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辨"丁"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之“丁”字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其字形音义在不断发展变化。本文加以考证,展示其意义丰富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梁之变,足生大丁”“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唐·王冰注解为;“高,膏也;梁,粱也。……膏染之人,内多滞热,皮厚向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四肢为诸阳之本也”。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略陈管见如下:王注“丁生于足”实属望...  相似文献   

3.
《素问》之"足"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作为《黄帝内经》的一部分,内容博大精深、文字古奥,参阅古今历代注家的解释,有些问题依旧存在争议,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历代注家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给予了不同的注释,本文就《素问》中出现的“足”字加以整理分类,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自唐代王冰注始,历经宋、明、清,时至今日,围绕“足”字的认识,始终未能统一。对于“足”的解释,或谓“足”即今义之“脚”,或谓“足”为“是”字之讹,或谓“足”为“多”之义,或谓“足”为能愿动词,“能够”之义,等等。王冰注曰:“高,膏也。梁,粱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王冰认为“足”即是“脚”,对王冰的“丁生于足”的观点,宋·林亿的《新校正》驳斥云:“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将…  相似文献   

5.
“大丁”辩     
自《内经》“生气通天论”提出“大丁”病名,后世注家以“丁”通“疔”,大丁即疔疮已成定论,而对“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泛释为“过食膏梁厚味,就会使人发生疔疮”(五版教材),笔者认为,大丁非疔疮,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6.
近日拜读张玉萍老师《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本刊上期)一文,颇受教益和启发。文章对王冰以降历代对《素问·生气通天论》“足生大丁”中之“足”字的注释,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认为王冰注“足”为“脚”是正确的;并指出“随着中医文献的研究与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文献分析,在研究医理和临床结合的基础上,发现"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所描述的疾病和现代医学中的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基本一致,可见《黄帝内经》对疾病描述的把握十分准确。  相似文献   

8.
论《内经》膏梁之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谓:“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有膏梁之疾后,才有膏梁之变,故把《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移至本节经文后理解,其义明澈,且对膏梁之疾的临床诊治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代王冰对"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素问·生气通天论》)的注释为:"高,膏也。梁,粱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意思是膏粱厚味太过,会生疔于足。此注解却被很多医家所诟病,如以宋代林亿、明代吴昆、清代姚止庵为代表的医家认为膏粱厚味太过,能生大疔,不只在足。还有以清代胡澎为代表的医家认为是文字有误,当以校勘。  相似文献   

10.
鲍健欣 《中医药学刊》2010,(5):1059-1061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足"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其的注释始终未能统一。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向不同的方面发挥,议论层出不穷。"足生大丁"的"丁"概念宽泛,内涵丰富,对其的认识不应囿于后起的疔疮。"丁"与"疔"是包涵和被包涵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对"丁"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足"的理解。而同是出现在《素问》中的其他"足"字具有3类不同的存在形式:以经络名称出现,以单个字形式出现,以词组形式出现。"足生大丁"的"足"作为单个字出现,与其余单个"足"字具有相同的语法条件,也当释为"脚",王冰注不谬。  相似文献   

11.
“大丁”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内经》原文“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中之“大丁”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大丁”应释为“薄厥”,即“中风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文章探讨了《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本义及其临床指导意义,认为此句原文是以"足生大丁"的特异性,泛指"多(能)生大丁"的普遍性;结合临床实际,发现此句所描述的病证与现代医学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及痈疽疮疡)基本一致,这一理论在当今临床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可以用来描述这一现象。本文提出“高梁之变”之“浊邪”可能为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共同的病因,并阐述浊邪引发银屑病的病机及防治思路。浊邪化生痰湿、血瘀、郁热等病理产物,通过浊热入血、浊瘀互结、浊聚肤燥、郁热化毒、浊淫关节、浊热酿脓的病理过程,参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各个病程阶段。重视化浊法在银屑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在不同的病情阶段侧重分消化浊、通阳化浊、健脾化浊之法。倡导合理饮食,避免“高梁之变”在银屑病及共病的预防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对此历代注解大致有三:①膏粱厚味太过,生疔于足。持此观点者以王冰为代表。其云:“所以生疔于足者,四肢为诸阳之本也”。②膏粱厚味太过,能生大疗,不只在足。此以姚止庵、吴昆为代表。如《素问经注节解》云:“热毒伤人,无处不到,岂必在足?注言疔生于足,误也”。《素问吴注·卷一》云:“足,能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故其病变能生大疔”。③文字有误,当以校  相似文献   

15.
"大丁"小议     
张正社 《中医药导报》2004,10(12):51-51
文章就<内经>原文"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中之"大丁"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大丁"应释为"薄厥",即"中风病".  相似文献   

16.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高粱之变,足生大丁”。中唐·王冰注解《内经》认为“足生大丁”即“丁生于足”。后世不少医家对此注提出异议,认为冰之所注有望文生训之嫌。清·张琦《素问释义》说“冰之注得不偿失……曲为解说,牵合附会,强以相通”。胡澍以为“足,当作是字之误也。是犹则也”。吴崑著《内经吴注》亦认为“膏粱之人,内多滞热,故其病变,能生大  相似文献   

17.
《素问》是《黄帝内经》的组成部分,其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但其中有些词句和术语不易理解,笔者仅以下列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供同道们参考。一、《生气通天论》曰:“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王冰注:“高,膏也,梁,粱也。不忍之人,汗出淋洗,则结为痤疿;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外湿既侵,内热相感,如持虚器,受此邪毒,战曰受如持虚。”《黄帝内经太素》作“膏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的相关记载。在参研医理及结合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发现《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论"足生大丁"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足"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即糖尿病足应隶属于"足生大丁"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湖南中医杂志》2021,(3):93-93
限制进食肥甘厚味之品“肥甘厚味”又称“膏梁厚味”,一般是指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这类食物的脂肪和糖类含量高,易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素问·生气通天论》载:“膏梁之变,足生大丁”,故营养过剩,易于诱发糖尿病足、外科疮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近年以来,学习《内经》,于《素问》和《灵枢》中的疑难问题,未尝不梦寐以求之,惜以水平所限,收获不多,间有所见,则笔记之,反复推敲,终难自信,未敢出以示人,深恐孤陋寡闻,永无长进。因之不揣譾陋,摘录共中一部份有关音义者十余则,以就正于海内先达。 (一) “受如持虚,劳汗当风”《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此节经文,历代注家,自王冰以下,均作两截讀,卽“受如持虚”以前为一段。“劳汗当风”以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