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兔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新型聚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壳聚糖(chitosan,CS)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腹股沟脂肪组织,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出ADSCs进行培养,贴壁细胞至3~5代,评价其多向分化能力。将干细胞收集重悬后,以l×107/mL的密度接种于多孔PLGA/CS支架,形成细胞 支架材料复合物。培养7天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生长和基质分泌情况,评价细胞与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Dil荧光标记检测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分布;Hochest 33258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接种1和7天后,分别对细胞 材料复合物行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材料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用成脂诱导条件培养基诱导分化ADSCs及ADSCs支架材料复合物,7天后,尼罗红荧光染色液检测ADSCs在不同环境下的成脂分化能力。结果  原代培养的ADSCs呈成纤维细胞样外观,在相应诱导条件下能够分化为脂肪细胞和骨细胞。细胞接种于PLGA/CS支架材料上第8天分裂增殖达到高峰,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提示ADSCs在支架表面贴附生长良好,并向孔隙内壁充分延伸,细胞周围形成丰富的基质成分。活死双染结合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材料对细胞活性无影响,尼罗红染色可见成脂诱导后的ADSCs细胞质内有红色脂滴颗粒形成。结论  多孔PLGA/CS支架与兔ADS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组织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的生物学性能影响。方法提取大鼠ADSCs和制备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体外检测在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携带下的ADSCs细胞活力、增殖情况、多向分化潜能等生物学性能。结果与正常培养条件下ADSCs相比,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携带下的ADSCs细胞活力良好、增殖能力正常,并仍能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结论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望作为可注射性心肌组织工程研究中良好的可注射性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外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供体硝普钠(SNP)对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增殖状况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外源性NO在ADSCs成软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获取并培养ADSCs,分别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采用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进行多向分化鉴定。NO检测试剂盒检测ADSCs成软骨分化过程中NO的变化;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SNP(0.25 mmol/L、1.00 mmol/L、4.00 mmol/L)下ADSCs的增殖情况。以Real time-PCR(RT-PCR)方法检测ADSCs在不同浓度SNP下,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成软骨分化特异基因——信号传导蛋白Smad3、 Ⅱ胶原蛋白(Col-Ⅱα1)基因的变化。结果 培养的细胞经成骨和成脂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呈阳性;ADSCs成软骨分化过程中,培养上清液中NO浓度始终比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SNP(0.25 mmol/L、1.00 mmol/L)对ADS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高浓度SNP(4.00 mmol/L)抑制ADSCs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发现SNP能抑制ADSCs自身TGF-β1 mRNA的表达,同时抑制Smad3 mRNA和Col-Ⅱα1 mRNA的表达。结论 在ADSCs成软骨分化过程中,外源性NO可以通过抑制ADSCs自身产生TGF-β1,并且抑制TGF-β下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成软骨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同一质量控制条件下,人、兔、大鼠来源脂肪基质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的体外生物学性状的异同。方法:分离培养人吸脂来源ADSCs、兔及大鼠腹股沟皮下脂肪垫来源ADSCs,体外观察3种细胞原代和传代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相同密度将第2代细胞接种于24孔板,并诱导其成骨及成脂向分化。成骨诱导培养基包含100 nmol/L地塞米松、50 μmol/L抗坏血酸二磷酸酯和10 mmol/L β-甘油磷酸钠,在成骨向诱导后的第3、7、14、21天行碱性磷酸酶染色,第14、28天行茜素红染色,定量分析3种细胞体外钙沉积能力。成脂向诱导培养基包含1 μmol/L地塞米松、10 μmol/L胰岛素、200 μmol/L 吲哚美辛和0.5 mmol/L异丁基黄嘌呤,在成脂向诱导后的第7、14天行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的成脂分化状况。结果:3种来源的脂肪均可分离培养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均能成脂向分化和成骨向分化,但兔ADSCs在成骨向分化时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弱阳性,无明显钙结节形成,与其他两种细胞比较,兔ADSCs的成骨向分化能力较差。结论:与人来源和大鼠来源ADSCs比较,兔皮下脂肪来源ADSCs的体外成骨能力较差,将其用于体内成骨研究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出生后入骨髓基质细胞(hB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增殖与分化的特点,探讨其向成软骨方向分化及机制。研究诱导细胞体外与PDLLA/壳聚糖多孔材料复合。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hBMSCs体外培养。应用传五代细胞,经化学限定培养基诱导细胞,设实验对照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及形态变化,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诱导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中的蛋白多糖,RT-PCR检测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将诱导的细胞分别与多孔羟基磷灰石、PDLLA/壳聚糖多孔材料复合,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在细胞载体表面的生长情况。结果:传五代hBMSCs经化学限定培养基诱导后转化成圆形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阳性,Ⅱ型胶原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发现hBMSCs在PDLLA/壳聚糖多孔材料表面增殖良好并分泌大量细胞基质。结论:体外培养hBMSCs经化学限定培养基诱导后可向成软骨方向分化,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PDLLA/壳聚糖多孔复合材料是组织工程良好的细胞载体,有利于细胞的黏附与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兔脱细胞软骨基质颗粒(ACM)的生物相容性,阐明其对SD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软骨内成骨的促进作用。方法:提取原代SD大鼠ADSCs进行三向分化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干性。采集3月龄新西兰白兔耳软骨,采用研磨浸泡法制备ACM备用。实验分为ACM组和ADSCs+ACM共培养组,在扫描电镜下观察ACM和ACM上ADSCs的超微形态表现,采用钙黄绿素/碘化丙啶(Calcein-AM/PI)荧光染色法观察ADSCs+ACM共培养组中ADSCs的生长情况。将ADSCs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ADSCs与ACM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2组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成软骨诱导7和14 d时2组细胞中Ⅱ型胶原(COL-Ⅱ)、Ⅹ型胶原(COL-Ⅹ)、SOX转录因子9 (SOX-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磷酸酶(ALP)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 (RUNX-2) 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制备兔ACM,提取的SD大鼠ADSCs可以进行三向分化且表达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物。ADSCs可以在ACM上黏附生长。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DSCs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染腺病毒骨形态发生蛋白(Ad-hBMP2)基因的脂肪干细胞(ADSCs)与壳聚糖/磷酸三钙(CTCP)复合物支架的相容性,以期为ADSCs修复骨缺损寻找理想的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方法将壳聚糖与磷酸三钙进行复合制成CTCP复合物材料,再将其与转染Ad-hBMP2的ADSCs(密度1×106/mL)复合培养,进行细胞复合物支架的一般与超微形态学观察,观察细胞粘附能力、增殖活力,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成骨细胞骨钙素和Ⅰ型胶原水平。结果 CTCP支架孔径200~350μm,孔隙率83%;电镜显示转染Ad-hBMP2的ADSCs与CTCP复合物在体外培养期间支架无塌陷及形变,且其在支架上粘附、增殖良好,并能分泌细胞外基质如骨钙素和Ⅰ型胶原等;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骨的组织学特征日益明显。结论 CTCP支架具有适宜的孔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诱导作用,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较理想的支架材料,且与转染Ad-hBMP2的ADSCs相结合更易形成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冻存复苏后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体外诱导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 冷冻保存6 个月的大鼠ADSCs 复苏后传代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 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CD105。第3 代细胞诱导成骨培养2 ~ 3 周后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情况。结果 复苏后ADSCs 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增殖迅速。成骨诱导培养后表现出成骨细胞特性,ALP 染色活性增加,茜素红染色出现矿化结节。结论 冷冻保存复苏后的ADSCs 细胞生物性能稳定,定向诱导后可分化为 成骨细胞,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脂肪干细胞接种于PLGA支架复合培养体外诱导成软骨的能力.方法 收集脂肪干细胞,调整细胞悬液密度为4.0×1010>/L,接种在PLGA支架材料上进行复合,在特定培养基条件下,对脂肪干细胞/PLGA进行成软骨诱导,于诱导3周后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藩红O/固绿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成软骨表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前Ⅱ型胶原蛋白、aggrecan和Sox9的mRN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脂肪干细胞接种子PLGA材料后,复合体表面逐渐光滑润泽,质地逐步增韧,体外诱导后细胞/PLGA支架复合体基本保持原状;3周时取材行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细胞在材料表面附着生长,基质分泌明显,连串成片;石蜡切片藩红O/固绿染色可见诱导组细胞胞外基质分泌旺盛,和支架材料连接成片,呈强阳性红染;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着色阳性;RT-PCR检测前Ⅱ型胶原蛋白、aggrecan和Sox9的mRNA基因均阳性表达.结论 脂肪干细胞能够和PLGA复合培养,在特定诱导培养基条件下可以向软骨方向分化,形成类软骨样组织.  相似文献   

10.
Yang J  Zhang CH  Li JJ  Zhou ZD  Zhang Q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5):3220-3224
目的 初步探讨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HIF-1α促进ADSCs成软骨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动态压力联合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转染对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HIF-1表达的影响.采用I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纯化、扩增兔ADSCs.构建稳定表达pcDNA3.1-IGF-1的细胞株,以5×107/ml的密度接种于壳聚糖/明胶复合支架材料上,分组培养:A组(空白对照组)接种未转染基因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B组(IGF-1组)接种稳定转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组(压力组)与D组(压力+IGF-1组)分别为A、B组的细胞/支架复合物于压力型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2%at 0.1Hz),连续培养7 d.进行形态学观察,MrTT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并应用Di1荧光标记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分布情况.比较组织工程软骨中糖胺聚糖(GAG)含量和相关基因(IGF-1,HIF-1α,Ⅱ型胶原和Sox-9)相对表达的差异.结果 形态学观察,MTr,Dil荧光标记,GAG含量测定以及实时聚合酶链反应结果均显示A组<C组<B组<D组.实验证实单纯基因转染组的HIF-1α、Sox-9等基因表达水平和GAG含最明显高于单纯压力组,而二者联合培养则能够获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其结果远大于二者简单的加合.结论 三维立体培养条件下,动态压力与IGF-1基因转染联合作用明显促进细胞自身分泌内源性IGF-1;IGF-1与动态压力刺激均明显上调兔ADSCs HIF-1α的表达水平,并且二者存在协同作用.HIF-1α表达上调对促进兔ADSCs成软骨分化、增殖以及分泌细胞外基质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把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诱导成的软骨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nano-HA/CSscaffold)通过特殊的穿"靴"结构复合构建而成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的可行性,并观察此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原位复合和冷冻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制备nano-HA/CS支架,用聚四氟乙烯制作成圆柱形"靴"结构。把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成软骨细胞后,接种于穿"靴"的nano-HA/CS支架底部,把细胞-支架复合物置入成软骨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周。扫描电镜观察nano-HA/CS支架结构及细胞-支架复合体结构。3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股骨髁制造直径4 mm、深8 mm的骨软骨缺损,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于缺损处分别植入经穿"靴"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不经穿"靴"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空白组仅造缺损,4、12周后取材初步观察修复情况。【结果】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后转化成软骨细胞;制备的nano-HA/CS支架支架孔隙率为92%,平均孔径为125μm,与软骨细胞有较好的粘附性。大体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缺损均有类软骨样组织生长,空白组缺损明显,见纤维组织生长。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观察实验组软骨缺损部分软骨细胞修复,成骨区部分骨样细胞修复,两者耦合处部分交叉,修复缺损程度及成骨区和成软骨区界面耦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3组的大体评分和软骨组织学评分统计分析,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结论】BMSCs具有成软骨潜能,nano-HA/CS支架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软骨细胞与nano-HA/CS支架经过穿"靴"结构可成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并初步证实有修复兔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脂肪基质干细胞(ADSCs)体外分离培养及成脂、成软骨诱导分化的生物学性状,探讨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1)人脂肪组织来源于健康成年女性腹部吸脂术,酶消化法分离出ADSCs,体外培养扩增.(2)取第3代ADSCs,测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测原代细胞表面标记;成脂和成软骨诱导分化.(3)倒置显微镜观察油红O、阿尔辛蓝(AB-PSA)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分化情况;RT-PCR检测相关标志基因表达.结果:(1)体外培养的ADSCs细胞形态均一,传代稳定.(2)经成脂诱导,细胞内出现空泡,油红O染色呈红色,RT-PCR检测到有Leptin、PPAR-γ表达;经成软骨诱导,AB-PSA染色呈紫红色,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胞浆呈棕黄色,RT-PCR检测COLLⅡ、SOX9和aggrecan表达.结论:脂肪干细胞能向软骨细胞方向诱导分化,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实验动物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为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人类疾病的临床前研究提供临床前的实验数据和方法。方法将临床患者、食蟹猴、C57小鼠和SD大鼠的皮下脂肪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后得到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 ADSCs)、食蟹猴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ynomolgus monkey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c ADSCs)、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mouse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 ADSCs)和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rat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r ADS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ADSCs表面标记物;细胞成脂、成骨诱导分化,于诱导后21 d和28 d固定染色,鉴定ADSCs的成脂成骨分化能力。结果 h ADSCs、c ADSCs、m ADSCs和r ADSCs的分离培养方法类似,贴壁培养后均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流式检测显示,不同物种ADSCs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90、CD29为阳性,少量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物CD34,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为阴性。成脂和成骨分化能力检测显示,h ADSCs、c ADSCs、m ADSCs和r ADSCs和均具有成脂成骨分化能力,但其成脂成骨分化的时间略有差异。结论实验动物ADSCs与h ADSCs采用相同的分离培养方法,有类似的表面标记物表达及成脂成骨分化潜能,生物学特性具有一致性,是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临床前研究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藻酸盐凝胶中高密度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成软骨细胞诱导后,利用凝胶释放的细胞再培养形成软骨组织的新方法。方法 取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Ⅰ型胶原酶消化得到ADSCs原代培养,传代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间充质细胞表面CD90、CD44表达鉴定细胞。将第6代细胞高密度培养于藻酸钙凝胶中,用软骨诱导培养基诱导培养2周,将细胞放自凝胶中释放并单层培养成软骨诱导2周,观察细胞变化。培养出的组织块经Ⅱ型胶原酶消化后,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ADSCs原代呈梭形生长,传代后呈规律排列旋涡状生长,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D90、CD44呈阳性。藻酸钙-ADSCs成软骨诱导2周后,释放出的细胞贴壁后逐渐聚集,形成一定体积的质硬组织块,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新生组织块细胞胞质中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蛋白呈阳性表达,表明大鼠AD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结论 藻酸盐凝胶中高密度培养大鼠ADSCs成软骨细胞诱导后,利用诱导后的细胞再培养可形成新的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15.
由创伤或其他病因引起的关节软骨病变通常难以自愈,且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疗效欠佳。脂肪干细胞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来自脂肪组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基于ADSCs成软骨分化能力的 组织工程学疗法为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体外诱导ADSCs分化成软骨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生长因 子和支架材料模拟体内微环境,进而促进ADSCs向软骨细胞分化,其相关应用已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健康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成脂肪分化能力.方法 取T2DM患者与健康者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出ADSCs.取第3代细胞接种,比较两组细胞细胞表型及生长速度的差异.加入成脂肪诱导液,观察两组细胞成脂肪分化情况,于第14天加入油红O对细胞进行染色并观察,用异丙醇对油红O进行萃取并比较两组细胞吸光度值,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两组细胞成脂肪分化14 d时PPAR-γ、C/EBP-α和C/EBP-β的表达水平.结果 T2DM患者和健康者ADSCs在细胞表型及生长速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脂肪诱导分化14 d时T2DM患者ADSCs油红O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健康者ADSCs,T2DM患者ADSCs PPAR-γ、C/EBP-a、C/EBP-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ADSCs.结论 T2DM患者ADSCs成脂肪分化能力明显高于健康者,其可能是T2DM患者容易并发肥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观测表型及表达特异性蛋白与多向诱导分化的能力。方法取人脂肪组织,机械法与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活力,免疫细胞化学和FCM检测其标志蛋白。第9代ADSCs向成脂、成软骨和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结果原代细胞贴壁后多呈多角形,传代后呈均一梭形。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ADSCs不表达CK19,而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105、CD90、CD44、CD73均高表达,CD45+34+11b+19+DR为0.48%。第9代ADSCs诱导培养后分别出现脂肪、软骨、骨细胞特征性染色阳性。结论酶消化法可有效分离ADSCs,第9代生长状态好,仍保持良好干性,经诱导可多向分化,表明ADSCs可作为良好的细胞治疗或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来源,且有潜在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原代人脂肪基质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romal sells,hASCs)的体内成骨能力,为应用其构建组织工程化骨奠定基础。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原代hASCs,细胞经成骨向和成脂肪向诱导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茜素红矿化染色检测其成骨向分化的能力,油红O染色检测其成脂肪向分化的能力。体内实验使用12只裸鼠,于其背部一侧皮下植入原代hASCs + 支架材料作为实验组,同一裸鼠的另一侧植入单纯支架材料作为对照组。植入4周和8周后取材,制成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300 mL脂肪组织中可以获得约6×107个原代hASCs。体外实验证实原代hASCs具有成骨向和成脂肪向分化的潜能。HE染色可见,植入4周和8周后植入物中有类骨组织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骨钙素、ALP和抗人核抗体呈阳性表达。结论:原代人脂肪基质细胞与支架材料构建的复合物可以在裸鼠体内成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用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体外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软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制成注射型细胞/凝胶复合物并行体外成软骨诱导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组织学检查等观察细胞在凝胶内黏附、生长、增殖、向软骨细胞分化及形成软骨样组织等情况。结果:在体外成软骨培养条件下,壳聚糖凝胶支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形成软骨样组织。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复合物,有望用作可注射型组织工程软骨修复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10倍模拟体液(10×SBF)仿生矿化丝素/壳聚糖(SF/CS)电纺支架制备骨仿生支架,并对比矿化前后支架的物理性能及诱导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吸水率和力学性能检测对比矿化前后支架成分及物理性能。通过活细胞染色和Cell Counting Kit?8(CCK?8)对比仿生矿化对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在支架上黏附和增殖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ARS)对比支架矿化前后对HBMSC成骨分化的诱导能力。结果:SEM、FT?IR、吸水率和力学性能证实了矿化的成功及支架物理性能的提高。活细胞染色和CCK8证明仿生矿化行为并未增加支架的细胞毒性,ALP和ARS证明矿化后支架更易诱导HBMSC的成骨分化。结论:经SBF仿生矿化后支架较原支架更符合骨组织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