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短期诺和锐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方法 对45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两周的诺和锐强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腹(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时第一时相胰岛素及C肽分泌和胰岛素及C肽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与FPG比值。 结果 诺和锐强化治疗后,FPG、2 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空腹及第一时相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FIns与FPG比值、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 结论 短期诺和锐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初诊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
对35例T2DM患者进行为期两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FPG、(2hPG)、HbA1c、空腹及餐后1、2,3小时C肽分泌。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空腹及餐后1、2、3小时C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T2DM患者C肽的释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不同年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远期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新诊断的T2DM患者135例,分为≥45岁(75例)及〈45岁(60例)组,给予为期3个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治疗1年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口服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1年后,〈45岁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明显低于≥45岁组患者,I30/G30、AUC及Ho-ma-B明显高于≥45岁组患者。口服药物使用比例明显低于≥45岁组患者。结论不同年龄的初诊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远期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56例2型糖尿病(1r2DM)病人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皿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空腹胰岛素(FINS)与空腹血糖(FPG)的比值。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FINS与FPG比值、HOMA—β、IS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利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病率低、控制血糖效果显著以及治疗时间短等特点,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罗格列酮(RGZ)与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FPG)11.1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Ins)组和胰岛素+罗格列酮治疗(Ins+RGZ)组,两组年龄、病程、BMI均无统计学差异。血糖达标后再维持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均作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比较两组糖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的FPG、2hPG、HbA1c、静脉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0~60)均显著下降,HOMA—B改善(P〈0.01或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IVGTT10min内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60min内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AUC-I0~10/AUC-I0~60)分别增加10%和12%(P=0.085,0.05)。Ins+RGZ组I2、I5、I10及FC-P显著提高,Ins组增高无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FPG和2hPG下降与负荷后胰岛素增值和血糖增值比值呈正相关(r=0.593,P=0.000;r=0.548,P=0.001),表明治疗后胰岛素处理葡萄糖能力与血糖控制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罗格列酮(而不是胰岛素)能恢复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T2DM患者早期联用RGZ,有利于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6.
对56例2型糖尿病(T2DM)病人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空腹胰岛素(FINS)与空腹血糖(FPG)的比值.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FINS与FPG比值、HOMA-β、IS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利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病率低、控制血糖效果显著以及治疗时间短等特点,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组(32例)、格列齐特组(33例)、二甲双胍组(32例)和毗格列酮组(31例),在饮食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胰岛素组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另三组分别予相应121服药物,均治疗12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F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糖负荷后曲线下面积(胰岛素Auc)、C肽糖负荷后曲线下面积(C肽AU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结果胰岛索组胰岛素AUC0—30min、C肽AUC0~30min、Homa-β均明显高于3个口服降糖药组(P均〈0.05);胰岛素组、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Homa—IR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比常规口服降糖药可更好地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索抵抗。  相似文献   

8.
吕志敏  张荣华 《山东医药》2010,50(21):73-74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均为两组,治疗组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FPG、2h PG、HbA1c均降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67%、23.33%(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初发T2D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强化治疗,探讨两种强化方案的疗效。方法36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分别使用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2周,对其在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自身及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均显著下降(P均〈0.01),HOMA-IR下降(P〈0.05),HOMA-β升高(P〈0.01)。FPG、2hPG、HbA1C治疗前后的差值及治疗12周后早餐前后血糖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甘精组血糖达标更迅速。结论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两种短期强化方案疗效均佳,且胰岛素组降糖更显著、迅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纯口服降糖药(OHA)、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Ins)以及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OHA+Ins)治疗对短病程、未用过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的效应差异.方法 90例病程≤1年、未用过降糖药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OHA组、Ins组和OHA+Ins组.每组有效病例30人,进行强化降糖治疗,以末梢空腹血糖≤6.0 mmol/L和餐后2 h血糖≤8.0 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使血糖在7~10 d达标,并维持达标2~4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A)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 B)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IVGTT曲线下面积和Homa B均明显升高,Homa A明显下降.3组间治疗前后变化的差别不显著.结论 3种强化降糖治疗方案均可以使短病程、未用过降糖药的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同样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42例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胰岛素强化治疗加罗格列酮4mg,qd;对照组18例,单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PG及HbA1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甘油三脂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甘油三脂。  相似文献   

12.
不同治疗方法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贵言  魏锋 《山东医药》2010,50(13):45-46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饮食运动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给予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及静脉注射精氨酸0、2、3、4、5min时血糖(PG)及c肽(CP)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HOMA-IR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HOMA-IS及精氨酸刺激后CP分泌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1)。治疗后A组HOMA-IR较B组明显降低(P〈0.05),A组HOMA—IS及CP峰值较B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与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均能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胰岛B细胞功能,但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对60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四周的诺和锐强化治疗。结果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Fins与FPG比值、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短期诺和锐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对60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四周的诺和锐强化治疗。结果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Fins与FPG比值、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短期诺和锐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血清ghrelin与PG、Ins水平的关系。方法同步测定3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DM0)、治疗达标后2周(DM1)及6个月(DM2)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时血清ghrelin、Ins、PG水平。结果(1)DM1、DM2比DM0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均明显增加(P〈0.05);(2)DM0多点血清ghrelin及ghrelin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DM2(P〈0.05);(3)DM2空腹血清ghrelin水平与HOMA-β(r=0.446,P〈0.05)呈正相关;与FPG(r=-0.274,P〈0.05)、FIns(r=-0.35,P〈0.05)、BMI(r=-0.276,P〈0.05)呈负相关。结论Ghrelin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42例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胰岛素强化治疗加罗格列酮4mg,qd;对照组18例,单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PG及HbA1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甘油三脂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甘油三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Liraglutide)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T2DM患者及正常人Vaspin水平,分析血浆Vaspin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游离脂肪酸(FFA)等的关系,观察利拉鲁肽治疗前后T2DM患者血浆Vaspin水平变化.结果 T2DM患者血浆Vaspi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血浆Vaspin水平与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明显正相关(r=0.35,P<0.01和r=0.25,P<0.05),而与DBP呈明显负相关(r=-0.25,P<0.05),FPG、WHR分别是影响血浆Vasp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T2DM患者经利拉鲁肽治疗后,体重、BMI、WHR、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HbA1c均显著降低(P<0.01),而HOMA-IS则显著增高(P<0.01),空腹血浆Vaspin也显著增高(P<0.05).结论 利拉鲁肽能有效改善T2DM患者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同时升高血浆Vaspin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降糖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初发T2DM患者(T2DM组)经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强化治疗2周,同期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T2DM组治疗前后血清SF、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等水平及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HOMA-B),并分析血清SF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HOMA-IR、收缩压(SBP)、TG、FPG及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HOMA-B、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SF水平与BMI、腰围、SBP、FPG、TG、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7、0.595、0.572、0.445、0.558、0.765,P均〈0.01);与HDL-C呈负相关(r=-0.318,P〈0.05)。SF、BMI进入HOMA-IR多元回归方程,R2=0.674。结论初诊T2DM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铁超负荷,SF可能参与了T2DM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选取30例新诊断的严重(HbA1c〉9%)T2DM患者,和30例经两种或两种以上OADs治疗后血糖不达标(HbA1c〉7%)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每日二次或三次注射强化治疗,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门冬胰岛素30强化控糖后两组性别、年龄、BMI、HbA1c、低血糖发生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初发T2DM组强化治疗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已使用口服降糖药但血糖不达标的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结论:预混胰岛素可作为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初发的T2DM尽早启动胰岛素治疗能够尽快纠正高血糖毒性,保护胰岛βp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期(3个月)重组甘精胰岛素+三餐阿卡波糖强化治疗对新诊断的T2DM患者胰岛口细胞功能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60例新诊断但未治疗的T2DM患者给予3个月重组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强化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计算0-10min时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0-10)、1~3min急性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分泌反应(AIR1-3)、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IⅥHT试验的AUC0-10、AIR1-3。及HOMA-β较试验前明显增加,而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新诊断的T2DM患者接受短期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治疗使血糖快速、安全达标的同时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治疗简便,依从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