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扶正消异方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方便抽样分为2组,对照组30例,GnRH-a治疗;治疗组30例,扶正消异方加用GnRH-a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随后回访3年,比较2组症状总有效率及总复发率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有效11人,缓解12人,无效7人;治疗组有效21人,缓解8人,无效1人,两组进行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后对照组有12例复发,治疗组1例复发,两组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异方联合GnRH-a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预防治疗,能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nRH-a辅助下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对再妊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常规组30例,干预组给予GnRH-a 3.75 mg 注射治疗2 w,随后再行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常规组不给予任何预处理直接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性激素水平、卵巢直径的变化,随访1年,比较再妊娠情况和囊肿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FSH水平为(8.03±2.11) mIU /mL,明显低于常规组,而E2和LH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卵巢直径≤2 cm占67.65%,卵巢体积明显缩小,随访1年,干预组囊肿复发率为5.88%,再妊娠率为63.63%,且术后妊娠间隔间隔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术前应用GnRH-a治疗可有效减轻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尽可能有效地保护了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实验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囊肿剥除术105例。实验组分为4组:A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肿直径<5 cm(33例);B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肿直径≥5cm(24例);C组: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双侧囊肿均直径<5 cm(27例);D组: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至少一侧囊肿直径≥5 cm(21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单侧卵巢畸胎瘤(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剔除术(20例);比较各组手术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的变化,并根据巧囊的大小和类型分层分析。随访Ⅲ期患者术后6个月及Ⅳ期患者第1次月经复潮后,术后1年基础FSH的恢复情况、月经恢复情况及自然妊娠情况。结果 C、D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FSH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E2明显减低(P<0.05),LH明显减低(P<0.05)。对照组及A、B组手术前后各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年龄及类型,各组内组间激素水平变化亦无明显差异。C组患者术后1年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占85.3%,而D组患者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内仅占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前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前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联合GnRH-a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大部分患者可在术后1年内恢复,不孕症患者术后加用GnRH-a等药物则可明显提高术后妊娠率,但与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03~2010-06间,妇产科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95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结果两组病例手术过程均顺利,均未出现脏器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常规随访6~18个月,未见复发。观察组患者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效果好,痛苦少,并能极大程度的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瘀消癥法治疗术后复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于门诊收集60例术后复发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化瘀消癥法口服中汤药,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均治疗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异位囊肿大小、糖类抗原CA125的变化,并比较中医症候改善情况和用药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异位囊肿均有缩小,治疗组缩瘤率57.9%,对照组45.9%,两组停药2~3个月后痛经症状及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积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检测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监测结果:治疗后对照组3例肝酶轻度异常升高,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治疗组96.7%,对照组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瘀消癥中药汤和孕三烯酮均可有效抑制、治疗复发异位囊肿,化瘀消癥中药汤可明显缓解内膜异位症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且无用药不良反应,是抑制及治疗复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前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处理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在登封市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GnRH-a预处理+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作为治疗方案;B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作为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窦卵泡数及基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PSV),统计自然妊娠情况。结果术后A组双侧囊肿患者囊肿侧AFC、PSV分别为(5.5±1.1)个、(6.7±0.9)cm/s,B组双侧囊肿患者囊肿侧AFC、PSV分别为(4.2±0.8)个、(5.1±1.8)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A组患者自然妊娠率(40.0%)低于B组患者自然妊娠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术前应用GnRH-a可减轻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但可能影响术后自然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联合GnRH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可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实验组: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囊肿剥除术后联合GnRH-a治疗3个月的患者63例。对照组: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囊肿剥除术的患者62例。比较两组手术前、手术后3月或月经第2~3 d、术后6月月经第2~3 d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的变化,并随访术后18个月自然妊娠及囊肿复发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实验组术后3个月FSH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LH明显减低(P<0.05),E2明显减低(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FSH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LH明显增高(P<0.05),E2明显减低(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占95.3%,而对照组患者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内仅占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前不孕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57.1%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前不孕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复发率12.7%明显低于对照组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术后联合GnRH-a治疗大部分患者可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不孕症患者术后联合GnRH-a治疗可明显提高术后妊娠率,但与临床分期及患者年龄相关;术后联合GnRH-a治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可行性、技术要点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对151例患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且尚未生育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根据病情联合盆腔内异病灶电灼术、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通液术等治疗,随访术后复发率、受孕率、痛经缓解率等.结果151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任何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4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0 mL.术后随访6~36个月,痛经缓解总有效率为83.33%(40/48),复发率为11.92%(18/151),受孕率为24.03%(31/129).结论腹腔镜是诊断和治疗未生育妇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对伴有不孕症的患者治疗意义更大.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
方翠莲  孙艳 《安徽医学》2008,29(2):171-172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孕三烯酮联合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 85例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腹腔镜手术组30例;联合治疗组55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每次2.5mg,每周两次,连续6个月。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结果 随访率为94.1%(80/8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63.9%,单纯手术组有效率43.3%,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服用孕三烯酮的患者转氨酶均正常。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有利于防治内膜异位囊肿复发,可以作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治疗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0.
梁光华  叶连红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13-1014,1038
目的:观察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的意义。方法:经腹腔镜手术确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术后无任何治疗;研究组40例,从术后月经来潮第1天常规给予肌注GnRHa(达菲林)3.75mg/次,每28d用药1次,周期性治疗3个月,2组随访3年,观察术后盆腔疼痛症状改善情况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疼痛缓解率42.5%、卵巢囊肿复发率37.5%;研究组疼痛缓解率72.5%、卵巢囊肿复发率12.5%,两组相比,疼痛缓解率及卵巢囊肿复发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联合使用GnRHa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抑制卵巢功能,明显抑制内源性雌激素的产生,进而抑制异位内膜病灶的生长,从而提高术后疼痛缓解率、降低及延缓术后卵巢囊肿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对不同民族患者妊娠、复发及术后症状缓解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首次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最终纳入研究149例,失访11例,其中维吾尔族患者70例,汉族患者79例。随访有生育要求的57例患者术后的妊娠情况,根据术后是否使用 GnRH-a 药物分为用药组及未用药组,分析使用 GnRH-a 药物对妊娠率的影响;比较维吾尔族与汉族妊娠情况是否存在差异性;以及药物对术后症状缓解及复发的影响。结果术前不孕患者57例,术后妊娠29例,妊娠率为47.37%。用药组与未用药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9,P >0.05),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术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3,P >0.05)。术后用药组在症状缓解及复发情况与未用药组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保守手术可以提高妊娠率,术后用药不能提高妊娠率,术后用药可明显缓解内异症的症状及降低复发,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妊娠率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同时术后1~3d予GnRH—a3.6mg皮下注射,每4周治疗1次,连用3-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的疗效,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术后的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将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7、5.217),即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60%、9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3.3%、70%)。观察组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达83_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6,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可以提高不孕症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1.875m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不同治疗周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行保守性腹腔镜手术且手术证实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8例,其中术后应用半剂量GnRH—a治疗3个月的患者57例(A组),治疗6个月的患者51例(B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有效率及停药后复发率和妊娠率。A、B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3.7%(42/57)、90.2%(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4.O%(8/57)、5.9%(3/51),两组的妊娠率分别为45.0%(18/40)、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应用6个周期GnRH—a可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及延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可考虑减少GnRH—a的治疗周期后积极妊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术后不同药物巩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9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组50例,术后每4周皮下注射GnRH-a 3.75 mg,共3~6个月;孕三烯酮组49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胶囊2.5 mg,每周2次,共用3~6个月。两组中共有33例合并不孕症,其中GnRH-a组18例,孕三烯酮组15例。比较两组的术后总有效率、妊娠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GnRH-a组的术后总有效率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孕三烯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nRH-a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好于孕三烯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术后联合应用GnRH-a在提高术后缓解率和妊娠率方面优于孕三烯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腹腔镜术后使用Gn RH-a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对有再生育需求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01月到2016年12月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症III期或IV期的100例患者, 在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术后肌注“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 (商品名:达菲林) 3.75 mg共6周期, 对照组术后不使用任何药物.治疗后随访1 a, 观察2组术后糖类抗原125 (CA125) 值、盆腔疼痛VAS, 复发率及自然妊娠率有无差别.结果 (1) 2组术前与术后CA125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 实验组疼痛VAS与对照组VAS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实验组复发2例, 复发率4%, 对照组复发4例, 复发率8%;比较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实验组自然妊娠率:30%;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III期患者中妊娠9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IV期患者中妊娠6例.对照组自然妊娠率:14%;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III期患者中妊娠6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IV期患者中妊娠1例;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中III期、IV期的妊娠人数有差异 (P<0.05) .组间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III期、IV期的妊娠人数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内异症IV期的妊娠人数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实验组中年龄大于35岁病例中妊娠3例;对照组中妊娠1例, 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年龄大于35岁以上的妊娠率显示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腹腔镜术后应用Gn RH-a对于有再生育需求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可以降低患者复发率, 提高年龄大于35岁患者及分期高患者的自然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对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不同药物治疗对术后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1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Ⅲ期、Ⅳ期患者的临床资料,112例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根据患者个人意愿选择不同的药物后分为应用内美通组和曲普瑞林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自然受孕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随访至2011年9月,内美通、曲普瑞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85%、3.33%,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美通组术后自然受孕率56.25%,较曲普瑞林组的62.96%稍低,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美通、曲普瑞林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辅助治疗均能显著降低内膜异位症复发率,术后使用两种药物的自然受孕率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评估分析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8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开腹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疼痛情况等方面的差异,2组患者术后均使用亮丙瑞林微球针皮下注射治疗4~6个月,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2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率,同时比较2组40岁以下妇女妊娠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6.23±8.59) min]、术中出血量[(65.42±6.54) mL]、住院天数[(5.23±1.24) d]与对照组[(100.45±10.03) min、(105.63±8.26) mL、(7.24±2.56)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3.70%(3/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观察组40岁以下妊娠率为56.52%(35/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0%(3/20,P<0.05)。 结论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小、妊娠率高等优点,可以考虑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GnRH-a和孕三烯酮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复发情况。方法选取149例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住院经B超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GnRH-a组96例和孕三烯酮组5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妊娠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GnRH-a组显效率、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GnRH-a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AFS分期显示,I期、Ⅱ期患者的妊娠率显著高于Ⅲ期、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nRH-a组l例出现体重增加,1例出现阴道干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孕三烯酮组。结论GnRH-a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安全可靠.疗效优于孕三烯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镜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或诺雷德治疗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根据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一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列为孕三烯酮组,一组采用诺雷德治疗,列为诺雷德组,其余一组未用药物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疗效,妊娠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①孕三烯酮组有效率为91.49%,诺雷德组为89.13%,对照组为76.19%,用药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诺雷德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妊娠率高于其他两组,孕三烯酮组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三烯酮、诺雷德用于腹腔镜术后治疗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均有显著效果,诺雷德术后复发率较低,妊娠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合并不孕的患者进行不同分组及指导妊娠,探索提高术后妊娠率的方法.方法 应用ASRM分期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146例EMT合并不孕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ASRM分期的各期患者制定不同的妊娠指导方案,术后随访5年,统计妊娠率、妊娠结局及复发率.结果 ①总妊娠率为89.04%,各期均获得满意妊娠率.ASRM分期与术后自然妊娠率(x2=4.069,P=0.254)、足月分娩(x2=0.605,P=0.895)及自然流产(x2=0.394,P=0.942)的比率没有显著性差异.②术后5年复发率为9.6%(14/146),78.6%的患者在术后2年内复发.结论 EMT分期与术后妊娠率无明确相关性.对EMT合并不孕的患者术后进行严格管理并制定积极的妊娠方案能显著提高此类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