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12个相关医学类专业项目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对开发成果、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方法:组织12个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调研,开展工作任务分析和课程分析,建立课程标准,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果:以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理念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合理构建相关医学粪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明确相关医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真正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科研能力,锻炼了教学管理队伍,成效显著。结论:高职相关医学类专业中适合开展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开发,有利于专业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教"(包括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制作、课程安排等)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要素。就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护理专业(专科)中教师层面的教学要素进行分析,提出只有通过全日制面授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创新地构建沟通与衔接中职、高职的课程体系,编写分类明确的中高职课程教材,建设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质量的网上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切实发挥联合教研室的作用,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职和高职教育的衔接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课程的体系构建是核心所在.在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中职和高职教育衔接重构课程体系时,需要以理论知识学习与职业能力培养相对接进行整体设计.本文从分析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中职和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着手,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培养规格,构建了基于岗位能力的模块化中职和高职教育贯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重叠及衔接脱节等问题,以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为例,提出中高职两个阶段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学生工作与管理等方面衔接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5.
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是一种推动中等和高等护理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技术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途径。通过调研,发现中职课程按照全国执业护士考试要点安排教学内容,高职课程按照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安排教学内容,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欠佳,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待提高,应建立起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以满足职业岗位需要。  相似文献   

6.
根据老年护理专业中职、高职课程衔接建设的基本现状,明确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提出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理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实训实践、师资教材及考核评价等。制订科学合理且可操作的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贯通教育课程进度规划表,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认知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PDCA循环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促进护生就业为导向,以护理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高效衔接为宗旨,对中高职专业课程一体化衔接的顶层、要素和环节进行设计,构建护理专业重基础、宽口径的中职课程体系和专业化、综合化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整体设计、层次递进、横向拓展"的中高职课程一体化衔接体系。  相似文献   

8.
传统高等医学教育以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课程体系缺乏弹性.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进行医学实践教学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将传统医学课程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进行有效的重组,构建一个医学实践教学的创新体系,同时开展实践教学方法的系列改革,可极大提高学生的"三有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职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程的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介绍基本理论,为后续职业岗位技能学习服务;二是拓展基础知识,拓宽学生就业面。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应基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以此确定教学内容,再进行教材编写,体现高职教材建设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笔者根据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及口腔疾病概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阐述教材建设的具体实施与后续规划。  相似文献   

10.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探究性和职业性。该教学模式通过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程序组织教学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理解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本文将以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课程为例,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探索其课程体系的开发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工学结合"(本文中指"校医联合")在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中的运用.方坎通过对该校护理专业2005级和2006级学生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在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前后.该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立、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使用和开发、学生考核体系改革等方面发生的转变.结果 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校内生产性实训、临床教学见习、临床实习在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均有一定提升,实训中心利用率得到提高.结论 "校医联合"的护理高等职业教学体系的形成是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工学结合"(本文中指"校医联合")在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中的运用.方坎通过对该校护理专业2005级和2006级学生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在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前后.该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立、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使用和开发、学生考核体系改革等方面发生的转变.结果 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校内生产性实训、临床教学见习、临床实习在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均有一定提升,实训中心利用率得到提高.结论 "校医联合"的护理高等职业教学体系的形成是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人才的培养应兼顾高素质和高技能两个方面.目前,高职公共课程约占到学校总课时的1/3,在高职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大多放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而公共课程改革与建设则略显滞后.为此,高职公共课程教学改革要突出高职办学特色,坚持"学以致用"原则,开发面向不同专业、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具备特色的公共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医学人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着医学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上有别于其他类型职业教育。医学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公共文化课程衔接应突出从提高文化底蕴到增强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能力的转变,医学基础课程衔接应突出从零散知识到宽厚基础的转变,医学专业课程衔接应突出由培养技术型高素质劳动者向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演进,由低到高。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护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的形势下,护理专业成立了课程开发委员会,该委员会以国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能力标准为课程开发依据,开展了护理行业调研,进行了护士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开发了高职护理专业培养方案,建立了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并按照人的生命周期开设了成人护理课程。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教改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岳阳市卫生学校于2000年增设了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此学制承担着实施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和培养职业能力的任务。为了实现中专和高职护理教育的合理衔接,我们根据以学生为中心,以护理为主线,以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根本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原有的中专护理教育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及实践性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改革。现将基本情况介绍如下:1按护理行业需要构建新的更趋合理的课程结构1.1课程综合化今年我校增设的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在中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更注重护理岗位…  相似文献   

17.
肖波  章稼  林清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1):1465-1466
目的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 ,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注重以职业需要为主线,强调职业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通过对近三届毕业生职业岗位群分析,进行广泛社会调研,召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会议,及时把握岗位对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目的 ,改革传统的三段式课程设置,将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训实习课程。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并根据能力标准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考核评价,逐步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市场、行业需求调查确定高职高专中药专业的专业方向,以专业方向确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根据课程特点实施不同理论及实践教学方法,全面开展产学结合教学,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现教学与就业零距离。  相似文献   

19.
课程体系改革是近年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活模块"课程体系是突破高职教学改革瓶颈的重要手段。我们在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建设与教学中,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及自身特点,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是一种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是全面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1]。我校以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为试点,开展工学结合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