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局部晚期胰腺癌是指不能进行手术切除而又无远处转移的胰腺恶性肿瘤,目前临床治疗上没有特别有效的手段。为寻求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4~2007年开始采用健择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3D-CRT)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1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2.
射频消融(RFA)是在超声引导下利用高频交变电流所释放出的能量使局部组织产生高温,使病灶凝固坏死,进而消除病灶的一种热消融方法。RFA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肝癌、肾癌、肺癌和甲状腺良性结节等疾病的治疗中。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仍是手术治疗,然而手术治疗可能会带来各种并发症,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目前RFA已经应用于PTC原发灶、PTC局部复发灶、PTC转移淋巴结及PTC远处转移的治疗当中。另外,在RFA治疗甲状腺疾病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握其适应证。本文通过阐述RFA、RFA在PTC中的应用及RFA的并发症,对RFA技术应用于PT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接受手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未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且患者2年、3年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的临床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是疗效较差的肿瘤之一,约有85%的患者因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而失去手术机会,传统的非手术治疗以全身化疗和局部放疗为主,但疗效令人失望。介入动脉化疗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高强度体外聚焦超声(HIFU)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技术,以超声为能源,在体外对肿瘤聚焦,通过焦点的超声产生高温等效应杀死肿瘤。我们从2004—05~2006-02对23例晚期胰腺癌进行介入动脉化疗辅助热疗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上首选手术治疗。但因该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且缺乏有效早期诊断方法,因此大部分患者就诊时病情已进展为局部晚期或已有远处转移,仅有约10%~20%能进行根治性手术,是预后最差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仅1%~4%。胰腺癌中约40%为局部晚期胰腺癌,临床上多主张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晚期胃癌(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GC)是指有远处转移而无手术指征或不能达到根治性切除及根治术后复发转移不能再次手术切除者。其失去了根治术的机会,治疗以姑息治疗为主,但大多数患者仍死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为了降低肿瘤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提高总有效率和生存率,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致力于胃癌化疗、靶向治疗及转变治疗模式的研究,以期为晚期胃癌患者提供更多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汤联用化疗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抑制术后局部病灶进展及远处转移的作用。方法5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随机分成4组,单纯西医组12例,采用最大雄激素阻断后间歇内分泌治疗;化疗组12例,采用最大雄激素阻断后间歇内分泌治疗结合多烯紫杉醇化疗治疗;扶正抑瘤汤组13例,采用最大雄激素阻断后间歇内分泌治疗结合扶正抑瘤汤治疗;扶正抑瘤汤加化疗组13例,采用最大雄激素阻断后间歇内分泌治疗结合多烯紫杉醇化疗,再加扶正抑瘤汤治疗;4组均以21 d为1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各组分别于术后第2天开始观察患者局部病灶进展与远处转移时间,并检测其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变化情况。结果扶正抑瘤汤加化疗组局部病灶进展时间、远处转移时间分别与单纯西医组、化疗组、扶正抑瘤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1);且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水平分别与单纯西医组和化疗组同期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扶正抑瘤汤加化疗治疗能延长前列腺癌患者局部病灶进展时间和远处转移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诱导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基本方法,但放射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尤其是Ⅲ-Ⅳ期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率较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方案,不仅可使局部肿瘤缩小,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提高局部控制率,同时亦可消除亚临床病灶,降低远处转移率。我院对68例Ⅲ-Ⅳ期病人采用诱导化疗与放疗结合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Habib EUS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治疗科接受CT引导下RFA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本次治疗中使用直径1Fr的Habib EUS RFA针。主要观察指标是Habib EUS RFA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技术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次要观察指标是Habib EUS RFA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入组的6例患者均在CT引导下成功实施了RFA。所有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及术后均无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如急性胰腺炎、出血,胰瘘等)发生。2例患者出现RFA后轻度自限性腹痛;1例患者出现消融术后淀粉酶水平一过性升高。术后1个月影像学随访,Habib EUS RFA在晚期胰腺癌病灶中形成低密度坏死区。结论 CT引导的Habib EUS RFA可用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是根治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但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仍是其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由于乳腺癌在确诊时可能已存在远处微小转移癌灶,手术治疗只足局部治疗;而化疗的目的是清除该区域的亚临床病灶和杀灭远处转移的癌细胞,以推迟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时间。目前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术前化疗可改变部分病人临床分期,简化手术并有利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的治疗仍然是非常棘手的临床问题,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有限.从外科手术的角度进行分类,病变可分为局限性病变、局部进展期病变和转移性病变.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5年生存率在20%左右.但手术主要适用于局限性病变,此类病例仅占15%~20%.大部分病例接受姑息治疗,中位生存期不到6个月,5年生存率低于4%.提高胰腺癌疗效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实体肿瘤的新辅助治疗在乳腺、胃肠道肿瘤已经逐渐得到认可,本文综述了新辅助治疗在胰腺癌中的应用历史、现状、理论优势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威龙 《中外医疗》2016,(18):196-198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法较多,其中,外科手术治疗、放疗以及化疗是三种主要治疗方式,抗血管生成药物也显示出较好的前景。此次研究以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法,旨在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胰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胰腺癌的临床认识,综合利用各种治疗手段改善中晚期胰腺癌的生存质量。方法分析收治的106例胰腺癌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常见症状主要为腹部不适、腹痛腹胀、腰背部胀痛、呕吐、黄疸。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者51例,体尾部者43例,钩突部者3例,全胰者9例。合并肝脏转移者46例,肺部转移者2例,腹腔淋巴结及腹膜转移者35例,门静脉癌栓者5例,其他部位转移者18例。肿瘤标志物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以CA199升高最为明显。结论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充分利用B超、核磁共振、CT及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化疗等各种手段以提高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Gp方案化疗联合局部热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协同增敏作用。【方法】3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Gp方案化疗+热疗)和对照组(单用Gp方案化疗)。实验组分别在化疗周期的第1、8天,静脉滴注吉西他滨1000mg/m2,30min;在化疗周期的第1、2、3天,静脉滴注顺铂25mg/m2,每3周为1周期。每个化疗周期同步热疗3次,分别在化疗周期内的第1、3、5天进行。将患者腹部置于高频透热治疗机两极板间,将温度控制在41~43℃,加热1h。对照组单用Gp方案化疗,治疗剂量及方法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化疗联合热疗临床优势明显,逆转了耐药性,近期疗效高,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与^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灌注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灌注化学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长期随访,对照组生存时间≤2年者35例(63.6%),3—4年者19例(34.5%),≥5年者1例(1.8%);观察组生存时间≤2年者17例(34.0%),3~4年者36例(72.0%),≥5年者7例(14.0%);观察组患者3—4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1);5年以上生存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灌注化学疗法治疗胰腺癌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01月~2011年12月收治诊断明确的中晚期(不能手术)胰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38例给予介入手术(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30例以相同方案行静脉全身化疗。治疗3周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瘤标志物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内相比,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CA-199,血CEA变化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39.5%,高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肿瘤标志物变化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介入治疗(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全身化疗,能够抑制中晚期胰腺癌恶化,并通过一系列生理作用,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中晚期胰腺癌起到有效地治疗和保护作用。同时动脉灌注化疗的毒副反应低于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17.
杨秋敏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32-32,34
目的观察分析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012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术后进行放化疗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应用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世峰 《河北医学》2016,(7):1109-1111
目的::评价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层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入组的所有患者在治疗方案上均选取动脉栓塞化疗,且试验组患者同时加用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2年后患者肿瘤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复发率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肝功能,而且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严稳开  周静 《微创医学》2014,(6):717-719
目的探讨复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超声微创介入疗法的近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复发性肝癌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应用超声微创介入联合动脉栓塞化疗法,对照组实施单纯动脉栓塞化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后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6.5%、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8%、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经积极抗炎、保肝、补液治疗后好转。结论超声微创介入疗法治疗复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床效果确切,治疗后生存率高,可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