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刺配合刮痧治疗颈性眩晕4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颈性眩晕大多是由颈椎病引起的继发性眩晕,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刮痧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107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以针刺手法治疗,对照组以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颈性眩晕 ,由于颈椎病变而引起的一种继发性眩晕 ,药物治疗往往疗效不佳。近几年来 ,笔者以针刺配合推拿治疗 12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 0例中 ,男 5 8例 ,女 6 2例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6 5岁 ;病程最短 1月 ,最长 2年。曾经用药物治疗 ,效果不明显的 96例。全部病例均经颈部检查见有阳性体征 ,颈椎X线片检查 :单纯生理曲度变直 2 0例 ,椎间隙狭窄 ,小关节增生 30例 ;颈椎CT检查 :提示颈椎间盘退变 10例 ,椎间盘突出 6 0例。2 治疗方法2 1 针刺治疗 取百会、风池、C3 ~C5夹脊穴。针刺百会时 ,采用横刺法 …  相似文献   

4.
段松会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757-3757
颈性眩晕指颈部软组织包括肌肉、筋膜、颈椎及椎间盘退变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笔者应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2例患者,男38例,女54例;年龄30岁~40岁22例,41岁~50岁47例,51岁~60岁16例,61岁~68岁7例:病史最长3a,最短2周。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性别、年龄、病史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表现:颈性眩晕表现为一过性发作性眩晕,常在颈部旋转时诱发,可伴有颈部痛、颈部僵硬、恶心、呕吐、行走不稳或猝倒、耳鸣、听力障碍、视力模糊、心悸、记忆力下降。查体:风池穴明显压痛,双侧颈肌紧张,枕后筋膜有不同程度的条索和结节。脑彩色多普勒:表1两组分组例数痊愈显效治疗组4636(79.1)5(11.对照组4624(54.9)7(16.3典型病例患者樊某,女,54岁。因头晕、恶心、呕吐,不能独立行走,于内科治疗2d,效果不佳。随来我科就诊。经查血压,血脂正常,肝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X线示:颈椎曲度变直。彩色多普勒:左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手诊:颈部左侧肌肉紧张,转头头晕加重。诊断为颈性眩晕。以上手法治疗3次后,头晕明显减轻,颈部活动自如,能独自前来...  相似文献   

5.
颈性眩晕是我科常见病证。我们自1997年2月~1998年2月以来采用针药并用治疗该病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均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立诊断。48例患者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23岁~76岁,平均38.6岁。病程1周~12年,平均4.7年。中医辨证分型:肝肾亏虚21例,气血不足17例,痰湿阻络10例。采用针药并用治疗方法,显效17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3.7%。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105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药物组及针药结合组,观察3组t临床疗效和经颅多谱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sonography,TCD)检测结果。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在总有效率与TCD检测指标方面,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而针刺组与针药结合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王芳 《中外医疗》2009,28(20):62-62
由于颈部日常活动的频繁,因而颈部常发生劳损,当此类劳损改变影响到颈部主要血管即可发生眩晕,头痛、耳鸣、视物不清,甚至出现体位性摔例等症状,临床上称谓颈性眩晕即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颈性眩晕患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治疗3个月后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颈性眩晕,由于颈椎病变而引起的一种继发性眩晕,药物治疗往往疗效不佳。近几年来。笔者以针刺配合推拿治疗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贴敷治疗颈性眩晕8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6例颈椎病性眩晕患者,采用麝香追风膏在颈椎局部和相关穴位贴敷治疗,每日一次,连用两周为一疗程,经一疗程治疗,治愈49例,显效20例,好转17例,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天麻温胆汤治疗颈性眩晕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体会青海省康复医院肖进文,蒋秀凤颈性眩晕系指颈椎动脉受到压迫,刺激性反射性痉挛而致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亦称推动脉压迫综合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型颈椎病等,临床十分常见。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54例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1临床...  相似文献   

14.
颈性眩晕是指起源于颈椎的、以头晕为主诉的综合征[1].为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从而引起眩晕,亦称Barre-Lieon 综合征.治疗上根据病情有保守和手术两种疗法,保守疗法又有中医药和西药疗法.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在临床上已取得肯定的疗效,运用的方法各有特色,将近五年来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眩晕,祖国医学为一病名,表现为头晕眼花。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针刺治疗,以天柱、百会治疗颈椎病、脑血管病所引起弦晕30例,疗效显著。兹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30例均为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病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50岁,以55—65岁之间为最多。颈椎病椎动脉型12例,均经X线颈部正侧双斜位片确诊;脑血管疾病18例,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例,其他脑血管疾病8例,均经脑血流图或CT确诊。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达2个月。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刺人迎治疗颈性眩晕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引起的,多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眩晕为主症,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其症轻者闭目即止,重者视物旋转,不能站立,伴恶心呕吐,甚则晕厥、猝倒等。目前药物及手术疗法均欠理想。笔者自2000-2006年采用针刺人迎穴为主并配合人中、内关、太冲穴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观察对象共100例均为门诊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类。治疗组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6~72岁,平均54岁,病程最短25d,最长5年。对照组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37~73岁,平均55岁,病程最短27d,最长5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9%,显著优于对照组(85.1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颈性眩晕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提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单纯针刺治疗效果明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老年性颈性眩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福  杨明珊 《河北医学》2006,12(5):440-441
目的:观察针刺相应颈夹脊、风池、外风池(经验穴)、肩井、大椎、陶道、太冲治疗老年性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8例老年性颈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单纯用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48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一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均能减轻眩晕,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8.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相应颈夹脊、风池、外风池等穴是治疗老年性颈性眩晕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患者 :男性 2 2例 ,女性 2 8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76岁 ;病程最短者 5个月 ,最长者 7年。左侧三叉神经痛 34例 ,右侧 16例 ,其中眼支分布区疼痛 12例 ,上颌支分布区 14例 ,下颌支分布区疼痛 10例 ,上下颌分布区疼痛 14例。2 .治疗方法2 .1针灸取穴 :主穴 :下关、第一支痛加攒竹、阳白 ;第二支痛加四白、迎香 ,第三支痛加承浆、颊车。方法 :从下关穴附近进针 ,斜角对侧内眼角方向刺入 5~ 6cm ,当刺中蝶腭神经节时 ,患者同侧面、鼻、眼周、口唇等外会出现强烈的电麻感 ,攒竹向外 ,斜刺夹承浆向下斜刺 ,四白向上…  相似文献   

20.
韦锋 《右江医学》2011,39(4):494-495
<正>眩晕是患者就诊时最为常见的主诉与临床症状之一,可见于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梅尼埃病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多种疾病。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眩晕患者是由于颈椎病变所引起,我们称之为颈性眩晕,其突出临床表现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