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腮腺是涎腺中最大的一对腺组织,也是涎腺中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好发部位,CT扫描对诊断腮腺病变及了解周围有无侵犯具有重要意义[1-2]。作者收集本院2003年4月~2007年5月收治的47例腮腺区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的CT检查及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提高腮腺肿块的CT诊断正确率。1资料与方法腮腺肿瘤患者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13~81岁,平均51.7岁。良性肿瘤38例,恶性肿瘤8例。主要临床表现:腮腺区无痛性肿块46例,痛性肿快1例。病程1个月~17年,其中大于2年37例,小于1年10例,1例腮腺肿块15年,开始生长缓慢,后来半年内迅速长大。1例有面神经受侵及压迫症状。采用Philips Mx 8 0 0 0多层螺旋CT,层厚5 mm,层间距5 mm。2例仅作平扫,6例行CT直接增强,其余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增强剂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欧苏(300 mg I/mL)100 mL,以2.5 mL/s流率经肘静脉注射。扫描范围从颧弓上缘至锁骨上区,扫描角度垂直于颈椎的纵轴线。由1位放射科主任医师和2位放射科主治医师分别将各种腮腺肿块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类,重点观察病灶的数目、部位...  相似文献   

2.
小涎腺系指人体内除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三大涎腺外的其它涎腺。据统计人体内约有500-700左右个小涎腺。小涎腺肿瘤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10%,半数以上发生于腭部,肿瘤一股位于一侧腭后部及软硬腭交界区,而不发生于中线及硬腭前部,因此处不含腭腺,其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多形性腺瘤,笔者将收集的具有完整资料的7例小涎腺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分析如下,以增强对该病变的认识及诊断。  相似文献   

3.
涎腺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特别是腮腺肿瘤的发生率为大涎腺肿瘤80%~90%,并且在诊断和治疗中至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结合我科近年来收治的30例腮腺肿瘤病例,就保留面神经腮腺摘除术进行初步探讨,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人体的涎腺主要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涎腺肿瘤以上皮性肿瘤为主,并以良性肿瘤多见,种类繁杂,临床表现相似,临床鉴别非常困难。由于生物学特性差别很大,某些涎腺良性肿瘤易复发,某些涎腺良性肿瘤具有恶变倾向,因此明确诊断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1]。涎腺良性肿瘤的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准确率较低。涎腺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最为常见,单形性腺瘤少见,基底细胞瘤属单形性腺瘤,1967年基底细胞瘤被作为涎腺肿瘤的一个类型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腮腺基底细胞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医师对其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口腔颌面部的涎腺肿瘤中,腮腺肿瘤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占所有涎腺肿瘤发病率的80%以上。笔者对我院1986-1993年底所收治的20例腮腺肿瘤病例作一临床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腮腺是涎腺中体积最大的,腮腺肿瘤占全部涎腺肿瘤的70%~80%。我们搜集了本  相似文献   

7.
腮腺肿瘤是涎腺肿瘤的最常见类型,大多为良性,但恶性仍占一定比例。手术是治疗腮腺肿瘤的主要方法.术前评估良恶性腮腺肿瘤,对术前准备、选择手术方式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新技术对于鉴别良恶性腮腺肿瘤及区分良性肿瘤类型具有较好价值。本文对超声新技术术前诊断腮腺肿瘤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8.
涎腺肿瘤在口腔颌面肿瘤的发病率较高,其中腮腺肿瘤占到80%左右。超声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共性与特性,本文旨在运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显像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腮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涎腺疾病的B超诊断深圳蛇口人民医院(518067)李海燕腮腺、颌下腺、舌下腺是口腔内的主要涎腺。一般的涎腺疾病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碘油造影,结合X线摄片等进行诊断。近年来,随着CT、B超、MRI等现代影像技术的应用,使得涎腺的许多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10.
涎腺肿瘤的发病率较低,约占头颈部肿瘤的1%,腮腺是涎腺肿瘤的高发部位,约61%的涎腺肿瘤发生于腮腺,5%的腮腺肿瘤发生于16岁以下的儿童,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肿瘤部位解剖结构复杂,手术会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面神经功能障碍及其他并发症,我们针对患儿在手术期的健康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现将有关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涎腺结核6例的声像图表现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涎腺结核的高频声像图特点.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观察6例涎腺结核,并将声像图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例涎腺结核中,4例腮腺淋巴结结核及1例颌下腺实质结核的声像图表现为涎腺内局灶性病变,1例腮腺实质结核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其中3例腮腺淋巴结结核伴有同侧颈部淋巴结结核.结论 涎腺结核表现多样,对于伴有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病变可以做出进一步提示,但最终诊断仍依赖于活检或手术.  相似文献   

12.
涎腺肿瘤好发于腮腺,腮腺肿瘤约占涎腺肿瘤的80%左右。治疗多数以手术为主,并根据性质辅以放疗及化疗。本院自1994年1月~2004年6月年间共手术腮腺区肿物357例,就其临床治疗及部分追踪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涎腺混合瘤是涎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变主要发生在腮腺部位,其次为颌下腺部位,而舌下腺及口腔内的小涎腺比较少见。涎腺混合瘤一般病程较长,生长缓慢,多属良性肿瘤。但因肿瘤包膜不完整,有时肿瘤细胞会浸润到包膜组织外,如手术不彻底,肿瘤很易复发,少数病例可以发生恶性变。因此。它又属于临界瘤。对其手术问题尚有不同的见解。现将我科1972~1979年住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CT对腮腺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腮腺区占位性病变,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且均有手术病理证实,将CT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腮腺区良性占位38例,恶性13例。CT扫描良性病变常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的肿块,以多形性腺瘤(18/38)居多,平扫其内部密度较均匀;其次为腺淋巴瘤(10/38),常位于腮腺后下极(9/10)并易囊变液化(2/10);13例腮腺区恶性占位性病变中原发性恶性肿瘤7例,CT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以粘液表皮样癌居多(5/7)。转移瘤6例,以鼻咽部来源常见(5/6),常可见肿大淋巴结及原发灶。结论:CT扫描对腮腺浅叶病变定位定性较为准确,对于腮腺深叶病变及并发感染病变的定位及定性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二维超声与CT在涎腺肿块定性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150例涎腺肿块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均予以二维超声与CT的方法进行诊断,在诊断完成后将其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技术诊断效能。结果:病理证实混合瘤为70例,混合瘤恶变为9例,腺淋巴瘤为20例,神经纤维瘤为15例,干酪性结核为14例,腮腺癌17例,淋巴瘤为5例。CT诊断混合瘤、腺淋巴瘤、神经稍瘤、腮腺瘤、淋巴瘤准确率与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比较,数据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与CT技术在涎腺肿块均具有较高准确性,两者之间诊断效能相仿。  相似文献   

16.
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是涎腺最常见的两大良性肿瘤,两者多见于腮腺[1-2].多形性腺瘤可复发或恶变,其治疗以包括肿瘤的腺体切除为主.腺淋巴瘤少有恶变倾向及复发情况,常行肿瘤切除术,但其有多灶性生长的特性,术后可能在剩余或对侧腺体内再次出现肿瘤.鉴于两者病变转归不同,手术处理方式有异,因此提供较为准确的术前诊断及简便的术后随访非常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声像图特点,以期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在腮腺良恶性肿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统计手术病理情况、CT诊断准确率、良恶性腮腺肿瘤CT表现比较、及具体CT影像学表现。结果:80例腮腺肿瘤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63例为良性肿瘤(78.75%),17例为恶性肿瘤(21.25%);其中良性肿瘤包括多形性腺瘤29例(36.25%)、腺淋巴瘤18例(22.50%)、肌上皮瘤11例(13.75%)、血管瘤5例(6.25%);恶性肿瘤包括黏液表皮癌8例(10.00%)、腺样囊性癌4例(5.00%)、恶性混合瘤3例(3.75%)、腺泡细胞癌2例(2.50%);CT诊断腮腺肿瘤正确率为91.25%;良性腮腺肿瘤部位、形态、密度及边缘方面与恶性腮腺肿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多呈高密度,且大部分密度均匀,部位大多处于浅叶,且瘤体形态较为规则,边缘清晰;恶性肿瘤密度多不均匀,深叶居多,瘤体形态大多不规则,且边缘不清楚。结论:CT在腮腺良恶性肿物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临床可全面分析CT征象,并...  相似文献   

18.
鼻部多形性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剑  周光耀 《华西医学》2005,20(2):379-379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又称混合瘤(mixedtumor),主要发生于涎腺:在涎腺中腮腺最多见,其次为颌下腺、舌下腺.亦可见于口腔内的小涎腺。Eveson等曾报道多形性腺瘤占腮腺肿瘤的63.3%,占下颌下腺肿瘤的59.5%,占小涎腺肿瘤的42.9%,发生于鼻部的多形性腺瘤临床上很少见,约占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1.7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坏死性涎腺化生的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腮腺坏死性涎腺化生并运用光镜观察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涎腺组织凝固性坏死、导管结构存在、涎腺导管鳞状上皮化生、被覆上皮或邻近黏膜上皮的假上皮瘤样增生以及炎症反应是NS的病理形态学特点.结论坏死性涎腺化生是一种极少见的涎腺组织独立的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涎腺肿瘤的CT表现,了解其影像特点。方法 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涎腺肿瘤16例.包括涎腺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5例,涎腺外肿块4例(神经鞘瘤2例,淋巴结转移2例),另有慢性腮腺炎1例。结果 6例涎腺良性肿瘤中5例呈圆形或椭圆形,1例呈多结节分叶,增强后均匀强化。6例肿物较边缘清楚.密度较均匀。5例涎腺恶性肿瘤轮廓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结构受侵,密度不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 涎腺区肿块的部位、边界、包膜、密度及茎突移位情况是鉴别肿瘤良恶性的主要依据,认为CT对肿瘤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及涎腺内外肿瘤的鉴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