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状况及其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和卡特尔16PF对21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受试学生中心理虐待阳性者45人(20.83﹪);忽视阳性者88人(40.74﹪);不同性别的虐待和忽视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男生心理虐待总分均分、责骂均分、恐吓均分三项高于女生相应得分,差别具统计学意义(P<0.05);③虐待阳性组在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内向与外向、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等多项个性因素上得分低于阴性组,在怀疑性、忧虑性、适应与焦虑三项上得分高于后者(P<0.05);④受试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内向与外向、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等人格因素呈负相关,与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等个性因素呈正相关(P<0.05)。结论:①受试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多见,男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发生程度较女生重;②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大学生外向乐观、开朗合群、情绪稳定等积极个性特征呈负相关,而与其多疑刚愎、抑郁自扰、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等消极个性特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大学生的分裂型人格特质特征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湖南两所高校的学生2469人,根据儿童创伤问卷(CTQ)的中重度标准,从有儿童期受虐待史人群中随机抽取215人为受虐待组,从无受虐待史人群中随机抽取236人为对照组。采用Chapman分裂型人格倾向量表(CPPS)测量阳性分裂型人格特质和阴性分裂型人格特质。结果:受虐待组的阳性分裂型人格特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男性的阴性分裂型人格特质得分高于女性(P<0.001)。回归分析显示,CTQ情感虐待正向预测阳性分裂特质(β=0.98);性别负向预测阴性分裂型人格特质(β=-4.63)。结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大学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阳性分裂特质。情感虐待与分裂型人格特质相关,男性表现出更多的阴性分裂型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3.
<正>恋爱暴力指发生在恋爱期间的暴力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身体、心理、性方面的暴力行为,手段包括殴打、捆绑、残害、拘禁、折磨、凌辱人格、精神摧残、遗弃以及性虐待等[1]。世界卫生组织将儿童期虐待定义为,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  相似文献   

4.
356名高中生的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高中生的儿童期虐待情况。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自评量表对356名高中生测评。结果在被调查的356名高中生中,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情感忽视发生率分别为77.0%,33.4%,23.3%和98.5%,其中男性高中生不同程度性虐待发生率与女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5.2%,3.8%)。在儿童期虐待严重程度方面,除男性儿童较女性儿童有更严重的性虐待(5.76±1.83和5.25±0.82)外,余两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还显示高中生儿童期虐待通常是数种虐待类型同时存在。结论儿童期虐待在高中生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对大学生"冷"、"热"表征下抑制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受过2种及以上虐待类型的大学生20人为虐待组,没有受过任何虐待的大学生20人为对照组。采用2(虐待组vs.对照组)×2(一致vs.不一致)的面孔-词Stroop范式测量"冷"表征;2(虐待组vs.对照组)×2(一致vs.不一致)×2(积极情绪vs.消极情绪)的情绪面孔-词Stroop范式测量"热"表征。结果:"冷"表征下,任务类型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组别和任务类型有交互作用(P<0.001或P<0.05),虐待组和对照组均出现了Stroop效应,且虐待组的Stroop效应量大于对照组(86ms vs.51ms,P<0.05)。在"热"表征下,任务类型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组别、任务和面孔有交互作用(P<0.001或P<0.05),积极情绪面孔下,两组均出现了情绪Stroop效应,但两组的Stroop效应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情绪面孔下,虐待组出现了情绪Stroop效应,而对照组未出现情绪Stroop效应。结论:本研究表明,"冷"、"热"表征下,大学生的儿童期受...  相似文献   

6.
435名儿童的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目的 :调查中国儿童的儿童期虐待情况。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自评量表对 4 35名儿童测评。结果 :在被调查的 4 35名儿童中 ,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情感忽视发生率分别为 4 5 .1%、32 .4 %、2 5 .5 %和 99.5 %。在儿童期虐待严重程度方面 ,除男性儿童较女性儿童有更严重的性虐待和儿童期虐待总分 (分别为 5 .92± 2 .2 2和 30 .2 7± 6 .8;5 .5 5± 1.34和 2 8.87± 6 .0 7)外 ,余两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还显示儿童期虐待通常是数种虐待类型同时存在。结论 :在本研究样本中 ,儿童期虐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进行修订,检验其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方法抽取2374名大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杀意念量表(SIS)的测查。结果 1PRCA的4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04~0.839,间隔6周的重测信度为0.358~0.829(P<0.01)。修正模型中4个分量表的建构信度为0.626~0.717;2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修正后模型的χ2/df<5.000,RMR、RMSEA<0.05,GFI、AGFI、NFI、RFI、IFI、TLI和CFI均>0.900,PGFI、PNFI、PCFI均>0.500,CAIC值小于饱和模型和独立模型;3PRCA的4个分量表分和总量表分分别与近1年SIS分、BDI分和SAS分呈正相关(r=0.084~0.326,P<0.01)。结论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我国大学生儿童期受虐待情况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郑州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进一步探讨儿童期虐待和其他因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早期预防和后期发展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市城乡8所中学4891名学生,运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郑州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总报告率为21.9%。表现为城市(24.2%)高于乡村(19.4%),女生(22.8%)高于男生(20.9%),高中(23.8%)高于初中(20.2%),独生子女(24.3%)高于非独生子女(21.1%),毕业班(23.9%)高于非毕业班(21.1%),且差异除了性别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学生儿童期虐待5个分量表及量表总分均高于心理正常中学生,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亚健康状态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高中、毕业班、儿童期高情感虐待为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结论:郑州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报告率较高,城市、高中、毕业班、儿童期高情感虐待为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措施,减少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学生大五人格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江苏省某3所高校2374名大学生,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和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进行现场测试。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与儿童期虐待、性别、年龄、民族、独生子女、宗教信仰、亲属精神病、躯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关系有关(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神经质与情感虐待、忽视、外人虐待、躯体健康、家庭关系呈正相关,与性别、独生子女呈负相关(Beta值=0.055~0.207,-0.051~-0.049;P<0.01);外向性与情感虐待、忽视、躯体健康、家庭关系、年龄和家庭经济呈负相关(Beta值=-0.040~-0.217,P<0.05);开放性与年龄和躯体健康呈负相关(Beta值=-0.052~-0.073,P<0.05);友善性与情感虐待、外人虐待、忽视、性别和躯体健康呈负相关(Beta值=-0.061~-0.141,P<0.05);谨慎性与情感虐待、忽视、躯体虐待、躯体健康和家庭关系呈负相关(Beta值=-0.052~-0.130,P<0.05)。结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对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具有明显影响,躯体健康状况和家庭特征也是影响其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受虐待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各种儿童虐待形式的关系.方法 对179例小学生进行了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FS)测试.结果 受虐待组小学生SIFS各因子分均低于无虐待组,9~10岁组在学习能力发展维度的得分高于11~12岁组[(34.20±6.02)分vs(31.85±7.92)分,t=2.26,P<0.05];男女生之间SIFS各因子分没有明显差异.PRCA各因子分和总分与SIFS各因子分呈负相关(r=-0.154~-0.513,P<0.05或P<0.01).忽视对大肌肉及平衡、触觉防御及情绪、本体感不佳和学习能力发展不良均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61~-0.309,t=-2.126~-4.722,P<0.05或P<0.01);性虐待对大肌肉及平衡、本体感不佳和学习能力发展不良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213~-0.293,t=-2.778~-3.967,P<0.01);情感虐待对触觉防御及情绪和学习能力发展不良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68~-0.201,t=-2.375~-2.771,P<0.05或P<0.01);本研究中未发现躯体虐待有任何预测作用.结论 儿童虐待可对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情感虐待、忽视和性虐待可显著预测个体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医学生不安全感心理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医学院26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进行现场测试。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医学生的不安全感分数在性别、有无虐待、身体健康和家庭关系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t=2.373~5.641,P<0.05;F=4.580~9.542,P<0.05),且与儿童期虐待、神经质、生活事件呈正相关(r=0.133~0.479,P<0.05),与生命质量、社会支持、外向性、友善性、谨慎性、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r=-0.121~-0.386,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儿童期虐待、神经质分别对医学生的不安全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106~0.394,P<0.05),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家庭关系、谨慎性特质、环境领域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分别对医学生的不安全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14~-0.236,P<0.05)。结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对医学生不安全感心理具有不良影响,人格、自尊、自我效能感、家庭关系、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也是影响其不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儿童期受虐待医学生分离特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62名医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解离特质量表(DTS)、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防御方式问卷(DSQ)、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测试。结果儿童期受虐待医学生的分离特质总分和各维度分数高于未受虐待者(t=2.609~3.860,P0.01);分离特质与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神经质、不安全感、不成熟防御、中间型防御、掩饰呈正相关(r=0.13~0.69,P0.05),与外向性、开放性、友善性、谨慎性、自尊、一般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0.13~-0.56,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不成熟防御、不安全感、儿童期虐待、神经质分别与医学生的分离特质呈正相关(Beta值=0.093~0.463,P0.05);外向性、谨慎性、开放性、一般自我效能分别与分离特质呈负相关(Beta值=-0.099~-0.381,P0.05)。结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对医学生的分离特质具有不良影响,不成熟防御方式、不安全感、人格特质是影响其分离特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与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方法取458名高职院校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儿童期抚养和虐待经历问卷(CECA.Q)、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调查表(ECR)对其施测。结果①儿童期精神虐待父母差异极显著(t=-4.867,-10.451,P<0.001);②城市、农村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母亲忽视因子差异性极显著(t=-3.507,P<0.001),其余因子差异不显著;③父母不同婚姻模式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显著(F=6.418,4.635,4.770,3.753;P<0.05);④不同家庭模式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显著(F=4.582,3.635,5.457,4.003;P<0.05);⑤不同依恋类型高职生的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极显著(F=9.648,7.752,7.424,6.002;P<0.001);⑥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4因子均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⑦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进入依恋焦虑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父亲憎恶,其解释变量为0.043,进入依恋回避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父亲憎恶、母亲憎恶,其联合解释变量为0.089。结论儿童期精神虐待对成人依恋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与家庭生活经历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信任量表(Trust Scale)及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和满意度评分表,对36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与父母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学生信任量表得分显著高于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学生(t=3.37,P=0.001),6岁以下就与父母分离、分离3年以上的表现尤为明显;无家庭搬迁经历的学生可预测性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有家庭搬迁经历的学生(t=-2.46,P=0.015);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城乡差异对人际信任影响不显著(F=1.07,1.01;P0.05);对父母人际关系现状满意度与信任量表总分之间相关显著(r=0.18,P0.05),对父亲人际关系现状的满意度与可依靠性(r=0.18,P0.05)和可信赖性(r=0.18,P0.05)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亲子分离和对母亲人际关系现状满意度能预测人际信任的17.5%的变异量;亲子分离和家庭搬迁经历能预测可预测性的19.5%的变异量;亲子分离和对父亲人际关系现状满意度能预测可依靠的16.2%的变异量和可信赖性的15.4%的变异量。结论:亲子分离、父母人际关系等家庭生活经历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儿童期虐待与其成人后酒依赖患者家庭功能关系,为酒依赖患者家庭关系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酒依赖患者调查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问卷对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戒酒科及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愿意接受暴力调查研究的135例酒依赖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期受虐组问题解决、行为控制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无受虐组(t=2.02,2.65;P<0.05).维吾尔族儿童期受虐组行为控制因子分显著低于无受虐组(t=-2.19,P<0.05).哈族儿童期受虐组情感介入因子分显著低于无受虐组(t=-2.89,P<0.001).结论 儿童期受虐对酒依赖患者家庭功能中的问题解决、行为控制均有一定的影响;维吾尔族儿童期受虐对酒依赖患者家庭功能中的行为控制有一定的影响;哈族儿童期受虐对酒依赖患者情感介入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医学生儿童期虐待、大五人格与自尊水平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医学院26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自尊量表(SE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等问卷进行现场测试,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7.0作路径分析。结果儿童期虐待对神经质有直接正向影响(β=0.255,P<0.01),对外向性、友善性和谨慎性有直接负向影响(β=-0.251,-0.224,-0.166,P<0.01);神经质对自尊有直接负向影响(β=-0.278,P<0.01),外向性对自尊有直接正向影响(β=0.190,P<0.01);儿童期虐待对自尊没有直接影响(P>0.05)。神经质和外向性作为中介变量全部中介着儿童期虐待对自尊的影响。结论儿童期虐待对医学生自尊水平具有间接影响,而无直接影响,大五人格在儿童期虐待和自尊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社交自尊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社交自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32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男生的社交自尊显著高于女生,家庭亲密度显著低于女生;2大学生的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社交自尊均呈显著正相关;3家庭适应性对大学生的社交自尊具有预测作用;4与女生相比,男生的家庭适应性对其社交自尊有更好的预测力。结论家庭适应性对大学生的社交自尊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探索大学生家庭功能、自我和谐发展和人际容纳的现状及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容纳他人量表对4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较低,自我和谐程度总得分为(93.04±13.423)分,高分组占26.02%,中间组占64.16%,低分组占9.82%;(2)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人际容纳与自我和谐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感觉被他人容纳与家庭功能中的4个因子得分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096~0.153,P0.05)。人际容纳的2个因子与自我和谐4个因子几乎都有显著相关(r=0.142~0.453,P0.01)。家庭功能4个因子与自我和谐4个因子大多有显著相关(r=-0.096~-0.316,P0.05);(3)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容纳他人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20.5%。结论:自我与经验的和谐对于人际容纳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