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硒、砷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率的影响,为硒拮抗砷的毒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当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时进行实验.分为加砷组、加硒组和加砷加硒组.加砷组和加硒加砷组As3+浓度分别为0、0.05、0.1、0.5、1.5、3、6、12μmol/L.加硒组硒的浓度分别为0.05、0.1、0.5、1、2μmol/L.加硒加砷组硒的浓度为0.1μmol/L.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 HUVEC给予As2O3处理48h后,随着As3+浓度的增加,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硒浓度为0.1μmol/L时,细胞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硒浓度为1、2μmol/L时,细胞活性降低.当As3+浓度为0.1μmol/L时,适量硒(0.1μmol/L)对低浓度的砷起拮抗作用(P<0.05).结论 砷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适量浓度的硒可以拮抗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硒和抗坏血酸对砷致大鼠细胞毒性拮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亚砷酸钠(NaAsO2)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淋巴活性氧群(ROS)和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亚硒酸钠(NaSeO3)和维生素C对砷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后,施加处理因素,在37℃条件下恒温培养,用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法检测细胞内的ROS水平,用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测定细胞内LPO含量.结果 NaAsO2浓度>10μmol/L时,ROS和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用抗氧化剂预处理使细胞内ROS和MDA含量减少.结论 亚砷酸钠可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抗氧化物可一定程度拮抗砷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砷对HaCaT毒作用及N-乙酰半胱氨酸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亚砷酸钠(sodiumarsenite ,NaAsO2 )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的毒性作用及N 乙酰半胱氨酸(N acetylcysteine ,NAC)对砷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NaAsO2 单独作用于HaCaT细胞2 4h或用NAC预处理后,加入NaAsO2 继续作用2 4h ,用AlamarBlue还原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1μmol/L的NaAsO2 单独作用于细胞2 4h后,AlamarBlue还原率增高(P <0 . 0 5 ) ,10 μmol/L以上的NaAsO2 则使AlamarBlue还原率显著下降(P <0 . 0 1) ;用NAC预处理2 4h后再加入NaAsO2 ,2 0 μmol/L组AlamarBlue还原率与NaAsO2 单独作用相比显著增加(P<0 .0 5 )。结论 低浓度NaAsO2 刺激细胞增殖,高浓度具有细胞毒性;NAC可减轻砷的细胞毒性,细胞内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砷的细胞毒性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抗砷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低剂量NaAsO2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获得抗砷细胞,探讨抗砷机制。方法用1μmol/L NaAsO2对MSCs进行低剂量慢性诱导,利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法(MTT)计算细胞生存率及半数致死量,观察细胞抗砷性的产生。结果NaAsO2诱导18周后,人骨髓MSCs产生稳定抗砷性,砷诱导组细胞LC50为25.8μmol/L,同步对照组细胞LC50为11.4μmol/L,砷诱导组细胞LC50是同步对照组细胞LC50的2.2倍。结论低剂量NaAsO2长期诱导人骨髓MSCs,可使细胞获得抗砷性。  相似文献   

5.
亚砷酸钠对淋巴细胞毒性及抗氧化物拮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亚砷酸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淋巴细胞活力的影响及亚硒酸钠和抗坏血酸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后,施加处理因素,在37℃条件下恒温培养,用水溶性染料(AlamarBlue)摄入法定量检测淋巴细胞活力。结果亚砷酸钠浓度大于5μmol/L时,AlamarBlue的还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呈剂量反应关系;用5μmol/L的亚硒酸钠预处理细胞24h后,10μmol/L亚砷酸钠组AlamarBlue的还原率显著增高,接近空白对照组还原率;而用50μmol/L的抗坏血酸预处理后,还原率有所增高,但未达到对照组水平。结论亚砷酸钠可抑制淋巴细胞活力,抗氧化物可一定程度的拮抗三价砷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NF-κB核转录因子在砷诱导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环氧化酶-2(COX-2)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AsO2,24 h后提取细胞总RNA和核蛋白,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分析COX-2 mRNA表达和NF-κB蛋白水平;选择COX-2高表达的NaAsO2处理组,再用NF-κB抑制剂(PDTC)处理,观察COX-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4、8μmol/L NaAsO2处理细胞后,COX-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μmol/L NaAsO2处理组细胞NF-κB蛋白水平也显著提高,高于对照组,而10μmol/LNaAsO2处理组细胞NF-κB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用4μmol/L NaAsO2和PDTC共同处理细胞后,COX-2 mRNA表达水平降低,显著低于单纯用4μoml/L NaAsO2处理细胞的COX-2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低剂量的砷能够诱导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COX-2 mRNA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砷诱导的核转录因子NF-κB活化在砷诱导的COX-2...  相似文献   

7.
硒和砷对HepG2细胞氧化应激和DNA氧化损伤及修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硒和砷单独及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氧化应激和DNA氧化损伤及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硒(2.5、5.0和10.0μmol/L亚硒酸钠)和砷(1.56、3.13、6.25、12.5和25.0μmol/L亚砷酸)为受试物单独或联合处理HepG2细胞。荧光法测定丙二醛(MDA)作为氧化应激的指标,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测定8-羟基鸟苷(8-OHdG)作为DNA氧化损伤的指标,Western Blot检测hOGG1表达作为DNA氧化损伤修复的指标。结果在硒和砷单独作用的条件下,可观察到:(1)5.0、10.0μmol/L的亚硒酸钠和6.25、12.5、25.0μmol/L的亚砷酸均引起HepG2细胞MDA含量增加、8-OHdG生成增多、hOGG1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2)较低浓度的亚硒酸钠(2.5μmol/L)具有有限的抑制8-OHdG生成的作用(P>0.05)。在硒和砷联合作用的条件下,可观察到:(1)2.5μmol/L的亚硒酸钠和6.25μmol/L的亚砷酸同时染毒使MDA含量和8-OHdG的生成均较相应砷剂量组下降(P<0.05);(2)2.5μmol/L的亚硒酸钠与6.25、12.5和25.0μmol/L的亚砷酸同时染毒,hOGG1表达与相应砷剂量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5.0、10.0μmol/L的亚硒酸钠和6.25、12.5、25.0μmol/L的亚砷酸均可引起HepG2细胞氧化应激增强、8-OHdG生成增多、hOGG1表达明显下降;一定剂量的硒(2.5μmol/L的亚硒酸钠)对砷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和DNA氧化损伤具有抑制作用,但对砷所致的DNA氧化损伤修复不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细胞内谷胱甘肽对砷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对砷致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HaCaT细胞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和丁硫氨酸亚矾胺(L-buthionine-[S'R]-sulfoximine,BSO)预处理后,加入亚砷酸钠(sodium arsenite,NaAsO2)继续作用,用Alamarblue摄入法检测细胞活力,每组4个复孔.结果单独用NaAsO2作用细胞24h后,0.001~10.000 μmol/L组Alamarblue还原率增高(P<0.05),大于10.000μmol/L时Alamar blue还原率下降(P<0.01);用NAC预处理24h后再加入NaAsO2,15 μmol/L组Alamarblue还原率比NaAsO2单独作用增加(P<0.05);用BSO预处理24 h后再加入NaAsO2,15 μmol/L组的Alamarblue还原率均下降(P<0.05).结论低浓度NaAsO2刺激细胞增殖,高浓度具有细胞毒性;NAC可减轻砷的细胞毒性,而BSO则加重其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亚砷酸钠(NaAsO2)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活力及蛋白激酶B(PKB/Akt)磷酸化活化的影响,本研究以Alamar Blue还原法检测NaAsO2(0,5,10,25,50,100μmol/L)作用于HaCat细胞6 h后细胞的活力水平;并以Western blot法检测NaAsO2(0,25,50μmol/L)作用于HaCat细胞6 h后细胞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NaAsO2作用6 h,Alamar Blue还原率随NaAsO2染毒剂量的升高而显著下降,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NaAsO2染毒组细胞内p-Akt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提示砷性肿瘤的发生可能与p-Akt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株(L-02)的氧化损伤作用. [方法]用不同浓度NaAsO2(50,100,150 μmol/L)染毒L-02肝细胞24 h,MTT法检测NaAsO2对L-02肝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L-02肝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钼酸铵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法检测DNA损伤. [结果]NaAsO2作用L-02肝细胞24h后,50、100、150 μmol/L浓度NaAsO2组的L-02肝细胞存活率和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且呈剂量-反应关系;100、150μmol/L浓度NaAsO2组ROS生成量显著增多(P<0.01);50 μmol/L的NaAsO2即可引起出现彗星现象的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拖尾细胞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且呈剂量-反应关系. [结论]NaAsO2对L-02肝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引起L-02肝细胞内ROS增多和CAT活性降低,引起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11.
β-胡萝卜素和亚硒酸钠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方法:采用细胞株体外培养技术,研究β-胡萝卜素和亚硒酸钠(Na2SeO3)单独/联合对人肝癌细胞株(Q3)和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生长的影响。以小鼠成纤维母细胞(3T3)为正常对照细胞株。实验分为:1.β-胡萝卜素组:剂量为3、30、100μmol/L,溶剂对照为DMSO;2.亚硒酸钠组:剂量为0.15、1.5、5.0μmol/L,溶剂对照为生理盐水;3.β-胡萝卜素和亚硒酸钠联合组:剂量为1.5+0.15、15+1.5、50+5.0μmol/L,溶剂对照为DMSO和生理盐水。各实验组均设空白组。分别在实验后24h、48h、72h观察细胞成活率和活细胞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1.β-胡萝卜素各剂量组对两株肿瘤细胞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亚硒酸钠对两株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但随作用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加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3.β-胡萝卜素和亚硒酸钠对Q3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比T24细胞株强;4.β-胡萝卜素和亚硒酸钠联合对Q3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两者有相加效应。  相似文献   

12.
硒对大鼠胚胎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讨不同浓度硒对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将细胞培养物经不同浓度(0.01~10umol/L)亚硒酸钠(Na2SeO3)处理,用MTTI地检测细胞增殖率,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分化程度,结果:低浓度硒(0.01~0.1umol/L)能促进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较高浓度硒(0.05~5umol/L)则抑制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并均呈剂量-效应关系,高浓度硒(10umol/L)引起细胞毒性,提示低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ZnG)、亚硒酸钠(Na2SeO3)、氯化锰(MnCl2)和硫酸镁(MgSO4)联合作用对二氧化硅(SiO2)致肺泡巨噬细胞(AM)中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变化的影响,寻找4者的最佳剂量组合。[方法]采用大鼠肺灌洗法纯化获得AM(1×10^9个/mL),同时加入SiO2及不同浓度的ZnG+Na2SeO3+MnCl2+MgSO4溶液组合,另设不加组合溶液的SiO2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37℃,5%CO2培养箱培养18h后,检测上述5种指标。[结果]与SiO2对照组比较,ZnG、Na2SeP3、MnCl2与MgSO4联合使用均可明显降低AM中H2O2、MDA含量,升高GSH—Px、SOD和CAT的活性(P〈0.01),且以1.5mg/L的ZnG、1.0μmol/L的Na2SeO3、1.0mg/L的MnCl2、和0.5μmol/L的MgSO4联合作用效果最好。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对GSH—Px、SOD的影响,Na2SeO3的作用强于ZnG、MnCl2和MgSO4;对H2O2、MDA的影响,ZnG的作用强干Na2SeO3、MnCl2与MgSO4;对CAT的影响,MnCl2、ZnG的作用则要强于Na2SeO3与MgSO4。[结论]ZnG、Na2SeO3、MnCl2与MgSO4联合应用可明显拮抗SiO2粉尘所致AM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一次染镉和汞对大鼠肝、肾组织氧化损伤作用,探讨亚硒酸钠预处理对镉和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er大鼠48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第1组为染镉实验对照组,第2组为单纯染镉组,第3组为亚硒酸钠预处理组,第4组为染汞实验对照组,第5组为单纯染汞组,第6组为亚硒酸钠预处理干预组。第1、4组大鼠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h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第2组大鼠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h后皮下注射35μmol/kg氯化镉溶液。第3组大鼠先腹腔注射10μmol/kg亚硒酸钠溶液,2 h后皮下注射35μmol/kg氯化镉溶液。第5组大鼠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h后皮下注射2.5 mg/kg HgCl2溶液,第6组大鼠先腹腔注射20μmol/kg亚硒酸钠溶液,2 h后皮下注射2.5 mg/kg HgCl2溶液。染毒24 h后测定肝、肾皮质镉或汞、谷胱甘肽、丙二醛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染镉组大鼠肝GSH、MDA含量显著升高,GSH—Px活性显著下降。Na2SeO3预处理组肝、肾皮质GSH和镉含量显著降低,肝脏GSH—Px活性及肾皮质MDA含量显著升高。单纯染汞组大鼠肝、肾皮质及尿汞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染汞组肝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GSH含量和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Na2SeO3预处理组的肝脏GSH含量和GSH—Px活性均较单纯染汞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单纯染汞组肾皮质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GSH含量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Na2SeO3预处理组中肾皮质MDA含量低于单纯染汞组,GSH—Px含量高于单纯染汞组。结论:给大鼠一次染镉和汞,可以对肝和肾脏产生明显的氧化损伤作用。亚硒酸钠对急性染镉和汞所致肝肾损伤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内源性GSH、使GSH—Px活性增强以及清除自由基能力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生长、凋亡和hTERT表达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5、2.5、5.0、8.0μmol/L)的培养液培养SGC-7901细胞24、48、72、96h,用相差显微镜观察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形态的影响;MTT法检测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细胞的凋亡的影响;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S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hTER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MTT法结果显示:用亚硒酸钠培养SGC-7901细胞株24,48,72,96h后,随浓度增加,吸光度值逐渐降低,24h后当亚硒酸钠浓度大于2.5μmol/L时,与对照组比较其吸光度值均明显降低(P<0.01),48、96h后各浓度亚硒酸钠组与正常对照组比其吸光度值均明显降低(P<0.01)。随浓度的增加,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增加。(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亚硒酸钠可促进SGC-7901细胞发生细胞凋亡。5.0、8.0μmol/L亚硒酸钠组比正常对照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3)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亚硒酸钠可降低SGC-7901细胞中hTERT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平均光密度(MOD),24h时5、8μmol/L亚硒酸钠组与对照组比MOD明显降低(P<0.01),48h时0.5、5.0、8.0μmol/L亚硒酸钠组与对照组比MOD明显降低(P<0.01),72h时2.5、5.0、8.0μmol/L亚硒酸钠组与对照组比MOD明显降低(P<0.01),96h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MOD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亚硒酸钠能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TER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砷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抗氧化能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亚砷酸钠(NaAsO2)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二氯荧光素(DCF)的荧光强度;用改良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制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用Ni-trite-kit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紫外速率直接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 各实验组(2.5,5,10和20 μmol/L NaAsO2)的DCF荧光强度均显著增高(P<0.05),分别是对照组的1.3,1.6,1.7和1.8倍;各实验组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分别是对照组的1.1,1.4,1.5和2.2倍;10和20 μmol/L NaAsO2组SOD活性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78%和61%;10和20μmol/L NaAsO2组SI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50%和34%.结论 砷可以引起人皮肤细胞的氧化损伤,降低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褪黑素(melatonin,MEL)、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 cysteine,NAC)、维生素C(Vitamin,VC)对砷诱导人正常膀胱上皮(SV-HUC-1)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拮抗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V-HUC-1细胞暴露于含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0.5、1、2、4、8、10μmol/L亚砷酸钠的F12K完全培养基染毒24 h,或者含终浓度分别为4、10μmol/L亚砷酸钠的F12K完全培养基染毒0(对照)、4、12、24、48、72 h;联合暴露组在加入含终浓度分为4μmol/L亚砷酸钠的F12K完全培养基前30 min分别加入1%二甲基亚砜(DMSO)和抗氧化剂MEL、VC、NAC(终浓度分别为0.5、1、1 mmol/L),染毒24 h。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SV-HUC-1细胞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SV-HUC-1细胞VEGF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染毒剂量的升高,SV-HUC-1细胞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4μmol/L亚砷酸钠染毒12、24、48 h及1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24和48 h后SV-HUC-1细胞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染毒时间的延长,各剂量组SV-HUC-1细胞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4μmol/L亚砷酸钠+DMSO染毒组SV-HUC-1细胞中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4μmol/L亚砷酸钠+DMSO染毒组比较,亚砷酸钠+NAC染毒组SV-HUC-1细胞中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亚砷酸钠与MEL和VC联合染毒组SV-HUC-1细胞中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砷能诱导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VEGF表达增加,NAC能增加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sodium arsenite,NaAsO2)对Chang肝细胞株血红素单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mRNA和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以5μmol/L和10μmol/L的NaAsO2作用Chang肝细胞株2、6、12h和24h,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5μmol/L和10μmol/LNaAs02暴露2h开始出现HO-1mRNA的诱导表达;6h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2h暴露组(P〈0.01)。其中,10μmol/LNaAsO2暴露12h和24h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该浓度的6h暴露组(P〈0.01);但24h的HO-1 mRNA表达水平与12h组相比没有明显升高。NaAsO2暴露诱导的HO-1蛋白表达则从6h开始出现,12h组明显高于6h组,24h组明显高于12h组(均P〈0.01);5μmol/L和10μmol/L NaAsO2分别暴露6、12h和24h的HO-1蛋白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80、9.34、18.15和3.97、12.92、23.29倍;此外,10μmol/LNaAsO2暴露12h和24h的HO-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应时间的5μmol/L组(P〈0.01)。[结论]NaAsO2暴露能够有效和持续性诱导Chang肝细胞株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是无机砷暴露的一种细胞保护性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硒诱导的正常肝细胞株及肝癌细胞株的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 研究中毒剂量二氧化硒 ( Se O2 )对正常肝细胞 HL- 770 2及肝癌细胞 SMMC-772 1的影响。方法 : 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硒对两种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对两种细胞 Bcl- 2 ,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  30 μmol/L的硒作用 48h可以明显抑制正常肝细胞株 HL- 770 2及肝癌细胞株 SMMC- 772 1的增生与活力 ,诱导两种细胞的凋亡 ,且两种细胞伴随着不同程度的 Bcl-2蛋白的下调及 P5 3蛋白的上调。结论 : 中毒剂量的 Se O2 诱导正常肝细胞 HL- 770 2和肝癌细胞 SMMC- 772 1的凋亡 ,且这种诱导凋亡作用是无选择性的 ,但两种细胞调亡的机制有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亚砷酸钠(NaAsO2)暴露对Chang肝细胞株NF-E2相关因子2(Nrf2)、及其调控的下游抗氧化酶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血红素单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5μmol/L NaAsO2作用Chang肝细胞2、4、6、12和24 h;或不同浓度的NaAsO2(10、25和50μmol/L)作用Chang肝细胞6 h,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NQO1和HO-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25μmol/L的NaAsO2可以明显诱导Chang肝细胞Nrf2、NQO1和HO-1的蛋白表达(P<0.01);Nrf2蛋白2 h开始明显诱导,4 h表达水平最高,此后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虽然表达有所下降,但持续至24 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从4 h开始增加并持续至24 h;HO-1的蛋白表达则从6 h开始明显诱导,且随暴露时间的继续延长表达持续上升,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10、25和50μmol/L NaAsO2染毒6 h,Nrf2、NQO1和HO-1的蛋白表达均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大量诱导,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结论 NaAsO2暴露能够诱导Chang肝细胞Nrf2、NQO1和HO-1蛋白表达增强,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