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AB(PH 1.0)KOH/PAS粘液组织化学和ABC法凝集素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90例胃粘膜标本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结肠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多见于肠型癌及其癌旁组织.在形态学和功能上,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分化不成熟.两型肠化在弥漫型癌中无显著差导.5种凝集素受体含量和分布的差异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有关.凝集素肠化分型和组织学类型的关系与粘液组化染色基本相符。我们认为不完全型肠化与肠型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而完全型肠化可能与弥漫型胃癌有关。应用AB/KOH/PAS染色进行肠化分型和凝集素标记,对于癌前病变的检测和癌的早期诊断部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应用粘液组织化学及ABC酶标亲合组织化学技术对117例胃癌的粘液分泌及菜豆凝集素(PHA)受体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胃癌组织的PHA受体表达率与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胃癌的组织化学分型有关,其中肠型胃癌的PHA受体表达率(95.1%,58/61)显著高于胃型胃癌(57.1%,16/28)(P<0.01),肠型胃癌的硫酸粘液检出率(93.4%,57/61)显著高于胃型胃癌(无检出)(P<0.01)。肠型胃癌的肠化检出率(86.9%,53/61)显著高于胃型胃癌(35.7%,10/28)(P<0.01),肠型胃癌旁肠化PHA受体表达率(81.1%,43/53)显著高于胃型胃癌旁肠化(40.0%,4/10)(P<0.05)。提示:肠型胃癌起源于肠化粘膜,特别是柱状细胞分泌硫酸粘液的肠化粘膜;而胃型胃癌起源于胃固有粘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37例直肠癌根治标本及其癌旁(2.0cm以内)相对正常粘膜的粘液分泌情况进行了粘液组织化学观察,全部标本均行集中HE、AB/PAS及HID/AB染色。结果表明,癌细胞有硫酸粘液和唾液酸粘液二种成份,其中以硫酸粘液为主者4例,以唾液酸粘液为主者6例,两种成分均有者12例;癌旁粘膜大多表现为唾液酸粘液成份增加,其中以唾液酸粘液为主者18例,以硫酸粘液为主者2例,二者比例相近者17例,癌旁粘膜组织学上无特异型增生特点,与相邻癌组织的粘膜分泌无平行关系。作者讨论了"移行粘膜"的病理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粘液组织化学及ABC酶标亲合组织化学技术对117例胃癌的粘液分泌及菜豆订素(PHA)受体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胃癌组织的PHA受体表达率与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胃癌的组织化学分型有关,其中肠胃癌的PHA受体表达率(95.1%,58/61)显著高于胃型胃癌(57.1%,16/28),肠型胃癌的硫酸粘液检出率(93.4%,57/61)显著高于胃型胃癌(无检出)。肠胃癌的肠化检出率(86.9%)  相似文献   

5.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类型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寻找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的肠上皮化生的类型,为胃癌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AB-PAS、HID-AB粘液组织化学方法,区别癌旁组织和背景膜组织伴有肠上皮化生的类型。结果①39例胃癌组织当中,癌旁伴有肠上皮化生的为31例,背景粘膜伴有肠上皮化生的为25例。②癌旁肠上皮化生的AB-PAS染色,100%阳性;HID-AB染色,87.1%阳性。背景粘膜肠上皮化性AB-PAS染色法100%阳性  相似文献   

6.
对70例胃癌伴癌旁胃粘膜肠化石蜡标本连续切片组织同步进行PAS-高铁二胺-先蓝复合粘液染色及增殖细胞抗原M,P53,P21,c-erbB-2三种癌基因蛋白产物检测,结果显示:癌旁胃粘膜肠化以结肠型化生为主,  相似文献   

7.
对20例原发性子宫颈腺癌和20例子宫内膜腺癌的粘液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为,前AB染色阳性病例为18/20,PAS18/20,TB17/20;后相应的阳性病例分别为AB/13/20、PAS14/2、TB9/2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EA在子宫颈腺癌14/20的病例,子宫内膜腺癌11/20的病例中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应用胃癌单克隆抗体MG7、高铁二胺-阿尔新蓝(HID/AB)及核仁组成区(AgNORs)等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与组织化学(组化)染色方法,对90例胃粘膜及胃癌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G7在胃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76.7%和100%,萎缩性胃炎为25%,胃癌与非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各组的病变组织中,AgNORs计数均值随异型程度的加重而递增,胃癌与非肿瘤病变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16例HID阳性的大肠型肠上皮化生(肠化)病变中有8例MG7抗原表达,占50%,在15例HID阴性的小肠型肠化中,无1例呈MG7阳性反应,两者之间也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应用斑豆凝集素Ⅱ(GSAⅡ)亲和组化染色,对108例胃癌进行研究。GSAⅡ在胃癌组织中阳性反应的表现不一,其分布阳性率以及阳性细胞出现频率和癌的分化程度及组织学类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无法证明弥漫型胃癌和肠型胃癌在组织发生上的不同来源。  相似文献   

10.
对20例原发性子宫颈腺癌和20例子宫内膜腺癌的粘液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为,前者AB染色阳性病例为18/20、PAS18/20、TB(ToLuidinBlue甲苯胺蓝)17/20;后者相应的阳性病例分别为AB/13/20、PAS14/20、TB9/2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EA在子宫颈腺癌14/20的病例,子宫内膜腺癌11/20的病例中呈阳性反应。Vimentin在子宫颈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中阳性分布分别为0/20、11/20,提示Vimentin在这两者鉴别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胃癌单克隆抗体MG7相应抗原在不同型肠化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G7及ABC免疫酶标技术,检测了胃癌相关抗原在110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及343例胃粘膜活检肠化标本的表达。应用粘液组化方法将肠化分为Ⅰ、Ⅱ和Ⅲ型。110例胃癌中,有92例(83.6%)MG7染色阳性。在不同类型肠化中,Ⅲ型肠化中MG7相应抗原的阳性率(46.7%)显著高于Ⅱ型(25.6%)和Ⅰ型肠化(18.6%)(P<0.01)。结果表明,Ⅲ型肠化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应作为癌前病变对待;单克隆抗体MG7对筛选肠化患者中胃癌高危病例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近年胃粘膜肠化与胃癌的关系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 ABC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30例肠化及胃癌组织中双花扁豆凝集素(DBA)受体的表达进行观察。根据粘液组织化学染色将胃癌分为肠型及胃型等,将肠化分为Ⅰ、Ⅱ及Ⅲ三型。结果:Ⅲ型肠化在肠型胃癌旁肠化及异型增生伴肠化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胃型胃癌旁肠化及胃炎伴肠化(P 均<0.01);肠型胃癌的 DBA 受体表达率及硫酸粘液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胃型胃癌(P 均<0.01);Ⅲ型肠化 DBA 受体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型肠化(P<0.05~0.01)。结论:Ⅲ型肠化与肠型胃癌关系密切,加强对Ⅲ型肠化的密切随访,对胃癌的早期发现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胃癌及肠上皮化生中粘液成分的分析,探讨粘液类型与癌变的关系,为胃癌早期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应用粘液组织化学方法(阿利辛蓝-雪夫氏法和高铁二胺-阿利辛蓝法),对75例胃癌和60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所含粘液物质进行染色,将胃癌分为肠型(酸性粘液)及胃型(中性粘液),将肠化分为大肠型(硫酸粘液)及小肠型(唾液酸粘液)。结果:肠型胃癌及癌旁肠化以分泌硫酸粘液(大肠型)为主,慢性胃炎伴肠化及胃型胃癌以分泌唾液酸粘液(小肠型)为主,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都以肠型胃癌为主,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胃癌分泌的粘液物质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硫酸粘液的大肠型肠化生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加强对含硫酸粘液的慢性胃炎伴大肠型化生患者进行密切随访可能有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肠化生及胃癌的关系.方法对6318例胃粘膜活检病理切片进行Giemsa、AB(pH2.5)-PAS、HID-AB(pH2.5)染色和肠化生分型.结果HP感染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化生和胃癌显著相关(P<0.001),与肠化生类型无显著关系(P>0.05),与胃癌分型无关.结论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肠化生及胃癌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与肠上皮化生不同亚型中C-myc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14碳-呼气试验检测Hp;AB-PAS和HID-AB黏液染色法进行肠上皮化生亚型分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法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肠上皮化生各亚型Hp感染率均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各亚型之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不完全性结肠化生C-myc蛋白表达率高于其他亚型和非萎缩性胃炎(P<0.05);不完全性结肠性化生中Hp阳性患者C-myc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P<0.01)。结论不完全性结肠化生中C-myc蛋白表达升高,其表达可能与Hp感染有关,Hp感染可能通过C-myc基因参与胃癌发生,同时提示不完全性结肠化生与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探头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CLE)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及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CLE上消化道检查患者的资料,根据已知胃黏膜病变的pCLE诊断标准,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pCLE诊断萎缩性胃炎(AG)、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包含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纳入119例患者,共计154个胃黏膜病变。pCLE诊断AG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34%、91.09%,符合率为92.21%,κ值为0.83。pCLE诊断GIM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47%、92.16%,符合率为87.01%,κ值为0.72。pCLE与病理诊断完全型GIM的符合率为0.75,κ值为0.49;诊断不完全型GIM的符合率为0.79,κ值为0.48。pCLE诊断LGIN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29%、87.50%,符合率为87.01%,κ值为0.66;pCLE诊断HGIN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83%、97.17%,符合率为96.75%,κ值为0.92。结论: pCLE可用于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且诊断效能高,并可对GIM进行初步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17.
胃粘膜肠化中凝集素受体的分布及其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生物素标记的花生凝集素〈Biotin-PNA〉,菜豆凝集素〈Biotin-PHA〉及双花扁豆凝集素〈Biotin-DBA〉等3种凝集素对慢性胃炎伴肠化43例、胃癌癌旁肠化28例、正常胃粘膜10例,进行亲和组织化学法和粘液组织化学法研究。发现PHA、DBA受体在胃癌瘤旁肠化中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炎伴肠化,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肠型肠化生中PHA及DBA受体阳性率均较小肠型肠化生高(P<0.05)。提示带有PHA、DBA受体的肠化与胃癌关系密切,应视为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22例早期胃癌和癌旁病变,共有癌灶28个(3例多灶性癌)的粘液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本组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85.93%)、肠化(81.22%)和中度及重度不典型增生(78.59%)。这些高发病变与早期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从AB-PAS和HID染色结果,肠型癌灶20个(71.42%)、胃型癌灶5个(17.85%)和混合型癌灶3个(10.71%),结果表明人肠化在胃癌发生有重要意义。电镜观察肠型癌含有与癌旁肠化杯状细胞的粘液颗粒及微绒毛,显示肠化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有类似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提示不典型增生细胞是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染色技术对31例肠上皮化生、11例中重度异型增生、16例肠型胃癌、14例胃型胃癌组织中的AgNOR进行研究,20例正常胃粘膜作对照。发现正常胃粘膜经肠上皮化生到异型增生至胃癌,AgNOR计数/细胞核随病变异型程度的加重而递增,各组间均见显著性差异(P<0.01~0.001),同时观察到胃癌组细胞核内AgNoR大小不等,弥漫分布,有的呈块状分布。结果提示AgNOR计数和形态特点有助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460例胃癌胃粘膜活检资料,结果:男:女为2.36:1:51~6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岛(37.17%);发生部位以胃窦部最多见,占46.74%;组织学分类以低分化腺癌最多,占51 52%;在伴随病变中,畅化生的检出率为21.74%,胃腺囊为35%,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为32.61%。本组材料提示,不完全性大肠型肠化生、异型胃腺囊及胃粘膜中度以上异型增生与胃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