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了解山东省初治肺结核患者全疗程直接医疗费用与直接非医疗费用及其对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为进一步控制结核病费用、完善结核病医疗保险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0个县在2013年4月1日—2014年3月31日期间新诊断登记的初治肺结核患者910例,患者疗程结束后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并查询医院医疗保险结算系统,调查患者的相关费用。结果 初治肺结核患者直接费用、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医保报销减免前例均分别为(6 825.6±9 002.2)元、(5 490.2±8 274.7)元、(1 335.4±1 978.5)元,M (P 25,P 75)分别为3 636.0(2 239.0,8 390.0)元、2 515.0(1 215.0,6 515.0)元、842.0(185.0,1 880.0)元。医保报销减免后直接费用、直接医疗费用例均分别为(4 456.1±8 545.7)元、(3 120.7±8 004.8)元,M (P 25,P 75)分别为2 660.0(1 490.0, 4 804.0)元、1 300.0(645.0,3 000.0)元。报销减免前后直接费用、直接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9.233,-12.623,P <0.001)。药品费(除保肝药和免费一线抗结核药外)在直接医疗费用中占比最高为50.7%,其次是保肝药品费占24.5%。营养费占直接非医疗费用的比例达81.6%。患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38.5%,中位数仅为6.3%,其中报销比例最高为商业医保。疾病负担系数中位数医保报销前后分别为12.3%和8.6%,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患者分别占38.4%和26.8%。医保报销前后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患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7.577,P <0.001)。结论 初治肺结核患者全疗程的直接费用较高,给患者家庭造成了灾难性卫生支出。应进一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合理控制保肝药和辅助抗结核药品的使用,增加营养补助费。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州市肺结核患者在门诊确诊前及治疗过程的直接医疗费用及构成,为完善结核病医疗保障政策,控制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追踪研究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市各区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门诊中确诊及治疗的肺结核患者进行追踪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咨询法设计《广州市肺结核疾病负担研究调查表》,包括《基本情况调查表》、《医疗费用调查表》、《治疗情况调查表》三部分,由患者本人在各区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门诊完成现场问卷调查,由各区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追踪管理并根据患者诊治情况填写《医疗费用调查表》及《治疗情况调查表》,了解肺结核患者的社会经济情况、确诊前及治疗过程的各项直接医疗费用。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比较不同类型肺结核患者门诊直接医疗费用及构成的差异。结果(1)共纳入肺结核患者950例,年龄(43.28±15.13)岁。男性占64.6%(614/950),女性占35.4%(336/950)。初治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占41.8%(397/950),初治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占58.2%(553/950),复治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占8.0%(76/950)。(2)经追踪研究,肺结核治愈患者占96.8%(920/950),死亡占0.3%(3/950),失败占1.4%(13/950),失访占1.5%(14/950)。(3)920例治愈肺结核患者的门诊直接医疗总费用为(5 546.16±2 758.72)元,其中检查费占49.06%,药费占47.70%。确诊前费用为(809.20±352.59)元,占总费用15.58%;治疗期间门诊费用为(4 385.82±1 787.97)元,占总费用84.42%。支付方式中自费占61.01%,医保支付占27.83%,政府减免费用占10.38%。(4)无论是门诊确诊前还是治疗期间直接医疗费用,均有复治者高于初治者,病原学阳性者高于病原学阴性者(P<0.05),本地户籍者与外地户籍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肺结核患者确诊前直接医疗费用较低,治疗期间直接医疗费用较高,医保及政府减免费用比例较低,建议结合患者实际治疗情况扩大政府减免项目范围,降低结核病患者医疗负担,遏制结核病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重庆市成功治疗的活动肺结核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及构成情况,为制定医保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从《结核病管理系统》中导出重庆市2019年新诊断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排除利福平耐药患者)病案,与2019年1月—2020年5月重庆市46家市/县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与住院诊疗记录、收费和报销等诊疗信息和费用结算信息进行匹配后,纳入该时间段治愈和完成疗程患者11 745例,以描述性分析其直接医疗费用及构成情况。结果 直接医疗费用共8 385.66万元,自费总费用占60.69%,每例患者直接医疗费用M(P25,P75)为4 517.00(2 143.95, 8 905.22)元、自费费用为2 989.12(1 305.58,5 700.14)元、医保报销费用为988.70(42.00,2 721.01)元;药品总费用占比最高(40.56%),城镇职工医保患者住院比例及各项费用较其他医保类型患者高(α'=0.008(0.05/6),均P<0.008)。全门诊和住院+门诊两种治疗方式每例患者直接医疗费用M(P25,P75)分别为2 806.88(1 621.75,4 746.12)元、10 860.60(7 543.95,16 393.56)元,医保总报销比例分别为16.78%和39.64%,城乡居民医保患者每例医保报销费用中位数高于其他类型(α'=0.008(0.05/6),均P<0.008);住院+门诊治疗方式下城镇职工医保患者每例医保报销费用中位数高于其他医保类型(α'=0.008(0.05/6),均P<0.008)。结论 重庆市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直接医疗费用较高,其中自费比例较高,医保报销比例和医疗救助比例低,药品占比较高(40.56%),治疗方式以全门诊治疗为主。应积极开展实行单病种付费医保政策,提高医保患者门诊报销比例和限额,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结核病诊疗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浙江省丽水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减免政策实施现况。 方法 对2011—2017年丽水市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71例进行问卷调查、资料查阅,了解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诊疗过程及相关医疗费用支出和减免报销的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减免政策对治疗结局的影响。 结果 2011—2017年在丽水市确诊的71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共获得219.2万元的费用减免,减免金额和减免比例的中位数分别为29 650.0元和73.7%。经Wilcoxon秩和检验,年龄<53岁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其减免金额(30 650.0元)高于≥53岁年龄组(25 813.0元,Z=-2.654,P=0.008);月收入>2 000元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其减免金额(30 650.0元)高于月收入<2 000元组(22 887.5元,Z=-2.479,P=0.013);曾住院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其减免金额(31 650.0元)高于未住院组(29 694.5元,Z=-3.40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减免金额<29 650元(OR=11.056,95%CI=2.793~43.769,P=0.001)、减免比例<73.7%(OR=4.881,95%CI=1.156~20.606,P=0.031)是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的负面影响因素。 结论 丽水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减免政策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建议持续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诊疗费用情况,分析影响肺结核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方法:对武汉市硚口区和江汉区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在治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广义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核病患者确诊后治疗总费用平均为10400元。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低收入患者确诊结核病的住院费用以及总费用均显著低于非低收入人群(F=5.390,P=0.023;F=4.332,P=0.040)。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结核病患者住院次数越多、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低,诊疗费用越高;城市低收入家庭诊疗费用较低。结论: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减少住院次数及住院日,重点督导男性青壮年患者,加强对低收入家庭患者费用减免力度,确保诊疗规范、及时、有效,是有效降低诊疗费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耐多药结核病(MDR-TB)治疗总费用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减轻MDR-TB患者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5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对在治的MDR-TB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获得患者基本情况,非医疗费用及误工情况,并且结合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患者医疗费用及报销信息,采用多重线性层次回归模型分析MDRTB患者总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MDR-TB患者162人,其中户籍患者59人,非户籍患者103人。非户籍患者的总费用明显高于户籍患者,中位数分别为100 215(63 858,133 720)元和24 674(17 466,49 920)元。多重线性层次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非户籍患者(β=1.292,P0.001)、已婚(β=0.256,P0.05)、因病失业(β=0.261,P0.01)、治疗方案中使用环丝氨酸(β=0.463,P0.001)、利奈唑胺(β=0.994,P0.001)、有住院治疗经历(β=0.417,P0.001)及治疗期间有家人陪护(β=0.210,P0.05)均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而校正其他因素后,不同医保类型对MDR-TB患者总费用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TB患者面临沉重的经济负担,可以通过提高MDR-TB诊疗服务可及性,扩大减免政策覆盖范围,改善医保报销政策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李鹤  夏苏建 《中国病案》2013,(10):57-58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推行单病种付费标准提供政策性参考依据.方法 以广州市医疗保险数据库中2007-2011年294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医疗费用数据为研究内容,采用了非参数检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的年龄、性别、医保类型、就诊医疗机构均对医疗费用产生影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门诊患者药费占费用总支出的75.29%,住院患者药费占总费用的44.99%;多元线性回归中,无论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变量X5(就诊医院级别)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68和0.238,说明药费和就诊医院级别是影响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 完善医保付费制度和卫生资源配置,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品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可以减轻患者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南省开封市住院肺结核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及医疗保障现状,为制定肺结核疾病防控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市级肺结核疾病定点医疗单位的财务软件系统、医保定点医院收费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平台即时结报系统,统计分析2011-2013年上半年的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各项医疗费用和现阶段医疗保障现状.结果:2011-2013年上半年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逐年缩短,平均化验检查费、平均治疗费、平均总费用在逐年增加(P<0.05),平均药费和床位费等无明显改变.不同医保类别的肺结核患者,实际补偿比例低于目前医保规定的报销比例,尤其是新农合肺结核住院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仍然较重.结论:医疗保险政策对减轻肺结核患者经济负担起到一定作用,但医保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医生诊疗规范,建立和加强医疗保险政策的有效监督考核机制,提高对新农合肺结核患者的补偿比例,以减轻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福建省农村贫困地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结核贫困人群结核病防治的现状、困难及需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福建省贫困人群肺结核患病率。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结核病可疑症状者、患者就诊情况、费用支出情况。结果福建省农村地区肺结核患病率仍然较高,101例正在治疗肺结核患者中53例(52.5%)就诊延迟、37例(36.6%)确诊延迟,首次就诊至确诊平均医疗费用为1 870元,10例(9.9%)不清楚当地有肺结核病诊疗专业机构。结论福建省农村肺结核疫情仍然不可忽视,结核病防治优惠政策应该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SF-36量表(中文版)调查2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QOL情况,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对12种因素进行分析,寻找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居住地区、婚姻状况、在岗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心功能、心血管系统合并症及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患者QOL总得分有显著影响。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控制情况、心功能、心血管系统合并症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是主要影响因素,偏回归系数分别为-4.266、86.237、-48.048、-45.071和36.011。结论  关注老龄及低收入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治疗心血管系统合并症对提高患者QOL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国东部三市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患者的经济负担情况,寻找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正在治疗的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和江西省赣州市定点医院登记治疗的MDR-TB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对已经结束治疗的患者进行电话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定点医院模式与疾控模式结核病人的疾病经济负担差异。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根据行政区域及医防合作模式的不同,选择4个地区为研究现场,分市区和县级2组进行比较,在4个地区各随机抽取约6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共24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结果 4个调查点,患者治疗平均总费用在3 911~7 505元不等,占患者家庭年收入的38%~51%,其中市级定点医院模式治疗总费用比疾控模式高85.2%(t=2.10,P=0.04),县城两种模式患者治疗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市区定点医院模式总住院率(34.4%)比市区疾控模式(8.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2,P0.01)),县城定点医院模式总住院率(38.7%),与县城疾控模式(28.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结论两种模式下病人的疾病负担均较重,建议将结核病纳入当地医疗保障制度报销范围,并逐步提高结核病住院和门诊治疗花费的报销比例,同时做好对定点医院的补偿工作,严格控制患者住院比例及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广西结核病诊疗费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中的报销情况,为推动和完善结核病诊疗费用全面纳入新农合体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广西的各县(区)的结核病诊疗费用在新农合中的报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8.99%的县(区)制定了针对结核病的新农合报销政策。门诊和住院的平均报销封顶额度(9 003元,77 371元)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随着医院级别的升高,新农合对门诊和住院结核病诊疗费用起付额度逐渐提高(门诊:100元~206元,住院:72元~344元),报销比例逐渐降低(门诊:87.71%~83.82%,住院:84.54%~60.21%)。结论应该继续推动广西的结核病诊疗费用纳入新农合步伐,及时进行补充完善,通过降低或取消起付额度,提高封顶额度和补偿比例,使调整后的比例更趋合理,最大限度消除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青海省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追踪情况分析,评价综合医疗机构利用传染病网络进行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对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的作用,为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青海省2009-2010年非结核病机构网络报告情况工作报表,统计分析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的转诊、追踪及到位情况。结果 2009-2010年青海省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疑似肺结核病人7 716例,经转诊后主动到位2332例,转诊主动到位率30.2%;经结防机构追踪后到结防机构就诊病人共数4 396例,总体到位率55.68%,明显高于转诊主动到位率。结论加强国家对结核病免费治疗政策的宣传,将有效提高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中病人的转诊到位工作;加强对医院结核病报病的管理,及时认真地进行网络报病,将有利于结防机构对病人核查追踪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的作用,为改进医防合作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5~2012年深圳市疑似肺结核患者网络登记报告信息及报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5~2012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59.4%提高至2012年90.4%; 2005~2012年登记活动性肺结核中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病人占86.4%; 2009~2012年网络报告肺结核患到位排除率69.6%. 结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有利于推动结核病防治工作;医疗卫生机构是发现肺结核病的主要场所,应加强结核病诊断报告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肺结核患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我国东、中、西部三省农村居民就医时是否选择基层首诊的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基层首诊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多阶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7—9月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3省6 500例农村居民作为调查样本,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实地调查,主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97.05%农村居民患小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41.96%农村居民患慢性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4.73%农村居民患大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社会保险类型、家庭经济状况、患病未就医经历及自行购药经历(均P<0.05)均能够对居民患小病时选择基层首诊产生影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社会保险类型、看病报销比例影响、过去1年的费用低于500元及患者的健康状况(均P<0.05)等因素影响居民患常见病时基层首诊意愿;社会保险类型、一年能承受的看病费用、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看病报销比例(均P<0.05)这四个因素影响居民患大病时的基层首诊意愿。 结论 社会保险类型与疾病费用负担是影响居民自愿基层首诊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对居民自愿选择基层首诊的影响作用有限,看病报销比例是患常见病、大病居民自愿基层首诊行为的首要影响因素,居民自身因素及经历是影响居民自愿首诊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