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崔飞伦  孙颖浩  邱镇  姚震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1):1595-1597
【目的】提高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经膀胱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腺性膀胱炎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结果】56例患者随访1~3年,49例临床治愈,7例好转患者均于两年内复发,其中5例经再次电切及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后治愈,2例无效行膀胱部分切除后治愈,无一例恶变.【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加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复发的方法.方法:经尿道膀胱镜检及活组织检查确诊3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均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术后6 h内丝裂霉素C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结果:随访6~24个月,26例治愈,膀胱黏膜逐渐恢复为移行上皮覆盖;6例于术后6~12个月复发,无癌变.结论:经尿道膀胱镜检加活组织检查是早期确诊和术后随访复查腺性膀胱炎的最可靠方法,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术后6 h内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元丽 《当代护士》2013,(12):52-53
总结经尿道汽化电切加丝裂霉素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膀胱灌注和灌注后的护理、康复教育等,认为经尿道电汽化加膀胱灌注配合个性化护理治疗腺性膀胱炎效果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可使患者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更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汽化加丝裂霉素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8例腺性膀胱炎采用可持续灌洗电切镜,经尿道使用沟槽状滚型及铲状汽化电极,对膀胱病变处行轻压接触式电汽化处理;电汽化术后一周开始予丝裂霉素(20mg/次)膀胱灌注。结果:35例获随访,随访3—36个月。30例症状消失,3例好转,2例复发。血、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肝、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变化。结论:经尿道电汽化加丝裂霉素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联合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3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电灼术及术后膀胱内丝裂霉素等药物灌注治疗。结果:35例随访6~24个月,治愈31例,好转2例,2例于术后6个月复发。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加膀胱丝裂霉素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较好方法,既可消除临床症状,又可预防复发和恶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及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对非手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的7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根据不同病变类型,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灼或电切术,术后行丝裂霉素或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并定期膀胱镜检查。结果:78例经尿道等离子汽化治疗顺利。随访1年-3.5年,76例患者膀胱刺激症等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2例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7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2年内复发,行二次等离子汽化治疗,未再复发和癌变。结论:经尿道等离子汽化加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东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474-4475
目的探讨气化电切联合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联合膀胱灌注丝裂霉素行经尿道腺性膀胱炎气化电切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该方法治疗腺性膀胱炎,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获得良好的疗效。结论气化电切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热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切后行丝裂霉素(MMC)膀胱热灌注化疗。结果 34例患者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4例,好转7例,复发3例。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及膀胱区疼痛,肉眼血尿14例。全身反应少见。在6~24个月复发再次电切气化切除,随访期间内未发现恶变者。结论经尿道电切联合MMC膀胱热灌注化疗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经尿道电切术后,对照组给予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观察组给予盐酸吡柔比星、丝裂霉素进行膀胱灌注。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灌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均有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经尿道电切加术后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5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腺性膀胱炎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经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确诊5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以及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术后依灌注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一组26例给予术后3d丝裂霉素20mg灌注,然后每周一次,共8次;另外26例患者术后6h内灌注丝裂霉素40mg一次。结果全部52例患者随诊3~46个月,治愈43例,好转7例,无效2例。两组患者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是治疗腺性膀胱炎较好的方法。术后6h内灌注丝裂霉素40mg一次与多次灌注效果相当,但一次灌注节省治疗费用及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腺性膀胱炎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47例患者均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术后辅以膀胱灌注。结果获得随访46例,随访6~60个月,平均22个月,其中治愈39例,4例好转,3例10一19个月内复发。结论经尿道电切汽化术加膀胱药物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与膀胱癌有相关性,须长期随访、复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治疗观察(附66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6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汽化电切及膀胱药物灌注治疗。结果 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治愈60例,6例12~18个月内复发。结论 经尿道电切汽化术加膀胱药物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首选办法,该法既可以消除临床症状,又可以预防复发和恶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卡介苗与碘伏膀胱灌注的疗效。方法 63例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介苗(BCG)组33例行经尿道电切术后卡介苗膀胱内灌注,碘伏组30例行经尿道电切术后碘伏膀胱内灌注,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比较灌注后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BCG组23例治愈,9例好转,1例无效,4例复发;碘伏组15例治愈,6例好转,9例无效,10例复发,BCG组疗效优于碘伏组,有统计学意义(uc=2.12,P<0.05),BCG组复发率低于碘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5)。结论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卡介苗灌注在促进治愈好转、预防复发方面优于术后碘伏灌注。  相似文献   

14.
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经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月,对16例经膀胱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电切加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结果16例均随访4~36个月,13例临床治愈,3例好转,1例复发经再次电切及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后治愈,无恶变病例。结论经尿道电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女性腺性膀胱炎2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全部病例经尿道膀胱镜结合组织活检确诊,并均行经尿道电气化术治疗。结果:21例获得6~36(平均19)个月随访。17例治愈,4例好转,其中2例6~11个月复发,无1例癌变。结论:尿道膀胱镜结合组织活检对女性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气化术或电切术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临床特征和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45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中 40例行经尿道电切术 (TUR) ,有效率 78.45% ;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后痊愈 ;保守治疗者 1例自然痊愈。 TUR术后病理发现伴局部恶变者 1例 ,7个月后行膀胱癌根治术。结论 膀胱镜检查结合活检对腺性膀胱炎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TUR加膀胱药物灌注是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9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手术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丝裂霉素(MMC)、沙培林、艾迪注射液进行膀胱灌注,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 95例患者随访14~57个月(平均37.1个月),共有30例出现肿瘤复发(Ta9例,T121例;G114例,G29例,G37例),肿瘤复发率为31.6%。MMC组、沙培林组和艾迪注射液组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8.5%、28.1%和16.7%。MMC组及艾迪注射液组与沙培林组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迪注射液组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MMC组(P〈0.05)。MMC组、沙培林组和艾迪注射液组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者分别为7例(21.2%)、3例(9.4%)和0例。结论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腺性膀胱炎的诊治(附9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对9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反复尿路感染42例,无明显诱因的尿频尿急11例,血尿8例,下腹酸胀痛不适7例,排尿困难6例,膀胱肿瘤术后常规复查时发现者15例,置双"J"管后7例,其中合并膀胱结石8例,合并膀胱癌2例。65例经尿道汽化电切加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15例仅行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4例膀胱结石行膀胱部分切除加取石术;4例定期更换双"J"管;3例拔除双"J"管;3例伴有肾积水无法插入输尿管导管者行输尿管口移植术;2例伴发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72例(72/96,75.0%)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2年。手术切除病变、经尿道汽化电切加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单纯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的治愈率分别为100%(6/6)、73.5%(36/49)和40.0%(4/10)。4例定期更换双"J"管者病变未见明显进展,3例拔除双"J"管复查膀胱镜见病变程度减轻。结论:腺性膀胱炎在确诊后应及时治疗,在治疗时应针对诱因或病因,手术切除、经尿道汽化电切加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是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Topical instillation of Adriamycin, 40 mg in 20 ml sterilized distilled water, was performed in 20 cases of bladder tumors every day for two weeks. In 8 cases (40%) the tumors disappeared completely, while in 5 cases (25%) tumors were reduced in size, but in 7 cases (35%) there was no effect. Therefore, the rate of effectiveness was 65%. The local bladder reaction and urethral pain were noted in all cases, as a result of which the therapy was interrupted in 2 cases. Abnormal values of red blood cells, white blood cells and platelets were not observed. In 3 cases the serum level of Adriamycin was only trace 1 or 2 hr after instillation. In conclusion, Mitomycin C was thought to be superior to Adriamycin as far as the effectiveness and irritability on the normal bladder epithelium were concern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后续治疗告知单对膀胱肿瘤术后患者膀胱灌注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8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头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发放后续治疗告知单干预,观察两组不同阶段膀胱灌注化疗及遵医嘱饮水的依从性及膀胱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1阶段遵医嘱饮水及第2,3阶段按时回院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2,3阶段对照组膀胱炎发生率比第1阶段下降。结论:后续治疗告知单的应用,可提高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化疗及饮水的依从性,降低膀胱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