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患者男,45岁,主诉:反复右上腹痛1年伴上腹饱胀2周、黑便3 d,于2010年3月29日入住我科,既往有"胆囊多发息肉"病史。查体:上腹肌稍紧张,未扪及明显包块,左上腹压痛,不伴反跳痛。辅助检查:肝胆B超:胆囊壁毛糙,胆囊内可见多个息肉(最大4 mm×3 mm)及胆囊结石(7 mm);胃镜及病检示:(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胃多发性息肉(胃底2.5 cm×1.5 cm息肉,胃体后壁大弯侧见1.5 cm×1.0 cm息肉,胃窦部后壁见0.5 cm×0.6 cm、0.8 cm×0.6 cm息肉,基底均宽,最宽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2岁.因下腹疼痛反复发作1年余,加重3 d,急诊以阑尾炎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感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黑便、无尿急尿痛,在村卫生所输"抗菌素"1周后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7岁。以无痛性肉眼血尿1月加重1周于2006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自诉1月前无意中发现小便呈洗肉水样,无尿痛及排尿费力,1周前出现尿频(1次/h),小便时可见血块,伴有胀痛,到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膀胱肿瘤(右侧前壁),拟住院手术。术前膀胱镜检查见右侧壁新生物3.0cm×4.0cm,实质性,广基无蒂易出血,距右侧输尿管开口2.0cm,双侧输尿管开口及喷尿均正常。术前静脉肾盂造影示右侧膀胱区3.0cm×4.0cm充盈缺损,双肾无积水,输尿管未见扩张。CT示膀胱右侧前壁3.0cm×4.0cm×3.0cm肿块,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术前检查腹股沟未见肿大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中华麻醉学杂志》2022,(4):485-488
(1)一般情况:患者女性, 年龄81岁, 身高158 cm, 体重75 kg。因"黑便、呕血1周"入院。患者1周前因突发黑便、呕血就诊, 考虑消化道出血, 在本院急诊予以胃肠减压、扩容、抑酸、输血(异体红细胞1 200 ml、血浆400 ml)等支持治疗, 生命体征稳定。胃镜检查提示食管溃疡、糜烂性胃炎, 未见活动性出血点;腹部CT检查提示结肠肝脏曲增厚, 伴周围脂肪间隙、肠系膜间隙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 考虑T2N2MX, 消化道出血初步定性为肿瘤所致的下消化道出血。为求手术治疗, 收入本院普通外科。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5岁。因剑突下隐痛不适伴间断黑便2个月入院。查体:消瘦,重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部未扪及肿块,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腹水征(-)。血常规检查:红细胞1.52×1012/L,血红蛋白56 g/L,红细胞压积26%。大便潜血(+)。胃镜检查示:胃窦-体部小弯侧4 cm×4 cm巨大深凹溃疡(图1),组织活检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未见癌细胞。腹部B超及胸片未发现肝、肺转移灶。  相似文献   

6.
正病例患者,男,57岁,因"黑便10 d"入院,近10天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每天约200 g,未见鲜血,无畏寒、发热,无头晕、黑蒙,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无肉眼血尿。门诊行胃镜检查提示(图1):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底血管瘤。腹部增强CT示(图2):胃血管瘤术后改变,吻合口胃体大弯侧近胃底部胃壁增厚;其旁脾门不规则团块,大小约4 cm,考虑脾假性动脉瘤。查体:神志清,腹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呕血2h于2011年8月22日急诊入院.患者晚间进食辛辣食物后3h出现呕吐暗红色血液夹杂血凝块及食物,量约200 ml,伴头昏、全身大汗,意识丧失数分钟后自行醒转.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治入院.既往于1周前曾有间断黑便,胃炎病史6年,近1年来反复发作胰腺炎,2007年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未见报告).无乙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史.  相似文献   

8.
胃脂肪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59岁。因上腹隐痛不适1年于2003年6月23日入院,偶伴反酸、嗳气,以饱食后为重。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胃镜见胃窦部前壁黏膜下有一肿物向腔内突出,突起的黏膜表面有溃疡灶,提示为胃窦部黏膜下肿瘤、胃溃疡,见图1。于6月25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胃窦黏膜下有一直径约3.0cm肿物,质软、色淡黄、有完整包膜、未侵及浆肌层,黏膜面可见直径约0.8cm、0.6cm、0.4cm的溃疡灶3处,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恢复好。于7月7日出院。病理报告为胃窦部脂肪瘤、胃溃疡,见图2。讨论胃脂肪瘤少见。偶有糜烂破溃形成溃疡,可伴发出血、梗阻。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与…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73岁。因右上腹隐痛2个月、发现腹壁肿块4 d入院。患者2周前曾因“胆囊炎”而入院,保守治疗后出院。于4 d前发现右上腹壁肿块伴间歇性疼痛,无发热及黄疸史,无黑便史。查体:T 36.5℃,急性病容,右上腹壁腋前线近季肋处可触及4 cm×5 cm大小肿块,质中,压痛,表面光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2 4岁 ,以“反复发热、乏力、纳差 3年 ,间断呕血、黑便 4月”入院。 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乏力、纳差 ,伴畏寒、发热 ,体温最高达 41℃ ,无黄疸、腹痛、腹胀 ,在当地医院经消炎、保肝治疗后缓解 ,后反复发作 3~ 5次 /年 ,4月前出现呕血、黑便 ,先后共 3次 ,呕血量每次约 2 0 0 ml左右。既往无肝病史 ,溃疡病史 ,无血吸虫病史 ,无烟酒嗜好。体格检查 :巩膜无黄染 ,腹平软 ,未见腹壁曲张静脉 ,肝肋下未触及 ,脾肋下 2 .5 cm。辅助检查 :RBC 1.86× 10 1 2 /L ,粪隐血 (+ ) ,AL T5 2 IU/L,AST5 4IU/L,TBIL 2 4.4umol/L,DBI…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患者,男,22岁,因"发现腹腔占位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原因发现腹腔占位,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曾患胰腺炎病史,已治愈,查体:腹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左上腹部可触及包块,约10.0 cm×7.0 cm,质韧,边界不清,轻压痛,无反跳痛。腹部B超示左上腹囊实性包块。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7岁,因右上腹部疼痛2周于2006年9月2日入院。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部疼痛,疼痛呈钝性,程度较重。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肝动脉瘤,直径3 cm。入院查体:右上腹可触及一3 cm×2 cm大小搏动性肿块,质地硬,肿块对应位置腹壁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我院CT下的血管成像检查(CTA)提示肝总动脉瘤,直径3.2 cm (图1)。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003年 12月,我科收治 1例肠梗阻合并肠穿孔的病人,经病理证实为末段回肠恶性淋巴瘤合并克罗恩(Crohn)病。现报道如下。1 病历简介病人男性, 49岁。腹痛、腹胀 3年余,加重 2个月,黑便 3d入院。脐周及上腹部隐痛伴腹胀且逐渐加重,有排气排便,间断低热,无进行性消瘦,未行治疗。入院前 3d出现黑便,全身乏力,有服用扑热息痛史。曾诊断 "消化不良 ""急性胃黏膜病变 "在诊所应用消炎制酸止痛等药物。入院后检查:T39℃,BP90 /60mmHg(1mmHg=0 133kPa),贫血貌,脐周及上腹部有压痛,右下腹触及 6cm×5cm肿块,有压痛,腹水征阳性。上腹部CT提示…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9岁.于2009年12月28日在体检时发现"胃部肿物"入院.既往无任何病史.腹部彩超检查:胃小弯角切迹、胰头前上方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腹部CT和MRI:胃窦部幽门前区占位,考虑间质瘤可能性大.胃镜检查:胃窦黏膜橘红色,不光滑,局部点片状充血较明显,幽门前区前壁小弯侧见一2.8 cm×3 cm广基黏膜隆起,表面见一小片充血、糜烂,胃蠕动良好,考虑为胃间质瘤.临床初步诊断为胃间质瘤,行胃大部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5.
大网膜结节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 女 ,69岁。于 2 0 0 3年 10月 2 7日入院。 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 ,进食后加重 ,无恶心呕吐 ,无呕血及黑便。已绝经。既往体健。体查 :腹膨隆 ,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全腹无压痛 ,未及明显肿物 ,移动性浊音( )。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胸片未见异常 ,结核菌素试验 (-) ,CA 12 5 :2 71.9μg/L。MRI示腹水 ,未见肿物 ,B超 :腹盆腔可见多个低回声反射区 ,边界不清 ,内部回声欠均匀 ,最大 6.4cm× 1.6cm ,位于右上腹 ,大量腹水印象 :腹盆腔多发实性肿物 ,考虑来自腹膜。诊断 :腹膜癌。术中见腹水2 0 0 0ml ,草黄色 ,大网膜呈饼状 ,…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5岁,因"反复恶心呕吐伴脐周隐痛4月余,加重伴发热1月余"于2014年7月15日入院。患者4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脐周隐痛,大便3~4 d 1次,色黄,未见黏液脓血,无发热,曾至当地医院就诊,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1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持续性脐周腹痛,伴高  相似文献   

17.
<正>病例患者,男,49岁。因"黑便3 d"于2015年9月5日入院。既往有酒精性肝硬化病史,最近1年每隔2~3个月因消化道出血需住院治疗。此次入院3 d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黑便,成形,约100 g,1次/d,伴头晕乏力、恶心,无呕吐。查体:贫血貌,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心肺无殊,腹软,无压痛  相似文献   

18.
病例:男,30岁。因间断性上腹部不适6个月入院。当时无咳嗽、发烧、黄疸、恶心、呕吐、腹泻和黑便等症状,入院前2个月出现不明原因低热,体温37.5~37.8℃,食欲减退伴体重下降5kg,无盗汗,既往无结核病史及结核病人接触史,无肿瘤家属史。查体:无阳性体征。超声检查:胰头颈部低回声约5.2cm×5.3cm大小,肝门部、腹主动脉周围可见多个回声不均匀减低区,互相融合;肝内外胆管、胰管未见扩张。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81岁.因"大便带血两周"入院.患者两周前无明显诱因大便次数增多,每日2~3次,大便变细、呈糊状,每次量不多,有黏液覆盖,带有血丝.行肠镜检查见乙状结肠占位性病变,大小约4.0 cm×3.5 cm×2.5 cm,黏膜暗红色,病理活检诊断为"(结肠)黏膜慢性炎症伴间质出血及坏死",门诊拟"乙状结肠占位"入院.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5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隐痛3年,近2个月体重明显减轻,近1周来症状加重,呈阵发性剧痛,无发热、呕吐、腹泻、黑便等症状。曾在外院诊治,未见明显好转于2005年入我院。曾于1990年因胆囊结石、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查体:体温36℃,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右上腹见一长约5cm纵形手术瘢痕。剑突下压痛较明显,肝脾未触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