驾驶愤怒问卷(DAQ)和大五人格问卷(BFI)对406名驾驶员进行测试。结果:男女驾驶员在驾驶攻击,发泄报复,不文明驾驶和轻度厌恶上得分差异显著(F=9.471,-10.228,5.435,-7.308;P0.05)。回归分析发现,在愤怒认知上,大五人格的外倾性和神经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53,0.133;P0.05)。在愤怒行为上,大五人格的宜人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85,P0.05),外倾性和神经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34,0.167;P0.05)。结论:驾驶员人格对驾驶愤怒认知和驾驶愤怒行为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预期、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负性情绪调节预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安徽某高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状态焦虑水平在生源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F=3.473,P<0.05),在辅导员管理方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F=3.932,P<0.05);2负性情绪调节预期与状态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r=-0.478,P<0.01),且负性情绪调节预期对状态焦虑具有显著地负向预测作用;3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278,P<0.01),且负性生活事件对状态焦虑具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预期水平越低,承受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状态焦虑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了解驾驶经验对驾驶员驾驶风格与交通违规的影响及关系。方法在辽宁省4个城市随机入户选取203名35~35岁驾驶员完成多维度驾驶风格量表。结果①驾驶风格各维度的性别差异显著(F=4.61,9.03,14.90,14.84,13.60;P0.01);②驾龄对驾驶风格各维度的性别效应均有重要影响,驾龄与驾驶风格愤怒、焦虑和分心之间相关显著(r=-0.19,-0.24,-0.26;P0.01);③每周平均驾驶里程对驾驶风格各维度的性别效应没有影响,与驾驶风格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④驾驶员交通违规次数与驾驶风格感觉寻求、愤怒、冒险和分心之间相关显著(r=0.26,0.34,0.16,0.17;P0.05),并随着驾驶经验增加而下降。结论驾驶经验对驾驶风格与交通违规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驾驶经验越丰富,驾驶越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驾驶风格对新手驾驶员危险知觉的影响,以期为新手驾驶员的培训、选拔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辽宁省3个城市选取115名新手驾驶员完成多维度驾驶风格量表和驾驶员危险知觉情景问卷。结果①方差分析表明,危险知觉的驾龄、年龄差异显著(F=18.17,12.70;P0.001);②相关分析表明,男性冒险、愤怒、焦虑、分心以及女性冒险、愤怒、焦虑驾驶风格与危险知觉呈显著负相关(r=-0.357,-0.388,-0.403,-0.367,-0.465,-0.369,-0.395;P0.01);③回归分析表明,冒险和焦虑驾驶风格对危险知觉的预测作用显著(β=-0.124,-0.106;P0.01)。结论驾龄越长、年龄越大的驾驶员,危险知觉能力越高;驾驶过程中冒险和焦虑越多,危险知觉能力越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驾驶员人格特征对驾驶风格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维度驾驶风格量表(MDSI-C)和大五人格量表对260名驾驶员进行测量。结果:1MDSI-C感觉寻求、愤怒、焦虑和分心4个维度的性别差异显著(F=19.399,50.041,4.818,9.631;P0.05);2神经质与MDSI-C 5个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207~0.407,P0.01)。外倾性与感觉寻求和冒险呈负相关(r=-0.262,-0.154;P0.05),与愤怒呈正相关(r=0.126,P0.05)。宜人性、责任心分别与感觉寻求和愤怒呈负相关(r=-0.119~-0.226,P0.05);3回归分析发现:驾驶员各人口学因素和大五人格量表各维度,可以分别解释冒险型、愤怒型和焦虑型驾驶风格19.7%、21%和21.1%的变异。结论:神经质和外倾性可以有效地预测不同驾驶员的驾驶风格,对驾驶安全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情绪类型在人格特质与道德判断能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道德判断测验(MJT中文版)和情绪类型问卷对36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人格特质与道德判断能力、理智型情绪类型、平衡型情绪类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419,0.389,0.315;P0.01),与情绪型情绪类型(r=-0.138,P0.01)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道德判断能力与理智型情绪类型、平衡型情绪类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421,0.385;P0.01),与情绪型情绪类型(r=-0.273,P0.01)存在显著的负相关;②人格特质不仅对道德判断能力有直接预测作用,还可以通过理智型情绪类型和平衡型情绪类型起间接预测作用。结论情绪类型是人格特质与道德判断能力关系中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驾驶员危险行为态度对驾驶风格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维度驾驶风格量表(MDSI-C)和危险行为态度量表(SRBA)对199名驾驶员进行测量。结果:MDSI-C感觉寻求、愤怒、冒险和焦虑4个维度的性别差异显著(t=3.145,2.578,3.317,-2.087;P0.05)。对违反交通规则和超速的态度,对酒后驾驶的态度与MDSI-C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190~0.546,P0.01)。对他人粗心驾驶的态度与分心和焦虑呈负相关(r=-0.275,-0.287;P0.01),与愤怒呈正相关(r=0.160,P0.05)。回归分析发现,各因素的主效应可以分别解释冒险型、愤怒型和焦虑型驾驶风格40.8%、21.2%和18.7%的变异。结论:驾驶员不同的危险行为态度对驾驶风格均有影响,进而影响驾驶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伴交往对大学生正向和负向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65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大学生同伴交往频率、人际交往能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①学生干部的同伴交往频率和人际交往能力显著高于普通同学(F=13.970,14.988;P0.01),大二学生的同伴交往频率显著低于大三和大四(F=4.245,P0.01);②同伴交往频率、人际交往能力与大学生的正性情绪(r=0.323,0.380;P0.01)和自尊(r=0.273,0.351;P0.01)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交往频率和人际交往能力显著正向预测正性情绪(β=0.319,0.377;P0.001)和自尊(β=0.254,0.345;P0.001),同时人际交往能力在同伴交往频率与正性情绪和自尊的关系上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同伴交往频率与学业压力成弱显著负相关(r=-0.123,P0.01),与负性情绪的相关不显著(P0.05),人际交往能力与学业压力、负性情绪的相关均不显著(P0.05),同伴交往频率对负性情绪的预测作用不显著(P0.05),人际交往能力对学业压力和负性情绪的预测作用均不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的同伴交往频率、人际交往能力与大学生的正向心理健康(如正向情绪、自尊)相关较大,与负向心理健康(如学业压力、负向情绪)的相关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对3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数据结果。结果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上均有显著差异,人格因素中的神经质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呈显著正相关(r=0.350,0.108,P<0.05),与低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r=-0.162,P<0.05);外倾性与情绪低落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169,P<0.05),与低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r=0.389,P<0.05);开放性与情绪低落、低成就感成显著正相关(r=0.142,0.291,P<0.05);宜人性与情绪低落成显著正相关(r=0.319,P<0.05);严谨性与情绪低落成显著负相关(r=-0.115,P<0.05),与低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r=0.252,P<0.05)。结论人格各变量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海军新兵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相关性,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新兵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和《成人心理弹性量表》对204名海军新兵开展调查。结果①海军新兵采用不同应对方式的顺序依次是: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合理化、幻想和自责;②独生与非独生新兵在成熟型及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t=-2.71,2.63;P0.01),不同文化程度海军新兵在成熟型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t=-2.16,P0.05);③不同文化程度海军新兵心理弹性总均分存在显著差异(t=-2.10,P0.05);④海军新兵的心理弹性水平与成熟型应对方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48,P0.01),而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47,P0.01);⑤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对成熟型应对方式的变异解释率为23%,对不成熟型应对方式的变异解释率为22%,结论海军新兵的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海军新兵更多地采取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初中生成就动机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河北省两所初级中学316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1追求成功与自尊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352,P0.01);回避失败与自尊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254,P0.01);合成动机与自尊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385,P0.01);2父母的温暖理解、父亲过分干涉与追求成功呈正相关(r=0.371,0.269,0.153,P0.01),母亲的严厉惩罚与追求成功呈负相关(r=-0.123,P0.05);父母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保护与避免失败呈正相关(r=0.166,0.163,0.125,0.112,P0.01或P0.05);父母温暖与合成动机呈正相关(r=0.275,0.195,P0.01),父母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与合成动机呈负相关(r=0.-0.190,-0.202,-0.175,-0.160,P0.01)。父母温暖与自尊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315,-0.286,P0.01),父母的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与自尊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223,0.248,0.148,0.165,P0.01);3父亲温暖、自尊、父亲过分干涉对追求成功有明显的预测作用(P0.01);自尊、母亲严厉惩罚对回避失败动机有明显的预测作用(P0.01);自尊、父亲温暖、母亲严厉惩罚对合成动机有明显地预测作用(P0.01)。结论自尊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子女成就动机间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驾驶经验对驾驶员危险知觉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及驾驶员的培训、选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33名驾驶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驾驶员危险知觉情景问卷"考察驾驶经验与危险知觉的关系。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驾驶经验与危险知觉总分、危险识别分、危险预测分及危险反应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451,0.471,0.202,0.323,P0.05);②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经验驾驶员在这4个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新手驾驶员(t=5.078,2.214,3.891,5.206,P0.05);③回归分析表明,驾龄和年龄对危险知觉的预测作用显著(β=0.246,0.311,P0.05),性别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06,P0.05)。结论驾驶经验越丰富的驾驶员,危险知觉能力越高;年龄越大驾驶员,危险知觉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不同人格特质在幽默风格上呈现的差异性,及不同人格特质与幽默风格的关系研究。方法以中文版幽默风格问卷(HSQ)与大五人格问卷(NEO-PI-R简版)为工具,对35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大学生的某些幽默风格类型在年级上(F=4.611,P<0.01)存有差异性;②亲和型和自强型幽默风格与外倾性(r=0.320,0.425;P<0.01)、开放性(r=0.316,0.207;P<0.01)、宜人性(r=0.275,0.143;P<0.01)、自觉性(r=0.255,0.272;P<0.01)人格特征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与神经质人格特征显著负相关;嘲讽型幽默风格与神经质(r=0.196,P<0.01)、外倾型(r=0.116,P<0.05)显著正相关,而与宜人性(r=-0.451,P<0.01)、自觉性(r=-0.329,P<0.01)显著负相关;但自贬型幽默风格仅与神经质显著正相关,而与宜人性、自觉性显著负相关;③回归分析表明,外倾性是亲和型和自强型幽默风格的正向预测变量。结论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他们的幽默风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州公交车司机的压力状况及其应对方式,分析其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心理压力自测量表(PSTR)及特制应对方式问卷量表(TCSQ)对212名公交车司机进行了调查.结果 1广州公交车司机的压力状况存在性别差异(t=-3.417,P<0.01)、户籍差异(t=2.571,P<0.05)、婚姻状况差异(t=-4.478,P<0.01),差异显著;2广州公交车司机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存在文化水平的差异(t=-2.661,P<0.01),差异显著;③积极应对与压力呈显著负相关(t=-0.285,P<0.01),消极应对与压力呈显著正相关(t=0.499,P<0.01).结论 职业压力会影响公交车司机的身心健康,采用消极应对方式会使压力水平增高;运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公交车司机的身心健康;正确面对职业压力,减少负性情绪影响,可以提高公交车司机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认知偏差、生存质量间的关系及宗教信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调查1177名大学生。结果①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认知总分及其各维度与生存质量及其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0.19≤r≤-0.42,P0.05);②生存质量及其各维度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0.35≤r≤-0.51,P0.05),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0.31≤r≤0.51,P0.05);③认知偏差、生存质量、应对方式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较好(r=0.07,P0.05,RMSEA0.05,GFI0.9,NFI0.9,RFI0.9);④有明确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认知偏差与生存质量存在负相关(r=-0.60),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认知偏差与生存质量存在正相关(r=0.14)。结论①应对方式与认知偏差、生存质量存在显著相关性;②应对方式在认知偏差与生存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宗教在认知偏差和生存质量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性认知方式、反复思考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问卷法,对494名高中生进行负性认知方式、反复思考和抑郁情绪的施测。结果 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负性认知方式(稳定性、普遍性、结果、自我、归因)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r=0.267,0.277,0.274,0.217,0.189;P0.01),反复思考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r=0.554;P0.01),负性认知方式(稳定性、普遍性、结果、自我、归因)与反复思考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85,0.269,0.287,0.206,0.138;P0.01);2使用结构方程对负性认知方式、反复思考和抑郁情绪三者进行路径分析并且最终模型拟合良好(χ2=5.397,df=4,P=0.249);3经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检验,确定反复思考在负性认知方式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1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9.3%。结论拥有负性的认知方式的个体抑郁和反复思考的水平较高。反复思考对抑郁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并且在负性认知方式与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探讨归因方式、气质类型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和气质类型自评量表对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麻醉专业和护理专业的19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不同专业之间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F=6.02,P0.01);②内控型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外控型被试(t=3.07,P0.01);③主观幸福感得分与多血质呈显著负相关(r=-0.17,P0.05),与抑郁质呈显著正相关(r=0.16,P0.05)。结论归因方式和气质类型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65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研究组)与55例无酗酒史的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及偏执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CSQ评分比较,研究组的应对方式不成熟,以退避(t=9.18,P=0.000)、幻想(t=10.30,P=0.000)、自责(t=8.73,P=0.000)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相关分析发现,研究组躯体化(r=-0.370,P0.05)、敌对(r=-0.386,P0.001)、偏执(r=-0.196,P0.05)与解决问题呈负相关,抑郁(r=0.298,P0.05)、焦虑(r=0.298,P0.05)、精神病性(r=0.314,P0.001)与自责呈正相关,敌对(r=-0.413,P0.001)与求助呈负相关,精神病性(r=0.516,P0.001)与幻想呈正相关,强迫症状(r=0.532,P0.001)、人际关系敏感(r=0.582,P0.001)、恐惧(r=0.615,P0.001)与退避呈正相关。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应对方式受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