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近年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了血糖控制在早期强化的重要性,并且在一段时间内改善血糖控制后,仍有并发症发生,机体的这种早期高血糖存在记忆的状态称为“代谢记忆”。由于代谢记忆的存在,临床以控制血糖为重点的干预方式无法有效阻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并阻止代谢记忆,成为目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临床防治的重要核心之一。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妊娠糖尿病影响、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糖尿病“代谢记忆”研究进展,为今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4.
赵砚池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3(5):449-450
糖尿病是老年人易患的一种疾病[1],大多数为型,即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由于长期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异常,造成肾、心脑血管方面并发症,已成为老年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主要问题[2]。本文观察型糖尿病患者,及因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行持续性不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在脂质代谢方面的变化,旨在探讨防治措施。1 临床资料1.1 对象 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三组:1对照组:30例健康人,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56~80岁,平均68岁。符合中华老年医学会健康老人标准。2观察1组型糖尿病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5~75岁,… 相似文献
5.
代谢记忆是有效管理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障碍,仅通过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并不能同时防治糖尿病相关的多种并发症发生。因此,了解其介导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对预防和消除“代谢记忆”效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对受代谢记忆影响的相关糖尿病并发症、代谢记忆介导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预期的治疗药物进行综述,为防治代谢记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I 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对5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对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5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MS 254例占48.85%,DN并MS组发病年龄提前、糖尿病病程更短(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N 与高血压、糖尿病病程、脂代谢紊乱显著正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是Ⅱ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干预治疗对防治DN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8.
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7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和/或代谢综合征分成4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对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DM MS)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尿酸(UA)、甘油三脂(TG)、空腹血浆胰岛素、HOMA指数均高于未合并组(DM-MS)。糖尿病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DN MS)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A1c(G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DN-MS)。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病程、吸烟、收缩压、BMI、GHbA1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OMA指数。结论:代谢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的大多数组分均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建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代谢物特征谱图。方法收集108例血清标本,其中DN(1~4期)患者80例、健康对照者28例。应用基于核磁共振(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通过CMPG波谱获取数据,并结合PCA和PLS-DA模式识别分析法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处理。结果成功建立DN代谢物特征谱图,血清1H CPMG谱图主要峰值差异集中在0.5~4.5 ppm区域。超过15种主要代谢物可被1H NMR谱图识别,与健康对照者相比,DN患者血清中乳酸水平明显升高,脂质、葡萄糖、胆碱、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甜菜碱、牛磺酸和鲨肌醇水平明显下降。通过此种方法可明显区分DN(1~4期)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结论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可有效检测DN患者血清代谢物特征谱图的改变,有望成为诊断和分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RANTES和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因素可引起糖尿病肾病 (DN)的发生、发展。这些因素可使体内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 (RANTES)表达和分泌出现改变。RANTES是一种对单核 巨噬细胞有强烈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 ,它可趋化并激活肾脏中单核巨噬细胞 ,导致细胞外基质大量堆积。因此 ,RANTES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伴与不伴水肿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 将病理诊断明确的170例DN患者分成水肿型DN组(edema DN,E-DN)和非水肿型DN组(nonedema DN,NE-DN),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预后间的差异.结果 与基线值比较,E-DN组肾脏病理改变重,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BP)、总胆固醇(TC)、24 h尿蛋白定量>3.5g的百分比等均显著高于NE-DN组(P <0.05,P<0.01),而eGFR和血浆白蛋白(ALB)、尿比重、尿渗透压等均显著低于NE-DN组(P <0.05,P<0.01).随访2年,E-DN组eGFR下降速率均显著大于NE-DN组(P<0.05),肾脏终点事件发生率、肾外并发症发病率也显著高于NE-DN组(P<0.05).生存分析显示E-DN组预后差(X2=17.460,P<0.01).危险因素分析发现肾活检时ALB(RR=0.938,P=0.004)、eGFR(RR=0.985,P<0.01)、肾脏间质病变(RR=1.236,P=0.012)、TC(RR=1.192,P=0.015)、水肿(RR =6.412,P<0.01)是DN肾脏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伴有水肿的DN患者较不伴有水肿的DN患者血糖控制较差、ALB低、脂质代谢紊乱、肾脏间质病变重、肾脏中位生存时间短,水肿为影响肾脏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足细胞及其相关分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志,也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新近研究表明: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产生和肾小球硬化进展明显相关。通过阐述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能进一步拓宽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为糖尿病肾病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Ⅰ型受体拮抗剂(AT1Ra)缬沙坦(Valsartan)对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24h尿蛋白排泄率20-200μg/min)在原抗糖尿病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四组,一组为正常对照(16例),其余三组分别给予缬沙坦80mg/d(16例)、缬沙坦160mg/d(16例);依那普利20mg/d(16例)。观察12周后平均动脉压(MAP)、14h UAER、HbA1c及C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2周后,MAP、24h UAER均有明显变化(P<0.05),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下降下血压下降无显著性关性(r=0.365)。结论:缬沙坦可以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且具有良好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rapidly rising incidence of diabetes,one of its complications,diabetic nephropathy (DN) is becoming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many countries.Reliable animal models of DN are a valuable tool for identify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is disease and preclinical development of new therapeutic strategies.Various types of animal models have been used in the past;the induced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ommonly used animal model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 相似文献
16.
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高糖刺激肾小球固有细胞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而且肾小球固有细胞可以通过这些因子相互作用,导致肾多种细胞肥大、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从而导致尿病肾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联合使用这些生物活性因子的拮抗剂或抗体,将有助于防治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1月~2006年5月病房及门诊收治的478例T2DM患者资料进行统计.结果:研究中有64.2%的T2DM患者同时存在MS,伴有MS的患者出现早期DN的比例(36.2%)显著高于不伴有MS的患者(22.8%)(χ2=9.07;P<0.01);而在T2DM伴有MS的患者中,随着MS的组分增加,早期DN的发生率递增,差异有显著性(χ2=15.3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BP)、血清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蛋白[LP(a)]均为早期DN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或P<0.01).结论:MS与早期DN的发生密切相关,SBP、TG和HbA1C是早期D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析Hcy水平与DN的关系.方法:选择DN 104例(其中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50例)和健康对照组38名,用循环酶法测定其血浆Hcy水平,同时检测血糖(Glu)、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DN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者Hcy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心脑血管疾病者(P〈0.01).Hcy与Scr、TC、TG以及hs-CRP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DN患者血浆Hcy水平增高,Hcy可能参与了DN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血浆Hcy水平,可能会减少DN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与贝那普利(洛丁新)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予常规降糖治疗,贝那普利口服每次10mg,每日1次。治疗组予血塞通注射液21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停用5d后开始第2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两组SBP、DBP、FBG、PBG、24h尿蛋白定量、SCr、BUN、ALB、血液流变学、CHOL、TG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SCr、BUN、ALB、血液流变学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DN,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单用贝那普利组,提示两药合用在延缓DN进展方面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N)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临床患者预后欠佳。微RNAs(microRNAs, miRNA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非编码单链RNA 分子,许多miRNAs 被证实在DN 中表达异常且与DN 的发病相关。该文根据参与发病的机制的不同将近年来新发现的与DN 相关的miRNAs 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