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精囊腺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原发性精囊腺癌患者2例,其中1例合并巨大多分隔精囊囊肿,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例术前行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行前列腺电切术后病理证实为偶发癌,2个月后二期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确诊为精囊癌;另一例术前经CT及经直肠超声可见盆腔巨大囊性多分隔肿物,未见正常前列腺及精囊结构,代之以多房囊肿,行腹腔镜下盆腔囊肿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精囊癌,转行开放性前列腺根治术。两例术后恢复良好,分别随访10年及7个月,未见复发转移。结论原发性精囊腺癌临床罕见,术前诊断较困难,影像学表现大致可分为3类,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切除范围应足够广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精囊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精囊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因反复血精2年入院,术前经影像学及精囊镜活检证实为右侧精囊原发透明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PSA-,CK7-,CD125-,CD20-,RCC+,CD10+,EMA+,行开放性膀胱前列腺精囊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回肠膀胱术。术后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肾脏占位病变。结论:原发性精囊癌病理分型为透明细胞癌类型极为罕见,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法,需达到肿瘤切缘阴性,术后是否行抗雄激素治疗或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前列腺粘液腺癌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水平。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前列腺粘液腺癌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62岁,系尿频3个月,小便不能自解1周入院,血TPSA80.84ng/ml,FPSA2.67ng/ml。IPSS评分18分。行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病理检查结果示(前列腺)黏液腺癌,免疫组化示CA19-9-,CK20-,Villin-,PAP-,CEA-,CK7和PSA为部分细胞+。给予内分泌治疗。结果:患者术后8个月复查,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血TPSA〈0.01ng/ml,FPSA〈0.01ng/ml。IPSS评分2分。结论:原发性前列腺黏液腺癌临床少见,确诊依靠根治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早期病例可通过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获得治愈。前列腺黏液腺癌对内分泌治疗敏感,预后同经典腺癌相似。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癌根治术前激素辅助治疗的临床评价(附2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前辅以LHRH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26例经前列腺活检证实局限性前列腺癌,其中10例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前辅以LHRH类药物治疗3个月,16例单纯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26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阳性率3.8%(1/26);术后血清PSA值明显下降(P=0.0002);前列腺根治术后实体标本病理Gleason评分为(6.6±1.8)分。LHRH类药物治疗组10例,治疗后血清PSA明显降低(P<0.01),5例临床分期降低,术后前列腺尖部切缘残留癌4例,精囊浸润4例;前列腺癌单纯根治术组16例,无前列腺尖部切缘残留癌病例,精囊浸润6例。前列腺尖部切缘残留癌发生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4),精囊浸润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1)。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术前辅以LHRH类药物治疗可降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对病理分期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Da Vinci机器人治疗精囊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应用Da Vinci机器人实施的4例精囊原发性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中,2例实施精囊肿瘤切除术,2例实施膀胱、前列腺、精囊切除术,其中1例术前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同时实施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直肠、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50~180min,术中失血量50~300ml。精囊肿瘤切除患者术后5天出院,膀胱、前列腺、精囊切除患者分别于术后7天和11天出院。术后病理回报,2例精囊腺癌,1例精囊未分化癌,1例精囊肉瘤。随访6个月~2年,2例精囊腺癌均无瘤存活。1例精囊未分化癌于术后1年发现局部复发,1例精囊肉瘤在术后6个月因肿瘤多发转移死亡。结论:精囊原发性恶性肿瘤恶性度高,手术操作难度较大。Da Vinci机器人操作精巧灵活,便于术野和肿瘤显露,应用于精囊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64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肉眼血尿2个月入院治疗,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为前列腺印戒细胞癌伴黏液腺癌及管状乳头状腺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PSA+,PAP+,CEA-。术后给予局部放射治疗,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易出现转移,需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的组织学特性、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 方法 报告2例前列腺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进行讨论。 结果 2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前列腺小细胞癌。术前均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小细胞癌,切片可见肿瘤呈弥漫性巢状结构,细胞小,胞质少,核染色深,核仁不明显,可见燕麦形小细胞,伴凝固性坏死。免疫组化示:PSA、PAP阴性;NSE阳性。例1行前列腺姑息切除术并行EP(VP-16,顺铂)方案化疗,6个月后因肿瘤复发及全身转移死亡。例2行前列腺姑息切除术并行口服比卡鲁胺治疗,3个月后因颅内病灶复发及肝转移死亡。 结论 前列腺小细胞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早期行根治术并联合放化疗是目前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导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1例反复血精5个月,血尿4个月的患者直肠指诊示:前列腺右侧可及直径约1cm质软肿物。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0.7ng/ml。前列腺穿刺活检提示前列腺腺癌。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结果病理报告:前列腺右叶大导管腺癌,向外浸润右侧精囊,Gleason分级5/4(Sum=9),pT3b;免疫组化染色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雄激素受体(AR)(-)。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血精、血尿消失,随访7年仍存活。结论前列腺导管腺癌是前列腺癌罕见的亚型,难于早期诊断,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治疗方法可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前列腺原发移行细胞癌的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 通过诊治1例原发前列腺移行细胞癌(PTCC)患者,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膀胱切除术,病理证实为PTCC,免疫组化染色:S100阴性(-),CK阳性(+++),P53阳性(+++),PSA阴性(-),术后随访至今无瘤存活。结论 原发PTCC比较少见,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其恶性程度高,对激素治疗不敏感。早期发现并手术,术后联合放疗有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通过2例前列腺癌治疗后转化为前列腺小细胞癌的病例报告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因PSA升高行前列腺穿刺,病理诊断均为前列腺癌,均行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治疗后PSA降至正常水平;后因排尿困难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小细胞癌,行化疗或放疗,于发现小细胞癌后8~9个月死亡。结论:前列腺小细胞癌可由前列腺腺癌治疗后转化而来,病理转化最可能的机制是长期内分泌治疗所诱发突变。前列腺小细胞癌较前列腺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