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研究中国传统中药白花地胆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多种波谱学手段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花地胆草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单体化合物,它们经结构鉴定分别为2-deethoxy-2β-hydroxyphantomolin(1),2β-hydroxy-2-deethoxy-8-O-deacylphantomolin-8-O-tiglinate(2),2β-methoxy-2-deethoxyphantomolin(3),2β-methoxy-2-deethoxy-8-O-deacylphantomolin-8-O-tiglinate (4),白花地胆草亭(5),柔毛地胆宁(6),苜蓿素(7),木犀草素(8),槲皮素(9),表无羁萜醇(10),3β-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11),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2),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3),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14),xylogranatinin (15),byzantionoside B (16),邻羟基肉桂醛(17),咖啡酸乙酯(18).结论:其中化合物9,11,14~18均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7,(9)
目的:研究翠雀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MCI、ODS、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方法以及理化性质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翠雀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enzoic acid 2-[(4-methoxy-3-methyl-1,4-dioxobutyl)amino]-methylester(1)、benzoic acid 2-[(4-methoxy-2-methyl-1,4-dioxobutyl)amino]-methylester(2)、8-methoxy-5,7,3',4'-tetrahydroxyflavone(3)、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4)、3,5-dihydroxy-4'-methoxyflavon-7-O-β-Dg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ide(5)、tachioside(6)、6-甲氧基香豆素(7)、β-D-galactopyranoside-4-hydroxyphenyl(8)、尿嘧啶核苷(9)、蔗糖(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珍珠菜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珍珠菜Lysimachiaclethroid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MS、NMR等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珍珠菜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2)、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3)、山柰酚3-O-β-D-(6″-p-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4)、槲皮素(5)、异鼠李素(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3′-甲氧基-3-O-β-D-半乳糖苷(8)、quercetin3-O-β-D-(6″-p-coumaroyl)-galactoside(9)、4′-methoxy-5,6-dihydroxyisoflavone-7-O-β-D-glucopyranoside(10)、4′-羟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糖苷(11)。结论: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短柄小连翘Hypericum petiolulatum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应用NMR和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短柄小连翘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木脂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2R,3R)-1-O-feruloy1-8,8'-bisdihydrosiringenin(1),(-)-secoisolariciresinol 4-O-β-D-glucopyranoside(2),isolaricire-sinol-β-4'-O-β-D-glucopy-ranoside(3),5-methoxy-9β-xylopyranosyl-(+)-isolariciresinol(4),(+)-lyoniresinol-2α-O-β-D-xylopyranoside(5),5-methoxy-9-β-xylopyranosyl一(一)-isolariciresinol(6),isolariciresinol 6a-O-β-D-glucoside(7),(+)-lyoniresinol 3α-O-β-D-xylopyranoside(8)和7-methoxy-5-benzofuranpropanol 4'-O-β-D-glucopyranoside(9).结论: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狼毒大戟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Euphorbiafischeriana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LH-20以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狼毒大戟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秦皮素(1)、莨菪亭(2)、反式-3-(3-羟基苯基)-丙烯酸(3)、阿魏酸(4)、和厚朴新酚(5)、3,3′-二甲基鞣花酸(6)、(3R,4S)-3-methyl-3,4-dihydro-5,6,7-trihydroxy-4-(3′-methoxy-4′-hydroxyphenyl)-1H-[2]-benzopyran-1-one(7)、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葡萄糖(8)、吲哚-3-甲醛(9)、苯基-β-萘胺(10)、4-epi-15-hydroxyacorenone(11)、巴卡亭(12)、24-methylenecycloartane-3,28-diol(13)和β-谷甾醇(14)。结论化合物3、5、7~11为首次从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6、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红袍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Dahongpao的化学成分。方法大红袍花椒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羟基-β-山椒(2)、胡萝卜苷(3)、槲皮素-3-O-半乳糖苷(4)、3-甲氧基槲皮素(5)、琥珀酸(6)、甘露醇(7)、熊果苷(8)、7-O-α-D-glucosyl-3,8-dihydroxy-2-(3-hydroxy-4-methoxyphenyl)-5-methoxy-4H-1-benzopyran-4-one(9)。结论化合物5、7为首次从花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厚朴水溶性成分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厚朴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结合ESI-MS,UV,NMR等现代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7S,8R)-syringoylglycerol(1),3,4-二羟基-烯丙基苯-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2),3,4-二羟基-烯丙基苯-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3),synapicaldehyde-4-O-β-D-glucopyranoside(4),丁香脂素双葡萄糖苷(5),3,4,5-三甲氧基苯基-β-D-葡萄糖苷(6),厚朴酚(7),和厚朴酚(8),4-O-methylhonokiol(9)。结论:化合物6为首次从厚朴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厚朴叶中具血管活性作用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干燥叶中具血管活性作用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现代色谱技术对厚朴叶中具有血管活性部位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厚朴叶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厚朴酚(1)、厚朴醛B(2)、台湾擦木酚(3)、丁香脂素(4)、4,4 ',5-三羟基-1,1'-双-2-丙烯基联苯(5)、落叶松脂素(6)、(7S,8R) syringoylglycerol (7)、松柏苷(8)、苄基-β-D-阿洛糖苷(9)、阿福豆苷(10)、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1)、南酸枣苷(12)、5,7-二羟基色原酮-7-O-β-D-葡萄糖苷(13)、erigesideC (14)、tachioside (15)、尿嘧啶苷(16).结论 化合物5~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9~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巴天酸模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涌  罗建军  李冲 《中药材》2013,(1):57-60
目的:研究巴天酸模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的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巴天酸模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1)、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2)、大黄素甲醚(3)、大黄素(4)、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5)、高丽槐素(6)、高丽槐素-3-O-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9)、2-O-甲基肌醇(10)、决明酮-8-O-β-D-葡萄糖苷(11)、酸模素-8-O-β-D-葡萄糖苷(12)。结论:其中,化合物6、7、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5,(8)
目的:对新疆产白花曼陀罗种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ODS以及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花曼陀罗种子中分离并鉴定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异嗪皮啶(1)、滨蒿内酯(2)、曼陀罗萜二醇(3)、对苯二酚(4)、Arenarine D(5)、香草醛(6)、N-阿魏酰酪胺(7)、东莨菪内酯(8)、β-谷甾醇(9)、Hyoscyamilactol(10)。结论: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