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各种脑血管病所导致的痴呆综合征,其临床特征是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伴有语言、视空技能、情感、人格等障碍,给患的健康、生活和社会、家庭均带来严重的影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VD发病率随着年龄而直线上升,且国家间有很大差异,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痴呆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以遇事善忘、不能定向、理解错误、计算力差、情绪失控等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特征。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发病率及患病人数会逐步增加。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血管性痴呆(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VD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亦为临床上的一种难治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痴呆"、"呆病"、"善忘"等范畴。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第1次提出痴呆是独立性疾病"痴呆症,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其早期表现主要是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睡眠障碍、耳鸣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VD)是由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急性或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性痴呆(VD)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已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结合科研成果及中医药诊治VD的文献,分析汇总VD在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方面的进展。脏腑虚损、气血失调、痰瘀阻窍为V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痰瘀蕴积、酿生浊毒、败络损髓是VD发生发展的关键。中医分期治疗包括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治疗及分为平台期、波动期和下滑期治疗。中医专法专药治疗主要以补肾活血化痰、补肾益气活血、活血通络、活血化痰为主。中医针灸治疗主要包括体针、针药结合以及眼针、耳穴按压配合艾灸、中药穴位敷贴等。今后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除加强对VD的诊治研究外,还应对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对VD早预防、早诊断、早干预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后产生的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中国传统医药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具有独到的优势.现就近年来对VD的中医药治疗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治疗,以及实验研究新进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d ,VD)是脑血管病后产生的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 ,包括缺血性、出血性及脑缺血缺氧损害引起的痴呆。本病通常指由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 ,如脑白质疏松症或Binswanger病。一定程度的缺血对神经细胞而言 ,并非是致死性的。血流低于脑缺血阈值 ,可以引起脑机能的改变。随着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 ,细胞膜的完整性会受到损害 ,神经细胞会出现坏死。此阶段为不可逆性的改变 ,此时的脑血流灌流量为神经细胞死亡的阈值。在新皮层当中 ,锥体细胞层对缺血较其它层更为敏感 ,海马的CA1区对…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病因病机,治疗进展,中药药理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对VD的临床研究和治疗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纳入以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中医药与西医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用RevMan 4.2.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总体疗效优于西药,其汇总OR 1.48(95%CI 1.10~1.97);在提高HDS评分方面,中药的效果较西药好,汇总WMD 1.80(95%CI 1.30~2.30).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在总体疗效、提高HDS评分方面显示出比西药治疗更加有效的倾向,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病率呈现升高趋势,给予此类疾病患者中医药干预可取得较好疗效.其实验研究多以血管外阻断法创建检验合格的血管性痴呆模型,通过中药、针灸等多种方法干预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多样性作用原理和分子机制,认为中医药能够影响神经元细胞的存活,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生成,调节神经...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欧美国家老年痴呆患病率为2%~18%。其中Aizheimer病约占全部痴呆的50%,脑血管痴呆约占20%,其余为混合性痴呆。在我国据部分城市的统计资料显示,痴呆患病率为0.46%~1.80%,其中Aizheimer病约占30%,脑血管痴呆约占60%,混合性痴呆约占10%。随着年龄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痴呆(VD)是主要发生在脑血管疾病基础上,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或伴有视空间技能和情感人格障碍的疾病。近年来,V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大多在50~60岁。该文就VD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VD的中西医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相关危险因素干预等方面)予以综述,借此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此病的认识,以便深入研究,使此类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3.
正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以大脑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症状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1]。国内研究表明,VD已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病(AD)后的第二大痴呆疾病[2];在1980~2011年,中国社区55岁以上人群VD患病率为0.8%[3]。VD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VD是可防治的痴呆,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但机理尚在探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VD)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是指由于脑血管病所致的大脑皮层获得性高级功能进行性衰退性疾病,其表现以记忆、认知功能缺陷为主,或者伴有语言、情感及人格障碍.属于祖国医学"痴呆"、"善忘"等范畴.为全面了解中西医治疗VD的方法,找出治疗规律,笔者查阅了近年来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痴呆综合征。目前VD的防治尚无理想药物和方法,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建立一种脑缺血所致VD动物模型,对于深入探讨VD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及对于临床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甚至早期预防都有重要的意义。就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近年来血管性痴呆(V D)中医药实验研究概况,对中医药在改善脑组织递质的含量,改变血液流变性,清除自由基,影响基因表达及促进VD患者智力、社会活动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等诸多方面给予了肯定,指出了当前在实验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为中医药在今后防治血管性痴呆病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而引起的以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情感障碍等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发生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同时是目前唯一有可能预防的痴呆类型。虽然目前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但研究证实胆碱能通路受损、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参与了血管性痴呆的发病,而针灸能够通过调节胆碱能系统神经递质、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调节突触可塑性等机制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文章就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和近年来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展开综述,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针灸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性痴呆 (VD)属于老年期痴呆的一种 ,是由于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症的统称。脑血管疾病 (卒中等 )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多发病 ,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均较高。 80 %以上的血管性痴呆与中风密切相关[1 ] ,约 62 %VD是脑卒中的直接后果[2 ] 。该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 ,以该病的防治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难点。本文就近四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作如下综述。1 .补肾益精李氏[3] 用脑灵汤治疗VD 30例 ,药用黄芪、龟甲、川芎、大黄等 ,同时以华佗再造丸作为对照组 ,治疗一个月后 ,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血管性痴呆(Vascluar Dementia,VD)是由脑血管病(缺血或出血或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等)引起的有痴呆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的一种类型,其患病率位居老年期痴呆类型的第二位,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的神经病理分类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以及低血氧-低灌流性痴呆。患者多为慢性、进行性、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记忆及认知等功能障碍综合征[1]。VD动物模型种类繁多,其主要的研究思路就是建立一种与人类血管性痴呆发病及病理特点相似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近年来关于VD动物模型的研究日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对VD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常用的VD动物模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由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皮层下白质的缺血性改变)引起的有痴呆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血管性痴呆的神经病理分类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以及低血氧-低灌流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实际上是一系列由于血管因素引起的痴呆综合征,临床以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较多见.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因素和与中风相关的因素等.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两种痴呆类型,两者之间具有极为复杂的关联,其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而且经常相互伴随发病.对血管性痴呆最关键的治疗就是预防卒中的发生,而预防的关键则在于控制引起血管性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