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的X刀分次治疗方法,为PD找出一条可行的无创治疗途径。方法 16例难治性PD病人,采用X刀140Gy分2次损毁丘脑腹外侧核中间部(VIM)治疗;8例病人采用165Gy分3次损毁VIM核治疗;每次间隔24h。结果 X刀治疗后3-24个月随访,24例病人消除或改善了震颤症状;僵直或运动减少症状不同程度的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神经生理学检查无显著改善。结论 X刀分次损毁VIM核,可安全、无创治疗PD;震颤症状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2.
脑转移瘤X刀治疗3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X刀治疗脑转移瘤的认识。方法:用X刀治疗脑转移瘤31 例并随访2~24月,其中单发病灶14例,多发病灶17例。共72 个病灶。结果:脑转移瘤较小者,完全缓解率高,较大者(> 4 cm )经分次治疗也有较高的缓解率。结论:单发病灶经X刀治疗后半年,1年存活率高。对多发病灶更显优越。需配合全脑放疗及化疗。否则易产生新病灶。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癫痫(ITLEp)又称复杂部分发作癫痫,占癫痫患者的25%。这种癫痫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单侧或双侧颞叶出现病理性棘慢波改变。CT或MRI显示:患侧侧脑室颞角轻度扩大。杏仁核是ITLEp发作扩布的必经途径之一,应用X刀一次或分次超大剂量(1次140Gy,2次140Gy,2次间隔24h)损毁杏仁核治疗ITLEp已取得肯定作用,但治疗技术要求高且有一定风险。近年来国外采用一次小剂量(1次30~40Gy)损毁杏仁核等脑功能性核团,  相似文献   

4.
体部伽玛刀是一大型放疗设备。体部肿瘤γ-刀治疗,其疗效与定位是否准确密切相关。现将我中心γ-刀治疗的132例螺旋CT定位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MRI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 70例经γ刀、X刀治疗后的MRI复查资料进行分析治疗后的影像表现。结果 经γ刀、X刀治疗后肿瘤控制率在 91%,消失率在 5 8%,肿瘤消失缩小 ,肿瘤强化程度减低 ,病灶中间出现坏死 ,环状强化是疗效满意的征像。肿瘤增大 ,水肿增大 ,先小后大 ,出现新病灶是复发的征像。结论 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应用MRI能客观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γ-刀治疗后的MRI表现,评价γ-刀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资料与方法 搜集脑海绵状血管瘤γ-刀治疗患者36例,MRI随访24个月,分析γ-刀治疗后病灶MRI征象及临床症状的演变。结 果36例患者γ-刀治疗后6个月,MR/示28例患者瘤周水肿增大,瘤体信号无明显变化,16例患者症状加重。γ-刀治疗后12个月MR/示7例瘤体缩小及其信号减低,25例瘤周水肿增大,16例症状减轻;γ-刀治疗后24个月MR/示19例瘤体缩小,26例瘤体信号减低,26例瘤周水肿缩小,其临床症状减轻。结论 MRI可以准确地显示脑海绵状血管瘤γ-刀治疗后脑部的病理演变及转归,与临床症状的演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我院采用 CT 与立体定向相结合,在 CT 图像上直接进行丘脑腹外侧核(VL)和苍白球(Pa)定位,治疗帕金森氏病、扭转痉挛、舞蹈病的初步结果。治疗结果证实了脑内某些神经核团 CT 定位的可行性。CT 定位较 X 线脑室造影定位缩短了手术程序,减少了手术创伤。而且 CT 的分辨率高图像清晰;与脑标准解剖图谱可比性强,易于推导出靶点的位置;同时图像直观,易于识别内囊等重要结构,避免了手术损伤,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本方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脑深部核团 CT 定位方法,能提高立体定向术治疗椎体外系疾病。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随着CT、MR、SPECT、PET等影像技术的发展,颅内解剖学靶点如三叉神经、杏仁核、苍白球、VL核、扣带回及内囊前肢可获准确定位,立体定向伽玛刀放射治疗技术更趋于完善,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的伽玛刀治疗再次成为临床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γ刀治疗脑胶质瘤后,观察脑内及外周血中TNF-α和IL-1β表达变化,探讨神经免疫调节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分4组,正常对照组(N组)、正常大鼠γ刀治疗组(NR组)、肿瘤对照组(T组)和肿瘤γ刀治疗组(TR组)。NR组和TR组大鼠于照射后14d,与各组大鼠进行脑组织TNF-α和IL-1βmRNA原位杂交和外周血TNF-α、IL-1β含量测定。结果(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和NR组大鼠脑内有少量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表现为大脑皮质、下丘脑核团等部位有少量弱阳性细胞散在分布。T组大鼠脑内阳性细胞面密度较N组和NR组升高(P〈0.01),肿瘤区可见大量强阳性的胶质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TR组大鼠与T组相比,肿瘤区及周围脑区阳性细胞面密度明显增加(P〈0.01)。(2)方差分析显示:TR组和T组大鼠外周血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高于N组和NR组,TR组高于T组(P〈0.01)。结论脑胶质瘤大鼠γ刀治疗后,脑内TNF-α和IL-1βmRNA表达较治疗前增多,外周血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这些变化可能与γ刀照射后胶质瘤大鼠体内免疫状态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国内首台全身性γ刀的辐射防护监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γ刀全称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笔者于 1998年初对国内某公司生产的首台全身性γ刀装源前后的辐射水平、机器运行过程中的室内三维空间辐射场剂量分布等进行了监测评价。一、材料和方法1 γ刀治疗机基本情况 :由深圳某公司 1997年生产的OUR I型γ刀治疗机。使用 2 7枚6 0 Co放射源 ,总活度 3 31×10 1 4Bq(出厂时标示值 )。初装时焦点处吸收剂量率大于 3Gy min(水中 ) ,有 3种焦点规格 ,其机械聚焦精度为 0 3mm。主要由 4部分组成 :主机包括射源装置、机架和三维治疗床 ;立体定位系统包括负压定位床及头部定位框架 ;电气控制系统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 6 1例颅内肿瘤、脑动脉畸形经X 刀治疗后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方法 利用XK 80 8X 刀系统治疗 6 1例 ,共 6 7个病灶 ,使用 132个靶点 ,单次治疗 41例 ,分次治疗 2 0例。结果 治疗后 ,6 1例中 12例发生急性放射性脑水肿 ,36例X 刀治疗后获得 (3~ 12个月 )随访 ,其中有效 2 3例 (占 6 4% ) ,无效 13例 (占 36 % )。结论 X 刀治疗颅内肿瘤及脑动脉畸形疗效肯定 ,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注意并发症 ,优化剂量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脑肿瘤放射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放射损伤风险,其可能损害正常脑组织,从而造成认知障碍.射波刀对治疗靶的适形性好,且定位准确,因此,可以在分次较少的情况下完成整个治疗.射波刀治疗是迄今为止放射损伤的危险最小的治疗手段,其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最大保护.射波刀已被证明了在治疗颅内常见恶性肿瘤性疾病转移瘤方面具有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脑SPECT立体定位的精确性,对7例γ刀治疗的脑肿瘤患者行MRI立体定位后再行SPECT立体定位,以MRI的立体坐标值为标准,算出SPECT立体坐标值的精确度。结果:SPECT立体定位精确度X为2537±2406mm,Y为2719±2800mm,Z为2397±1465mm。表明:SPECT立体定位的精确度主要与其分辨率有关,另外与病灶周围有无组织压迫以及压迫程度等有关。该研究为SPECT、MRI图像融合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癫痫的X刀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X刀治疗继发性癫痫(SEp)和原发性颞叶癫痫(ITLEp)的方法。方法 使用24hEEG、CT、MRI对继发性癫痫灶定位,应用X刀损毁致痫灶治疗SEp40例;毁损剂量20~30Gy。应用X刀毁损杏仁核治疗ITLEp病人30例;毁损剂量140Gy;准直仪7~10mm;采用140Gy一次和分两次毁损治疗(每次间隔24h)。结果 40例SEp病人和30例ITLEp病人X刀治疗后4~24个月随访:50例病人癫痫发作完全停止(SEp32例,ITLEp18例);20例病人发作减少50%以上;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X刀毁损SEp致痫灶及杏仁核,可安全有效地治疗SEp和ITLEp。  相似文献   

15.
薄层CT扫描行前连合┐后连合平面定位的初步探讨赵文前陈巨坤近年来开展的X刀和γ刀治疗,已从治疗肿瘤性疾病向治疗神经内科功能性疾病(如巴金森病等)方向发展。故CT迅速、准确地进行立体靶点定位是必须解决的课题。笔者利用薄层CT扫描结合前连合(AC)、后连...  相似文献   

16.
X-刀临床治疗操作技术孙洪森赵路军刚颖我院自1994年6月开展X-刀临床应用以来,已治疗86例,156人次。X-刀的临床应用是高科技在医学领域的又一具体体现,这一技术主要特点为射线的高剂量区在靶区的高度集中及投照的高精确度(误差为±0.3mm),与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旋转式γ刀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首先对旋转式γ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动物实验。在此基础上,作者6年来用旋转式γ刀治疗颅内病变2381例,男1288例,女1093例,年龄3~84岁(平均45.8岁)。良性颅内肿瘤1020例中,垂体腺瘤446例,脑膜瘤254例,颅咽管瘤148例,前庭神经鞘瘤103例;恶性肿瘤796例中,脑胶质瘤360例,脑转移癌360例;脑动静脉畸形374例,脑功能性疾病191例。详细分析了各种肿瘤或病灶用γ刀的治疗方式、使用剂量及定位方法等,对各种肿瘤治疗结果作了初步评估,并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的处理进行了探讨。结果 对经过选择的良性病变,包括垂体腺瘤、脑膜瘤、前庭神经鞘瘤、脑动静脉畸形、颅咽管瘤等可达到治愈效果;对部分脑转移癌、脑胶质瘤等恶性肿瘤患者可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γ刀治疗后反应性脑水肿发生率为0.75%。结论 γ刀对多种脑部良、恶性疾病具有较好疗效,但应用不当可造成严重或致死性并发症,因此一定要严格按规程操作,仔细设计毁损靶点,准确剂量布局,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最有效措施,以获取最佳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作者研究γ-刀不同剂量定位照射大鼠脑尾壳核中部后前脑内星形细胞(AS)形态和数量的变化以探讨γ-刀的放射生物效应,为临床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以AS的中型丝主要构成成分--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作为免疫染色标志观察照射生90天GFAP的表达有变化情况。结果 (1)吸收剂量10 ̄30Gy时,AS在靶区内大量增生,细胞肥大和变性,与对侧形成明显对比,40 ̄60G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随着CT、MR、SPECT、PET等影像技术的发展,颅内解剖学靶点如三叉神经、杏仁核、苍白球、VL核、扣带回及内囊前肢可获准确定位,立体定向伽玛刀放射治疗技术更趋于完善,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的伽玛刀治疗再次成为临床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钱银锋  陈骏  余永强  张诚 《放射学实践》2003,18(12):902-904
目的 :观察X 刀对大鼠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 ,探讨MR灌注成像 (PWI)对X 刀治疗疗效的早期评价。方法 :2 0只SD雄性大鼠右尾状核接种C6胶质瘤细胞复制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治疗组 10只接种胶质瘤细胞后第 15天行X 刀治疗 ,10只对照组未行治疗 ,分别第 15天 (治疗组X 刀治疗前 )和第 17天行PWI ,计算肿瘤的相对局部脑血容量(rrCBV) ,观察治疗后肿瘤rrCBV的变化率 ,并与荷瘤鼠存活期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肿瘤接种成功率为 10 0 %。治疗组治疗后 48h肿瘤的rrCBV明显减小 ,其下降百分比平均为 3 5 .8%。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生存期分别为 2 2 .8和 3 0 .5d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X 刀治疗后肿瘤rrCBV的下降百分比与大鼠生存期密切相关 (r =0 .82 ,P <0 .0 5 )。结论 :X 刀治疗能延长荷胶质瘤大鼠生存期 ,PWI能在治疗后早期判断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