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对5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儿均在单孔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一侧手术时间8~12min,平均10min;两侧16~25min,平均20min。手术当日即可下床和进食,次日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4h。随访2年,无复发病例,脐部小切口处无明显可见瘢痕。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创伤小、愈合后几乎无可见瘢痕、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同时可发现和处理对侧隐匿性疝,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56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方法及优缺点。方法:腹腔镜下为5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行高位结扎术,患儿平均4.5岁。右侧腹股沟斜疝32例(57.14%),左侧24例(42.86%),术中发现为双侧者2例(3.56%)。结果: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平均为26min。1例因术中补液速度过快而出现急性肺水肿,经积极治疗后痊愈,无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2.5d。术后随访8~2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简易,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自制缝合针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治疗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1年3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应用自制缝合针为93例患儿行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5±5.8)min,切口不需缝合。除2例有皮下异物感外,无明显并发症。平均住院(3.4±1.7)d。随诊患儿症状均消失,术后无疤痕。结论:应用自制缝合针行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切口小,损伤轻,疼痛轻,康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可同时发现及处理隐性内环口未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且可有效防治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14年6月为81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4例,女112例;10个月~12岁,平均(4.26±2.76)岁;右侧452例,左侧316例,双侧48例,隐性疝132例;均行全麻气管插管。结果:本组8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45 min,单侧平均(20±4)min,双侧平均(25±6)min。术后平均住院(3.2±0.8)d。术后第2天开始正常进食。术后瘢痕极小,无精索及输精管损伤、皮下血肿、阴囊血肿、戳孔疝等并发症发生。810例获得随访,随访6~40个月,平均(12.5±4.5)个月,失访6例,复发2例。结论: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操作简单易学、复发率低、切口美观、可同时处理双侧疝等优点,术中可发现对侧隐性疝并同时处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两孔法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两孔法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缺点。方法:随机将9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行两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45例用传统术式。比较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天数、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两孔法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具有患儿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与经腹股沟区疝囊高位结扎术(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术治疗179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同期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69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短,患儿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并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性疝,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总结改良单孔法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改良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斜疝95例,双侧斜疝5例。手术特点主要通过一个改良的腹壁穿刺针进行穿刺、疝囊高位结扎,完成手术。结果〓100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单侧疝10~35 min,双侧疝25~45 min,术后平均1~2 d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和复发病例。结论〓改良单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同期处理对侧隐匿性腹股沟斜疝。  相似文献   

8.
经疝囊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讨论经疝囊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取经疝囊内高位结扎术治疗,不需要横断、分离及切除疝囊。结果手术时间15~30min,平均22.5min,平均住院时间4.5d,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儿均随访,尚未见复发病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疝囊内高位疝囊结扎法,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及经验。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对89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双孔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89例在腹腔镜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每侧手术时间3~6min,平均4min。13例患儿存在对侧隐性疝,一并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10个月,无一例复发,无阴囊红肿及阴囊积气病例。结论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体会。方法对3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腹横纹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发现疝囊时间1.0~3.0 min,手术时间7.0~14.5 min。术后全部患儿获1周~2年随访,术后1周有18例阴囊轻度水肿,均自行恢复,无阴囊血肿及医源性隐睾,无明显手术瘢痕。本组无1例术后复发。结论腹横纹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隐藏于皮肤横纹处,无明显瘢痕,外形美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自Bassini首创疝修补术以来,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尽管其总体疗效尚称满意,但有关各术式的立论依据及其适应证一直有着争论,疝修补的术后复发和并发症仍存在问题。据报道,初发腹股沟疝的术后复发率约为10%,而复发性疝可高达20%,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在7%-12%之间。因此,如何提高腹外疝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外科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为基层医院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30.2%,对照组为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对照组为18.6%、观察组为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易为患者接受,较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Intrascrotal hernia of the ureter and fatty hern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ascrotal hernia of the ureter is a rare event. We describe here one such case. There are two anatomic types of such ureteral hernias. The paraperitoneal type has a peritoneal indirect sac, which pulls the ureter with it. The extraperitoneal ureteral hernia is without a peritoneal sac. In such cases, which are almost always indirect hernias, there is usually a large amount of fat. It is, in fact, retroperitoneal fat, which slides, and pulls the ureter with it by gravity. Such a case is a genuine prolapse of the retroperitoneal structures. This anomaly, which has been rarely studied, is worth knowing about, because the ureter may be damaged during hernia dissection. The surgeon should be cautious when discovering huge fatty hernias, and should avoid the excision of fat and simply return the fatty mass to its normal place after its separation from the cord. Electronic Publication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总结应用聚丙烯网状补片治疗腹股沟疝107例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使用聚丙烯网状补片对107例各类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观察手术方法、时间、术后患者自主能力恢复、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107例患者共施行116次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单侧疝及双侧疝平均手术时间为45 min和90 min,术后2~6 h下床活动,术后患者疼痛轻,术后1例发生阴囊积液,1例发生皮下血肿,患者均于术后3~5 d痊愈出院,90%病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有手术方法简单、手术指征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超普疝修补装置( ULTRAPRO Hernia System, UHS)由上片、下片和中间连接柱构成。下片位于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腹膜前间隙),覆盖整个肌耻骨孔,起到了腹膜前间隙修补的作用;将上片分别固定于腹股沟韧带和耻骨结节,加强腹股沟管后壁;中间连接柱既充填了疝环缺损,又连接和稳定了上、下片,可防止网片移位造成的复发。 UHS同时对腹膜前间隙和腹股沟管后壁进行双重修补,理论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腹股沟疝的复发。  相似文献   

17.
18.
19.
巨大腹壁切口疝和滑动性疝有时在临床上是有着相互联系的,尤其在外科手术治疗上经常是具有相同性的.因此,本文就该两种腹外疝结合在一起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2年6月至2006年7月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16例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0 min,术后疼痛4例,2例出现阴囊积液.随访1~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是安全有效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