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院急诊科2001年度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阿斯综合征患者15例,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33~80岁,平均59.4岁,≥40岁者13例。15例均急诊确诊为AMI。既往有冠心病史者10例,其余5例无任何病史。 发病时间:发病月份为春季者5例,夏季2例,秋季6例,冬季2例;发病时间为1:00~6:00者2例,7:00~12:00者6例,13:00~18:00者3例,19:00~24:00者4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Q-Td)昼夜变异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做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查,5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对照组,测量每小时的Q-Td,将8:00~20:00定义为日间,0:00~次日5:00为夜间,按心率校正公式计算出日间和夜间的Q-Tcd。结果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患者Q-Tcd呈日间(昼)高,夜间(夜)低,昼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昼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昼Q-Tcd观察组亦大于对照组(P<0.05),夜Q-Tcd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存在昼夜变异性,日间Q-Td高于夜间,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肌红蛋白(MYO)、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梧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初发AMI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诊断无异常的患者9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24、48 h时血清hs-cTnT、MYO、NT-proBNP和PCT水平。根据AMI不同类型,将观察组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3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上述指标情况。根据不同发病时间,将观察组患者分为0~6 h组29例、7~12 h组51例、13~24 h组20例,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上述指标情况。比较四种指标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观察组入院时hs-cTnT、MYO、NT-proBNP和PCT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逐渐降低,以治疗后48 h降低明显(P0.05)。不同类型AMI比较,STEMI组和NSTEMI组入院时hs-cTnT、MYO、NT-proBNP和PCT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STEMI组MYO、PCT高于NSTEMI组(P0.05);不同发病时间比较,发病0~6 h组、7~12 h组和13~24 h组hs-cTnT、MYO、NT-proBNP和PCT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发病7~12 h组和13~24 h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发病0~6 h组升高(P0.05),与发病7~12 h组比较,发病13~24 h组hs-cTnT水平降低(P0.05),NT-proBNP水平升高(P0.05);不同发病时间AMI患者hs-cTnT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P0.05),MYO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最低(P0.05)。结论血清hs-cTnT、MYO、NTproBNP和PCT水平与AMI发病时间及疾病程度有关,且以hs-cTnT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0年3月-2004年1月100例临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简称AMI)患者,发病时间进行分析,用圆形统计法分析24小时内发病时间最高峰,结果10:00-12:00发病人次最多,与其它发病时间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说明AMI发病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因此在AMI防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时间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谢广祥 《中外医疗》2010,29(24):44-44
目的了解血清肌红蛋白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临床应用。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发病时间在2~24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及心绞痛患者定量测定肌红蛋白并分析结果。结果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组发病时间在2~24h者25例,血清肌红蛋白(98±20)ug/L,心绞痛组发病时间在2~24h内者21例,血清肌红蛋白(42±5)ug/L。结论肌红蛋白定量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24h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的动态变化及其对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24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血浆BNP浓度,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1例于症状发作后2、4、6、24 h测定血浆BNP浓度。结果:UA组及AMI各时间点BNP水平均明显高于SA组(P0.01);且随着症状发作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高(P0.01)。AMI患者症状发作4、6 h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和0.898。结论:AMI患者发病2 h血浆BNP就开始增高,且增高的水平与发病时间长短明显相关;血浆BNP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非常好的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不同时间段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冠脉再通率及再通和未通病例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病死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9例在不同时间段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冠脉再通率为59.18%,其中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1~4 h为77.78%、4~6 h为70.59%、6~12 h为53.33%、12~24 h为25%;心力衰竭4例,心源性休克2例,死亡2例,均发生在未通病例中;恶性心律失常3例,其中1例为再通,2例为未通。结论: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提高冠脉再通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病死率发生情况在再通和未通病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脑钠肽(BNP)水平变化情况,分析各个时间点BNP水平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118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Killip分级分为心力衰竭组(n=42)和非心力衰竭组(n=76)。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BNP水平情况和STEMI患者BNP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时间点BNP水平与Killip分级的关系。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在发病6、12、24、48 h时BNP水平分别为(52.96±10.12) pg/ml、(172.43±25.38) pg/ml、(471.24±51.72) pg/ml和(374.69±33.42) pg/ml,均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患者的(12.58±2.69) pg/ml、(75.82±12.36) pg/ml、(179.27±20.64) pg/ml和(118.42±19.76) pg/ml(均P<0.05)。发病6~24 h,所有患者BNP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发病24~48 h,所有患者BNP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均P<0.05)。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较低、前壁心肌梗死、男性和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较短是STEMI患者BNP水平较低的影响因素(均P<0.05)。BNP浓度在发病6、12 h时与Killip分级呈较弱正相关,发病24、48 h时,BNP浓度与Killip分级呈较强正相关(均P<0.05)。结论:BNP水平随着STEMI患者发病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约24 h达峰值。BNP在STEMI患者发病≤12 h及>24 h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较低,STEMI患者发病12~24 h 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区巨噬细胞表型偏移相关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采用开胸并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AMI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胸并穿结扎线,不结扎前降支。在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6 h、24 h以及6 d分别处死一批大鼠(每组每个时间点3~4只)。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测定梗死区巨噬细胞M1偏移的2个标志物[趋化因子配体-2(Ccl2)和趋化因子配体-5(Ccl5)]及M2偏移的2个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和白介素-10(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组梗死区心肌组织M1偏移的标志物Ccl2表达水平在6 h升高,24 h达到高峰,分别是假手术组的2.3倍和4.29倍(P<0.05)。Ccl5表达量在24 h升高达到假手术组的2倍(P<0.05)。M2偏移的标志物Arg-1和IL-10的表达水平在24 h和6 d明显升高。Arg-1在24 h较假手术组升高了14.5倍,并持续升高至6 d(P<0.05);IL-10在24 h和6 d分别较假手术组升高了10.3倍和2.9倍(P<0.05)。结论:AMI发生后,浸润于梗死区的巨噬细胞表型呈动态偏移,由促炎症表型(M1偏移)向促修复表型(M2偏移)转化。  相似文献   

10.
余学义 《吉林医学》2013,34(12):2324
目的:对早期溶栓和延迟溶栓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将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发病的时间分为6 h内溶栓组(30例),6~12 h延迟溶栓组(26例)两组,利用国内常用的尿激酶,进行相关溶栓的治疗。结果:6 h内早期溶栓组血管的再通率是78%,死亡率是7%,延迟溶栓组两项分别是65%、17%,两组进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在6 h内溶栓血管的再通率很高,病死率较低,因此,从发病到溶栓时间越短,治疗的效果越好,且利用尿激酶进行治疗的效果也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纤颤(AF)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410例AMI住院患者中,52例有新出现的AF(AF组),358例无AF出现(非AF组),根据AF发生的时间将AF组又分为AF早发亚组(AF发生于AMI24小时内)和AF迟发亚组(AF发生于AMI发病24小时后),比较两组及两亚组间的年龄、肌酸磷酸肌酶(CPK)峰值、心功能、梗死部位等,分析并发AF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比较,AF组年龄较大,CPK峰值高,心功能差(P<0.05)。两亚组间比较,AF早发亚组以下壁梗死为主(P<0.05),而AF迟发亚组以前壁梗死为主(P<0.01)。结论AMI并发AF与高龄、CPK峰值高、心功能差等有关,AMI后AF出现时间与梗死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心房颤动(房颤)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在AMI发病后连续3~7天心电监护中,18例新出现房颤(房颤组),20例无房颤出现(非房颤组)。根据房颤发生的时间将房颤组又分为房颤早发亚组(8例,房颤发生于AMI发病24 h内)和房颤迟发亚组(10例,房颤发生于AMI发病24 h后),比较两组间及两亚组间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房颤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发生率较高(P<0.05)。房颤早发亚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右冠状动脉近端阻塞为主,而房颤迟发亚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为多(P<0.05)。结论: AMI并发房颤的患者有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房颤出现的时间与梗死相关动脉有关。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刚  杨天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4):2190-2191,219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因子(VEGF)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梗死灶大小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ELISA法测定46例AMI患者的第1、7和28天血清VEGF水平,并分析其与梗死程度的关系。结果 AMI发生后血清VEGF即开始升高,在第7天时达到高峰,第28天仍维持较高水平。AMI血清VEGF水平与梗死程度正相关。结论 血清VEGF在AMI发生后呈动态变化,血清VEGF与AMI的梗死程度有关,提示动态检测血清VEGF对判断AMI的预后可能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特点,为女性AMI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AMI患者102例,其中女性42例,男性6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女性AMI患者的发病平均年龄晚,平均病史短,首发症状不典型;女性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史、冠脉两支以上病变均高于男性(P均<0.05);女性并发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高于男性(P均<0.05).结论 女性AMI发病年龄晚,临床易误诊及漏诊,预后差,应重视其在发病早期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计数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WBC计数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AMI早期就诊患者47例(胸痛时间<2h,肌红蛋白阴性,无其他炎症相关疾病),分别于入院即刻和胸痛发生后4~8h、12~24h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WBC、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肌红蛋白(Mb)。并于出院后3~12个月,跟踪监测WBC 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自身对照。同时检测健康人群WBC和CRP作正常对照。结果:AMI胸痛发作2h内,在Mb阴性时,WBC即开始升高(9.12±2.18)×109/L,显著高于自身对照(6.49±1.09)×109/L和正常对照组(5.97±1.24)×109/L(P<0.01)。但中性粒细胞与自身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b和cTNI阳性后WBC和CRP显著升高(P<0.01),在12~24h达峰值,分别为(12.46±5.28)×109/L和(50.9±21.3)×109/L,同时中性粒细胞也显著升高(P<0.01)。结论:AMI发作早期,Mb和cTNI阴性时,WBC即显著升高,因此WBC计数对早期AMI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蕊  李玲  温丙昭  钟笛  马依彤  彭鹏 《血栓与止血学》2009,15(5):203-206,210
目的了解单核细胞(Mo)组织因子(TF)表达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发作期间的变化,并观察它们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20例AMI,20例AIS患者及61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Mo TFmRNA的表达;(2)采用发色底物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40例AMI和46例AIS患者血浆TF活性和TF抗原的水平,并与84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比较。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MoTFmR—NA表达在AMI及AIS组明显增高。(2)与对照组相比,血浆TF活性在AMI组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TF抗原显著增加;血浆TF活性及抗原在AIS组明显增加。(3)血浆TF抗原与Mo TFmRNA表达明显相关。结论(1)外周血MoTFmRNA在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呈高表达。(2)AMI和AIS均有组织因子途径的启动,其中TFAg显著增高是其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7.
梗死前心绞痛对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216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梗死前48h内有无心绞痛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h内行溶栓或直接PCI术。动态监测血浆坏死炎症标记物的变化;住院期间观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 结果 ①B组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峰值和脑钠素、肌钙蛋白I、白介素-8峰值浓度均低于A组(p<0.05)。②B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通过抑制糖尿病AMI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004年5月~2006年9月AMI患者470例行急诊PCI治疗,在发病后平均(7.36±4、57)h内行急诊PCI。结果AMI急诊PCI成功率为98.87%,住院死亡率为4.68%。结论对于发病在12h内的AMI患者行急诊PCI,可开通梗塞相关动脉(IRA),改善心肌再灌注和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心钠素浓度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了与心功能改变的关系。结果表明,AMI患者发病24h,3,5,7,14天的血浆心钠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动态观察14例血清丙酮酸激酶(PK),发现AMI患者在发病3天~14天的血浆心钠素水平与PK峰值及Killip心功能级别的变化密切相关。提示AMI发病3天后的血浆心钠素水平可作为反映心功能改变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阳军  李向平 《河北医学》2004,10(8):726-728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与近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了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 2 4h内的QT间期离散度 (QTD) ,并对比观察心梗患者一周内发生或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QT间期离散度。结果 :急性心梗患者QTD和QTcd大于冠心病对照组 (P <0 .0 5 ) ,而急性心梗患者中早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QTD显著大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 (P <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QTD的增大是预测短期心脏事件的较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