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异丙酚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文献证实异丙酚具有脑保护作用[1],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抗凋亡基因bcl-2在对抗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其高度表达可减少脑缺血时神经元的凋亡[2]。本实验通过脑室内注射异丙酚,采用免疫组化(IH)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活性的变化及低温对其的影响,以探讨其活性改变与延迟性神经元死亡的关系和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时间为10min。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测定海马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的活性,应用组织学检查进行神经元计数。结果 在常温缺血再灌注6h、48h和96h,海马CA1区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的活性分别降至假手术组的49%、32%和12%(P<0.01),在缺血96h出现大量的神经元死亡,正常神经元数目仅为假手术组的5%,而低温组在再灌注6h、48h和96h后,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活性及神经元计数均明显高于常温组。结论 低温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期间微管运动蛋白Kinesn活性的下降而减少延迟性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其所致病理损伤包括细胞坏死和凋亡。细胞凋亡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是神经元迟发性死亡的主要形式。研究提示与凋亡密切相关的Bcl-2、Caspase-3蛋白等参与了这种迟发性死亡,它们表达的量决定了细胞的生存。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schemia/reperfusion,I/R)中海马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量230 g~250 g,采用双盲随机方法分成假手术组(SH组),I/R组,JNK抑制剂SP600125组(SP组),每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30 min、24 h和72h 3个亚组,每亚组6只动物.采用4-VO法建立SD大鼠脑缺血模型,于缺血前30 min侧脑室注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DMSO及JNK抑制剂SP600125(溶媒采用DMSO),容积均为10μl.脑I/R后24、72 h测定其行为学改变,分别在30 min、24 h和72 h等时间点,取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海马CA1区Bcl-2和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量和凋亡锥体细胞数量.结果 全脑I/R使大鼠的垂直运动次数(4.8±2.0,9.1±3.4)和平衡木积分(2.3±1.2,3.5±0.9)显著减少(P<0.05),I/R组的减少最为显著 ;脑I/R后海马CA1区凋亡神经元细胞数目(40.5±5.1)显著低于I/R组(P<0.01) ;全脑I/R 24 h后,海马CA1区Bcl-2和Bax阳性锥体细胞数目(89.7±8.4,40.5±2.3)显著增加(P<0.01),再灌注24 h组增加最多 ;SP600125可以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结论 SP600125对大鼠脑I/R中海马细胞的凋亡具有保护作用,此机制涉及抑制JNK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亚低温组(MH组),每组24只。IR组和MH组采用线栓法进行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分离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不置入线栓。S组和IR组置于室温下,MH组于缺血后10min给予亚低温处理并维持3h。分别于再灌注后4h(T1)、6h(T2)、12h(T3)和24h(T4)进行神经功能缺陷(NDS)评分。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海马GFAP蛋白和GFAP 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T1~T4时IR组和MH组大鼠NDS评分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升高,GFAP蛋白和GFAP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T1~T4时MH组大鼠NDS评分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降低,GFAP蛋白和GFAP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亚低温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GFA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肝组织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肝保护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C组)。以缺血再灌注前反复多次的短暂预再灌注及停灌注作为后处理。分别于再灌注后1、3、6h测定血清肝酶,SP免疫组化法测定肝脏Bcl-2和Bax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肝组织中凋亡细胞。结果与SO组相比,IR组肝酶活性升高,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升高并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而IPC组同IR组相比,肝酶活性降低,Bcl-2表达升高,Bax表达降低,凋亡指数(AI)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通过促进Bcl-2表达及抑制Bax表达而拮抗肝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二氮嗪预处理联合低温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时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SD大鼠,出生<24 h,体重5~6 g,离体培养海马神经元,接种于培养皿或96孔板.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8组,每组36孔或12皿:常温组(NT组)、二氮嗪预处理+常温组(DP+NT组)、浅低温组(MiH组)、二氮嗪预处理+浅低温组(DP+MiH组)、中低温组(MoH组)、二氮嗪预处理+中低温组(DP+MoH组)、深低温组(DeH组)和二氮嗪预处理+深低温组(DP+DeH组).DP+NT组、DP+MiH组、DP+MoH组和DP+DeH组培养液中加入二氮嗪,终浓度为100μmol/L,孵育1 h,1次/d,连续2 d,随后分别在37、34、30和22℃下缺氧4 h,37℃复氧48 hoNT组、MiH组、MoH组和DeH组分别在37、34、30和22℃下行缺氧4 h,37℃复氧48 h.于复氧48 h时测定海马神经元活力、凋亡率和Bcl-2和Bax 的表达水平,计算Bcl-2/Bax.结果 与NT组比较.DP+NT组、MiH组、MoH组和DeH组海马神经元活力升高,凋亡率降低,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1Bax升高(P<0.05);与DP+NT组比较,DP+MiH组、DP+MoH组和DP+DeH组海马神经元活力升高,早期凋亡率降低,Bcl-2表达上调,Bax 表达下调,Bcl-21Bax升高(P<0.05),晚期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iH组比较,DP+MiH组和DeH组海马神经元活力升高,早期凋亡率降低,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el-2/Bax升高(P<0.05),晚期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H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P+MiH组比较,DP+DeH组海马神经元活力升高,早期凋亡率降低,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ax升高(P<0.05).结论 二氮嗪预处理联合低温减轻大鼠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机制可能与纠正Bcl-2与Bax失衡,抑制神经元早期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常见的休克、心力衰竭、脑血管狭窄或阻塞合并低血压均可引起脑缺血、缺氧,并造成的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几乎所有的病例均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加强术前期脑保护已被众多麻醉医师所关注。目前,临床上采用的低温及静脉麻醉药硫喷妥钠、利多卡因等对脑的保护作用已明确[1~3],随着吸入药异氟醚对心脏及脑功能保护作用的深入研究[4~7],许多研究发现地氟醚具有脑保护的作用。然而,有关地氟醚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行为学影响的报道还很少。本研究通过行为学指标观察地氟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另外,地氟…  相似文献   

9.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脑电功率谱的变化及亚低温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不同时期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谷氨酸、Bcl-2和Bax水平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A组、B组、C组和D组均采用四血管阻断20 min的方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B组、C组和D组均采用鼻咽腔降温的方法维持海马温度32.5~33.5℃1 h,B组降温结束时进行缺血;C组缺血的同时开始降温;D组再灌注的同时开始降温,3组降温结束后开始复温.缺血和再灌注100 min期间每隔10 min收集一次海马CA1区微透析液,测定谷氨酸浓度,反映海马CA1区谷氨酸释放水平.再灌注3 h时,取脑组织,测定海马CA1区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并计算Bcl-2和Bax表达的比值(Bcl-2/Bax).结果 与A组比较,其他3组再灌注期间海马谷氨酸释放水平降低,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ax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海马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再灌注期间海马谷氨酸释放水平升高,Bax表达上调,Bcl-2/Bax降低(P<0.05).结论 降温实施越早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海马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老龄SD大鼠144只,体重450~5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48):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全身亚低温组(H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5 min再灌注.H组于再灌注即刻向大鼠全身喷洒酒精行体表降温,维持直肠温32~34℃3h.分别于再灌注6、12、24、48 h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GRP78的表达;HE染色法计数海马存活神经元数目.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再灌注各时点海马存活神经元计数降低,再灌注6、12、24 h时海马GRP78表达上调,再灌注48 h时表达下调,H组再灌注各时点海马存活神经元计数降低,海马GRP78表达上调(P<0.05);与I/R组相比,H组再灌注12、24和48 h时海马存活神经元计数升高,再灌注各时点GRP78表达上调(P<0.05).结论 亚低温可进一步上调老龄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GRP78的表达,从而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内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h后断头取脑,采用脱氧核昔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NA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HE染色,光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改变。结果:光镜检查发现,异丙酚组细胞肿胀坏死明显减轻,异丙酚可显著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的调亡。结论: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具有拮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对缺血/再灌注的神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富氢液联合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周龄9~10周,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富氢液组(H组)、浅低温组(M组)、富氢液+浅低温组(HM组).IR组、H组、M组和HM组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 min,再灌注6 h.H组和HM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富氢液5 ml/kg,其余3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同时S组、IR组和M组维持直肠温37~38 ℃;M组和HM组于15 min内将直肠温降至32~34 ℃,并维持6 h.再灌注6 h时处死大鼠,取一侧海马组织,分别行尼氏染色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取另一侧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A1区HO-1表达、MDA和TNF-α的含量.结果 H组、M组和HM组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其中HM组减轻最明显.与S组比较,IR组、H组、M组和HM组海马HO-1表达上调,MDA和TNF-α的含量增加(P<0.05);与IR组比较,H组、M组和HM组海马HO-1表达上调,MDA和TNF-α的含量降低(P<0.05);与H组和M组比较,HM组海马HO-1表达上调,MDA和TNF-α的含量降低(P<0.05);H组和M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氢液联合浅低温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上调海马HO-1的表达,降低MDA和TNF-α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硫化氢联合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硫化氢(H2S)联合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体重250~300 g,月龄3月,随机分为5组(n=16):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浅低温组(M组)、硫氢化钠组(NaHS组)和硫氢化钠+浅低温组(NM组).IR组、M组、NaHS组、和NM组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 min后恢复灌注.NaHS组和NM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NaHS 14μmol/kg,其余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同时M组和NM组于15 min内将直肠温降至32~33 ℃,并维持6 h;其余组采用白炽灯维持直肠温36~37 ℃.再灌注6 h时,各组处死12只大鼠,取海马组织,测定H2S的含量,采用Western b1ot法测定磷酸化c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采用RT-PCR法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的表达.于再灌注72 h时,各组处死4只大鼠,取海马组织,观察CA1区病理学结果.结果 M组、NaHS组和NM组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其中NM组减轻最明显.与S组比较,IR组、M组、NaHS组和NM组海马H2S含量升高(P<0.05);与IR组和M组比较,NaHS组和NM组海马H2S含量升高(P<0.05).与S组比较,IR组、M组、NaHS组和NM组海马p-CREB和BDNF mRNA的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M组、NaHS组和NM组海马p-CREB和BDNF mRNA的表达上调(P<0.05);与NaHS组和M组比较,NM组海马p-CRE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NF mRNA表达上调(P<0.05).NahS组和M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2S联合浅低温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上调海马p-CREB和BDNF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氟比洛芬酯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4只,体重260~31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脂微球溶剂组(LM组)和氟比洛芬酯10 mg/kg组(FB组).I/R组、LM组和FB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 h;S组仅分离血管.再灌注即刻FB组尾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 mg/kg,LM组尾静脉注射脂微球溶剂1ml/kg,S组和I/R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h时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然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计数缺血侧凋亡神经元,计算神经元凋亡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计算Bcl-2/Bax比率.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LM组和FB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神经元凋亡指数升高,I/R组和IM组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比率降低(P<0.05);与I/R组土土比较,LM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神经元凋亡指数降低,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比率升高(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后处理通过调节Bcl-2与Bax的失衡,抑制神经元凋亡,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在头部浅低温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头部浅低温组(H组)和5-羟基葵酸钠组(5-HD组).采用三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仅分离血管,不阻断;I/R组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H组于再灌注前即刻实施头部浅低温(使鼓膜温度在1 min内降至32~34℃),维持3 h后复温;5-HD组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5-羟基葵酸钠10 mg/kg,于再灌注前即刻实施头部浅低温.于再灌注12 h时评估大鼠神经行为学(跨格次数和转体时间),采用EIJSA法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电镜下观察额叶皮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H组和5-HD组跨格次数减少,转体时间延长,I/R组和5-HD组血清NSE浓度升高(P<0.05),H组血清NS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H组跨格次数增多,转体时间缩短,血清NSE浓度降低,5-HD组转体时间缩短(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比较,5-HD组跨格次数减少,转体时间延长,血清NSE浓度升高(P<0.05).H组额叶皮质神经元病理学改变较I/R组和5-HD组减轻,5-HD组与I/R组损伤程度相似.结论 头部浅低温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脂氧素A4时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180只,体重200 ~ 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脂氧素A4后处理组(L组).I/R组和L组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L组于再灌注即刻侧脑室注射脂氧素A4 100 n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ul),S组和I/R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5ul.分别于再灌注2、6、12、24和72 h时,处死6只大鼠,取脑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1区caspase-3表达.分别于再灌注2、6、12、24和72 h时,处死6只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L组再灌注各时点海马CA1区caspase-3表达上调,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I/R组比较,L组再灌注各时点海马CA1区caspase-3表达下调,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脂氧素A4后处理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下调caspase-3表达,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再灌注期吸入异氟醚对不同程度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将42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复苏组(n=18)及对照组(n=18),后两组又分为缺血10min、15min、20min 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建立大鼠清醒全脑缺血模型。复苏组于再灌注开始后立即吸入1.4%异氟醚30min 进行复苏。收集清醒、缺血及再灌注后微透析标本,测定谷氨酸递质浓度。并进行运动功能双盲评定。双盲记数海马 CA1区核完整的锥体细胞及凋亡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复苏组缺血再灌注早期海马组织谷氨酸递质浓度降低(P<0.05);全脑缺血15min 复苏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升高(P<0.05);全脑缺血10、15、20min 对照组和复苏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全脑缺血10、15min 复苏组海马 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 再灌注早期吸入异氟醚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促进脑缺血期间过度释放的谷氨酸递质于再灌注期的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